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3年,又逢春风拂面的季节,也迎来了我的恩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作为1978级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我有幸投到邹承鲁先生门下。先生的教诲使我受益终身。邹承鲁先生是国际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一生取得了丰厚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生化学家凯林教授(Keilin)做博士研究生时,  相似文献   

2.
贺天伟 《生命的化学》2008,28(4):125-127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邹承鲁先生近六十年学术生涯中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邹承鲁先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产率,而且其学术影响力显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贺天伟 《生命的化学》2008,28(2):125-127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邹承鲁先生近六十年学术生涯中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邹承鲁先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产率,而且其学术影响力显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将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发展的重要时代。生物科学作为带头学科乃学者的共识。在世纪之交,我们将陆续刊登一些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以飨读者。邹承鲁先生应本刊之邀,写了“世纪之交的生物学”,并附来短信,对《生物学通报》及生物教育问题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5.
邹承鲁先生出生于1923年5月17日,1951年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酶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了纪念邹承鲁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将邹先生60年前完成的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蛋白质必需基团修饰程度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较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读者看到老一辈科学家“是如何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就”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是邹承鲁教授七十年的成长历程和奋斗心迹.真知灼见 硕果璀璨邹承鲁教授说“科学研究贵在创新”,他以行践言,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次.邹承鲁教授早在学生时代就对生命现象非常感兴趣,并深信解决生命现象的关键应从生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先生诞辰85周年纪念会定于2008年5月15-1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是邹承鲁先生倡导、主持召开  相似文献   

8.
从改革开放后我在《Nature》发表第一篇论文谈创新邹承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我国科学要在国际科学界占领一席之地,更多地把优秀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刊物上是绝对必要的.我恳切希望,我国科学家能更多地把优秀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刊...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于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五时二十二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邹承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一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以及相关部委领导、单位代表、邹先生家属、生前友人以及生物物理研究所职工、学生代表等近400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邹承鲁先生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学识渊博,远见卓识,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为我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将邹承鲁先生生平刊登于此,以表达我们的敬佩与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于2006年11月23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对世界和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和他捍卫科学尊严的精神永存!邹承鲁先生1923年5月1  相似文献   

11.
<正>我能师从邹承鲁先生学习工作完全是偶然的。我1992年从清华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国家刚刚开始实行毕业分配双向选择。这虽然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但对我这样出身农村,在学校也不突出的人来说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天晚上,我在图书馆翻阅杂志时偶然看到了刊登在《化学通报》上邹先生的女儿邹宗平的文章《我的父亲邹承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邹先生在生物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2.
邹承鲁教授在“纪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在12月10日举办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四十周年”的大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邹承鲁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邹教授说:四十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五十年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ou CL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3):269-283
邹承鲁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是作者在 50多年科学研究工作中的经验、心得和体会 ,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我们推荐给读者 ,相信会得到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DTNB对人肌肌酸激酶不可逆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DTNB对人肌肌酸激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兔肌肌酸激酶不同,人肌肌酸激酶分子中有四个可反应SH.用邹承鲁作图法定量处理结果表明,在这四个可反应的SH中,有一个快反应SH,两个慢反应SH且这两个慢反应SH是酶的必需基团,此外还有一个反应很慢的SH.用邹承鲁提出的在抑制剂存在条件下,酶活性不可逆改变动力学方法,测定了一系列动力学常数,并对DTNB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梁毅 《生命的化学》2023,(3):342-343
<正>2023年春风拂面山花盛开的季节,迎来了我的恩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我是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有幸投到邹承鲁先生门下,师从邹先生做生物化学博士后,接受先生的教诲,从此开始了我的“蛋白质折叠与分子伴侣”和后续发展起来的“蛋白质错误折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生涯。  相似文献   

16.
<正>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得到邹承鲁先生的指导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事。1968年,我参加了“人工合成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研究工作。这个课题组由微生物所代管,简称824组,是中国科学院从多个研究所抽调二十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197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824组由生物物理研究所接管,我也随之调入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请邹承鲁先生做824组的业务指导,周翠林同志做行政领导。  相似文献   

17.
<正>1958年全国热火朝天,科技人员也不例外,殷切地期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攀登世界高峰,放出一颗"科学卫星",振奋人心,为祖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先生的带领下,老、中、青科技人员三结合,其中有一批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说、敢干,在党政干部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科学民主,并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参与学术讨论,百家争鸣,各抒  相似文献   

18.
<正>仰望浩瀚星空,遥远的“邹承鲁星”宛若近在咫尺,追寻时间长河,恩师的音容笑貌恍如昨日。在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深深缅怀恩师,谨此纪念。1978年,我国恢复了研究生制度,我有幸来到邹承鲁先生的实验室,从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1984年,通过考试,我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博士研究生,继续师从先生,有更多的时间近距离接触先生,聆听先生的指导和教诲,无拘无束地与先生讨论和交流,深受熏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邹承鲁于1962年提出了一个判断酶分子中必需基团数目的作图方法.本文对该作图法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并讨论了一些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SCI收录的20种重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期刊蒋悟生(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天津300074)关键词SCI,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期刊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指出: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国际上对科学论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