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过去几年中有多种艾滋病疫苗宣告失败,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疫苗会让人体产生一种易被艾滋病病毒攻击的免疫细胞,从而导致接种人群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未来的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找到正确方向。腺病毒作为一种病毒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疫苗构建和基因治疗,其中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效果评价阶段。然而,多次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该疫苗在人群中没有保护性效果;而且,接受该疫苗的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近日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负责人、美国军方艾滋病研究中心的胡海涛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人体有一种免疫细  相似文献   

2.
杨文思  王洋 《生物磁学》2012,(23):4560-4562,4565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无有效治愈的方法,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今,艾滋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四大类化学药物和一些中草药制剂。抗HIV药物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艾滋病发病机制、HIV抑制药物的抗病机制、副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韦彩娥  邱妮  欧永月  覃卫和 《蛇志》2015,(2):232+236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临终心理问题及临终关怀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临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临终关怀。结果 60例艾滋病患者均情绪稳定,平静安祥走完他们人生中的最后旅程。结论临终心理护理能增强艾滋病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和抗病能力,缓解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无有效治愈的方法,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今,艾滋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四大类化学药物和一些中草药制剂。抗HIV药物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艾滋病发病机制、HIV抑制药物的抗病机制、副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患者由于严重免疫缺陷而易于并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随着HAART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艾滋病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然而,由于我国艾滋病患者明确诊断时大多处于疾病晚期,机体免疫功能极低;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HAART,但是由于依从性、病毒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患者未能出现良好的应答反应,患者的免疫功能仍未能得到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显著低下,艾滋病患者合并各种感染率显著增高,据报道约5%~15%的艾滋病患者发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非洲艾滋病患者中隐球菌病的发生率可高达30%,美国6%~10%[2]。现将我院2007年1月4日收治的1例以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和梅毒为首发表现的AIDS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HIV-1相关等位基因CCR5Δ32、CCR26—64I、SDFl-3'A在性病艾滋病感染人群中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分布的特点,为我国艾滋病的预防和未来的基因治疗提供初步依据。收集198例汉族性病艾滋病感染的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检测,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198例性病艾滋病人群CCR5Δ32、CCR2b-64I、SDFl-3’A的突变频率分别为0.25%、16.16%、25.00%,与中国普通汉族人的结果一致。CCR5Δ32的突变频率较低,而CCR2b-64I、SDFl-3'4的突变频率较高,提示本地性病艾滋病汉族人群对性传播的HIV—1(R-5)毒株有较大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生理通讯》2008,27(4)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激光能摧毁试管中的艾滋病病毒。对艾滋病患者,这种疗法可能比现有的鸡尾酒疗法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德国汉堡大学实验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院目前开发出一种新抑制剂,它通过干扰和破坏人体内一种对艾滋病病毒复制有重要影响的酶,间接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抑制剂大多数是破坏病毒本身产生的酶,这项研究开发出的新抑制剂可以阻碍人体内自然存在的一种酶发挥作用,而这种酶对艾滋病病毒复制很重要。试验发现,  相似文献   

10.
王用楫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4):239-243,23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只感染人类,而不侵犯其它动物的逆转录病毒,1983年从淋巴结病综合征患者分离得到,1984年证明它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胞内抗体是指在细胞内表达并被定位于亚细胞区室的一类新的工程抗体。目前胞内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cFv,ScFv基因结构简单,易导入细胞内表达且便于体外重组操作。胞内抗体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治疗工具,在肿瘤基因治疗、人艾滋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及潜在的临床治疗方面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胞内抗体可以用作分析靶蛋白功能的研究工具,是对传统的“基因剔除”转基因动物的一种有效补充。现从胞内抗体的设计及载体选择、肿瘤基因治疗、人艾滋病基因治疗等方面对胞内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谢雍宁 《蛇志》2011,23(3):281-283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培训,以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基本护理技能。方法定期开展艾滋病及肺结核护理培训学习班,开展电话及网络咨询服务,深入家庭进行现场指导。结果在129例患者中,除12例合并严重呼吸功能障碍,2例合并大咯血,3例合并重度腹泻需要住院治疗外,其余患者均为居家治疗,并得到家属周到而有效的护理。结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对遏制日益猖獗的艾滋病及肺结核流行,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湘  蒙江明  邓上勤  韦晓宏 《蛇志》2013,25(2):121-123
目的 探讨危重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流程和管理,以提高危重艾滋病患者的识别及抢救成功率,实现安全救治.方法 收集急诊抢救的235例危重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2012年实施了系统的急救管理,其有效性与未实施系统管理进行对比.结果 艾滋病病情复杂多样,常因为呼吸衰竭、休克、意识改变、出血等被送入急诊科;收入急诊科的艾滋病患者大多为晚期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多低于50个/μl,常出现多个部位的症状.实施系统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职业暴露减少,污染物品处理和细菌学监测全部合格,减少了医院感染和职业感染发生的风险.结论 晚期艾滋病症状复杂多样,临床应加强识别;建立健全危重艾滋病急救规范,是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安全有效救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亚洲各国艾滋病疫苗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 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全球传染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亚洲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艾滋病高发区。对经济并不发达的亚洲地区来说,研发艾滋病疫苗,对于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中国、泰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艾滋病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分析了亚洲开发艾滋病疫苗的前景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丽梅 《蛇志》2017,(1):64-6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HIV感染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抗HIV感染的化学药物和疫苗,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日益重视探索HIV感染的基因治疗的新途径。HIV感染的基因治疗就是把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转移到合适的靶细胞中,使其在表达为RNA或蛋白质后干扰HIV基因表达及调控,以达到防治HIV感染的目的。HI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体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为HIV感染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目前采用的策略主要有三大类:抗病毒的基因治疗;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近年来上海市艾滋病合并梅毒患者的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梅毒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2013—2019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简称临床中心)诊断为艾滋病合并梅毒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详细查询研究对象的住院登记资料和病史,本文整理出用于研究的资料,并将研究对象分为艾滋病合并梅毒组和艾滋病不合并梅毒组。结果显示,临床中心艾滋病患者中有10.55%合并梅毒;2013—2019年临床中心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7.640,P<0.05),每年7—8月份为收治高峰期。患者主要来源于本地居民(占55.49%),男女性别比为14∶1,平均年龄为38±12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艾滋病合并梅毒的因素有性别、年龄、病例来源和CD4T细胞计数,其中本地来源、年龄在21~40岁、男性和CD4T细胞计数≤500 /μL是艾滋病患者合并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研究提示,上海市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病例数呈上升趋势,重点防控人群是上海市青壮年男性居民,应提高对此类人群的主动监测能力,加大筛查力度,做好健康教育;重点防控时间是每年7、8月份,应精准防控以期取得明显效果。本研究为上海市此类疾病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6,27(3):171-171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一种艾滋病诊断试剂盒,只需一滴血加上少量药水,半小时内就能检测出血液中是否有艾滋病病毒。近日,该试剂盒被克林顿基金会确定为其在全球的艾滋病诊断系统四大供应商之一。通过这一渠道,科华公司的艾滋病抗体诊断试剂盒将大批量出口到亚非拉及欧洲部分地区。而在此次人选克林顿基金会的4家诊断系统供应商中,该试剂盒的表现优于美国、以色列和印度公司。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维生素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患者营养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查阅国内(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1997—2020年)和国外(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2002—2020年)的相关文献,共纳入41篇学术论文进行证据体评价(参照WHO推荐的证据评价方案及标准)。结果:HIV感染/艾滋病患者易出现一种或多种维生素不足或缺乏的情况,维生素补充能够改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维生素A的补充可能降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延缓疾病进展以及带来额外的健康收益,但会增加HIV垂直传播风险;烟酸补充可以改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降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骨骼健康,降低冠心病、结核以及肝纤维化的发生风险。结论:复合维生素补充(包括矿物质)可能延缓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疾病进展以及带来额外的健康收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艾滋病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我国艾滋病歧视现象的现状,指出我国主流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存在较为严重的歧视,阐述了消除我国艾滋病歧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艾滋病歧视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和过程,指出我国艾滋病相关偏见和污名在艾滋病病毒流行前就已基本形成,而歧视则随着艾滋病的流行而确立和强化,并分析了刻板印象、自动化思维、锚定效应、错觉相关、认知归因错误、罗森塔尔效应、"恶有恶报"、认知失调、从众心理和非理性因素等强化艾滋病歧视顽固的社会心理因素.最后为逐步减少和消除我国艾滋病的反歧视"战争"制定了一组侧重于动员社会力量的战略和几个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