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接种计划中的延迟接种经常被记录下来,并且因疫苗剂量和环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疫苗接种延迟可能导致无法预防本应通过按时接种疫苗而避免的死亡。作者建立了一个模型来评估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接种延迟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影响。该模型考虑了肺炎球菌死亡率年龄特异的风险周,疫苗接种的直接影响,以及群体保护。对于每个模型运行,一组儿童从出生到五岁的每周都暴露于死亡风险和PCV的保护作用中。模型在有和没有疫苗接种延迟的情况下运行,并计算避免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媒体报道的多起新生儿死亡事件,疑似与不当疫苗接种有关,令人痛惜.针对当前局面,建议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主导,组织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疾控、法医、药学、生物制品研发、质检等相关领域专家成立联合调查组,迅速地、独立地展开调查尽快弄清真相,消除公众疑虑.目前,公众关注的焦点是疫苗是否安全,因此,应首先明确到底是否是因接种疫苗导致死亡,如果是,是什么原因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河南9个县农村地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第一类替代疫苗现状,为全省提高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和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商丘市、洛阳市5个地市9个县18个乡镇32个村的1 463名2~7周岁农村儿童,疫苗接种知识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调查儿童监护人获得,疫苗接种记录来自于儿童预防接种证,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9个县农村儿童中第一类替代疫苗率最高的是甲肝灭活疫苗第一针,占20.6%,其次是首针次ACYW135(1)流脑疫苗和AC流脑结合疫苗(1),分别占适龄接种对象的13.8%、12.9%.第二类疫苗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第一针次接种率最高,达到46.4%,Hib疫苗三针次接种率为12.6%,其次是水痘疫苗接种率为23.2%;口服轮状疫苗(RV)、23价肺炎(PPV23)疫苗接种率较低,分别为9.5%和7.3%.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方式、儿童类别、疫苗价格高低都是影响第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多少的主要因素,乡镇门诊化接种4~6针次和7针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2.5%、6.9%,高于村级接种比例12.8%和1.9%;散居儿童疫苗接种针次高于托幼儿童(P<0.01);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接种通知方式、儿童是否留守等对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影响不大或无影响(P>0.05).结论 不同县第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率和种类不同;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因各地接种方式、价格因素、重视程度和家长认知程度不同而差别较大;扩大以乡为单位接种门诊实施范围、降低第二类疫苗接种价格并加大托幼机构第二类疫苗的宣传等有利于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针次.  相似文献   

4.
病例对照方法学常用于评估疫苗获证后的效果。这些研究的结果可深入认识疫苗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显示的保护水平,并常用于指导疫苗决策。然而,该方法的重大限制是存在偏倚及混乱因素的可能,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不规范实施或不准确的解释其结果均会误导决策。2012年,数位专家齐聚一堂就近期用于评价疫苗效果的一些病例对照研究展开讨论;专家组对疫苗效果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报道最佳方案的建议,我们对其进行了总结。疫苗接种状况是关注的首要问题,但准确地和最小偏倚地评估可能是挑战性的。调查员应了解与疫苗接种有关的所有因素,研究范围内疫苗接种状况记载的有效性;在许多儿童缺乏免疫接种史记录情况下,病例对照研究或许不是评价疫苗效果的有效方法。为了避免偏倚,使用相同的方法从病例组、对照组收集疫苗接种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尽可能全面地捕获能导致疾病和疫苗接种之间的关联性混杂的变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关,在依据分析计划中对之作出调整。在报道病例对照疫苗有效性研究结果时,调查员应描述适宜病例、对照中的入选者以及缺乏疫苗接种史记录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应重视疫苗效果的置信区间,而非点估计。病例对照研究是评价疫苗效果的有用方法;然而,为了更好地遵循循证疫苗的政策,必须高度关注数据的收集、分析及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肺炎链球菌是造成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期实施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s)显著降低了侵袭性肺炎球菌病(IPD)的发病率,然而疫苗未覆盖的几种血清型仍然造成了严重感染。尽管有证据表明高价的PCVs对19A血清型有效果,但19A型肺炎链球菌病带来的负担和抗生素耐药性仍然是疫苗接种后的主要问题。本文作者进行了一项系统的文献综述,分析了PCVs免疫策略实施前和实施后全球范围内19A型分离株的发生频率和克隆分布,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1例由疫苗株病毒引起成人水痘的病例,以提高对水痘疫苗二次传播的认识。从1名23岁女性水痘患者皮肤水疱中采集水疱液,接种至人胚胎成纤维细胞,3d后观察到细胞发生病变效应。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gE`糖蛋白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阳性。测序分析显示,分离到的毒株其疫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Oka疫苗株一致,为疫苗株病毒。回顾性调查显示,患者没有水痘史和疫苗接种史,病毒可能来自1名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接种疫苗后发生带状疱疹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a pestis,Y. pestis)(简称鼠疫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属甲类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在过去的鼠疫大流行中近2亿感染者死亡。疫苗接种是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方法。现就鼠疫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肿瘤疫苗包括肿瘤治疗性疫苗和肿瘤预防性疫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罹患传染病或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生肿瘤的风险,为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新思路。近年来,肿瘤预防性疫苗尤其是抗致癌病原体预防性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乙型肝炎疫苗已证实对原发性肝癌具有预防作用,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上市并广泛应用,预防胃癌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也已进入临床研究。其次,以肿瘤抗原作为有效成分也是制备肿瘤预防性疫苗的一种新思路。简述了病原体感染及疫苗接种对发生肿瘤危险性的影响,并对肿瘤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1—2016年河南省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简称Hib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Hib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6年河南省报告的Hib疫苗不良反应个案数据和Hib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河南省共报告Hib疫苗接种不良反应960例,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10.55/10万剂次;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3.23%;4—8月为高峰;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濮阳市和周口市;男性多于女性;<1岁儿童为主要报告人群;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首剂次接种后及接种后2 d内。一般反应的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肿、硬结,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性疾病,治愈或好转达99.79%。结论 Hib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正>疫苗接种是一种提高人类寿命和健康质量的最成功的免疫学方法。疫苗的原料包括病原体的抗原和增强疫苗接种效果的佐剂。以多种不同的标准对疫苗进行分类,包括疫苗的原料和接种方式。传统上,疫苗经由针头注射。然而,考虑到大多数病原体首先感染黏膜表面,因此研究者们对通过黏膜途径接种获得具有保护性的黏膜免疫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加,就目前的黏膜疫苗研发进展及其相关佐剂作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征性的改变,"免疫衰老",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及疫苗接种后保护不足。本文试图说明年龄依赖性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缺陷。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免疫系统,改进疫苗接种策略,研究新的佐剂和新的疫苗,将有助于克服免疫衰老的局限性,确保更好地保护脆弱的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2.
<正>口服脊灰疫苗(OPV)在肠道内的复制(即疫苗接种)与血清阳转和抗脊髓灰质炎的保护作用有关。作者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法测定300名6~11月龄血清阴性婴儿和218名1~4岁血清阴性幼儿,在接受单价或双价OPV后7 d他们的疫苗排泄情况。发现排苗的数量与疫苗接种后21、28 d测  相似文献   

13.
疫苗接种是保护公众健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疫苗可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疫苗的有效性评估不同,疫苗的安全性不能直接测定,只能通过有限的疫苗不良事件的相关情况来推断。对疫苗安全性监测的科学理论,全球关注的个案研究,以及注册前有关疫苗的临床试验安全性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4.
疫苗接种是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肺炎链球菌上市疫苗包括多糖疫苗(PPSV)和结合疫苗(PCV),它们靶向以荚膜构成为基础的94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中最常见的血清型。然而,据报道,PPSV对2岁以下儿童无效,并且PCV诱导了血清型替代,这意味着在广泛接种疫苗后肺炎链球菌菌群发生了变化,非疫苗血清型引起的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案例增加。因此,开发新型肺炎球菌疫苗以替代或补充目前的基于多糖的疫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疫情仍在发展,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的出现致使其传染性和致病性增强,部分国家的政府和民众防控措施松懈导致某些地区疫情加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广泛使用后,接种情况会影响疫情发展。本文主要阐述新冠疫情与疫苗接种、病毒变异的关联性,接种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并建议在加快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做好各项新冠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成功,对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提供了防控手段。在婴幼儿目标人群中大量推广疫苗接种,有望降低HFMD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中国EV71疫苗上市后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HFMD的防控形势及疫苗应用策略等,从而对有关HFMD流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在发展中国家,腹泻和营养不良仍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会降低轮状病毒疫苗的效力的证据还是相互矛盾的。作者通过小鼠模型研究了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恒河猴轮状病毒,RRV)、轮状病毒感染(EDIM)和蛋白质能量失调(PEM),从而证明了营养不良会降低疫苗免疫原性和效力的假设。方法 :将正在哺乳期的3日龄野生型Balb/C幼鼠随机分配到控制饮食组(CD)或能导致PEM的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疫苗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的作用越发显著,广泛的疫苗接种对全球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在中等及低收入国家,要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还存在重大挑战。由于液体疫苗存在易分解、热稳定性差、冷链配送成本高昂等不足,限制了疫苗在这些地区的分发和接种,使一些传染性疾病在偏远地区得不到有效控制。为了保证疫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冷冻干燥(freeze-drying,FD)技术成为疫苗制备和保藏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FD技术在不同类型疫苗中的研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以期为疫苗研究和疫苗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的疫苗接种隶属于美国的常规儿科免疫计划。以前由于疫苗的短缺,因此需要另外的Hib疫苗接种方案。此次Ⅲ期随机、多中心研究(NCT01000974)评估了单价Hib-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Hib-TT)与单价(Hib-TT对照)、Hib-TT联合疫苗相比较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作者分层评估了3个Hib-TT批次的批间一致性和Hib-TT对Hib-TT对照的非劣效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分别给豚鼠皮下注射、小鼠皮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或卡介苗,豚鼠每2周称体重一次,观察6周,解剖检查其病理变化;小鼠也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接种组和卡介苗接种组的豚鼠体重均增加,疫苗注射局部及各脏器病理改变相似;小鼠接种局部皮肤病理改变也未见差异。结论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没有促使卡介苗毒力增强,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接种实验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