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中黑盲蝽的寄主及其寄主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汉民 《昆虫知识》1991,28(3):140-143
6年的系统调查,揭示了中黑盲蝽在苏北沿海棉区的寄主有19科57种植物。寄主间变化是以成虫随着季节演替或植物性状变化而更换的,在常年间有4个转移高峰,进入棉田繁殖危害的途径有5条。文章就寄主转移与控制为害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狠治一代和重治四代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南疆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李号宾  吴孔明  徐遥  杨秀  姚举  汪飞 《昆虫知识》2007,44(2):219-222
2002 ~2004年研究了南疆地区棉花盲蝽类害虫的发生和种群动态及棉花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危害棉花的盲蝽类害虫有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Goeze) ,其中牧草盲蝽为主要为害种类,其数量占盲蝽类害虫的99.93 %。2002,2003和2004年,牧草盲蝽最高密度分别为56.0,105.3和53.7头/百株,而苜蓿盲蝽3年中最高密度<0.1头/百株。对转基因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CpTI杀虫蛋白)和普通棉花泗棉3号、石远321的研究表明2种盲蝽在不同品种上的季节性数量动态没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研究了棉田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种群的调查方法。全株调查法中,目测法调查到的绿盲蝽种群密度最高,显著高于扫网法和盆拍法。局部调查法发现,蕾上的绿盲蝽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花上;蕾上种群数量与整株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1.18 x+3.69)。间接调查法表明:在苗期和蕾期,叶片受害等级和绿盲蝽种群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苗期:y=25.28 x+8.20;蕾期:y=43.99 x+27.58)。  相似文献   

5.
北京梨园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晨茜  王璇  杨宇晖  刘小侠  张青文 《昆虫学报》2013,56(12):1516-1522
【目的】调查研究梨园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为梨园绿盲蝽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利用色板诱集法和目测法, 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梨园的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绿板调查结果显示, 绿盲蝽在梨园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 第1个峰值远高于第2个峰值, 主要发生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目测调查结果显示, 2012年, 绿盲蝽有两个发生高峰期, 5月中旬达到第1个峰值, 5月下旬达到第2个峰值; 2013年, 绿盲蝽仅有5月下旬一个发生高峰期。2012和2013年天敌主要发生高峰期均为6月上旬至下旬。梨园调查到的天敌主要为捕食类天敌, 包括蜘蛛和天敌昆虫, 其中天敌昆虫有7种隶属3目3科。天敌的优势种类为蜘蛛、 龟纹瓢虫、 异色瓢虫、 中华草蛉。【结论】天敌的发生与绿盲蝽有明显的时间和数量跟随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上升为酿酒葡萄园区的主要害虫,并呈现出逐年加重的态势,发展绿盲蝽无公害监测和综合管理技术成为构建品质优良、食用安全的葡萄酒产业中的重要环节。【方法】就此本文系统调查了河北昌黎华夏长城酿酒葡萄种植园区绿盲蝽全年种群发生动态,并对其主害代及监测预警技术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葡萄园内优势天敌的发生规律,以及其对绿盲蝽的跟随趋势及控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绿盲蝽在酿酒葡萄园区全年仅出现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葡萄生长前期和后期,其越冬代为主害代,抓好越冬代的防治工作是降低酒葡萄受害的关键;对田间主要天敌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发现捕食性天敌对绿盲蝽的跟随现象虽不明显,但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采用物候监测法、温度指标监测法、粘虫板诱集监测法等对酒葡萄园区绿盲蝽越冬代和第3代成虫发生期进行监测,效果均较可靠。【结论】综合分析认为,酿酒葡萄园区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其他大田作物明显不同,因此,在其综合管理措施的制定上也应体现差别:建议4月下旬―5月下旬对越冬代卵、成若虫进行重点监测和综合防治;8月下旬于田间设置粘虫板诱集成虫,可显著减轻绿盲蝽对酿酒葡萄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盲蝽象抗药性治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综述了国外关于盲蝽象的化学防治和抗药性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发生情况,分别从盲蝽象的分布、危害、化学防治史、抗药性测定方法、抗药性产生和发展、抗药性机理以及抗药性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江苏扬州地区蔬菜烟粉虱寄主调查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2002—2003年对江苏扬州地区露地蔬菜上的烟粉虱寄主植物、危害,及主要蔬菜上的烟粉虱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共查到烟粉虱寄主植物10科39种(变种),主要分布在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和菊科等蔬菜上,其中以黄瓜、豇豆、花菜和长茄发生较为严重;露地蔬菜上的烟粉虱发生在6月上旬至11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随着蔬菜的种类、季节和年份的不同,田间烟粉虱的发生为害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盲蝽是棉花、果树等作物上的一类重要害虫。盲蝽的卵产在植物组织中,若虫活动性和隐蔽性强,成虫善于飞行扩散。针对盲蝽各个虫态的习性,发展了田间种群发生与危害调查技术,为其种群监测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对牧草盲蝽若虫在9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等进行研究,以探讨牧草盲蝽对不同寄主植物适合度,明确不同寄主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盲蝽若虫在花椰菜和四季豆上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16.56 d和17.60 d,存活率最高,分别为76%和74%。田旋花上牧草盲蝽若虫历期最长为22.12 d,存活率最低仅35%。用花椰菜、四季豆喂养牧草盲蝽成虫体重最大,分别为0.083 g和0.069 g。用9种不同寄主对牧草盲蝽进行室内饲养,仅在花椰菜、四季豆上孵出若虫。由此可见,花椰菜、四季豆是牧草盲蝽生长发育最适寄主植物,田旋花适合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烟粉虱蚜小蜂种类及种群动态调查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调查采集和鉴定 ,初步获得了广东省内烟粉虱蚜小蜂 6种 ,其中隶属于恩蚜小蜂属EncarsiaFoerster的有 4种 ,隶属于桨角蚜小蜂属ErtmocerusHaldeman有 2种。调查发现 ,蚜小蜂在蔬菜和园林植物上的寄生动态有一定的规律 ,4月中旬至 6月下旬和 9月下旬至 1 1月下旬寄生率较高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和 1 1月下旬至翌年 2月下旬寄生率较低。初步确定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a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sp .为广东省内烟粉虱的寄生蜂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科学、准确、有效的棉田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innaeus)发生规律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棉田牧草盲蝽的预测预报、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整体目测法、局部目测法、扫网法3种方法调查了棉田牧草盲蝽的种群数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对牧草盲蝽种群动态,扫网法相较于整体目测法和局部目测法成虫有两个发生高峰期且发生初期提前1周;整体目测法和局部目测法较扫网法若虫初发期和高峰期均提前1周左右,局部目测法和整体目测法若虫发生趋势基本一致。(2)不同调查方法牧草盲蝽种群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整体目测法获得的若虫及成虫和若虫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扫网法和局部目测法;2015年扫网法和整体目测法间的成虫种群密度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局部目测法,2016年扫网法成虫种群密度显著高于整体目测法。【结论】扫网法能够准确反应牧草盲蝽成虫的发生情况,整体目测法则适合若虫的种群调查,建议实际调查中使用整体目测和扫网相结合的方法,能为该虫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棉盲蝽种群变动与为害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前棉田以绿盲蝽为主,中黑盲蝽不到总虫量的10%。此后中黑盲蝽逐年增加,至1985年达90.64%。绿盲蝽喜为害棉花嫩头与幼蕾,而中黑盲蝽则趋向于蕾、花和幼铃。中黑盲蝽较理想的营养配比是氮糖约1.37:1。饲养表明,不同寄主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寄主器官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较详细地观察了不同寄主的虫口密度及转移习性。  相似文献   

14.
温湿度对苜蓿盲蝽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温度、2种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条件下,研究了温湿度对苜蓿盲蝽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并对各生命参数进行了比较。在30℃、80%RH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大(r_m=0.06718),相应的增殖率极限λ=1.0695/d,平均世代周期T=32.0313d,净生殖率R_0=8.6011。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内禀增长率之间呈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2011和2012两年的田间调查,初步研究了棉盲蝽对12个不同棉花品种的选择偏好性及其种群总体发生动态。调查发现,华北地区棉田主要盲蝽种类为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2011年中黑盲蝽比较偏好喜食的棉花品种是海7124,而不偏好的品种是N73DeltapineFO,2012年中黑盲蝽比较偏好喜食的棉花品种是苏联棉,而不偏好的品种是荆7516-1。分析中黑盲蝽的种群发生动态发现,中黑盲蝽于每年的6月底7月初开始在棉田出现,7月中下旬在棉田的种群发生数量达到高峰,并于8月底、9月上旬在棉田的种群发生数量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我国华北地区棉盲蝽优势种对不同种棉花品种的选择偏好性,以及这几种盲蝽的种群动态及发生规律。【方法】2013和2014年通过小区随机排列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Reuter)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对12个棉花品种的选择偏好性,种群动态及与温度的关系。【结果】3种盲蝽均对石亚系1号表现出明显偏好性,对N73Deltapine FO表现出明显的不偏好性。棉盲蝽在每年7月初开始危害,7月下旬及8月上旬盲蝽种群密度达到峰值,9月上旬种群密度逐渐降低,9月中下旬盲蝽迁出棉田。在本实验调查的温度范围内(17~35℃),盲蝽种群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结论】棉盲蝽对不同品种有明显选择偏好性,盲蝽种群大的地区推荐种植盲蝽厌食品种。  相似文献   

17.
棉花盲蝽产卵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花盲蝽在我地发生的种类主要有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r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两种。常年6—9月份二代成虫大量从胡萝卜留种田及湖桑田、绿肥田内迁入棉花大田为害,在棉株上产卵重迭发生约3—5代。为了明确我地这两种盲蝽的产卵习性,我站在历年系统测报的基础上,于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门兴元  于毅  张安盛  李丽莉  张君亭  戈峰 《昆虫学报》2008,51(11):1216-1219
组建了5个不同温度(17, 20, 23, 26和29℃)下绿盲蝽Lygus lucorum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绿盲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10.04~27.63,8.33~19.33,6.74~15.00,25.11~61.96 d。绿盲蝽的若虫、产卵前期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5,7.28和6.28℃,有效积温分别为210.25、191.83和160.12日度,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555.04日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23℃时绿盲蝽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2.3%),雌成虫的产卵历期最长(41.67 d),单雌繁殖若虫数最多(35.42头/雌),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14.58); 在较低的温度(17℃)和较高的温度(29℃)下,绿盲蝽的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为8.44和9.06,均不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报道奥盲蝽属Orthops Fieber共4种,对锈褐奥盲蝽O.ferrugineus(Reuter)和纹头奥盲蝽O.viticeps(Reuter)提供了补充鉴别特征,为黑唇厘盲蝽Liistonotus melatostoma(Reuter)首次提供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记述2新种:香榧硕丽盲蝽Macrolygus torreyae Zheng,sp.nov.,模式产地为浙江建德,吸食香榧幼果,造成危害,双纹猥盲蝽Tinginotum bilineatum Zheng,Sp.nov。模式产地为海南吊罗山,记载中国新纪录5种:点缘拟猥盲蝽Argenis incisuratus(Walker,1873),带胸猥盲蝽Tinginotum perlatum linnavuori,1961,马来皱斑盲蝽Hyqlopeplinus malayensis Carvalho et Gross,1979,尖角透翅盲蝽Hyalopeplus(Hyalopeplus)clavatus Distant,1909,班楔透翅盲蝽Hyalopeplus(Adhyalopeplus)similis(Poppius,1912),模式标本除注明者外,均存南开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杜予州  刘呈义 《昆虫知识》1991,28(3):157-159
<正>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er是我省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和稻叶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关于黑肩绿盲蝽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其空间分布型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89年对该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其种群消长及科学的抽样提供理论依据。 调查方法 我们于1989年8月中旬在贵州铜仁市川硐区白水乡,选择好中差三种类型的稻田10块进行调整。在各调查田的中央连片调查1000丛,记录每丛上的成、若虫数。根据各田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