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损伤因素刺激下产生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及肾小管间质炎症免疫反应,是导致和促进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病变以及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原因。已证明炎症状态下的树突状细胞(DC)肾内迁移及其启动的炎症免疫反应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密切相关,既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肾脏局部免疫病理机制中的关键因素。鉴于选择素等黏附分子介导参与了DC肾内迁移及炎症免疫反应,而针对此的抗黏附调节已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故可能不失为一个新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的防治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肾脏免疫区室化与肾小管间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系统区室化(compartmentalization)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新观念,为人们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且有助于对临床疾病免疫机制的阐释。最近肾脏免疫系统区室化现象也已引起人们重视。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类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和共同通路,也与肾小管间质免疫区室的局部微环境调控密切相关,并涉及区域内树突状细胞等专职免疫细胞,以及具有免疫特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作用及相互调节,由此影响着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因此,从肾脏免疫区室化角度进一步探讨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有助于深入分析肾脏疾病的病变过程,并可为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DC-SIGN(DC-specificICAM-grabbingnon-integrin,亦称CD209)属树突状细胞(DC)表面C型凝集素的膜蛋白。作为DC黏附及模式识别受体,其参与介导了DC的炎症组织迁移,识别捕获病原微生物,以及随后激活静息T细胞启动的免疫应答。为此观察了DC-SIGN及DC-SIGN DC在肾炎患者肾组织中表达和分布,以及DC-SIGN在炎性状态下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探讨与肾小管间质炎症病变和损伤的关系。结果显示,DC-SIGN在正常肾组织基本不表达,而在肾炎早期即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表达上调,且随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加重表达增强(P<0.01),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明显相关(P<0.01)。此外,DC-SIGN在经TNF-α刺激炎性状态下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明显表达。进一步发现,DC-SIGN DC在肾炎早期以肾间质为主分布聚集,也随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加重明显增多(P<0.01),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P<0.01),也与DC-SIGN表达相关联(P<0.01)。另外,DC-SIGN DC在肾小管间质分布数量与肾炎患者肾功能改变明显相关(P<0.05)。研究结果提示,DC-SIGN也是肾小管间质早期炎症的启动参与因素,其介导DC可能也参与了人肾炎肾小管间质的免疫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4.
肾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脏衰老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脂代谢紊乱会导致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脂质堆积,会造成脂毒性和细胞应激性损伤,从而诱发衰老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分泌。维持脂代谢稳态有助于减轻肾脏衰老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脂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控蛋白有望成为改善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靶点。本综述概括了脂代谢紊乱在肾脏衰老和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并对脂代谢中肾脏衰老和间质纤维化的预防靶点和策略进行了总结,为治疗肾纤维化发现新靶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TGF-βⅡ型受体在实验性IgA肾病及正常小鼠肾内的表达。结果表明TGF-βⅡ型受体在实验性IgA肾病及正常小鼠肾内均有表达,但最明显的是IgA肾病的肾小管。该结果提示IgA肾病时,肾小管有可能在TGF-β的作用下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导致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免疫系统区室化(compartmentalization of immune system)的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各类免疫及非免疫器官中的免疫区室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机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可提供新的应对策略。上皮细胞体内广泛分布,承载机体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它作为免疫防御首道防线参与免疫系统区室化形成,并在免疫反应局部微环境中,既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发挥固有免疫调节作用,亦可通过自身转分化调节后续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抵御及清除病原体入侵、调控局部炎症免疫反应以及促进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病理状态下,上皮细胞又可能是免疫稳态失衡甚或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免疫系统区室化,对上皮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为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以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纤维化大鼠肾小管间质中分布,以及缬沙坦对DC浸润聚集的干预作用。建立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18),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缬沙坦治疗组(n=18)。分别于建模1、4、12周取肾组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程度;采用免疫双染及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DC-SIGN DC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分布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选择素以及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II型胶元(ColIII)、纤维连接蛋白(FN)在上述肾组织中表达;以及RT-PCR检测P-选择素、TGF-β1、α-SMA、ColIII、FN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1)模型组DC-SIGN DC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以肾间质最为明显;其分布数量于12周较1和4周呈明显增多,且与慢性肾功能减退呈正相关。(2)12周时手术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区P-选择素、TGF-β1、α-SMA、ColIII、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与TIF程度以及DC-SIGN DC分布数量呈正相关。(3)经缬沙坦治疗后,DC-SIGN DC分布减少,以及P-选择素、TGF-β1、α-SMA、ColIII、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下降,TIF程度减轻及肾功能改善。研究结果表明,DC启动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缬沙坦对此具有明显的抑制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损伤肾组织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晓鹏  张玲 《生命的化学》2005,25(5):399-401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效性生长因子,主要由间质细胞产生,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作用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以及间质细胞本身,具有促有丝分裂、促细胞形态形成和调节细胞活动的功能,从而对损伤的器官和组织进行修复。许多新的研究显示,在急性肾损伤时给予外源性HGF可以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建肾小管结构和维持肾功能完整性。此外,HGF还能有效地抑制与慢性肾脏疾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密切相关的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TGF-βⅡ型受体mRNA及蛋白在人IgA肾病肾小管上皮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人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本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mRNA和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结果表明:TGF-βRⅡmRNA定位于肾小管及集合管上皮细胞,TGF-βRⅡ蛋白定位于肾小管及集合管上皮细胞的基底面,腔面及侧面,或呈与基底膜相垂直的基底部纵纹出现于一些细胞的胞质内,肾小球系膜细胞也可见TGF-βRⅡmRNA及蛋白表达,但不如肾小管明显,以上结果提示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受体可与TGF-β特异性结合。TGF-β则通过自分泌作用促进小管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ECM。过多的ECM在小管周围沉积;或TGF-β抑制ECM的降解,终将导致IgA肾病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郝艳鹏  张悦 《生命科学》2010,(2):169-172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tubular epithelial to m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EMT)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致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通过几种信号转导途径调节EMT,其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发挥核心作用。目前研究表明,Smad7、HGF、BMP-7等可通过调控Smads信号通路而逆转EMT,这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主要介绍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EMT发生的作用,以及Smad7、SnoN、HGF、BMP-7等分子是如何通过抑制Smads信号通路而发挥逆转EMT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Renal Calculus     
William Hutchinson 《CMAJ》1920,10(3):250-255
  相似文献   

18.
《Organogenesis》2013,9(4):229-241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the absence of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has become a strong driver for innovation in nephrology. An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stem cell biology has kindled the prospects of regenerative options for kidney disease. However, the kidney itself is not a regenerative organ, as all the nephrons are formed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Here, we will investigate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renal organogenesis, including what this can tell us about lineage relationships, and discuss how this may serve to inform us about both the normal processes of renal repair and options for regenerative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