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制溶栓酶对家兔血浆t-PA和PAI的影响雷丹青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南宁530021纤溶系统是机体阻止血栓形成的屏障,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纤溶系统的关键物质,t-PA对纤维蛋白原有极高的亲和力,它能选择性的激活血凝块中的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  相似文献   

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特异性抑制剂。对PAI-1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有助于了解PAI-1作用的机理。本综述了近年来对PAI-1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进展,介绍了PAI-1分子中一些区域的作用以及影响PAI-1抑制活性的一些因子。  相似文献   

3.
用Kunkel突变法,将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cDNA基因中编码Pro155—Lys158的片段定点突变,并将此突变的scu-PA(tscu-PA)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neo中,与pCM-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获得的稳定表达株在无血清培养基中24h的表达量为620IU/106细胞.经锌离子螯合Sepharose亲和层析得到tscu-PA纯品.SDS-PAGE显示tscu-PA分子量为53kD左右,与预期的结果相符.tscu-PA是由凝血酶激活而不是由纤溶酶激活,但激活后也能转变为双链分子(tcu-PA).tscu-PA仍保持了scu-PA的血纤维蛋白亲和性.酶动力学研究表明,激活后的tscu-PA水解S2444的Km和Kcat值与高分子量尿激酶(HUK)相似.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tscu-PA可以选择性地溶解富含凝血酶的血凝块,对贫凝血酶的血凝块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4.
用正常人胎肺细胞体外培养,从其培养液中分离纤溶酶原活化物(PA),通过CM-SephadexC-50层析,硫酸铵沉淀和Fibrin-Sepharose,Lysine-Sepharose亲和层析及SephadexG-50凝胶过滤等步骤,从10.5l条件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类型的纤溶酶原活化物,t-PA90μg,u-PA800μg.在还原条件下SDS-PAGE均显示单带,分子量t-PA为72kD,u-PA为54kD,纤溶比活分别为156000IU/mg蛋白和106000IU/mg蛋白.  相似文献   

5.
赵敬军  金培珍 《蛇志》1997,9(1):7-9
测定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PAgT)并与21名正常人对比。患者中18例用蝮蛇抗栓酶治疗,20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显示:UAP患者血中PAI-1、vWF以及PAgT水平明显增高,t-PA水平明显降低;蝮蛇抗栓酶组治疗后血中Fg、PAI-1、PAgT水平均明显下降,使t-PA水平明显升高;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蝮蛇抗栓酶对UAP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性激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发色底物方法测定去卵巢大白鼠及对照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其抑制物(PAl)活性,结果:去卵巢组大白鼠血浆t-P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去卵巢组大白鼠血浆PAI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 PAI合成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  相似文献   

7.
将尿激酶原(pro-UK)cDN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A链cDNA克隆到M13mp18中,经过二次寡核甘酸诱导的大片段定点删除和一次寡核苷酸诱导的多位点突变,得到u-PA(Leu144-Gly408)/t-PA(Ser1-Thr263)(ut-PA)融合基因.将ut-PA融合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neo中,与pCM-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收集无血清表达上清,经苯甲脒柱纯化得到ut-PA纯品,SDS-PAGE和纤维蛋白自显影显示ut-PA有两种分子量形式,分子量分别为68kD和61kD.纤维蛋白亲和性试验表明,LUK(低分子量尿激酶)对纤维蛋白没有亲和性,而含有LUK的ut-PA则对纤维蛋白表现出很强的亲和性,但ut-PA的亲和性略低于亲本t-PA.  相似文献   

8.
蕲蛇酶抗栓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王晴川  刘广芬 《蛇志》1997,9(3):9-11
动物实验结果示,蕲蛇酶能裂解纤维蛋白原成为可溶性纤维蛋白,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抗在酶诱导的血浆凝块订的血浆凝块回缩,因而发挥防血栓形成作用。对纤维蛋白平板试验无直接溶纤作用,但能增加实验动物血中t-PA活性。可能通过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而发挥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基因重级及定位突变技术成功地构建了t-PA的K1区缺失突变体t-PAdelK1、PAI-1结合位点缺失突变体t-PAdel(296-302)及两的组合突变全t-PAdel(K1,296-302),并在COS-7细胞中实现三的暂时性表达,在CHO细胞中实现了t-PAdel(K1,296-302)的稳定性表达。对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t-PAdel(296-302)及t-PAdel(K1  相似文献   

10.
已经从melanoma细胞系中成功地获得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在此基础上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了t-PAcDNA编码区全序列及3’非编码区部分序列,并发现与Pennica等发表的r-PAcDNA序列相比,有两处差异,其一是第1725位核苷酸残基为C而非A,并使此处序列与Pennica序列相比新产生一个StyI切点,但由于差异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没有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变化;其二是第  相似文献   

11.
蚯蚓体内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的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aetida)中纯化出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在纤维蛋白平板上可表现出三种活性,分别记为:CFPg,uCFPg和uCF.为更好了解各种活性与e-PA的纤溶能力的关系,考察了在SDS和不同抑制剂存在下各种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SDS可以增强CFPg活性且使得e-PA变得对一些抑制剂更敏感;leupeptin,chymostatin,pepstatin,apro-tinin,phenylmethylsulfonylfluoride(PMSF)和dithiothreitol(DTT)对uCF没有影响;pep-statin能增强CFPg和uCFPg活性,E-64(一种巯基抑制剂)能增强uCFPg和uCF活性.这些现象说明不能简单将e-PA归结为丝氨酸蛋白酶或巯基蛋白酶.此外又以纤溶酶原为底物,分析了e-PA在体外降解天然蛋白质的肽键特异性,结果表明:e-PA可以切割碱性氨基酸,小的中性氨基酸及Met的羧基端,同时e-PA确能将纤溶酶原切割为纤溶酶;这一结论为e-PA有可能成为新型溶栓药物提供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同源模建方法预测了t-PAK1区的三维结构。通过结构叠合确定了t-PAK1、K2区,纤溶酶原K1、K4区及UK K区的Lysine结合口袋。静电势计算及疏水性分析表明,在t-PA K2C A2区以及纤溶酶原K1、K4区与纤维蛋白裸露的Lysine之间在明显的的静电势互补和疏水面契合。确定了Kringle区结合口袋与Lysine亲和重要所基酸,分析了t-PAK1区,UK K区不能结合Lysine  相似文献   

13.
了解性激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发色底物方法测定去卵巢大白鼠及对照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其抑制物(PAl)活性。结果:去卵巢组大白鼠血浆tP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去卵巢组大白鼠血浆PAI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PAI合成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用雌激素等避孕药者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已经从melanoma细胞系中成功地获得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在此基础上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了t-PAcDNA编码区全序列及3′非编码区部分序列,并发现与Pennica等发表的t-PAcDNA序列相比,有两处差异,其一是第1725位核苷酸残基为C而非A,并使此处序列与Pennica序列相比新产生一个StyI切点,但由于差异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没有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变化;其二是第1777位核苷酸残基(终止密码子后第4位核苷酸残基)为T而非G,使与终止密码子相隔3个核苷酸残基处产生了一个新的TGA,与Pennica序列相比此处的BstNI切点也消失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半衰期延长,特异活性提高及具有PAL-1抗性的新型t-PA溶栓剂,利用基因重组及定位突变技术构建了t-PA的K1、K2区糖基化位点消除,PAI-1结合位点缺失,F与E区连接序列His44~Ser50置换为纤粘蛋白Ⅰ型F区间连接序列GluSerLysProGluAlaGluGlu的t-PA组合突变体FrGGI,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FrGGI在大鼠血浆中的半衰期延长了15倍,并获得了PAI-1抗性,是一株很有希望的新型溶栓剂候选株。  相似文献   

16.
Liu YX  Liu HZ  Chen YJ  Tor NY 《生理学报》1998,50(1):11-18
本文主要是观察促乳素(PRL)是否曩体外培养的大鼠颗粒细胞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和I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I)基因表达间的协调作用。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SDS-PAGE、免疫印迹等,来检测PRL对tPA和PAI-I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证实:(1)在离体条件下促乳素(PRL)能刺激颗粒细胞(GC)中PAI-I mRNA的合成,而FSH无此作用。但FSH可与PRL协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除了能有效抑制尿激酶(uPA)和双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而调节纤溶活性外,还参与了很多其它的生理病理过程,例如组织重建、胚胎发育、感染、免疫系统发育、肿瘤浸润和迁移等。更有研究表明胞内型PAI-2在抑制细胞凋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PAI-2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在初筛天然来源的小分子PAI-1抑制剂过程中发现一些天然产物显示出活性苗头,进一步试验和选择性试验表明这些化合物都不同程度别对纤溶系统中存在的不同的酶具有抑制作用。化合物1(expoxyrolin B)对纤溶酶有一定的抑制,化合物2(muricatinc)对PAI-1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较好的选择性。化合物4(cherimolin-2)对纤溶酶较强的抑制。化合物5(morindone)对凝血酶、  相似文献   

19.
2-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2)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高效专一抑制剂。PAI-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发生自我聚合。PAI-2可与细胞内的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连蛋白、谷氨酶胺转移酶等多种分子发生反应。PAI-2与尿激酶型纤深酶原激活剂的反应遵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其自我聚合的发生可能遵循环-片层机制。PAI-2在肿瘤的侵润和扩散、皮肤组织受伤和治疗、炎症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过  相似文献   

20.
对从HepG2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得到植基化和非糖基化PAI-1(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以及从pYZHBI-66表达菌中纯化的非糖基化重组PAI-1的某些性质和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糖基化PAI-1对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有较强的抑制,能较显著地被蛋白质变性剂所激活,对热有较强的稳定性,糖基化与非糖基化PAI-1在pH2.5-9.0的范围内都相当稳定。纤维蛋白原和肝素能明显提高两者对tPA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