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0年来国内外发现了一些属于立克次体科立克次体属、罗沙利马体属、埃立克体属的新种。本文对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黑龙江立克次体(R.heilongjinangi)、汉赛氏罗沙利马体(R.henselae)、伊丽莎白罗沙利马体(R.elizabethae)、查菲埃立克体的发现和鉴定过程,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医用立克次体,即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立克次体,按《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主要是指立克次体族中的三个属,即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柯克斯体属(Coxiella)及罗沙利马体属(Rochalimaea)。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分离出一些新的立克次体,它们与  相似文献   

3.
庄合安  范明远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5):304-311
立克次体遗传学研究进展庄合安,范明远(北京地坛医院病毒研究室,北京100011)1引言立克次体通常是指包括立克次体(Rickett-sia)、罗沙利马体(Rochalimaea)和柯克斯体(Coxiella)三个属的一大类细菌,除罗沙利马体外均为专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细须螨属新种记述(蜱螨目:细须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须螨属Tenuipalpus Donnadieu隶属于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根据Pritchard和Baker(1958)的分类系统,该科共分14个属,细须螨属为该科的第二大属。Mitrofanov(1973)对细须螨科的分类系统作了较大的改变,共分该科为33属,其中细须螨属被提升为细须螨族Tenuipalpini,下设7个属。本文目前采用Pritchard和Baker(1958)的分类系统。 细须螨属的种类体型微小,足体宽阔而末体狭窄,多数种类末体后端具1对鞭状长毛。植食性。分布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5.
C_4光合作用植物名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名录列出了迄今报道的分属于22科和293属的C_4光合作用植物共1700种。这对于探讨植物光合碳代谢、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高光效育种、能源植物培育、高产作物改良和杂草防治与利用等都有参考意义。名录排列按科分类,各科中的属集中一起·以属名的字母先后排列。为节约篇幅起见·在同一属之后的其它种只冠于其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同一属中的种亦按字母先后排列。这样便于按科属种的顺序查阅。  相似文献   

6.
中国菌根食用菌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高巍  黄晨阳 《菌物学报》2021,40(8):1938-1957
菌根食用菌是一个未被合理利用的非木质林产品类群。通过文献和数据调研,本名录共收录532个中国菌根食用菌分类单元,它们隶属于28科62属,包括子囊菌门的39个分类单元以及担子菌门的493个分类单元。其中红菇科和牛肝菌科种类最丰富,红菇属、乳菇属、枝瑚菌属、蜡伞属、乳牛肝菌属、口蘑属、块菌属、牛肝菌属、鹅膏菌属和丝膜菌属是我国菌根食用菌的代表属。本研究揭示了我国菌根食用菌的多样性,并对我国菌根食用菌持续发展给予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鹅绒藤属(萝藦科)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类历史、地理分布、实验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国鹅绒藤属(萝藦科)植物的研究进展,并就该属植物分类、实验生物学、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医学革螨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礼溥  郭宪国 《昆虫学报》2007,50(2):172-177
以云南省57种医学革螨作为分类单元,以形态特征为主列出60项分类性状特征来探讨云南省医学革螨不同属和种的亲缘关系。运用SPSS 11.5 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57种医学革螨进行了数值分类分析。结果显示:57种医学革螨划分为厉螨科(La elapidae)、寄螨科(Parasitidae)、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赫刺螨科(Hirstionyssidae)和裂胸螨科(Aceosejidae)5个类群。赫刺螨属和棘刺螨属从厉螨科中分离出来另立为赫刺螨科,柏氏禽刺螨归入了皮刺螨科而不是巨刺螨科。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因而认为数值分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学革螨各分类阶元的分类地位与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中的贴近度和择近原则,对国产胡椒目3科8属进行了相似性度量和定量分类,并探讨科、属间过渡性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植硅体作为古环境的代用指标是以植硅体形态分类研究为基础的,植硅体分类研究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植硅体应用的精度及深度。从植硅体的植物母体来源分析和讨论,分别总结和比较多种植物(21科的草本植物及20科的木本植物)科、属乃至种级水平上的典型植硅体类型,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同一类型植硅体的细微差别。综合多位学者的认识,以期能够完善植硅体形态学研究,为植硅体在现代植物分类、重建古环境、环境考古等领域提供有意义的证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的支序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中国分布的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和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10属蝗虫的形态学性状,选择了22个性状对10属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支序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从支序图来看这10个属的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不能区别为两个科。笔者建议在蝗虫分类系统中,把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科比较妥当。  相似文献   

12.
正王文采院士是著名的传统植物分类学家。他主要研究毛茛科、苦苣苔科、紫草科、荨麻科等的分类和系统学,新发现了20个属,约500个新种,修订了毛茛科翠雀属、唐松草属、铁线莲属等多个属的分类系统;同时在对苦苣苔科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揭示了科的演化趋势,建立了后蕊苣苔属、吊石苣苔属和小花苣苔属的分类系统。我和他的相知相识就缘自"植物分类"这个专业媒介。事情可以追溯到1961年,那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安徽芜湖稻田中的小蜂总科进行了分类研究,共发现9科12属,编制了分科检索表,提供了各科主要的分类特征图。  相似文献   

14.
解新明  张寿洲  李勇  吴鸿 《广西植物》2003,23(4):311-317
梧桐科(Sterculiaceae)是锦葵目中的一个多型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种可分布到温带地区。由于该科植物的形态特征较为多样化,至今对于它的范围和所包含的属种数目在各国学者间仍没有达成共识。该文从梧桐科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关系、属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以及分类学新特征在梧桐科分类中的应用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梧桐科分类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把来自分子资料的研究结果与传统分类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为梧桐科的分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中国泽泻科不仅所知种类甚少,且在分类处理上亦相当混乱。如对于象Sagittaria trifolia L.种的概念和种下分类就极不统一。因此亟待整理。C.Linnaeus(1753)在Sp.Pl.中建立本科最早的二个属:泽泻属(Alisma)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分类历史,确认其在蘑菇目(Agaricales)Tricholomataceae科下的分类地位,并证实了它与多孔菌目(Poriales)Lentinaceae科的Lentinus属没有联系。根据《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作者讨论了译为“香菇属”的Lentinus和“小香菇属”的Lentinellus两属的汉语学名问题,提出Lentinus的汉语学名应订正为“韧伞属”,Lentinellus为“螺壳菌属”。香菇所在的Lentinula属的汉语学名建议为“木菇属”。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木兰科植物分属的新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查阅文献资料和总结归纳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木兰科植物的野外调查的感性认识和栽培中对木兰科植物形态分类的体会,同时又吸取了植物化学分类的研究资料,提出中国产木兰科植物分为2亚科、3属、2亚属和17组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史刚荣 《广西植物》2007,27(5):706-711
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五味子科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关系、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之间的关系及其分类系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五味子科和八角科不仅亲缘关系较近,而且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早分化出来的类群,把它们同置于八角目是合理的。五味子科的两个属——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可能源于同一祖先并沿两条不同演化路线平行演化。目前,关于南五味子属的分类系统的意见比较一致,但对五味子属分类系统的分歧却很大。  相似文献   

19.
詹玲  于晶  郭水良 《植物学报》2017,52(2):241-253
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是藓类植物中的第3大科。该科不仅种类多, 生态类型特殊, 而且是世界公认的多样化程度高、分类难度大、系统关系复杂的类群。当代木灵藓科植物分类系统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科的地区志编写和专属分类修订。目前, 除了热带美洲、热带非洲的变齿藓属(Zygodon)和火藓属(Schlotheimia)部分类群外, 木灵藓科主要类群的分类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 但是有关亚科和属的划分和地位以及各属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仍存在众多争议。木灵藓科分支系统学研究也不够系统全面, 有的仅应用了单个基因片段, 或者只涉及少数类群。因此, 需要基于更多的分子和形态学性状, 进一步开展世界木灵藓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建立一个更趋自然的木灵藓科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963年3—4月份重庆市某单位斑疹伤寒流行当中,从4例典型病人分离出3株立克次体。该3株立克次体不适应于鸡胚而能使豚鼠产生典型的发热反应,发烧期间多数感染豚鼠出现轻微的暂时性阴囊反应,并在睾丸涂片中查到少量的典型立克次体,感染豚鼠的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普氏滴度高于莫氏2倍以上,证明这3株病原系普氏立克次体。除此,由病人体虱戚染豚鼠试验,亦证明体虱确携带了普氏立克灰体。由此说明重庆市此次所发生的斑疹伤寒确系流行性斑疹伤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