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网蛛类(妖面蛛总科 园蛛总科)是否为单系,圆网究竟经历一次进化还是多次进化,这是多年来有争论的、悬而未决的蛛形学难题之一。本文测定了包括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和非圆网蛛类等类群在内的9科10种蜘蛛线粒体12S rDNA、16S rDNA及核18S rDNA、28S rDNA等4个基因片段序列,并基于4个基因序列的整合数据,分别通过邻接(NJ)法、最大简约(MP)法、最大似然(ML)法和贝叶斯法(Bayesian)分析,对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系统发生结果表明:1)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不是姊妹群,从而支持这两个类群的圆网是平行演化而非同源演化的观点;2)筛器类蜘蛛并非单系发生而为多系发生。另外,依据编码大壶状腺丝蛋白-1(MaSp1)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区段的核酸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树也证实圆网蛛类并非单系发生。  相似文献   

2.
吴芳  潘红春 《蛛形学报》2012,21(1):51-60
本文从妖面蛛总科和园蛛总科系统发生关系、园蛛总科网型不同的蜘蛛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及蛛网构建行为等几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圆网蛛类系统发生及网型进化的研究进展.圆网蛛类系统发生与其网型进化有效地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将有助于圆网蛛类的起源及网型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12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应用于研究若干重要蜘蛛类群的系统关系,以对传统的分类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和补充,并且探讨12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在蜘蛛系统发生研究中的适用性。根据12S rRNA基因第3结构域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得出结论:1.圆网类(即妖面蛛总科与园蛛总科)并非单系;2.隙蛛与暗蛛较漏斗蛛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3.壁钱和拟壁钱并不近缘;4.有筛器类蜘蛛为复系类群;5.12S rRNA基因第3结构域片段对推断近缘科属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是有效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产于我国广西的蟹蛛科1新纪录种,眼斑壮蟹蛛Stiphropus ocellatus Thorell,1887,其雌性系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记述采自贵州省施秉县一洞穴小弱蛛属Leptonetela一新种,施秉小弱蛛Leptonetela shibingensis sp.nov.。该新种近似于查氏小弱蛛Leptonetela zhai WangLi,2011,主要区别有:眼退化,仅留眼丘,后者6眼完全;雄蛛触肢器中突(median apophysis,M)小,三角形,而后者中突大,近掌状;雄蛛触肢器胫节基刺(basal spine of male palpal tibia,TBS)短而粗,末端向内弯曲。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我国湖南省栅蛛一新种(蜘蛛目:栅蛛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年7、8月间,笔者考察湘西南蜘蛛资源过程中,在海拔1760米的南山坪发现栅蛛一新种。现描述于后。 梨形栅蛛Hahnia pyriformis, 新种(图1A-C) 8眼2列,异型。前中眼最小,为昼眼,其余6眼几乎等大,为夜眼。从前面观察,前眼列近平直,各眼等距离排列;后眼列前凹,后中眼间距稍大于后中侧眼间距,后眼列略宽  相似文献   

7.
陈军  宋大祥 《蛛形学报》2003,12(2):66-71
本文记述我国舞蛛属Alopecosa1新种:林站舞蛛A.1inzhan sp.nov.,及3新纪录种:方隔舞蛛A.akkolka Marusik,1994、客居舞蛛A.inquilina(Clerck,1757)和独行舞蛛A.solivaga(Kulczynski,1901)。新种近似于A.sokhondoensis Logunov et Marusik,1994,但新种外雌器中隔扩展部端部向前方延伸较明显,超出中隔柄部,交配管较细长,而后者外雌器中隔扩展部向前方延伸不明显,未超出中隔柄部,交配管较短;另外2者在前眼列各眼相对大小和间距方面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徐亚君 《蛛形学报》2000,9(1):58-58
1999年5月2日,发现我家东墙(与围墙隔成封闭小巷)爬山虎叶间有一雌性悦目金蛛(Argiopeamoena),体长约12 mm(目测),网心无丝区。有X形支持带,网面与墙面平行,整墙上末发现其它同类蜘蛛。6月14日突然发现有一雄蛛织简网(精网),平行于雌网内侧,雌雄蛛间相距约30 mm。雄网仅有框架丝(主要2条与雌网互用)和5条经丝,中心有一圈半纬丝,整日与雌蛛一样不离网心、头向地下垂、8足分4组默然相对。18日下午见雄网心附近有露状液1滴(精液)。19日下午雄蛛已弃精网,停于雌网下缘的框架丝上,24 h内原地静伏不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采用辽宁的四种蜘蛛,其中辽宁刺足蛛Phrurolithus liaoningensis为一新种,其余3种为我国新纪录--羽刺足蛛Ph.pennatus,悦目刺足蛛Ph.pennatus、悦目刺足蛛Ph.festivus(光盔蛛科Liocranidae)和济州新安蛛Neoantistea quelpartensis(栅蛛科Hahniidae)。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七纺器蛛科(Heptathelidae)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纺器蛛在我国已报道的有两个种和一个亚种。现将我们采得的一新种描述于下:岳麓山七纺器蛛Heptathela yuelushanensis新种(图1—9) 雌蛛头胸部黄褐色,颈沟明显,头部隆起。八眼密集于一丘,异型,前中眼为昼眼,最小,眼面向前,其余六眼均为夜眼。后中眼位于头部最高处,前、后侧眼卵圆形,四眼排列成圆环状,将两列中眼包围于其中。眼区黑色,其前方有一横列刚毛,中间两根较粗长,指  相似文献   

11.
弱蛛科蜘蛛在我国仅报道过一种:黄龙弱蛛Leptoneta huanglongensis Chen et al.,1982。该科多数种类具有6眼,同型,珍珠白色,4—2排列,前列4眼相互邻接,后曲,后列2眼左右并列。外生殖器简单,雄性触肢器的生殖球呈梨形。有的种类眼退化为4或2只,甚至无眼。弱蛛是一类小型蜘蛛,分布较广,生活在较潮湿地带的石下、洞穴中的石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皿蛛科三新种(蜘蛛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采自我国青海省的皿蛛科三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1.钩舟斑皿蛛,新种Lepthyphantes aduncus sp. nov.(图1) 雌蛛头胸部黄褐色。两眼列略后凹,前中眼小而接近,前眼列的中侧眼间距>中眼间距,后眼列中眼间距>中侧限间距,各眼间距均不大于后中眼直径;眼周均具黑环;侧眼相接;中眼区梯形,后边>前边。中窝显著。螯肢黄褐色,前齿堤3大齿,后齿堤5小齿,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们镜检了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以及白求恩医科大学朱传典教授收藏的蟹蛛科标本,发现一些我国新纪录。本文报道5属9种,其中蚁蟹蛛属、顶蟹蛛属和莫蟹蛛属为我国首次记载,大头蚁蟹蛛雌蛛为首次发现。大头蚊蟹蛛Amgciaeaforticeps(Cambridge,1875)(图1,A—D)雌蛛长5.0mm,外形似一橙色的蚂蚁。头部宽大,眼区最高,自眼区向后呈45℃倾斜,背甲上有稀疏的细毛。侧眼和中眼大小相差悬殊,尤其是巨大的前侧眼与小的后中眼形成明显对比。步足橙色和棕色。腹部前方与头胸部相接处细小,后端粗大。腹背前半部有一倒“V”字斑,后1/3处的两侧各有一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常见的蟹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蟹珠科(Thomisidae)是农田、花草丛、果园中常见的一类蜘蛛。这一科蜘蛛的多数种类身体短宽,八足左右伸展,能横行或倒退,宛如螃蟹,故名蟹蛛。蟹蛛的侧眼常位于隆起的眼丘上,多数种类的前两对步足较后两对粗而长,常向上举起作探索状。不结网。一般在地面或植物上捕食害虫,也有生活在树皮下。体色与环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市呼兰河的中国软滑水螨一新纪录属:妖水螨属嘞Tiphys Koch,1836,及1新种:伊春妖水螨 Tiphys yichunensis sp.nov,.新种与分布于俄罗斯的近疤妖水螨Tiphys scaurellus Tuzovskij,1983近似,区别在于:新种P-Ⅳ背面起始端亚中部具1栓毛,近疤妖水螨缺失;新种足雄螨足Ⅲ爪特化,其中一爪为钩状简单爪,另一爪中、基部膨大,近疤妖水螨雄螨足Ⅲ爪均具腹小爪;新种雄螨Ⅳ.L4近筒状,近疤妖水螨雄螨Ⅳ.L-4从基部至端部逐渐膨大.  相似文献   

16.
正身体船型,眼发达,两复眼在背部几乎相接。足细长,腿节和附节红色,胫节黑色。有报道称该象虫的长足和行动会模拟盲蛛,因为两者通常生活在一起。也有专家认为,该象虫的飞行和在树木表面的活动行为更像在模拟大蚊。盲蛛大眼象仅在东南亚国家被记录,在我国属新纪录物种。该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进行中国广西大明山无脊椎动物资源调查研究时,发现了蜘蛛目蟹蛛科绿蟹蛛属1新种,命名为饼绿蟹蛛Oxytate placentiformis sp.nov..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测量单位为mm.饼绿蟹蛛,新种Oxytate placentiformis sp.nov.(图1~6)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浣纱瀑布,2011-05-23,王英楠采.鉴别特征 在分布于亚洲大陆的本属种类中,本新种与冲绳绿蟹蛛O.hoshizuna Ono,1978,钳绿蟹蛛O.forcipata Zhang&Yin,1998和小头绿蟹蛛O.capitulata Tang&Li,2009外形和触肢器十分相似,但具有以下不同:本种触肢胫节突长,端部弯曲呈"7"字形,而冲绳绿蟹蛛O.hoshizuna的胫节突末端强烈弯曲呈钩状,钳绿蟹蛛O.forcipata胫节突末端呈钳状,小头绿蟹蛛O.capitulata Tang&Li,2009胫节突末端弯曲呈鸟头状.词源学 本新种以雄蛛背甲的形状而拟定.正模 雄蛛体长7.75:头胸部长2.81,宽2.40; 腹部长5.20,宽1.38.背甲黄褐色,中窝纵向线状,颈沟和放射沟不明显; 背甲圆形,头区轻微隆起.8眼2列,背面观两眼列均后凹,后眼列较宽,前侧眼和后侧眼突出; 前中眼直径0.08,前侧眼直径0.10,后中眼直径0.08,后侧眼直径0.10;前中眼距0.13,前中侧眼距0.10,后中眼距0.10,后中侧眼距0.30; 中眼域梯形,前边大于后边(0.30:0.25).螯肢黄褐色,前后齿堤无齿.颚叶黄色,边缘有浓厚的长毛.胸板淡黄色,长大于宽.步足黄褐色,步足测量:Ⅰ 12.40 (3.83+1.38+3.42+2.60+1.17),Ⅱ 12.60 (3.88+1.38+3.57+2.60+1.17),Ⅲ 6.80 (2.09+0.77+1.79+1.33+0.82),Ⅳ7.05 (2.40+0.71+1.79+1.33+0.82); 足式:2143.腹部十分窄长,淡黄色,被有黑色长毛; 腹部背面前端有2对明显的肌痕,腹部后部有横纹,似分节状.触肢胫节腹突拇指状; 外侧突较长,末端骨化程度高,弯曲呈"7"字形状; 生殖球简单,内侧具亚盾板; 插入器刺状,末端较钝.分布:广西.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分布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伪黑盲蛛属Pseudomelanopa 1新种:六盘伪黑盲蛛P.liupan sp.nov.,此种与本属中的唯一种类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相比较,雄蛛的阳茎和雌蛛的纳精囊明显不同;新种步足上的刺明显小于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新种雌蛛眼丘光滑,而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眼丘上具1对小钝突;新种雄蛛触肢膝节和胫节光滑,仅在其膝节远端具1尖刺,而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雄蛛触肢膝节和胫节背面具小齿.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为初步探讨园蛛总科内网型不同的蜘蛛间分子系统发生关系,测定了9种蜘蛛核18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联合GenBank中的2种蜘蛛18S rRNA基因序列数据,用NJ法、MP法和ML法重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织圆网的园蛛科和肖蛸科蜘蛛在园蛛总科中不是姊妹群;(2)不织圆网的球蛛科和皿蛛科也不是单系发生,证实了皿蛛片网和球蛛网独立起源的观点;(3)皿蛛科蜘蛛的分子系统发生地位与肖蛸科较近、而与园蛛科较远,这表明皿蛛科和园蛛科问雄性触肢结构的相似性很可能是类似而不是同源相似。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杭州郊县采得皿蛛科标本,经镜检,发现指蛛属一新种,今报道如下: 桐庐指蛛,新种Bathyphantes tongluensis sp. nov.(图1—4) 正模♀,配模♂,副模1♀,杭州桐庐县,1985年6月6日,陈樟福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雌蛛长2.29—2.32mm。头胸部黄橙色,颈沟、放射沟及背甲边缘有灰褐色纹。前眼列背面观微后凹,后眼列平直。前中眼小,其余6眼大小相仿。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稍小于后中侧眼间距。两前中眼围在同一黑圈内;各侧的前、后侧眼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