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人们经常提到的"黏菌"一词,实际上为广义的黏菌,包括网黏菌、内寄生黏菌根肿菌、网柄细胞状黏菌、集胞细胞状黏菌及真黏菌等五大类,除网黏菌被归为茸鞭生物界外,其余均属于原生生物界。这里所谓的真黏菌就是我们所要讲述的黏菌,而其余四种黏菌则是真黏菌的"近亲"了,因它们的形态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故在最初的分类系统中,将它们称为"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2.
唾液的增加加速了含羧甲基壳聚糖口香糖的抗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论文采用了含羧甲基壳聚糖的口香糖,咀嚼这种口香糖的机械效果加速了其对口腔细菌的抑制作用,还比较口腔嗽洗液和咀嚼口香糖的抗菌效果,证明了通过咀嚼这种口香糖加速了唾液的分泌.方法:从青岛大学口腔科的老师和学生中选取了12名健康的受试者.在测试前取受试者的唾液测试细菌含量.在测试口香糖的试验中,受试者咀嚼5分钟口香糖然后休息5分钟.在测试口腔嗽洗液时,受试者用10ml嗽洗液漱口30秒后,休息9分30秒.同一天中这些测试步骤在50分钟内连续不断的进行了5次.5次测试后分别在0、30和60min收集被试者的唾液测试细菌含量.在测试唾液分泌的试验中,受试者每天咀嚼三次口香糖持续两天.结果:与使用口腔嗽洗液相比,咀嚼含羧甲基壳聚糖口香糖的受试者,在三个取样时间内口腔细菌的含量基本都明显减少,但是在60分钟的取样时间结果有点差异.咀嚼含羧甲基壳聚糖的口香糖明显提高了唾液的分泌量.结论:咀嚼含羧甲基壳聚糖的口香糖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目前的研究结果强有力的证明了:使用像壳聚糖以及其衍生物这样的天然物质,对我们的口腔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9年采集于青海省互助县北山、循化县孟达和大通县鹞子沟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的65份黏菌标本的鉴定和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保藏的来自青海乐都县、民和县、湟源县、祁连县、乌兰县、门源县和西宁市的29份黏菌标本的复核,共明确青海已知黏菌5目8科22属36种1变种,其中,格斑双皮菌Diderma roanense为中国新记录种,另有19种黏菌为青海省黏菌新记录种,为中国青藏高原及高海拔山地分布的黏菌补充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多药耐药性的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可选择的抗菌药物越来越少,感染病医师和临床微生物学家需重新评估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多黏菌素是治疗临床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最后一道抗生素。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对多黏菌素耐药流行状况、耐药机制、耐药基因类型、预防干预措施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李玉  王琦  李姝 《菌物学报》2021,40(2):261-269
黏菌是一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真核生物,在其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既有体现原生动物运动性的营养体,也具有高度特异化的繁殖体,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征,兼具了“菌物”与“动物”的特性,独特的进化地位以及与环境、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使得以黏菌为模式生物的研究在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均具有广泛的科学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自17世纪以来,黏菌研究者们从早期的经典分类学,逐步拓展到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领域系统全面地认识黏菌类群。在近几十年中,黏菌研究在系统学、生物学、生态学等方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扼要介绍了黏菌学在各领域内的代表性研究进展和前沿性科学问题,同时对相关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多黏菌素是一种膜靶向的脂肽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与脂多糖相互作用,多黏菌素破坏细菌外膜结构并导致细菌死亡。然而,受限于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手段对细胞膜-药物相互作用的表征能力,目前对多黏菌素药理机制的认识还不充分,从而限制了新一代多黏菌素药物的设计和开发。为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细胞膜系统与多黏菌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理解多黏菌素药理机制与细胞膜系统的内在联系,加快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甘肃白龙江中上游流域的黏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采自甘肃白龙江中上游流域的黏菌52种,其中紫高杯菌Craterium paraguayenese、山地双皮菌Diderma montanum和双被绒泡菌Physarum bitectum为中国新记录种,另有34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热带黏菌的已知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4省区的南部及海南、香港和澳门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地理上的热带。为了全面系统地开展我国热带地区黏菌资源的多样性和分类学研究,文中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和复核以及文献考证研究了已知的发生于中国热带地区的黏菌种类,对一些物种分类地位和名称变化进行了更新,同时记述了每个物种的生境和在我国热带地区的分布。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地区现知黏菌6目13科35属160种,其中,广东南部为23种,广西南部为61种,海南为33种,云南南部为67种,台湾南部为26种,香港为66种,澳门为10种。从黏菌的目级水平来看,中国热带地区现知黏菌鹅绒菌目1种,刺轴菌目5种,无丝菌目22种,团毛菌目32种,绒泡菌目73种,发网菌目27种。  相似文献   

9.
正一般认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而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一般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则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真黏菌具有4个典型的阶段:孢子、游动胞、黏变形体和原质团。这类生物通常会有一段黏黏的时期,因此得名黏菌。这个黏黏的阶段就是黏菌的营养生长期,即黏菌的原质团时期。这些黏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回归线附近的一些地区具有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很少有的优良的植被条件,许多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基于作者收集的标本和文献考证,本文记录了121种被报道分布于这一地区(22°38'~24°14'N)的黏菌,它们分属于6目28属,其中,广东有43种,广西有31种,云南有67种,台湾有40种;鹅绒菌目1种,刺轴菌目3种,无丝菌目20种,团毛菌目32种,绒泡菌目49种,发网菌目16种。  相似文献   

11.
在显微和亚显微2个水平对黏菌孢子、原质团和菌核中细胞核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幼孢子中细胞核着色明显,原质团中细胞核在荧光染料染色的条件下易于被观察到,而菌核中的细胞核即使在电镜下也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2.
朱相杨  李姝  王琦 《微生物学报》2017,57(5):631-642
黏菌代谢产物的研究显示出其较高的应用价值,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从黏菌中分离得到的100余个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脂肪酸、氨基酸、生物碱、萘醌、芳香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以及酯或其衍生品等。阐述了其抑菌、抗肿瘤、细胞毒及抗氧化活性,简要介绍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同时对黏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及生物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黏菌类群代谢产物的异同。最后对黏菌代谢产物的研究提出了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敏  高扬  张鲜  王睿  陈双林  闫淑珍 《菌物学报》2021,40(2):357-371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地处北亚热带,位于秦巴山区向江汉平原的东延区域,属"三峡库区",气候湿润,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适宜黏菌生长.为全面掌握该县黏菌的物种资源组成,从而加强对"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于不同季节在该县进行了10次黏菌多样性调查和标本采集,同时收集基物进...  相似文献   

14.
陈双林  闫淑珍  李玉 《菌物学报》2013,32(Z1):200-206
双皮菌属是黏菌纲中最重要的属之一,通过标本的鉴定和复核以及文献考证等分类学研究,重新整理和报道了中国双皮菌属黏菌的物种资料,计有24种,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和与基质的联系,增补了一些种在中国的分布省区,对过去报道的某些种的学名和分类地位进行了更正.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大别山黏菌的物种组成和分布特征,在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期间,作者先后对大别山21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黏菌物种调查。通过野外采集和基物湿室培养,获得黏菌标本984份。按照形态分类学鉴定为6目13科32属93种,其中, 11种为丰富种(相对多度RA> 3%), 8种为常见种(RA=1.5%–3%), 30种为偶见种(RA=0.5%–1.5%), 44种为稀有种(RA<0.5%)。苔生高杯菌(Crateriummuscorum)和易碎双皮菌(Didermafragile)在我国现仅知分布于大别山,掌状夹被菌(Ophiothecapedata)、草生发网菌(Stemonitisherbatica)、环壁团毛菌(Trichiavaria)等48种首次在大别山报道。丰富度分析表明,大别山不同调查地点、林型和基物类型的黏菌物种数量和种属比存在差异,大别山区域的河南董寨自然保护区黏菌物种数量高于其他地点,发现黏菌41种,种属比为1.95,特有种为3种;针阔混交林中的黏菌物种数量高于针叶林和阔叶林两种单一林型,生长黏菌81种,种属比为2.89,独有种有28种;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针叶树皮生黏菌的物种多样性,通过收集不同种类的针叶树皮作为基物进行湿室培养,共获得40种黏菌和一变种,其中粗网筛菌(Cribraria pachydictyon)和疣网发菌(Comatricha reticulospora)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华东丘陵林地黏菌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黏菌在华东丘陵地带森林中的生态作用,本文选择安徽滁州皇甫山和江苏南京紫金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华东地区丘陵林地的代表,分别设置针叶林和阔叶林样地各3个,调查研究了其中的黏菌物种多样性。共获得5目10科21属58种黏菌,其中从皇甫山获得5目9科17属41种黏菌,点状无丝菌(Licea punctiformis)、细筛菌(Cribraria tenella)和盖碗菌(Perichaena corticalis)等27种为安徽省首次发现;从紫金山获得5目10科20属51种黏菌,粗柄无丝菌(Licea pedicellata)、密筛菌(Cribraria intricata)和纹丝菌(Calomyxa metallica)等35种为江苏省首次发现。碎皮菌(Clastoderma debaryanum)和灰团网菌(Arcyria cinerea)是两地共有的相对多度最高的物种,相对多度分别为32.72%、30.59%和21.27%、26.30%。无丝菌目和发网菌目更多地在针叶林中发生,而团毛菌目和绒泡菌目更多地在阔叶林中发生,且阔叶林中黏菌的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都高于针叶林。两地阔叶林之间黏菌物种组成的相似性为68.57%,针叶林之间的相似性为59.57%,均高于两地阔叶林和针叶林之间的相似性,表明林型对黏菌物种组成的影响大于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黏菌广泛分布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为了探讨黏菌在小兴安岭森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 本文对该地区的汤旺河兴安石林森林公园和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开展黏菌多样性调查研究。在2个地区共采集黏菌标本248份, 基于形态学特征共鉴定出4目8科17属44种黏菌, 其中Craterium dictyosporum、垂头绒泡菌(Physarum album)和Reticularia splendens var. jurana等10个种为黑龙江省首次报道。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汤旺河兴安石林森林公园针阔混交林的黏菌物种多样性(36种)高于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内的黏菌物种多样性(25种), 其中两地间共有的黏菌有17种, 黏菌物种组成的相似性(CS)为55.7%。绿绒泡菌(Physarum viride)是针阔混交林内的优势种, 蛇形半网菌(Hemitrichia serpula)是红松林内的优势种。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黏菌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黏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鹤  王琦 《菌物研究》2009,7(3):201-206,210
文中回顾及总结了黏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从4个目共27种黏菌中分离得到脂肪酸、氨基酸、生物碱、萘醌、芳香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及它们的衍生物等近百种化学成分,其中某些成分表现出重要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黏菌不仅已经逐渐成为天然产物的重要研究对象,而且有望成为获得天然活性物质的新资源,这对于黏菌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滨  闫淑珍  陈双林 《广西植物》2016,36(2):137-144
为了揭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黏菌的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生境的异同,该研究选择6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地,从中收集地面基物和树皮基物进行湿室培养,通过物种鉴定和发生数量统计分析物种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共计获得6目8科18属49种黏菌,其中绒泡菌目(Physarales)最多(17种),其次为团毛菌目15种、发网菌目(Stemonitales)11种、无丝菌目(Lieeales)4种、鹅绒菌目(Ceratiomyxales)和刺轴菌目(Eehinosteliales)分别各1种。主要优势种为灰团网菌(Arcyria cinerea)(RA=27.03%)和垫形双皮菌(Diderma effusum)(RA=21.14%)。随着海拔的升高,黏菌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出现在海拔300 m处,为1.66±0.12;而其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为0.25±0.05。两个样地的海拔高度相距越大,共有的物种数越少相似性指数越低。雨季共获得黏菌33种,旱季共获得黏菌40种,共有种为22种,相似性系数为60.27%,旱季基物上发生的黏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雨季。地面基物上的黏菌物种数为39种,高于树皮基物的26种,且两者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黏菌对地面基物的偏好性大于树皮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