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1949—1979)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历史的回顾古脊椎动物学作为一门近代科学、在中国开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0年英国著名解剖学家欧文(R.Owen)在伦敦地质学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产出的哺乳动物化石(Fossil Mammals from China)的报告。此后,一些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的古生物学者和动物学家先后发表了不少专著和论文。但这些材料,大都是来华探险的地质学家所搜集或购自中药店,缺乏具体的地点和层位记录。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二十世纪初。  相似文献   

2.
追溯我国三十年来动物地理学,可简单地分为解放前后两个阶段。解放前这门学科很少被人注意,十多年间国内只有少数学者就自己所研究的个别类群,讨论了地理分布和区划问题;在两栖类、鸟类以及低等动物如昆虫、寄生虫等方面,有过零星的报导。这些可以看作是我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先声。旧中国动物地理学的贫乏是与动物区系调查的落后分不开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区系调查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多为外人所操纵,国内掌握的标本资料反而不多,当然很难对各主要门类的地理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我国真正建立起这门学科是在解放以后。现以脊椎动物为主,分为下列四个方面,予以概括叙述。 1.区划方面首先应提出的是全国动物地理区划的研究,主要以高等陆栖脊椎动物为根据,在系统整  相似文献   

3.
组织学是动物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以来,有许多会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全国解放以后,这门学科有了较前更为迅速的发展。现将三十年来我国动物组织学的研究进展综述于后。在比较组织学方面,我国学者研究过多种动物的表皮组织,发现了金鱼鼻腔表皮的浆腺细胞,报导了大蟾蜍皮肤在冬眠期、生殖期与生殖后期的结构变化,白鼠皮肤各层肥大细胞的形态,以及中国人皮肤的结构、毛与立毛肌的分布,对二十二种哺乳动物腮腺的结构及猪、羊与人胚消化上皮结构的比较也有了专题报告。在骨组织方面,观察到动物骨(两栖类、鸟类与哺乳类)的哈佛氏管的直径及排列情况与人骨迥异。在生殖排泄系统方面,研究了钉螺生殖腺的周期变化,东亚飞蝗排泄器官的组织结构,水獭的肾叶结构,白鼠尿道球腺的两种腺泡等。关于两栖害、食虫类、啮齿类和哺乳类动物血液的有形成分,也开展了一些工作,观察到青蛙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以来,迄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值此庆祝三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学会的过去史绩,展望今后的光明前途,是具有继往开来的实际意义的。解放前的历史中国动物学会于1934年8月23日在江西庐山莲花谷宣告成立。签名发起者计30人。当时召开第一届年会,拟订学会章程,按照会长制选举职员,处理会务。至1945年第五届年会改为理监事制。会址借用上海前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并设通讯处于南京。成立时约有会员五十余人,其中从事研究历史最久的是秉志教授,自1915年到现在一直继续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学会创立以后,会员人数年有增加,1936年为185人,1943年为212人,到1948年解放前夕,则  相似文献   

5.
王谦  孙历 《化石》2002,(3):2-4
2 德里莫伦地点新发现南方古猿粗壮种化石上个世纪末南非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安德烈·凯泽(Andr Keyser)博士于1992年发现的德里莫伦(Drimolen)地点和众多的人科化石(图1)。这是自1925年以来发现的第九个南方古猿地点 ,但是化石产量 ,在斯特克方丹和斯瓦特克兰斯(Swartkrans)之后名列第三。凯泽原来在南非地质调查所工作 ,退休之后加入威大的古人类研究组。德里莫伦也是一个废弃的方解石矿 ,位于约翰内斯堡的西北侧。凯泽于1992年在德里莫伦开始发掘 ,随即有不少重大发现。1994年吴汝…  相似文献   

6.
日长对甜菊的反应及其变异甜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ey]是菊科植物,原产南美洲、其叶片能制造六种糖苷,其中最多的为甜菊苷(Stevioside)比蔗糖甜三百倍,其次为瑞包轴A 苷(Rebaudioside A),比蔗糖甜四百五十倍,还有四种糖苷数量较少,尚未定量析出,这种甜味的新作物近年来已引起大家的注意,可能成为我们新的甜味增甜物。日人在冲绳进行研究,试图找出此植物的基本要求与适应性,务求能在亚热带地区栽种得好,因此进行三种日长反应观察,即11,12.5及14小时处理,并与当地天然日照  相似文献   

7.
爬行动物学在我国三十年来的进展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分类区系、化石种类、解剖与生态及实际应用。兹分述如下: 1.分类区系这方面的工作由于历史的传统渊源,尤其是形势的急迫要求,开展得较好,成绩也显著突出。1930年起始,就有浙江、福建、广西等地爬行动物的分布报告。至1937年抗战以前,又有南京蛇类及龟类调查、广西瑶山爬行类初步报告、中国蜥蜴类杂记、蛇类杂记、四川爬行类述略、四川西南蜥蜴初志、四川蛙蛇简报、浙江爬行纲初记、江西蛙蛇简报、中国龟类志略、广西蛙蛇杂记、庐山蛇类等的刊行。抗日战争开始,播迁离乱,工作一度停顿。进入四十年代,则有云南蛇类初步调查、宜山蛇美记、广西蛙蛇志要、闽北蛇类志略等。这些成果都是我国学者作自发斗争而取得的。学时处在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之下,外人随便把我国天产当作私物,任意采猎,擅自运往国外;而国  相似文献   

8.
细胞学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近30年来,由于利用了物理学、化学上的新成就,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使细胞学起了一个重大的“革命”。它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过去,我国动物细胞学的基础非常薄弱。解放前,从事动物细胞学工作的还不到10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自发地进行了一点零星的、局限的、多偏重于细胞形态学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细胞学才逐步发展起来。196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细胞学学术会议,这次会议起了鼓舞士气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细胞学工作的开展。解放前动物细胞学的一些研究工作一部分是在国外进行的,仅有极少数的论文发表在国内的杂志上。这些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家鼠、小白鼠胰腺外分泌  相似文献   

9.
中国昆虫生态学五十年(1949~1999)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丁岩钦  戈峰 《昆虫知识》2000,37(1):18-23
150年来昆虫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昆虫生态学这门学科50年来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由一门经典的描述性生物分文学科,发展而成为动态的定量分析的学科,由一门纯生物学科发展而成多门交叉学科,并且正在通过宏观学科与微观学科相结合,而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综合生态学科。50年前(即1949年以前)昆虫生态学在我国的基础极其薄弱,仅有一些田间调查描述性的记载。50年代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重要害虫的田间发生规律及生态习性,亦相应开展一些生理生态的实验工作。60年代的中心工作是种群生态学的数量动态与空间动态的研究以及种群大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贝类学(软体动物)的研究始于“五四”运动之后。自1928年起,前“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和前“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曾先后对内地和沿海某些地区作了零星调查,发表了一些分类论文。抗日战争期间,只对云南、四川等地的陆生和淡水贝类作了一些调查和采集。总之,在解放以前我国的研究机关很少,标本、图书、经费均缺乏,研究人员寥寥无几,研究工作若断若续,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软体动物仅有的一些成果也只限于分类学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贝类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及水产研究机构都设有专门研究软体动物的实验室;有些高等院校及许多水产专科学校,都设立了有关贝类养殖的专业或专门化。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软体动物的研究范围也自分类学、形态学扩展至生态学、生理学、发生学以及食用种的养殖和有害种的防除等等方面。现就上述几个方面的成就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现代鸟类学研究在我国学术界,肇端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1930年左右,国内从事鸟类研究者,仍寥寥无几。当时,在河北及华南一带(包括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福建及浙江等)进行了一些采集调查工作,陆续在国内外刊物上提出报导。在1934—1936年间,还做了关于相思鸟、希鹛属(Siva-Leiothrix)、雀鹛属(Alcippe)、鸦雀科(Paradoxornithidae)等初步的系统分类研究。1936年出刊的《河北鸟类志》,实为早期的重要典籍。其后,由于抗日战争(1937—1945)及解放战争(1946—1949),国内各地动荡不定,动物调查工作几乎陷于停顿,仅有极其零星的一些报导,如北京、河南、青岛、云南及福建邵武等地区的调查。除了纯粹的调查工作以外,从1937年起,曾经分别在福建及北京、青岛等处,对鸟类的食性进行了分析。关于鸟类的繁殖习性,仅在进行普查时偶尔顾及。在河北省,对个别种类曾进行了鸟体季节性体重变异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来我国的兽类学(1934—196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类学,作为动物科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的历史是很短的。溯自1930年前后,方有某些机构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人员屈指可数,发表的文章亦不多。必须指出,兽类工作本身比较艰巨,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多,由于当时反动政府根本不予重视,更谈不上得到什么支持。因此,兽类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大大的受到限制,抗日战争期间及以后,则完全陷于停顿状态。所以说,解放前我国兽类学的基础甚为薄弱,几乎是空白。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兽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到1957年这止,约30多个单位(包括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有关医学卫生部门)都或多或少的从事了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比解放前约增至5倍以上;发表文章六十篇左右(不包括科普性的)。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发展情况,更是令人兴奋,有关兽类学的研究机构增至五十余个(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79年和1985年两次全国体质调研的结果为基础材料,对我国汉族儿童在身高加速现象方面的城乡差别以及躯干比例在身高加速生长中的变动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 6年间城乡汉族儿童的身高加速生长、发育提前;(2) 乡村儿童身高增加和身高及坐高发育高峰年龄提前的幅度大于同性别城市儿童;(3) 青春期儿童的身高和躯干比例变化较大;(4) 儿童身高和躯干比例的变化主要是成熟节律提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近30年来广东省昆虫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0年来的代表性事件、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和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两栖类学以现代的方法研究,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主要由帝国主义以文化侵略的形式而越俎代庖,非但没有为我国这门学科作出贡献,而且大量的标本资料以及模式标本悉被盗运,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解放前在反动政府不重视科学研究的艰苦岁月里,不甘落后的中国科学工作者,还是自发地进行了一些工作。区系调查方面,自从1926年至抗战前,如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区均有报导。从抗日战争开始至解放前夕,工作条件更为困难,继续进行调查的地区有福建、广西、云南和四川(包括原西康)。其中以在四川省的工作时间较久,至1950年总结了1938—1945年的野外工作(包括部分甘肃及青海的调查结果),完成了《华西两栖动物志》。此外,与分类学有关的形态、生态适应或发育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有几种无尾类肩带骨的比较、几种有尾类骨骼系统的变异、以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为对象研  相似文献   

16.
谢道同   《广西植物》1987,(3):229-237
辑录清末—1949年广西植物学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共71篇(未包括农林栽培植物),按其发表年月先后次序排列。上述文献资料,编者大多作有内容提要或摘要。  相似文献   

17.
本目锋所包括期刊的原名和湃名ArPo6班。几or只只登巢生物鬃B的x“Mn分生物化擎B班ox“M瓦只sePHa敦粒生物化擎BoTaH·狱yPHa几植物擎摊豁B刃几.f几aB.6oTaH.ea及a.德植物圈公辍B刃几几Beeeo幻3H.H一宜·只H·Ta qa兄班ey6, TP0n·Ky几bTyP· 全陈梁集及亚熟带植物研究所公辍B幻几.EPeBaH.6oTaR·ea及a· 挨里温植物圃公毅B玲几.MoeK.06·Ba月en班T.np且Po及班,OT及· 6 HO万.莫斯科自然科攀研究者镶舍公毅,生物 擎部分(科协公报生物)BecTH·AH CCCP·珠哪科李院通报BeeTa么K AH Ka3ax.CCP哈隆克科擎院通报BecTH…  相似文献   

18.
李传夔 《人类学学报》1990,9(4):290-293
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至今已60年了。它的发现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60年的后继工作,我们的事业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促进古人类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以纪念这一伟大的发现。我首先代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来自亚洲、美洲、欧洲的同行、向在座的学术界前辈,向各位领导及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发展的梗概,以便探讨我们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远在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者曾先后通过它们所控制的所谓学者,来我国沿海城市及农村对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1921年后,我国自己的科学家即逐渐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到中国动物学会成立的1934年,已经取得了寄生虫学研究的一定成果。1934年至1964年的三十年中,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即解放前的十五年与解放后的十五年。兹分别将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解放前的十五年(1934—1949)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绝大部分的寄生虫学研究,虽然已由我国自己的科学家负担起来,但由于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20.
解放前,我国浮游动物学基本上是一门空白学科,仅仅在分类方面进行了一些零星、分散的研究。和其他生物学科一样,它的蓬勃发展是在解放后才开始的。在解放后的短短十多年中,不但在分类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成绩,并且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研究方面也获得了显著的进展。从研究趋势看来,今后浮游动物学的研究,将朝着生态、生理、生化的实验科学方向大力发展。过去成就我国浮游动物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阶段。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中,仅在原生动物、水母类、轮虫类、甲壳动物和毛颚动物方面作过一些零星的分类研究,其中以原生动物(主要是腰鞭毛虫类和沙壳纤毛虫类)的分类研究较为突出。至于生态研究几乎完全空白,仅在季节分布方面作过初步观察。由此可见,解放前的浮游动物学研究几乎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