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感染TMV诱导的β—1,3—葡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系统感染TMV诱导叶胞外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番茄叶胞外提取液经冰冻干燥浓缩、-20℃丙酮沉淀、CM-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层析和PBE94聚焦层析纯化,获得PAGE和SDS-PAGE均一的β-1,3-葡聚糖酶,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22kD;以昆布多糖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5.4,最适温度30-40℃;Kmt Vmax值分别为5.64mg/ml和0.328nmol/s。在感染  相似文献   

2.
侵染番茄的番茄花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种传番茄苗中获得一病毒分离物To-Sl,人工摩擦接种7科24种植物,To~Sl能侵染4科15种植物,在番茄上产生花叶,在白肋烟上为局部枯斑。To-Sl的钝化温度为85~90℃,稀释限点为10 ̄(-6)~10 ̄(-7).体外保毒期在一个月以上。病毒粒体杆状,长度主要分布于281~300nm之间,平均长度288nm。病毒衣壳蛋白亚基只有一条多肽链,分子量为21kDa。dsRNA分析测得其基因组长度为6.4kb。琼胎糖双扩散和胶内交叉吸附试验证明,To-Sl与TMV有血清关系,但有一定的差异,病毒粒体电泳分析也表明To-Sl与TMV粒体有差异。在交叉保护试验中,TMV和To-Sl之间均无保护作用。根据以上试验结果To-Sl被鉴定为番茄花叶病毒。这是我国首次系统报道番茄上番茄花叶病毒的侵染。  相似文献   

3.
秘鲁番茄和多毛番茄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植物名称秘鲁番茄(Lycopersiconperuviaman)、多毛番茄(L.hirsutum)。2材料类别真叶。3培养条件种子播种于珍珠岩和菜园土(1:1)的混合培养上中。子叶展开后每隔1周浇of%尿素。取第3片完全展开的真叶作外植体。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3%蔗糖、07%琼脂,PH58。(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2mg·L’(单位下同)+IAAO4(秘鲁番茄);MS十个BA2+NAA几2(多毛番茄)。(2)芽分化培养基:秘鲁番茄和多毛番茄均为MS+6BAZ。(3)生根培养基:MS-NAA0.l。培养温度25士Ic,照光16h·d-‘,光照度2000IX。4生长…  相似文献   

4.
番茄幼苗对接种晚疫病菌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番茄晚疫病抗病品系CLN2037E、感病品系5号自交系及其杂种一代F1为材料,人工接种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T1、T2、T3,研究番茄苗期抵抗晚疫病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1)感病品系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与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增加幅度较大,抗病品系的含量则相对稳定,F1代的变化趋势接近感病品系;(2)抗病品系和感病品系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都呈先升高后下降,抗病品系的酶活性高峰出现早且峰值小于感病品系.研究发现,抗病番茄品系幼苗的多项生理指标在接种晚疫病菌后变化幅度小而稳定,并能在短时间内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反义基因在转基因番茄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的多聚半乳糖醛酸是一种在果实成熟阶段特异性表达的酶。为了研究它在果实成熟中的作用,将其cDNA与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嵌合后,以反义基因的形式经农杆菌介导导入番茄植株,进一步分析了反义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结果表明,在转基因番茄中,反义基因的表达能明显抑制果实内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早红"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X秘鲁番茄(L. peruvianum )PI,128657中的8号株系杂交后杂种种子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观察。结果表明,杂种胚和胚乳发育缓 慢。授粉后16天胚乳开始退化。杂种胚的分裂是随机的,没有经历正常的发育阶段。.授粉后30天杂种胚开始退化,35天完全解体。投粉后4天有些珠被绒毡层出现增生。  相似文献   

7.
“北京早红”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秘鲁番茄(L.peruvianum)PI,128657中的8号株系杂交后杂种种子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观察。结果表明,杂种胚和胚乳发育缓慢。授粉后16天胚乳开始退化。杂种胚的分裂是随机的,没有经历正常的发育阶段。授粉后30天杂种胚开始退化,35天完全解体。授粉后4天有些珠被绒毡层出现增生。  相似文献   

8.
多毛番茄(Solanum habrochaites)为重要的番茄种质资源, 其叶表存在大量次生代谢物质, 对多种虫害具有趋避或/和毒害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栽培番茄(S. lycopersicum ) 9706与3份多毛番茄(LA2329、LA1777和PI134417)材料叶表次生代谢物质。结果表明, 3份多毛番茄叶表可检测到的次生代谢物质种类和总含量均高于普通番茄, 同时多毛番茄亚种间次生代谢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存在差异。普通番茄叶表次生代谢物质为3种单萜和3种倍半萜类物质, 其中单萜和倍半萜类物质分别占次生代谢物质总量的60.3%和39.7%。多毛番茄LA2329和LA1777叶表倍半萜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较高, 有些萜类物质具有物种特异性。如LA2329中含量最高的α-姜烯, 其含量为2 409.1 μg·g–1; LA1777中含量较高的γ-榄香烯和E-β-法尼烯, 含量分别为573.3 μg·g–1和289.9 μg·g–1, 在其它番茄材料中未检测到这3种倍半萜类物质。PI134417中含量最高的是月桂酸乙酯, 其含量为5 312.8 μg·g–1, 在普通番茄中这一物质未见报道。PI134417中甲基酮类物质含量也较高, 其中2-十一烷酮和2-十三烷酮的含量分别为689.8 μg·g–1和1 459.7 μg·g–1。研究结果可为番茄种质资源利用和次生代谢物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葫芦岛市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齐素芳,王宏,马宗超(葫芦岛市植保站,125000)番茄灰霉病在保护地的番茄栽培中,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病害。据我们调查,保护地番茄一般发病果率为20%,重病果率高达80%以上。该病流行年份发病面积约达50-70%,成...  相似文献   

10.
转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FP)番茄的叶片电导率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桂荣  张初 《生物技术》1997,7(5):7-8,14
对转美州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FP)的第三代(D3)番茄及其对照,经低温处理后进行幼苗叶片组织电导率测定,发现转基因各组电导率均比对照明显降低,说明导入的AFP基因已经表达并使番茄获得抗寒性。  相似文献   

11.
以醋栗番茄( Solanum pimpinellifolium Linn.)、樱桃番茄品种‘秦皇贵妃红’( S.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Qinhuangguifeihong’)和番茄品种‘浙粉202’(S. lycopersicum‘Zhefen 202’)幼苗为材料,研究了0(对照)、100、200 mmol·L-1 NaCl胁迫对其生长、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离子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和200 mmol·L-1 NaCl胁迫下,‘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单株总干质量的降幅较大,醋栗番茄的降幅较小。 NaCl胁迫明显增加醋栗番茄幼苗的根冠比,但不同胁迫条件下‘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醋栗番茄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胞间CO2浓度( Ci)和蒸腾速率( Tr)的降幅明显低于‘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而醋栗番茄幼苗叶片气孔导度(Gs)的降幅明显高于后二者;在200 mmol·L-1 NaCl胁迫下,三者叶片Pn、Gs、Ci和Tr值的降幅接近。在100和200 mmol·L-1 NaCl胁迫下,醋栗番茄、‘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均较各自对照显著升高,其中‘秦皇贵妃红’的增幅最大。在100和200 mmol·L-1 NaCl胁迫下,醋栗番茄、‘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根、茎和叶中Na+含量均较各自对照显著升高,而K+含量和K+/Na+比总体上较各自对照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NaCl处理后醋栗番茄幼苗根、茎和叶的Na+含量增幅以及K+含量降幅在供试3种植物中均最小,而其不同部位的K+/ Na+比总体上较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醋栗番茄的耐盐性较强,‘秦皇贵妃红’次之,‘浙粉202’较弱。 NaCl胁迫显著抑制‘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根的生长,但显著促进醋栗番茄幼苗根的生长,使其维持较强的耐盐性,且NaCl胁迫下醋栗番茄对Na+的吸收和运输减少,以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及较强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侵染番茄的黄瓜花叶病毒(CMV)株系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东省主要番茄种植区病毒样本中分离到111个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物,根据病毒的寄主范围和症状,初步鉴定为三个株系:番茄蕨叶株系(CMV-ToF)、番茄花叶株系(CMV-ToM)和番茄轻花叶株系(CMV-ToL)。三株系除在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外,其病毒粒体形态大小,电泳迁移率,病毒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核酸组分以及病毒粒体血清学特性亦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3.
不同番茄材料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寄主上连续繁殖多代后的B型烟粉虱为对象,对其在8种番茄材料(4个栽培番茄、3个多毛番茄和1个醋栗番茄)上的产卵量、体型大小、发育历期、存活率以及第2代成虫的产卵量和寿命等生物学参数进行观察.自然情况下(10:00-14:00)接虫,烟粉虱在多毛番茄LA2329上的平均产卵量显著低于栽培番茄9706上的产卵量(分别为11粒,164粒).羽化后,烟粉虱雌虫在多毛番茄LA1777上的寿命显著低于在栽培番茄Moneymaker上的存活寿命(分别为5d,22d);而羽化后雌虫在LA1777上的平均产卵量显著低于在栽培番茄早粉2号上的产卵量(分别为7粒/头,95粒/头).在其他参数,如体型大小、存活率、发育历期等,没有显著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较多毛番茄而言,栽培番茄是烟粉虱的较好寄主.而且,在评价抗烟粉虱番茄材料时,平均产卵量、羽化后雌虫寿命及产卵量是3个有效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4.
贾霜凯  严华 《生物技术》2012,22(1):11-13
目的:为了提高目的基因在番茄果实中的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口服植物疫苗打下基础。方法:PCR扩增1.1kb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E8基因、460bp风疹病毒抗原E1基因、256bp NOS基因,将这些片段插入到pCAMBIA1301多克隆位点,得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1301E8-E1,经测序鉴定正确,将其转化至根癌农杆菌EHA105,然后进行酶切鉴定。结果: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均得到预期片段,测序结果正确。结论:该实验成功构建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驱动风疹病毒E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
王志  鲍秀芬 《微生物学杂志》1995,15(2):53-54,60
应用梧宁霉素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研究初报王志,鲍秀芬,宗玉丽(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0〕番茄灰霉病(灰葡萄抱,BotrytisCinereaPer’s)是近年来温室、大棚番茄的一种主要病害,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目前防治该病主要应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6.
番茄花药培养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番茄育种中,利用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可以比常规育种方案较短时期固定和分析杂种优势的新遗传组合,建立纯合番茄品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番茄花药培养研究概况及进展,并提供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发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的入侵对我国番茄产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利用@RISK模型对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3种不同防治场景下我国番茄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和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可为我国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内外文献收集到的番茄潜叶蛾危害数据(危害率、番茄产量损失率、防治成本和防治效果),结合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FAO获得我国番茄的种植面积、产量及价格等相关数据,利用@RISK模型对不防治场景和3种不同防治场景下的番茄产业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结果]番茄潜叶蛾在不防治场景下每年给我国番茄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在(8226165.67~41903398.26)万元,在化学防治(使用合成杀虫剂)、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制剂)和理化诱控(基于灯光和合成性信息素的诱杀产品)3种不同防治场景下能有效挽回经济损失,分别为89.83%、87.90%和89.19%。[结论]基于不同的防治场景能够有效挽回番茄潜叶蛾造成的经济损失,面对该害虫在我国的严峻扩散形势,建议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应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保障我国番茄产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19.
姜国勇  杨仁崔 《病毒学报》2003,19(4):365-370
Tm-2^2基因在烟草上的转化和表达表明,Tm-2^2基因在同科不同属植物体上的功能没有改变。在两种类型的纯合转化体上,Tm-2^2基因编码蛋白能够抗Tobamovirus属5种不同的毒株,并能被ToMV-2a毒株感染而失去抗病性。这个结果表明:移动蛋白上的氨基酸变异能够影响R蛋白对ToMV的应答反应。Tm-2^2基因转化体在不同启动子的调控下,对ToMV-2a毒株感染所表现的症状不同,说明启动子在Tm-2^2基因的抗病反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津近郊番茄病毒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出天津近郊番茄上至少有9种病毒类型。且首次检测出国内在番茄上尚未报道的番茄黑环病毒(TBRV)、绒毛烟斑驳病毒(VTMoV)。经生物学测定还分离出番茄上表现枯斑型的86-125和在豇豆上产生大红斑的86-95-15均与13种抗血清呈阴性反应的杆状待测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