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绿海龟背甲盾片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婷  张飞燕 《四川动物》2004,23(3):285-286
通过对 2 92只 1龄绿海龟活体和 114只当年龟标本观察 ,发现 6 0只龟背甲盾片有变异现象。变异部位表现在椎盾、肋盾 ,颈盾和缘盾 ,未发现臀盾变异现象。各部位变异频率依次为椎盾 >椎盾和肋盾同时变异>多个部位同时变异 >肋盾 >颈盾 >缘盾。测量正常龟和变异龟各 15只的背甲长、宽和高 ,经t值检验 ,差异均不显著 ,说明正常龟和变异龟的背甲形状无明显差别 ,盾片数目的变化属个体变异。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平胸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的滥杀滥捕,平胸龟野外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现已处于濒危状态。将13条可重复的、扩增图谱清晰的RAPD引物用于广东省内20个平胸龟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扩增所得的条带显示,多态性位点含量为60.7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96,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1966,表明平胸龟遗传多样性仍较丰富。同时,计算20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507-0.2925,并采用UPGAM方法绘制聚类分析树状图,20个个体聚类较分散,主要聚为1个大群体,表明广东省内的野生平胸龟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的分化。了解平胸龟的遗传现状、种群结构,可为该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野生资源恢复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龟类新纪录—平胸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川龟类新纪录──平胸龟陈自勉,李刚(四川省涪陵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648005)(四川隆武隆县水电局)关键词爬行纲,平胸龟,四川1992年7月4日,四川省武隆县水电局一干部在本县火炉镇一当地农民手中购得一雌龟,该龟采自火炉镇附近的老盘河。经鉴定,是平...  相似文献   

4.
江耀明  陈跃英 《四川动物》2000,19(3):183-183
平胸龟PlatysternonmegacephalumGray属龟鳖目平胸龟科。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历年在国内各省(区)搜集的22号平胸龟标本(9雄、8雌、5幼),初步观测发现雄雌幼之间有以下形态差异(表):1、背甲宽与背甲长之比 雄龟为064~078,雌龟为070~081,幼龟为082~106。背甲宽与背甲长之比值为幼龟>雌龟>雄龟。其中广西龙州一幼龟背甲宽度超过长度。2、腹甲长与背甲长之比 雄龟为074~081,雌龟为079~086,幼龟067~079。腹甲长与背甲长之比值为幼龟<雄龟<雌龟。3、头高与甲壳高之比 雄龟为068~080,雌龟为057~07…  相似文献   

5.
平胸龟Sox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PCR技术扩增和克隆了平胸龟的Sox基因,并通过银染测序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平胸龟雌雄个体均能扩增出相同长度的片段,其DNA序列与人SRY基因的HMG-box同源性达72.7%,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SRY基因的HMG-box序列同源性为46.5%,充分显示出Sox基因在系统进化上的保守性。本文为Sox基因的起源和进化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与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进行杂交,成功获得了杂种龟。这说明黄喉拟水龟和三线闭壳龟是可以进行属间远缘杂交的,但杂交组合的受精率及孵化成功率均低于黄喉拟水龟的同种组合。杂种稚龟与黄喉拟水龟稚龟在背甲纹路、腹甲黑斑、四肢和尾腹面的皮肤颜色、喉盾前端形状及起点位置、喉盾宽/喉盾缝长、喉盾缝长/肱盾缝长、股盾缝长/肛盾缝长存在差异。1龄前,杂种龟生长快于黄喉拟水龟。形态特征上,杂种龟头顶部淡棕黄色,头侧眼后有两条黑色纵纹,颈腹部淡黄色;背甲棕色,腹甲浅黄色,每一盾片中间都有边缘呈放射状的黑斑;四肢、尾腹面及裸露皮肤部分为黄褐色。形态可量数据分析显示杂种龟在形态上接近黄喉拟水龟。建立了三种龟的形态判别公式,判别的准确率为100%(p<0.01),判别分析中贡献最大的4个变量分别是腹甲后半部长/背甲长、喉盾宽/背甲长、肱盾缝长/背甲长、股盾缝长/背甲长,可见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与杂交种腹部的腹甲后半部长、喉盾宽、肱盾缝长、股盾缝长等参数可作为鉴别三者的直接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对杂种龟的鉴定、龟类的杂交育种及养殖生产实践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耀明 《四川动物》2001,20(4):180-180
观察国产平胸龟标本 2 2号 ,盾片变异者 3号( 1 3 6 % )。肋盾多于 4者 1号 ,两侧对称为 5。缘盾少于 1 1者两号 ,均系右侧 1 0枚。腹甲少于 6对者 1号 ,两侧胸盾与腹盾愈合 ,对称为 5。此外腋盾多于 1者两号 ,一号左 2右 3,另一号右 2。胯盾两侧均消失者 1号。下缘盾一侧或两侧多于或少于 1者 9号。一号腋盾与胯盾前后相接 ,两侧下缘盾均消失 ,另一号右侧下缘盾缺失 ,两侧 3或 2者各 1号 ,仅一侧 2另一侧 1者6号。缘盾、下缘盾、腹甲盾片同时出现变异者 1号。下缘盾的数目问题 ,陈壁辉等 ( 1 991∶1 6 8)记每侧 3~ 6枚 ,张孟闻等 ( 1 998…  相似文献   

8.
三种龟类动物的细胞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首次报道马来闭壳龟和地龟的核型,G带,C带和Ag-NORs,以及平胸龟的G带和C带,发现平胸龟的核型与前人报道的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平胸龟2n=54(14M+4ST+8T+28m),N.F.=72,7+6+14。A组No.6q per有一次缢痕。Ag-NORs位于A组的No.7 q ter。其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均显示阳性C带,并且A组的No.7整条异染色质化;马来闭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湖南永州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41 种爬行动物, 它们隶属2 目,12 科, 其中龟鳖目3 科(平胸龟科、龟科、鳖科) 3 种; 有鳞目中的蜥蜴亚目5 科(鬣蜥科、壁虎科、石龙子科、蜥蜴科、双足蜥科) 8 种;蛇亚目4 科(闪鳞蛇科、游蛇科、眼镜蛇科、蝰科) 30 种。保护区内的爬行动物有12-2% 属广布动物, 87-8% 属东洋界种类。  相似文献   

10.
濒危平胸龟两个自然居群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2个ISSR引物研究了28个来自广东从化居群和21个来自福建寿宁居群的野生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分布于这两个地区的平胸龟总居群和居群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广东从化居群遗传多样性高于福建寿宁居群。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度FST=0.3715(P<0.001),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059。NJ树聚类分析显示,广东从化居群和福建寿宁居群各自聚成两个类群,有较明显的居群分化,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性,但基因流Nm为1.9279,这表明平胸龟两自然居群间存在一定基因流。此外,结合BSA技术,从11条引物中筛选出11个可作为鉴别广东从化居群或福建寿宁居群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