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通名野鸡,在我国分布很广是有名的野味。其雄雉的彩色尾羽和皮张,可作装饰品,活鸟可作观展,出口价值也很高,是我国主要的狩猎禽之一。 利用驯养的雉鸡作媒鸟进行诱捕,是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猎雉方法。诱捕雉鸡其关键是媒鸟的驯养。而驯养一只优良的媒鸟少则2—3年,多则3—4年并要求很高的驯养技术。过去猎人驯养媒鸟方法是密而不宣的。乡间往往养有不少雉鸡,但并非都是媒鸟。现就有关雉鸡媒鸟驯养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媒鸟     
苏南一带,每年秋冬民间常在长江边猎捕野鸟,惯用“媒鸟拉网”。近年来,我们曾重点在太仓县几个公社调查访问,特别对于媒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媒鸟在当地称“媒头”。媒鸟的应用有穿鼻、襻眼、缚颈、扎脚、插模五法。现分述如下。 1.穿鼻 方法:用媒鸟自身“大毛”(初级飞羽)羽干,穿过两侧鼻孔,两边露出长度相等,将羽向上对折,  相似文献   

3.
答关于凤凰的传说和记载很多,如《山海经》中说:“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愈自然,自歌自舞。”又说:“其状如翟而不采文,名曰鸾鸟。”“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为鸟青,赤尾”“有鸾鸟自歌,凤鸟自  相似文献   

4.
李建强 《生命世界》2008,(11):58-61
爱鸟之人都希望到董寨看鸟,一是因为那里的鸟多,二是因为那里有白冠长尾雉。白冠长尾雉在分类上隶属于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雉类。它是我国的一种名鸟,古代的《尔雅》、《本草纲目》对其均有记载。白冠长尾雉的雌雄鸟具有不同的羽色。雄鸟不仅尾羽修长(最长的可以达到2米),而且全身金黄色并杂以黑色条纹的羽毛看上去华丽夺目,它的头顶部呈白色,故而得名白冠长尾雉。  相似文献   

5.
1984年3—6月和1985年3—6月,作者在四川省北川县对雪鹑、淡腹雪鸡、雉鹑、血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勺鸡和红腹锦鸡等八种雉类的繁殖习性进行了一些观察,结果如下。雪鹑(Lerwa lerwa callipygia)当地名石窖鸡,栖息于海拔3,800米以上,常见单只停息于陡岩边缘,受惊后立即向下滑翔。叫声响亮。繁殖在五、六月间。雏鸟孵出后呈家族活动。曾见一对成鸟和二只雏鸟在草甸上行走。发现险情后,成鸟即疾走逃离,雏鸟迅速向土洞中隐蔽。雏鸟羽色以灰色为主。淡腹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henrici)生活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裸岩地带,五月底至六月…  相似文献   

6.
云南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分布及栖息地类型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黑颈长尾雉是鸡形目鸟类中的濒危物种,分布局限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西北部和中国西南部。在中国,该雉仅栖息于广西西部和云南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1992年至1995年在云南对黑颈长尾雉的分布及栖息生境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共有13县18个地点记录到黑颈长尾雉分布。通过访问还获得一些可能有黑颈长尾雉分布但需进一步证实的地点。黑颈长尾雉在云南的栖息生境主要有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5种类型。栖息地丧失和高强度狩猎是导致黑颈长尾雉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欲有效保护该物种,不仅要注意保护其栖息地,更要严格控制非法狩猎。  相似文献   

7.
圆鸟虱属Goniodes Nitzsch,1818为鸡形目体外寄生性昆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卢汰春先生于1983-Ⅶ-18,在四川省宝兴县(海拔3800米),从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J.verreaus)体上采到鸟虱1雌,1雄和5只若虫。经鉴定为圆鸟虱属一新种。现描述如下:雉鹑圆鸟虱Goniodes tetraophasis Chou et Liu,新种 雄虫:体长3.51毫米,体宽1.74毫米。前头呈圆弧形,唇基带较狭,前缘不平坦。锥体突不发达。两颊稍向两侧扩展。头宽略大于长,头宽:长=1.14。触角第一节粗大,其内侧具一小而圆的突起,第3节端侧延长呈靴状,与第4、5节垂直。头部毛序  相似文献   

8.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的雉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4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雉科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已知本区现有本科鸟类七属、七种。其中雉鸡,勺鸡种群数量高,地理分布广;血雉,白冠长尾雉以往文献有记载,但本次调查尚未发现。除斑翅山鹑为冬候鸟外,其余均为留鸟。近年来雉鸡资源遭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日益减少,应制止破坏雉鸡资源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环颈雉的生态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Gmelin(以下称雉),在江苏的地方名:野鸡(各地)、红头野鸡(江阴)、石鸡(太仓)。它为肉羽兼用的猎禽,是一种有经济意义的野鸟。1958—1975年作者在江苏地区,作过野外观察和调查研究。今据所得资料,对雉的生态、狩猎和利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动态     
《四川动物》2007,26(3):587-587
[本刊讯]据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秘书处消息,今年10月,“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和“第四届国际鸡形目鸟类学术研讨会”(World Pheasant Association)将相继在四川召开。第四届国际鸡形目鸟类学术研讨会由世界雉类协会、IUCN雉类专家组、鹑类专家组主办,中  相似文献   

11.
过年鸣鸡     
正毛泽东主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中国人对鸡有着深厚的情感,我国先人们早把鸡作为人与天地沟通的衶鸡、福鸡、吉祥鸡。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鸡是鸟类的唯一代表者,这足以证明中国人对鸡文化的历史积淀有多么深厚。恰逢农历鸡年之际,向读者分享一下鸡的五彩纷?呈。中国人对动物的驯养,经历了驯养野生动物、繁殖家畜和人工选择等三个阶段。原始居民驯育的鸡媒、鹞鹰、猎鹰就属于驯养野生动物,利用它们帮助主人狩猎,并  相似文献   

12.
陕西太白山的血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1985年在太白山进行了血雉生态学研究。血雉秦岭亚种,分布于太白山北坡2200—3200米,南坡1800—3200米之间的落叶松林、冷杉林、桦木林和针叶混交林。雌雄性比北坡为1:1.04,雏鸟为成鸟的46%;南坡为1:1.17,雏鸟为成鸟的57%。南坡每公里平均遇见率为0.92只,北坡为0.66只。血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繁殖期间亦食一些动物住食物。据剖检155只嗉嚷分析,发现全年取食60多种植物,占取食总量的87%,繁殖期间也吃一些动物性食物,但仅占总食量的13%。血雉的食物随着季节和植物的生长阶段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昂头翘尾的“褐马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昂头翘尾的“褐马鸡”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古称“”,又叫“鸡”、“角鸡”、“耳鸡”、“青凤”。分类学上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它头尾长830~108厘米,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深褐色,闪烁着金属色的亮光;头、颈和尾端辉黑...  相似文献   

14.
经有关部门批准,作者在四川白河保护区剖析了6只雉鹑(3(?)(?)3♀♀)和5只绿尾虹雉 (3(?)(?)2♀♀),统计了这两种鸡类的羽毛数。 统计结果:雉鹑5516—6592,绿尾虹雉为9061—10159。  相似文献   

15.
安家媛 《化石》1991,(2):2-4
采集和狩猎是远古人类赖以生存的两项基本手段。据人类学家的研究,早期人类(至少是在南方古猿阶段)主要吃富含非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换言之人类初期是以采集植物为主,食物中少量的蛋白质是靠捕捉一些小型动物如鱼类、鸟类、啮齿类等。有时也可能靠分食那些刚刚死去动物的肉来获得。随着对动物习性的了解以及木器、石器、骨器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狩猎并逐渐地变换狩猎方式。改进狩猎工具,使得狩猎在远古人类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并对人类自身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2008年12月,对金秀大瑶山茶山瑶民"鸟盆"狩猎活动区域的鸟类食物源植物进行了调查,录得"鸟盆"狩猎区秋冬季鸟类取食果实、种子的植物有28科71种,当地称为"鸟果"树。此外,瑶民"鸟盆"狩猎活动所需的"鸟漆"(粘捕鸟类的粘胶)是用9种冬青科植物的树皮制作,其果实、种子亦是"鸟盆"狩猎活动区鸟类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地调查了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地栖兽类和鸟的多样性组成。调查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其中兽类和雉类的照片视频共67 086份,有效探测数16 129次,包括分属6目15科的野生兽类21种、野生雉类5种、家畜及家禽4种。记录到雉类以外的其它鸟类52种,分属6目15科。在野生兽类和雉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分别为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35%。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物种2种,“近危NT”的物种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27%。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的动物1种,“易危”7种,“近危”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50%。独立探测数最高的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雉类为白鹇。调查显示古田山保护区内受威胁的野生兽类和雉类的比例较高。本次调查将红外相机均匀布设于整个保护区,持续时长一年,全面监测保护区内兽类和雉类的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为古田山保护区后续的科研项目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山区气候条件恶劣, 资源匮乏, 探究同域分布的近缘物种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稳定共存, 对于了解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鸡形目鸟类飞行能力弱, 属于典型的地栖物种, 生态位空间相对狭窄, 可能面临更高的种间竞争压力。本研究旨在比较几种同域分布的鸡形目鸟类的时空生态位, 为了解高山生态系统同域物种的共存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2020年4-9月, 研究人员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300-4,200 m的高山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 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鸡形目鸟类群落优势物种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雪鹑(Lerwa lerwa)繁殖期的微生境进行调查, 使用红外相机对其活动节律进行监测, 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从微生境利用和日活动节律两个生态维度进行了种间生态位比较。结果显示, 雪鹑在微生境利用和日活动节律上均与其他两个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绿尾虹雉与雉鹑在微生境的利用上具有相似偏好; 但绿尾虹雉的早活动高峰晚于雉鹑, 晚活动高峰早于雉鹑, 表现出显著的种间日活动节律差异; 然而, 整合两个维度后, 绿尾虹雉和雉鹑的整体生态位仍然高度重叠, 没有显著分化。本研究表明高山鸡形目物种间的生态位分化体现于多个不同的生态维度, 并且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化方式有所差异。在空间和时间生态位上的显著分化使雪鹑与同域物种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有利于其实现稳定共存。而绿尾虹雉与雉鹑的整体生态位高度重叠, 建议进一步对其食性开展研究, 探讨营养生态位上的潜在种间分化。  相似文献   

19.
鸡形目鸟类系统发生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合形态学、行为学、分子系统发生等方面研究成果,对世界鸡形目鸟类科的系统关系以及属、种间系统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侧重介绍与我国鸡形目鸟类相关类群的系统发生研究现状。与传统的系统关系比较,新的研究结果主要有:凤冠雉科和冢雉科不再是互为姊妹群;传统分类中的雉族和鹑族被证明并非单源而是多源的;雉族的原鸡属与鹑族的竹鸡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灰山鹑、火鸡和松鸡类的系统发生关系可能很近。分子进化的研究表明雉科各属的起源主要集中在上新世。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鸡形目鸟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形目鸟类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观赏价值。近 40多年来我国鸟类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对湖南省的鸡形目也进行过广泛调查。 195 7年梁启等首次记录了竹鸡和环颈雉 ;196 5年梁启等又在桑植发现白冠长尾雉 ;1981年李焕宁报道绥宁产红腹锦鸡 ;1984年沈猷慧报道鸡形目 9种雉及其习性产地 ,其中有 5种是省的新记录 ,它们是鹌鹑、红腹角雉、黄腹角雉、白鹇指名亚种、勺鸡 ;1990年李金声报道吉首发现白颈长尾雉 ;1993年邓学建报道了白鹇福建亚种新记录。鉴于湖南省的特殊动物地理位置 ,许多珍稀雉类分布区范围延伸到湖南境内为止。查明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