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凤丹,因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而得名。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得到凤丹籽油,并对其部分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经甲酯化处理后,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其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凤丹籽含油率为34.86%;凤丹籽油的相对密度(d204)0.91、酸值(KOH)3.85 mg/g、碘值(I)175.63 g/100 g、皂化值(KOH)113.66 mg/g、过氧化值2.91 meq/kg;凤丹籽油中共分离鉴定出21种组分,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9.00%,饱和脂肪酸占10.77%;除脂肪酸外,还检测出少量的酚类和烷烃。凤丹籽油是一种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油脂,可作为油脂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2.
杜仲籽油与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杜仲籽油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α-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脂肪酸GC指纹图谱较为相似(脂肪酸组成、含量基本相同),而且外观、气味、折光率等质量指标也非常相近。说明了杜仲籽油具有与紫苏籽油同样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铜陵铜尾矿区凤丹种植地的土壤和凤丹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库区种植地极端贫瘠,有机质含量仅1.1~3.4g·kg-1,而土壤Cu、Cd、Pb、Zn含量皆高于对照土壤,其中Cu含量达587.43~1176.44mg·kg-1,Cd含量达3.08~5.16mg·kg-1,约达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10倍.凤丹各部位的Cu、Cd和Pb含量均超过了药用植物的限量标准,尤其是根皮部位Cu含量达31.50~64.00mg·kg-1,Cd含量达0.98~1.45mg·kg-1,超出标准1.6~3.6倍,表明种植地和凤丹都受到严重污染.凤丹不同部位中的Zn、Cd、Pb和Cu分别以茎、叶、叶和根皮中的含量最高.凤丹对Cd、Zn的富集比Cu和Pb高,但在根皮中的富集系数均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经脱脂处理后的凤丹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优化凤丹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此模型得出:超声时间对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最为显著,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模型预计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1 g/mL,超声时间49 min,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平均值为9.015 mg/g。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新的食用油资源,发展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植物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成功用于葡萄籽、南瓜籽和猕猴桃籽等七种植物籽油中的棕榈酸、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普通葡萄籽油、国外葡萄籽油、南瓜籽油、枸杞籽油和西番莲籽油均具有相似的脂肪酸谱,尽管其中它们所含上述五种脂肪酸含量不同,由于均存在人体所必需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故可以用作替代食用油。猕猴桃籽油因为其存在高含量的α-亚麻酸成分,可能是更好的食用油和营养油资源。本文首次对枸杞籽油、西番莲籽油和猕猴桃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绝对含量分析,为新的食用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水酶法提取的石榴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石榴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以上。采用Schal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光线、温度及抗氧化剂对石榴籽油氧化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线对石榴籽油的氧化过程都有影响,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石榴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并与抗坏血酸(VC)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生育酚(VE)和没食子酸丙酯(PG)对石榴籽油无显著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石榴(Punica granatum L)籽油的技术体系,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石榴籽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0℃,分离温度55℃,萃取时间70min,在此条件下油脂产率为20.4%。GC-MS分析的结果显示,石榴籽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麻酸和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6.86%。  相似文献   

8.
凤丹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安徽南陵凤丹园1~5年连续种植地中凤丹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几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种植年限的凤丹根际土壤pH值均小于非种植土壤(p〈0.05)。全N、全P、全K、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脲酶,硝酸还原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均显著高于非种植土壤(p〈0.05)。各年限根际土壤的脲酶,硝酸还原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的R/S值均大于1,显示凤丹对4种根际土壤酶酶活性影响为正效应。连作5年凤丹和1年生凤丹根际土壤相比多酚氧化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下降了64.84%、52.55%、51.59%(均p〈0.05);连作5年和2年相比,硝酸还原酶下降了23.26%(p〈0.05),同时土壤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分别下降了57.84%,36.76%,47.89%和19.84%(p〈0.05)。说明随凤丹连作,土壤中积累的根系分泌物对4种土壤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可能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为揭示凤丹连作障碍的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蒿和籽蒿种子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蒿和籽蒿种子化学组成的研究鲁作民(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730000)STUDIESONCHEMICALCOMPOSITIONSINSEEDSOFARTEMISIAORDOSICAANDA.SPHAEROCEPHALA¥LuZuo-min(...  相似文献   

10.
11.
以凤丹为材料,研究阿魏酸(FA)对植株自然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A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积累、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从而减少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此外,干旱胁迫同样引起了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变化,而FA处理不仅提高了植株的光能利用效率,而且增强了叶片的热耗散,进而维持了光合机构的完整性。本研究明确了FA对凤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这可为凤丹在干旱地区的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铜对凤丹生长、生理及体内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凤丹(Paeonia ostii)在添加低(300mg.kg-1)、中(600mg.kg-1)、高(900mg.kg-1)铜浓度处理下的耐性。结果表明:凤丹的株高增长、地茎加粗、主根增粗及伸长、根系及地上部干重的积累等对铜具有较强的耐性。各添加铜处理下,地上及地下耐性指数均>0.5。各铜处理下根部SOD活性显著下降,但低铜浓度下叶片SOD活性升高;各铜处理下根部及叶部POD活性先升后降;低、中铜浓度下根部及叶部MDA含量均未有显著增加;根、叶内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铜浓度升高而逐渐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均在中浓度铜处理下上升至最高。根、茎部铜含量均随铜浓度增加而上升,叶部铜含量则先升后降。铜处理下根、茎、叶对铜的富集系数均<1。铜处理抑制凤丹根部对P、Ca的吸收,但促进P、K向上运输;低、中铜浓度下叶对Mg积累增加,高浓度降低。铜处理抑制根对Fe、Mn的吸收,低、中铜浓度促进叶对Fe、B的积累及Fe、Mn、Zn、B的向上运输,凤丹各部位对Zn的积累不受铜处理影响。  相似文献   

13.
Peony seed oil has been known to have a high value for health due to the high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which factors impact the oil quality and composition of seeds in the traditional mining cultivation area.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30 cultural field site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Cu content in soils or leaves and linoleic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Further tests revealed that Cu evidently accumulated in leaves. This demonstrated Cu content in soils was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d linoleic acid content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Such proposition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cultivating groups of plant toward expanding oi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杨山牡丹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首次报道了杨山牡丹的核型及银染间期细胞核仁数目。结果表明,银染核仁数最多为6个;核型简式为2n=2x=10=6m(3 SAT)+2 sm (1 SAT)+2 s t (2 SAT), 其中第1和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个随体,第2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对随体。此外,对国产芍药属二倍体种的随体数目及其杂合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Abstract:In the paper,the karyotype and silver staining of nucleolar numbers of P.ostii Hong et Zhang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The results show that nucleolar numbers are six at the most and karyotype formula is 2n=2x=10=6m(3 SAT)+2sm(1 SAT)+2st(2 SAT)of P.ostii.There are one satellite on each short arms of the first and fourth chromosomes and two satellites on each short arms of the second and fifth ones respectiuely.In addition,the satellitic numbers and satellitic heterozygosity of diploid species of Paeonia in China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铜陵铜尾矿凤丹种植基地重金属污染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安徽铜陵凤凰山铜尾矿凤丹种植基地土壤和凤丹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尾矿空白地和凤丹种植地土壤中Cu、Cd、Pb、Zn元素含量、存在形态差异明显,说明凤丹对尾矿土壤的修复效果明显;尾矿土壤中的Cu、Cd元素总量分别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436~1443倍和3.67~3.86倍,凤丹种植地重金属元素的CPI指数达到5.607,表明尾矿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仍相当严重.研究发现,4种元素在凤丹各部位含量明显不同:叶和根心为Cu>Zn>Pb>Cd,茎和根皮为Zn>Cu>Pb>Cd,根皮中Zn含量最高;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各形态的变化与凤丹体内相应元素总量无显著相关;丹皮内Cu、Cd、Pb元素含量与丹龄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993、0.992,Cu、Cd元素在凤丹体内含量约是出口药用植物绿色行业限量指标的1.43~2.53倍和1.17~3.17倍,可见缩短栽种时间可有效减少重金属元素对丹皮药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铜陵铜矿区凤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铜陵铜矿区凤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丹根际土壤各种酶活性显著大于非根际土壤.凤丹非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能敏感地反映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状况;根际环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 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影响率分别为131.562%、92.492%、87.557%、59.673%34.076%;土壤各种酶活性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均-0.868以上,表现出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凤丹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各种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凤丹(Paeonia ostii T.)自毒物质的检测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逸明  聂刘旺  黄雨清  王千  刘欣  周科 《生态学报》2009,29(3):1153-1161
药用牡丹的种植中存在明显的连作障碍现象,为探讨其机制,利用已萌发长根的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对凤丹根际土壤和根的水浸提液进行了自毒化感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种植4a的凤丹根际土壤及其根皮中的化感自毒物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外源法研究了盆栽凤丹幼苗对5种检出物质(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醛、香豆素和丹皮酚)及其混合物在3种不同浓度下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连续种植4a的凤丹根际土壤和根浸提液对已萌发种子根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显示凤丹根分泌物具有自毒化感的潜势;(2)HPLC分析表明在凤丹根际土壤中存在5种以上的酚酸类物质 (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醛、香豆素和丹皮酚),其中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醛、香豆素为前人已报道的化感物质;(3)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设浓度范围内,5种物质及其混合物对凤丹幼苗的高度、根长及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对根长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最为明显(p<0.05),此结果与连作移栽幼苗时,根部首先发黑死亡的现象相一致;(4)凤丹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在各处理中表现出相似性,即低浓度时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高,高浓度时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低,低浓度的阿魏酸和香草醛对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合成有促进作用.此结果显示自毒物质可能是通过影响根系酶活性和叶绿素合成来影响群体中其它个体的生长.本实验的结果显示栽培4a的凤丹土壤水提液具有抑制自身种子根系生长的活性,此提示栽培凤丹连作障碍可能主要与自身分泌到土壤中的酚酸类物质的自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以"凤丹"花丝为外植体,探究了外植体发育时期、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花蕾直径为13~19mm时、半透明或白色的幼嫩花丝更适宜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SH添加2,4-D 1 mg·L-1、NAA 2 mg·L-1及BA 0.2 mg·L-1,最高诱导率和诱导量分别为99.12%和5.68 g;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SH添加2,4-D 0.5 mg·L-1、NAA 0.5 mg·L-1及BA 0.25 mg·L-1,增殖率为3.86;花丝愈伤组织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愈伤组织具有典型的胚性愈伤组织特征,可进一步分化产生体胚;Ⅱ类愈伤组织和Ⅲ类愈伤组织内部呈现大量维管组织分化,其中Ⅱ类愈伤组织中观察到了不定芽的分化,Ⅲ类愈伤组织未见分化。上述结果表明"凤丹"花丝具有重要再生潜力,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外植体,对研究建立牡丹体外再生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铜尾矿区土壤与凤丹植株重金属富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安徽铜陵铜尾矿区凤丹种植地的土壤和凤丹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库区种植地极端贫瘠,有机质含量仅1.1~3.4g·kg^-1,而土壤Cu、Cd、Pb、Zn含量皆高于对照土壤,其中Cu含量达587.43~1176.44mg·kg^-1,Cd含量达3.08~5.16mg·kg^-1,约达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10倍,凤丹各部位的Cu、CA和Pb含量均超过了药用植物的限量标准,尤其是根皮部位Cu含量达31.50~64.00mg·kg^-1,Cd含量达0.98~1.45mg·kg^-1,超出标准1.6~3.6倍,表明种植地和凤丹都受到严重污染.凤丹不同部位中的Zn、Cd、Pb和Cu分别以茎、叶、叶和根皮中的含量最高.凤丹对Cd、Zn的富集比Cu和Pb高,但在根皮中的富集系数均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