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金宁双  张利华  林秋娥 《蛇志》2013,(4):395-396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制定全院统一、醒目的护理标识,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规范、有针对性地使用护理标识,同时将护理标识作为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结果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控制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翠青  黄霜霞  施梅芬  凌佳 《蛇志》2014,(4):452-453
目的探讨分区责任制护理应用于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将分区责任制护理应用于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根据能级对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抓住各区护理工作重点和难点,从细节和各环节确保护理安全。结果分区责任制护理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纠纷,保证了急诊护理安全,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结论分区责任制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通过改变原有护理工作模式,重新界定护理组长的工作内容、制定护理组长岗位工作职责、定期对护理组长进行培训及考核,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护理质量方面,基础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护理电子病历质量都有所提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黄晓芬 《蛇志》2012,24(2):188-19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体制的改革,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代护理提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舒适护理模式理论的提出,不但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而且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现就基层医院实施舒适护理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琳 《蛇志》2015,(2):169-170
目的探讨胆结石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胆结石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护理措施分为常规护理组55例,围术期护理干预组65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围手术护理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对我院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护理工作主要内容有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咳痰、咯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低血糖的护理、休息与运动指导、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通过精心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一例骨结核产妇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全过程,着重就护理工作的组织和护理体会进行了讨论。作者一方面针对护理人员现状和护理程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本例病人护理组织工作中,提出了保证护理程序贯彻执行的护理观念、"一日评估"制度和管理手段,改进了交接班、查房内容与形式,强化了管理措施和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就具体运用整体护理模式的体会做了详细的介绍,针对不同治疗阶段和不同问题,运用"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临床护理程序,给予科学地护理。通过这例护理个案,我们深刻认识到整体护理代表着当今护理工作发展的先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的安全防范是传统手术室护理的重中之重,手术室是整个医学感染防空的重要部门。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的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护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整体护理模式是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是以人为中、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目前,整体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临床。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治疗,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廖海燕 《蛇志》2016,(1):55-5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股骨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股骨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篇总结了35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感冒样症状的护理、消化道症状的护理。脱发的护理、白细胞减少的护理、出院指导等。使患者减少痛苦,坚持全程用药,促进康复。良好的护理干预和病人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旨在从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概念出发,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背景及概念、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与护理领导力的关系以及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在病区护理领导力中的应用现状。期望通过这一综合护理实践核心价值观及信仰的专业实践组织管理模式成为实现高质量护理的一种手段,提高病区护理领导力,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循证护理实践对护理而言,意义非凡,能提高护理决策的有效性和护理行为的合理性,笔者将通过介绍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当前发展状况,并解析循证护理在心肺复苏实训教学中应用,探讨了循证护理的发展对护理学的进步的意义,以及对心肺复苏教学的促进作用。根据笔者对护理和心肺复苏教学的了解,发现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的实践,使教学方法更科学,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现代医院整体功能出发,提出现代护理管理的三大要求,即“科学”护理管理、“现代”护理管理、“文化”护理管理,并通过临床实践,阐述其对临床护理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护士长在病房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护士长综合素质是护理管理质量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病房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周辉辉 《蛇志》2016,(1):104-105
目的探讨黄蜂蜇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11月我科收治的179例黄蜂蜇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79例黄蜂蜇伤患者主要护理措施有伤口处理,疼痛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血液净化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结论黄蜂蜇伤患者在给予及时有效救治的同时,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血液净化护理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蒙健华 《蛇志》2022,(1):116-119
护理标识通过图案和文字的结合,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广泛应用,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警醒,有针对性起到警示作用,并得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护理标识的应用是院前急救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护理标识在院前急救的风险管理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冯丽爱 《蛇志》2016,(4):469-470
目的观察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对剖宫产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行剖宫产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础护理组和罗伊适应护理组,基础护理组实施围手术期基础护理,罗伊适应护理组在基础护理上进行罗伊适应模式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罗伊适应护理组患者疼痛较轻,疼痛评分多为0~Ⅰ级,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罗伊适应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并发率明显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推动临床护理专业建设,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组织两批护理管理者赴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台湾)培训及跟岗,吸纳先进的护理管理方法、工具和技巧,推动医院护理事业发展。在跟岗培训过程中,通过在台湾医院护理同仁座谈交流、相互讨论和实地感受,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台湾)建设情况和护理管理现状,其在护理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管理方法等值得大陆医院护理同仁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社区卫生护理的未来趋势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区护理是护理人员立足于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其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护理、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健康护理。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们在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对预防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社区护理作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热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护理是顺应国际卫生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途径。它有利于改进卫生护理服务方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护理需求。选择合适的社区护理服务地段,确立服务对象,建立社区健康评估资料库,与社区、家庭签定社区护理合同,并进行健康护理诊断、健康教育计划、执行护理计划、健康评估。它正在改变生病了只有上医院、等病人上门护理的传统护理模式,真正实现向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转换[1,2]。  相似文献   

20.
唐利平  卢兰芳  罗丹  石琳 《蛇志》2016,(4):475-476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住院满意度指标,并评价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9%,对照组为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