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花垣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早期球接子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实测了湘西地区数条剖面后,主要研究了花垣排碧剖面。建立了中寒武统上部至上寒武统下部的球接子类三叶虫带,这在湘西黔东地区尚属首次,为本区与国内、外有关地区的地层对比,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些对比证据,并系统描述了球接子类三叶虫新种和属于我国首次报道的种。此外,基于微相分析,概述了排碧地区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早期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湖南花垣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早期牙形石动物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描述了湖南花垣排碧剖面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早期牙形石动物群的2个新属8个新种。论述了在中国南部首次建立的湖南花垣中-上寒武统牙形石带与华北和东北南部相应牙形石带的对比依据,概述了中国寒武纪牙石研究的简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山东泰安东平寒武系馒头组徐庄阶顶部的Bailiella lantenoisi带内发现了一种完整保存的球接子类三叶虫Peronopsis rotundatus Ergaliev,1980,这是该种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也是首次在原产地哈萨克斯坦之外被发现。该种的发现为华北地区这一时期较为单调的球接子类群增加了新成员,证明具有类似形态特征的Peronopsis同一类群曾在同一时期在全球广泛的出现。该种的发现也为Bailiella lantenoisi带与国际寒武系第三统第五阶顶部Ptychagnostus gibbus带的对比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安徽淮南老鹰山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金良  李越 《古生物学报》1999,38(4):407-422
详细记述安徽淮南老鹰山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咕叶虫动物群,提出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台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三叶虫Pagetia(Sinopageti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世的开始;描述5科22属(亚属)34种及未定种,包括2新属16新种。  相似文献   

5.
贵州东南部早、中寒武世凯里组非三叶虫节肢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贵州台江县革东镇八郎村早,中寒武世凯里组中,上部非三叶虫节肢动物2号4种,其中3新种和1比较种。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在我国中寒武统尚属首次报道,它的发现提供了有关地质发展中上早期节肢动物发生和演化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江苏昆山早寒武世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79年江苏第六普查勘探大队于昆山玉山镇2号钻井岩芯中获得了丰富的早寒武世三叶虫化石,这是继昆1井取得丰富的中、晚寒武世三叶虫之后又一重要发现,由于这些资料的取得,为本区寒武系提供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三叶虫资料。长期以来,在下扬子地区除宁、镇外,在镇江以东的广大地区未有寒武系的报道,所以昆山寒武系三叶虫的发现十分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什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软舌螺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描述了采自新疆乌什县乌什磷矿肖尔布拉克组中部Kepingaspis-Tianshanocephalus带中的2个软舌螺新种Conotheca xinjiangensis sp.nov.,Nitorcornus wushiensis sp.nov.和下部Ushbaspis带中的1个软舌螺未定种Adyshevitheca?sp.。这些软舌螺化石材料为研究新疆乌什地区下寒武统中部地层与邻区相当层位的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认为肖尔布拉克组中部2个三叶虫化石带和其中的软舌螺化石相当于我国扬子地台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中部,即乌龙箐亚阶和红井哨亚阶之间,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下寒武统波特姆阶(Botomian)中的三叶虫带Ushbaspis和软舌螺带Erraticornus-Nitorcornus带对比。  相似文献   

8.
青海化隆拉脊山寒武纪球接子类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青海化隆地区寒武纪后半期球接子类三叶虫计6科,12属,15种(包含4个未定种,1个亚种和1个相似种)。对有关的属种及其归类进行讨论和修订。研究表明该地区寒武纪武陵世至芙蓉世球接子类三叶虫也有较高的分异度,将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山地层区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沉积相分析和生物地理区的划分等提供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奥斯坦型(Orsten-type)化石是指三维磷酸盐化的、以软躯体保存为主的、微型蜕皮动物化石。它们代表着早寒武世到早奥陶世浅海小型底栖生物群中的蜕皮动物,是其它类型的保存方式(如布尔吉斯页岩型)难以保存的。奥斯坦型化石在西方有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历史,但是在中国却起步较晚,直到2005年才首次报道。中国的奥斯坦型化石在四个剖面的相关层位有产出,即湘西王村剖面上寒武统排碧阶、滇北硝滩剖面下寒武统第三阶、陕南张家沟剖面和川北新立剖面的下寒武统幸运阶。报道的化石类群包括丰富的甲壳动物Phosphatocopida,最古老的真甲壳动物,最古老的环神经动物,动吻动物门第一个化石属种,等等。虽然研究历史短,中国的奥斯坦型化石在揭示甲壳动物、环神经动物及蜕皮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方面展现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详细记述了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提出了在过渡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从三叶虫Lancastria向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连续演化系列中,以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纪的开始。在描述的28属(亚属)36种(未定种)三叶虫中,共有7新属(亚属)17新种。  相似文献   

11.
1920年孙云铸教授早在开平赵各庄及冶里的凤山等地一带进行晚寒武世地层及动物化石羣的研究时,曾发现许多上寒武统三叶虫,如Changshania,Ptychaspis,Mansuyia 等属,同时将该区上寒武统划分出长山和凤山两层,以赵各庄的长山沟和冶里的凤山为标准地点。1929年赵亚曾,侯德封,李春昱又在开平冶里实测凤山一巍山剖面,叙述了中,晚寒武世的地层,但并未增加新的古生物资料。由于当时尚未在该地发现崮山阶和长山阶,因此也就笼统地将该区上寒武统名为凤山统。十余年来北京地质学院师生多次赴赵各庄长山一带实习,采集一些标本,但对冶里凤山区尚缺乏系统的报导。  相似文献   

12.
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寒武纪地层,早在1928—1932年间,诺林(E.Norin)曾作过不少工作,并将本区寒武系命名为“突尔沙克塔格建造”(E.Norin,1937),标准剖面地点在库鲁克塔格西部的突尔沙克塔格及却尔却克山一带。所采化石经丘迪生(G.T.Troedsson,1937)研究,判定动物群的时代为晚寒武世,其中以三叶虫为主。张日东、俞昌民等(1959)根据莫合尔山北坡所测的寒武系剖面,划分为三个统:即突尔沙克塔格统(上统)、莫合尔山统(中统)及西大山统(下统)。近年来,新疆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新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组,及章森桂、高振家(1981)根据莫合尔山北坡及西大山的下寒武统剖面,将原来的西大山组一分为二。下寒武统上部仍沿用“西大山组”一名,仅限于代表下寒武统上部的一套碳酸盐岩;而下寒武统下  相似文献   

13.
鄂西松滋一带,三游洞群分布广泛,岩性以白云岩为主,以往除偶见叠层石外,尚未发现其它化石,岩性成为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1980年至1981年,笔者在松滋县刘家场三游洞群上部地层中采集了较丰富的三叶虫化石,主要属种有:Saukia enshiensis Chu, Prosattkia liujiachangensis sp. nov, P. sp.。这些三叶虫的发现,证实鄂西三游洞群上部地层的地质时代为晚寒武世晚期,与华北地区上寒武统凤山阶和川东、鄂西南的毛田组可以对比,为今后鄂西上寒武统地层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绪言笔者在参加编写“中国的三叶虫”一书时,负责整理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的早、中寒武世三叶虫。在编写的过程中,对一些种、属的原标本作了新的观察,对一些属羣作了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些新属和新科,并在分类上作了一些修正。由于“中国的三叶虫”一书的编辑体制和篇幅的限制,有关早及中寒武世三叶虫分类的历史和分类问题的讨论,有必要在本文中作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世界主要地区近年来下寒武统生物地层和三叶虫序列研究的最新成果 ,将我国西南地区下寒武统与世界重要地区 (摩洛哥、西伯利亚和劳伦古陆 )下寒武统进行了对比 ,列出了对比方案 ,为确定早寒武世系列生物群的时代提供了正确的依据 ,对早期后生动物起源、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三叶虫Bathynotus,Microryctocara ,PagetiaprolataOryctocephalus indicus在华南和美国西部地层上相同或相类似的分布 ,对冈瓦纳与劳伦古陆下、中寒武统界线进行对比 ,并将Oryctocephalus indicus一种的首次出现作为确定两大古陆中寒武统的底界 ,而推荐此种作为界线层型中寒武统的标准种。  相似文献   

17.
江苏昆山寒武纪三叶虫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继江苏煤炭勘探队在昆山县城附近钻孔中,首次发现中寒武世三叶虫(Triplagnostus,Dorypyge)之后,江苏省第六普查勘探大队于1978年11月,又在昆山县玉山镇西北1,000米马鞍山脚下昆_1钻井中,采获大量中、晚寒武世三叶虫。经笔者研究结果,计有21属,27种及2个未定的属种,其中新属2个,新种10个,未  相似文献   

18.
根据胸针球接子(Peronopsis)从早寒武世晚期至中寒武世晚期地质、地理的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向,将我国早期中寒武世地层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此外,还建立了2新种:Peronopsistaijiangensissp.nov.,Peronopsisgedongensissp.nov.。  相似文献   

19.
贵州福泉道坪地区早、中寒武世三叶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三叶虫化石,是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和贵州地质局115队,于1975—1976年,采自贵州福泉道坪地区桅杆坪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顶部、明心寺组下部和格老堡中寒武统石冷水组。共14种(其中11新种),分属10属(其中1新属及1定义修订属)。该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顶界划至产Zhenbaspis, Wutingaspis的地层和产Ajacicyathus等古杯的灰岩之间。中寒武统石冷水组所产Daopingia Lee是与华北中寒武统对比的重要化石依据。本文写作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寒武纪三叶虫生物地理趋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三叶虫除北疆和藏南尚无可靠报道外,在中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三叶虫证据表明,除兴安区的额尔古纳一兴安地体和早寒武世中天山一北山地体显示了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在动物群方面的密切相关外,中国寒武纪的所有板块和大部分地体(包括中及晚寒武世的中天山~北山地体)均系当时东泛冈瓦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理上彼此密切关联。对这些属于东泛冈瓦纳的中国区块的生物地理格局的进一步探讨,主要侧重于它们台地相浅水三叶虫动物群之间的对比,特别是立足于来自动物群纪录比较完整的华南、塔里木和华北板块的证据。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这些板块和有关的地体在中及晚寒武世应归属同一生物地理区,而在早寒武世则可划分为两个生物地理亚区:一个由华南、塔里木板块和安南或印支地体组成,另一仅以华北板块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