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豌豆卷须肌动蛋白Ⅱ类异型体cDNA克隆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15个豌豆卷须肌动蛋白cDNA 克隆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发现在豌豆卷须中至少存在三类肌动蛋白异型体,分别命名为Ⅰ类(PEAc Ⅰ)、Ⅱ类(PEAc Ⅱ)和Ⅲ类(PEAc Ⅲ)异型体.三类异型体的克隆数目分别为10、4和1个,表明三类异型体在豌豆卷须中的表达是不同的,很可能具有组织或发育阶段的特异性.对Ⅱ类异型体的三个cDNA 克隆PEAc3、PEAc9和PEAc11进行了全序列测定,所测定的序列已被GenBank 数据库所接受.测序结果表明,PEAc3、PEAc9和PEAc11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550、1680和1091个核苷酸,其中编码区长1134个核苷酸,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377(PEAc11缺少编码氨基端前96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三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差别仅在于3′非翻译区的长度不同,即poly(A)的加入位点不同.这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同一基因转录而来,但转录后的加工过程不同.豌豆卷须中肌动蛋白基因poly(A)加入位点的使用,可能与组织或发育的特异性表达有关.此外,豌豆卷须肌动蛋白三类异型体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 .  相似文献   

2.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从中国人肾癌细胞株中克隆到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hormnoerelatedprotein,PTHrP)cDNA,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发表资料相比,有6个核苷酸不同,其中仅92位密码子的不同导致氨基酸变异,即由脯氨酸变为丝氨酸。将克隆的PTHrPcDNA插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a的T7噬菌体启动子下游,转化大肠杆菌后得到高效表达,并经Westernblot和生物学活性检测对表达产物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山羊KAP8.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山羊和驯鹿高甘氨酸,酪氨酸(HGTKAP8)I型蛋白KAP8.2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差异,以及KAP8.2mRNA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方法: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KAP8.2设计特异引物,扩增马头山羊、吐根堡奶山羊、藏山羊和驯鹿KAP8.2基因的编码区,克隆测序并分析。体外制备地高辛标记的KAP8.2c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法在山羊皮肤组织切片上进行定位。结果:发现KAP8.2编码区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较高,但也有差异,这可能是毛发性质不同的诸多原因之一。KAP8.2mRNA在成年10月份皮肤、胚胎125d皮肤初级和次级毛囊的皮质层均有强烈的表达。结论:KAP8.2是胚胎和成年山羊皮肤初级和次级毛囊的皮质层的组成成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山羊及驯鹿的KAP8.2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报道的番茄花叶病毒L株系(ToMVL)序列人工合成引物,经RTPCR扩增并克隆了我国番茄花叶病毒分离物(ToMVS1)的外壳蛋白CP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得cDNA共长682个核苷酸,其中CP基因含480个核苷酸,编码158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含202个核苷酸,其核苷酸序列与ToMVL株系具有99.5%的同源率。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EX1载体中,转入E.coli后诱导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证明,该基因已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这是我国首次报道ToMVCP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5.
烟草花药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PC,R扩增,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cv.NC89)中克隆了花药绒毡层中特异表达基因的启动于,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含1303个核苷酸,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4%。  相似文献   

6.
CS3纤毛抗原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S3是某些肠毒素大肠杆菌菌体表面上的多聚物,它能使病原菌粘附于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上,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索CS3菌毛抗原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根据CS3亚基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在其翻译起始位点的上游存在着rbs位点及原核启动子的-10区和-35区DNA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CS3结构基因上游120bp的DNA片段亚克隆进缺乏启动子而只含报告基因lacZ的质粒pCB267中.凝胶滞留和启动报告基因表达的实验证明了CS3亚基结构基因具有自身的启动子(Ps).将该启动子上游区域不同长度的核苷酸片段克隆进pCB267中,报告基因表达结果表明CS3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其上游区域的抑制.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在Ps-35区上游550bp和840bp处各存在一个富A-T簇.结合原核启动子的一般作用规律推知,CS3的表达可能受DNA结合蛋白型的正向调节因子的作用.用CFA/1菌毛抗原基因的正向调节基因cfaD对CS3基因进行的互补表达试验表明cfaD基因不仅可消除上游区对Ps的抑制,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Ps的启动能力.在分析表达调控的基础上获得CS3重组高效表达.同时提出了其表达调控模型.  相似文献   

7.
在植物的防御反应中,会诱导产生一些宿主编码的蛋白,叫做病程相关蛋白。该文通过PCR扩增,从烟草(Nicotiana tobacwn ce.Samsun)中克隆了水扬酸诱导表达的PR—1a基因的两个启动子TP12及TP13。以期用于构建诱导表达基因敲除系统,并用于无性繁殖植物的无标记基因转化。序列分析表明,启动子TP12含1313个核苷酸,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6%;TP13含654个核苷酸,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4%。  相似文献   

8.
华山姜中钙调素基因的克隆及其RNA原位杂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雪梅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9):1730-1734
本文报道了华山姜中钙调素cDNA的核苷酸序列以及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并用原化杂交的方法检测其在花器官中的时间表达模式。用[^32P]d-CTP标记的小草蔻-Alpinia hainanensis AGAMOUS(AG)cDNA的MADS-domain作为探针筛选华山姜的cDNA文库.得到一个钙调素蛋白相关克隆.命名为AoCAM。华山姜钙调素AoCAM的cDNA全长518bp.有一个包含149个氨基酸的开放读码框.编码区起始于第54个核苷酸,终止于第501个核苷酸。AoCAM与拟南芥、小麦、大豆、矮牵牛、玉米的钙调素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高达95%。RNA原位杂交表明钙凋素基因和花瓣、雄蕊、雌蕊细胞中大量表达。钙调素基因的表达强度随不同的发育阶段而变化:花发育早期在花的各器官中部表达强烈,以后逐渐减弱并向特定部位集中.如花粉囊、唇瓣、花柱和胚珠等分生能力较强的细胞中表达较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段RT—PCR法成功地从云南红豆杉叶片总RNA中分离出两条长约1.4kb和1.5kb的cDNA片段,克隆到pUCm—T载体中,序列拼接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Wildung MR等发表的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编码区2586bp有41个核苷酸不同,同源性为98.42%,具有编码862个氨基酸蛋白质的能力.为了检测所克隆的基因编码产物是否具有活性,并进一步制备抗体以便于将来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构建了一个酵母表达载体GAPA-T14;为了转化植物构建了两个具有不同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T14(含35S启动子)和pBIH-T14(在pBI121的基础上以胶乳特异启动子取代35S启动子).  相似文献   

10.
克隆人乳头瘤病毒6型(HPV-6)保护性抗原L1基因,构建L1基因表达载体。从临床诊断尖锐湿疣的病理组织标本中提取HPV-6的DNA,采用高保真PCR扩增其保护性抗原L1基因,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构建pET32a的L1表达载体,在E.coliBL2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所克隆的L1基因与报道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20%~9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80%~100%。SDS-PAGE结果显示,在构建的载体中成功表达预计大小分子量的融合蛋白,成功构建了HPV-6的保护性基因L1的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以He1a细胞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sTNFR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亚克隆,将重组质粒和脂质体共同转染NIH3T3细胞系,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经核苷酸序列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pcDNA3.1(-)-sTNFR1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建立了高效表达sTNFRI的稳定转染细胞系,并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人sTNFR1基因能在NIH3T3细胞系中稳定表达,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PCR方法从植物乳杆菌JPP2中扩增出胆盐水解酶(BSH)相关基因bsh3,利用中间克隆载体pMD19-T将其构建于表达载体pET-28b上,并转化入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成功构建重组BSH的工程菌。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正确克隆出目的基因。诱导表达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特异性蛋白质条带,其分子量约为38kDa。此单克隆体系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BSH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表达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胜  严杰 《微生物学杂志》2003,23(2):14-15,20
从E .coli 4 4 815株基因组DNA中扩增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基因并分析了核苷酸序列 ,构建pET32a的LTB表达载体 ,在E .coliBL2 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 ,采用SDS PAGE鉴定表达产物。克隆的LTB基因与报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12 %~ 99.71%和 97.5 8%~ 99.19% ,pET32a LTB BL2 1DE3系统表达的rLTB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 30 %。  相似文献   

14.
赵筱萍  严杰 《微生物学杂志》2003,23(2):21-22,25
采用高保真PCR从幽门螺杆菌Y0 6株DNA中扩增全长flaA基因片段 ,T 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 ,构建 pET32a的flaA表达载体 ,在E .coliBL2 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 ,采用Hp全菌抗体的westernblot和兔抗融合蛋白血清的免疫扩散试验鉴定其免疫性。所克隆的fla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同源性分别为 96 .2 8%~ 97.13%和 99.4 1%~ 10 0 %。pET32a flaA BL2 1DE3系统表达的FlaA融合蛋白量高达细菌总蛋白的 4 0 %~ 5 0 %。FlaA融合蛋白能与Hp全菌抗体及家兔免疫血清发生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15.
获得稳定、高效的具有良好抗原性的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vp7基因重组抗原。将BTV编码群特异性抗原VP7的S7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质粒载体中,构建S7克隆重组质粒,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多株BTV编码VP7的基因比较后发现,所测定毒株的核苷酸序列与BTV10型的S7基因同源性高达98.7%,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3%,证实为BTV的S7基因。然后亚克隆插入pBAD/Thio TOPO表达载体,转化LGM194细胞,经抗性培养、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测序鉴定,筛选获得BTV S7基因片段正向插入、有正确读码框的阳性克隆,成功构建了BTV群特异性抗原VP7的重组表达载体。经L-araboinose诱导表达,可稳定、高效地表达VP7蛋白抗原。SDS-PAGE、ELISA试验表明,表达蛋白为融合蛋白,具有反应原性,分子量约54.5kD,重组蛋白的获得率为1.52mg/g湿菌,其表达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2%左右,相当于93.5mg/L菌液。融合蛋白中含有BTV VP7特异性蛋白抗原,可作为c-ELISA包被抗原,为蓝舌病的免疫血清学诊断试剂的制备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自行分离筛选出的天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36的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含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的DNA片段全长1602bp,编码一个含有499个氨基酸的多肽。与其他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比对,其核苷酸同源率为90%~93%,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0%~98%,已将此基因注册GenBank(DQ782954)。将含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重组克隆质粒进行亚克隆,用Kpn I和EcoR I双酶切后,与相同酶切的表达载体pET-32a相连接,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蛋白质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在6.47×10^4处有表达蛋白带。经测定表达蛋白比酶活力达99.02U/mL,为出发菌C-36(63.78U/mL)的1.55倍。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D-木糖异构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D-木糖异构酶基因由含D-木糖操纵子的质粒px0100被克隆到pwRl3质粒上。以Bal31核酸酶逐步缩短DNA片段的方法,获得了若干个含有不同大小DNA片段的亚克隆,并在质粒上直接测定序列,从中获得了1.6kbDNA片段的核苷酸全序列。其中包括长度为1320bp编码44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此外,在其5’端尚有209个核苷酸和3’端82个核苷酸,它们分别含有核糖体结合位点SD序列和D-木糖异构酶基因转录终止区。  相似文献   

18.
以肝部分切除后再生肝组织为起始材料,利用RT-PCR扩增出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亚克隆于pGEM-T载体,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为大鼠ALR;将ALRcDNA亚克隆于pBV220质粒,构建了原核表达栽体,并获高效表达菌株,特异表达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15%,原核表达的ALR在体外缺乏促进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及SMMC-7721肝癌细胞DNA合成的活性,但在体内1/3肝部分切除模型中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ALR在生物学活性方面与肝脏刺激物(HSS)存在一定差别,ALR和HSS应是两种不同的活性因子.ALR还具有促肝损伤修复的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严重肝病提供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克隆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镇江株(BmNPV-JZstrain)的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基因(ptp),测定了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了与相关病毒相应基因的同源性,并将该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该基因的编码部分由50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6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多肽,其中含有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酯催化部位的“HC”基序。该基因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ptp基因和BmNPV-T3株(日本)拟为pt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和98.2%,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0%和97.6%。将该基因插入到温度诱导型表达质粒pBV221的温控启动子PRPL之后,在大肠杆菌JM109中表达了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9KD,表达产物能催化对硝基酚磷酸钠(PNPP)的脱磷酸反应,这种催化作用可被钒酸钠和ZnCl2抑制。  相似文献   

20.
克隆我国西部丙型肝炎病毒全部结构区基因,为探讨HCV的变异和致癌作用,研制丙肝疫苗作准各。从1名西安市丙肝感染血液中,用Trizol试剂裂解HCV病毒颗粒,用糖原与RNA共沉淀提取HCVRNA,用AMV逆转录酶和随机引物逆转录为eDNA,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并转化到pGEM-T质粒,得到pGEM-T-HCVc、pGEM-T-HCVel和pGEM-T-HCVe2克隆。将以上3个克隆用特定的酶降解,用连结酶进行连接,构建了HCV结构区的完整克隆。将克隆好的质粒pGEM-T-HCVjg从两端双向测广手,得到完整的HCV结构基因eDNA核苷酸序列,总长度为2238bp,与已发表的HCV序列长度一致,未发现缺失或移码突变,序列中间亦未发现转录终止子。本序列与HCVla、lb序列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1.8%、84.5%;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4.2%、86.3%;应为HCVla亚型。以上结果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存在HCVla亚型,所克隆HCV结构区eDNA克隆可以用于基因工程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