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浙江海产蟹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海产蟹类舟山部分已经发表(《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56:273—282)。1957年夏季从浙江北部(海礁、洒礁、黄龙、岱山)、浙中(象山、勺溪、三门湾、大陈岛)、浙南(温州、乐清、扑头、洞头、大三盘、北麂)沿海和列岛进行调查。1961—1962年又参加浙江海洋水产资源调查。获得了不少资料,尤其是浙江近海广阔的大陆棚内,在等深线20—60米的海区所分布的一些种类,是以往历年调查所没有获得的自然资源。还参阅了浙江博物馆历年在浙江海区所搜集的蟹类一部分,共计101种,分隶于14科57属,大部分是潮间带、近海的浅海和河口种类。经济价值较高,大部分可供食用,有的可作为养殖对象,小型成体或幼体是经济鱼类的重要天然饵料,部分淡水及咸淡水生活的种类,是人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船蛆是棲息在海洋中木材裹面的一类软体动物,只有极少数种类生活在沙滩上和极少数的种类分怖在淡水裹。因为它是鑿木穴居,而且繁殖力强、生长迅速,所以对海裹的木質建筑物、木船和定置网具的网檣等为害十分严重。世界各地,尤其是温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水螅水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我国水螅水母的调查研究,已发表不少的报告。徐锡藩(1928)曾记载了厦门港的水母一新种;费鸿年(1937)记录了海南岛管水母2种;林绍文(l937)报告了浙江嵊山沿海的水母10种;丘书院(1954)发表了厦门的水母18种;高哲生等(1958)记载了山东沿海(主要是青岛)的水母33种;周太玄等(1958)发表了烟台水母33种;魏崇德(1959)报告了舟山水母10种;高哲生等(1962)又报告了舟山水母22种;许振祖等(1962)发表了福建沿海水母类,其中水螅水母有18种;Bigelow(1918)曾述及Vanhoffen记载了香港水母8种;本文作者自秦皇岛采得水母5种。在淡水水母调  相似文献   

4.
中国钩蛾亚科线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中国钩蛾亚科研究的第三篇,线钩蛾属 Nordstroemia Bryk的文献记载有中国的8种,本文共记载11种,包括7新种。线钩蛾属是东亚特征属,分布在印度(北部),锡金,缅甸(东北部),日本及东南亚沿海岛屿,而以中国的种类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蝗虫的研究 Ⅱ.异爪蝗属及鸣蝗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爪蝗属(Euchorthippus Tarbinsky,1925)及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1928)为蝗科中的二个小属,已知的种类不多。异爪蝗属在我国多分布于北部及西北地区,是草原上的一类重要害虫,目前在我国已知的约有五种。鸣蝗属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在我国已知有二种,在陕西省曾记载过一种,即Mongolotettix japonicus(Bolivar),但我们未采到标本。作者之一于1963年曾记载上述二属中的三种蝗虫(郑哲民、梁铬球,1963),其中有一种异爪蝗当时未能定名,近年来经核对后,认为是一新种,此外,并首次在我国发现异翅鸣蝗Mongolotettix anomopterus(Caud.)的大翅型。现将陕西省该二属的种类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牡蛎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牡蛎是附着于沿海岩石、竹、木、铁上,营固着生活的软体动物。世界各地除特别寒冷的地区外都有生长,而以温带、热带繁殖为最盛。因为牡蛎区域分布面广,捕捞容易,加以它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故早在石器时代已被人类用做食物,这从石器时代的拉杂物堆中发现的牡蛎壳可以得到证明。人类不但利用天然的牡蛎而且也像繁育家禽和家畜一样,逐渐对牡蛎进行人工养殖,这在古希腊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的时代便记载了牡蛎的养殖。我国在宋朝也已应用简单而实用的插竹养蚝  相似文献   

7.
1958年5月我们在参加中苏科学院海南岛动物调查团的工作中,於离海口市100里的曲口所採得的裂铠船蛆Teredo manni(Wright)的外套腔中,发见到一种大形的纤毛蟲。经研究其一般形态学以后,无疑地是Biggaria属中一个未经记录的新种。由於它具有特殊形态的大核,不但向四周围分成许多分枝,枝上还有许多圆缺刻,很像卷柏的  相似文献   

8.
小白巢蛾属Thecobathra是1922年Meyrick根据印度模式种acropercna所建立。Moriuti(森内茂)1971年写了一篇论文“小白巢蛾属世界种类的订正”。他把Pseudocalantica属下的6个种anas(Stringer),yasudi Moriuti,lambda Moriuti,eta Moriut,nakai Moriuti和kappa Moriuti并入此属,另外又把Niphonympha属下的三个种costa(Meyrick),delias(Meyrick)和argophanes(Meyrick)也并入此属,同时还发表了sororiata和nivalis两个新种,共计12种。同时还研究了它们的分布和分析了它们的亲缘关系。 现将这12种虫名,连同它们在文献上的分布记载以及作者多年来在我国收集到的标本种类和分布整理出下表并把作者的初步分析、核对意见填写在附注内。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鸭科鸟类有19属46种,从生态地理型分析,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在我国中南部过冬,夏季到亚洲北部或我国北方边界附近营巢繁殖,少数在华东沿海繁殖(曾获斑嘴鸭的巢及卵于苏北),这类型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北部(华北、内蒙古、东北)已知有四种为害农作物根部或靠近地面的部分的根蛆:萝卜蝇Hylemyia floralis(Fallen)、小萝卜蝇H.pilipyga(Villeneuve)、葱蝇H.antiqua(Meigen)、种蝇H.platura(Meigen)。 这四种根蛆的形态特征曾由加藤静夫(1939)讨论过。加藤的文章后面附的检索表也曾由作者译刊在“中国昆虫学会通讯”5卷5期  相似文献   

11.
对虾     
对虾是我国北部沿海一带所产的重要经济虾类。因为它的体形很大,在北方市场上习惯成对售卖,所以人们都称它为“对虾”或“大虾”。对虾身体的颜色很淡,生活时比较透明,所以在南方有些地方(如上海)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整理研究浙江和北京两地蜘蛛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蟹蛛科双孔花蟹蛛和东方峭腹蛛的雌蛛以及管巢蛛科皮雄红螯蛛的雄蛛。这三种蜘蛛最初都是申克尔在1963年根据单个标本发表的我国种类,其配对的雌蛛或雄蛛迄今尚无记载,故有必要作一报道。因为蜘蛛中某些类群的外雌器形状类似,仅根据其外面观难以鉴别,故文内一并附以外雌器内面观图。 1.双孔花蟹蛛Xysticus lesserti Schenkel(图1—4)  相似文献   

13.
萧釆瑜 《昆虫学报》1974,(3):318-324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发现的猎蝽六种,包括四个新种和两个在我国的首次纪录。其中属于毛猎蝽亚科(Holoptilinae)一种,飒猎蝽亚科(salyavatinae)四种及新猎蝽亚科(Centrocneminae)一种。还讨论了这几个亚科和盗猎蝽亚科(Piratinae)在我国所记载的种类,并附以属种的检索表。 毛猎蝽亚科Holoptilinae 这是一个较小的亚科,在我国福建曾记载一属一种:Holoptilus viverra(Walk.);现在广西南宁又发现一个新种,记述如下: Holoptilus silvanu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14.
苹果红蜘蛛的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慈仁 《昆虫学报》1974,(4):397-404
红蜘蛛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为害性较大的种类,主要的种类有: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 Koch及苜蓿红蜘蛛Bryobia sp.。这三种红蜘蛛的发生和为害常因地区、果园或年份而不同。以往以山楂红蜘蛛发生最普遍;而至六十年代以后,苹果红蜘蛛的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为害程度也日趋严重,并且国内对这种红蜘蛛的研究较少(旅大农业科技,1973)。看来目前对这种害虫的生物学还了解得很不够,在防治上还缺乏足够的依据。为此,我们曾于1964年在兴城地区对苹果红蜘蛛的生物学、天敌种类及其作用、以及苹果园的化学防治措施对苹果红蜘蛛及其天敌数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后一部分已发表于《园艺学报》第5卷第1期[1966(1):9—16]。现在将生物学部分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5.
由冯祚建、蔡桂全、郑昌琳等三同志合著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西藏哺乳类》已于1986年10月出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值得庆贺的,它汇总了自195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历年在西藏高原兽类考察的综合成果。全书记载了126种兽类,包括已发表的1新种和6个新亚种与15种国内新记录,以及28种西藏新记录。详细地描述了形态、地理分布并讨论了分类学问题与亚种分化。有的还记述了生态习性,特别是一些优势种类,按种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这些资料将是进一步了解世界屋脊高寒环境中兽类区系及生态学特征的重要依据。这一部分所构成的“各论”是本书的主体,份量最大,页数占全书的80%。是半个多世纪自外国人进入西藏地区探险以来,我国兽类学方面最完整科学记录。  相似文献   

16.
福建沿海的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蚶科(Arcidae)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科,其中有些种类是养殖和捕捞的对象,还有的种类也可发展为养殖的品种。 关于福建沿海蚶的种类,我们曾作过初步的报道。本文着重介绍福建沿海蚶的种类、生态和利用概况,并对最近整理出的种类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7.
柱头虫     
“柱头虫”是原索动物门半索索亚门肠鰓类(Enteropneusta)动物的俗称;肠鰓类动物的名称是由其躯干背部两侧的鳃裂向内与肠管相通而来。此类动物全在海水中生活,自潮间带至深海均有分布,其中以潮间带的种类较多。因为它在动物的分类系统上位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是研究动物进化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学术上颇有重要的意义。它在世界各地的数量都不多,标本不易获得,常被看成是动物界中的珍贵种类。在1935午以前,我国沿海还没有发现过肠鰓类动物,在所有的大学生物系里讲授和学习这一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子清 《昆虫学报》1986,(2):196-198
我们在编写胶蚧科(Lacciferidae=Kerriidae)经济昆虫志过程中,整理了云南省的标本,又发现属于奇角胶蚧属的一个新种。过去我国没有记载过此属的种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这一类群分布,只是因为此属的建立是以轮冠角胶蚧(Tachardina decorella(Maak))为属模,从角胶蚧厲(Tachardina Cockerell)分出来的一个属。此属的确立并未  相似文献   

19.
粘虫的种类问题,不仅国内还没有调查清楚,在国外过去也相当混乱,一般所谓“Army-worm”(行军虫)多指Cirphis unipuncta(Haworth)这个种而说。其属名则变动极大,最初是放在Noctua属中,以后有的移到Heliophila、Leucania或Sideridis等属内,近年又多采用了Pseudaletia这一属名。 我国的粘虫目前各地报导的已有数种,其中分布最广而最重要的种类,一般也都记载为Cirphis unipu-ncte(或用其他属名)。为了弄清我国粘虫的种类为测报和调查提供—些基础资料,这两年我们从各地收集了一些所谓“粘虫”的标本,准备作系统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发现的一些昆虫病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秀玉  丁翠 《昆虫学报》1982,(4):413-415
1978年我们报道了20多种昆虫病毒的形态特征(蔡秀玉等,1978),1980年又汇总了国内发表的各类昆虫病毒61种(蔡秀玉等,1980),实际上因种种原因,迄今国内所分离的昆虫病毒种类还不止这个数目。据1977年国外资料记载昆虫和螨类的病毒约为1,000多种(Martignoni等,1977)。 本文将近二年收集和兄弟单位寄来的病虫材料进行分离、鉴定。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