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定量观察临床全冠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完成 1w内 ,其龈沟菌丛的变化。方法 :选择 14颗需进行全冠修复的第一磨牙作为研究对象 ,以同颌同名牙作为研究对照 ,分别采集牙体预备前、预备后 72h及 1w时 ,预备牙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的标本。经细菌接种、厌氧培养、生化鉴定 ,进行可培养菌计量。比较同一时期预备牙龈沟菌丛与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 ,以及不同时期预备牙龈沟菌丛间可培养菌量的变化。结果 :(1)牙体预备后 1w内 ,预备牙龈沟菌丛中多数细菌菌量接近或超过预备前水平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以放线菌为主的 G+性杆菌增多明显。(2 )同一时期以放线菌为主要的 G+杆菌和奈瑟菌的菌量在预备牙龈沟菌丛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1)牙体预备后 ,预备牙龈沟菌丛的自然变化过程 ,与天然牙菌斑形成过程相似 ,其龈沟菌丛菌量和菌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2 )预备牙龈沟菌丛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以放线菌为主的 G+杆菌和奈瑟菌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益生菌又称微生态调节剂、生态制品、活菌制剂,是指一类通过添加到食品或要能够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从而对人或动物产生有利影响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和非肠道菌。1907年,俄国微生物学家METCHNIKOFF最先发现了乳酸菌抑制腐败菌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胃肠道寄居着各种各样大量微生物——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常住在肠道内的细菌能越过肠粘膜屏障,出现在肠系膜淋巴结(LMN)和其它脏器,这个过程称细菌易位。肠道菌易位是肠源性感染的来源,在抗生素治疗的癌症病人,粒细胞减少病人,骨髓移植者,创伤和多器官衰竭病人,已证实有来源于病人肠道威胁生命的感染。近几年米,许多研究者对肠道菌易位及肠源性感染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诱发肠道菌易位的因素,机制及其与创伤感染的关系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正>6、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略) 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A、细菌及其毒素 大肠艾希氏菌是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丛的一部分,同时也在外环境中广泛存在。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从许多传染病患者分离得到。现已确定它是人和幼龄家畜的肠道病原菌,并已为Craig(1972)和Sack(1975)所综述。自1973年以来,已被确认为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当时暴发了一次大肠杆菌肠胃炎,追踪到乳酪(Marier等1973)。  相似文献   

5.
<正> 九、其它交叉反应及有关抗原 各种“共同”抗原 其它在不同细菌间的共同或“交叉反应”抗原曾有记述,有些与ECA可能相同,有些与之有明显的区别。 Brodhage氏记述过一种血清学上的交叉反应性,大概是由ECA引起的,他称之为共同或“C”抗原。肠道菌中的ECA系用细菌的尿素提取物做间接血凝测定。出现这些交叉反应的抗血清是一种抗宋内氏志贺氏菌血清,大概含有抗ECA。宋内氏志贺氏菌培养物常常含有一部分R变种,这些菌具有R1型LPS核心,与ECA的免疫原性形式相连。 所有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具有一种相似的成分:LPS,(脂)蛋白,和脂类。LPS代表O抗原的差别,它是形成大肠艾希氏菌及  相似文献   

6.
<正>一、目的 近年来表明有机体的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正常菌丛,对于有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够产生各种影响,因此,往往使用无菌小鼠、无特殊病原菌(SPF)小鼠等进行研究。然而,如果使常规条件下育成的小鼠无菌化,就能多方探讨菌丛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我们就是用口服非吸收性抗菌素的方法,使肠道正常菌丛无菌化后研究有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冰冻耐受性昆虫具有蛋白质/脂蛋白质或非溶性的晶体,它们相对地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激活体内冰核的作用。最近已确证,许多昆虫肠道中正常的细菌和真菌是冰核激活菌丛。而对于非冰冻耐受性的昆虫,其存活是不允许体内冰的形成。它们在过冬过程中,关键是要调节体液的过冷却点,避免结冰。为了增加抗冻能力,非冰冻耐受性的过冬昆虫通过去除内源性冰核、积累低分子量的多元醇和糖类以及血淋巴中抗冻蛋白或抗冻肽的合成来降低体液的过冷却点。本文详尽综述了过冬昆虫抗冻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分离小菌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并研究其产消化酶活性,探讨肠道细菌对小菌虫消化食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小菌虫肠道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进行细菌分子鉴定;利用筛选培养基鉴别各细菌的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 在小菌虫肠道中分离到4种可培养细菌,分别是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citrobacter faecalis和芽胞杆菌(Bacillus sp.)。其中,2种芽胞杆菌属细菌有产消化酶活性。枯草芽胞杆菌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芽胞杆菌仅有产蛋白酶活性,但产酶能力低于枯草芽胞杆菌。结论 小菌虫肠道细菌中可培养细菌结构简单,但其中的芽胞杆菌属细菌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说明小菌虫肠道中的2种芽胞杆菌属细菌可能有协助小菌虫进行食物消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家蚕肠道细菌群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环境微生物中绝大部分是无法获得纯培养的。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家蚕肠道的细菌群体结构,研究采用了非培养法和传统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非培养法是先直接提取家蚕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建立16S rDNA文库;再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可能不同细菌来源的克隆,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分析,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推测它们可能代表的细菌种属,以及对家蚕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家蚕肠道中的细菌主要是节杆菌属、乳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芽胞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它们在家蚕消化利用桑叶和疾病预防中可能有着重要意义。非培养法和培养法均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浅述双歧杆菌与微生态药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双歧杆菌是健康人肠道正常菌丛中的优势菌之一,近年来开发的微生态药品中大部分以双歧杆菌为主。本文从双歧杆菌的生物拮抗、免疫调节及营养代谢调节等方面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已开发的微生态制剂作了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组成,筛选纤维素降解细菌。【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培养及16S rDNA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降解细菌,并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不同pH(5.0-9.0)条件下的纤维素酶活力。【结果】从草地贪夜蛾幼虫中筛选分离出14种肠道细菌菌株,分别隶属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3门11属,即谷氨酸棒杆菌属(Glutamici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芽胞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摩根菌属(Morgan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志贺氏菌属(Shigella)、克洛诺杆菌属(Cron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沙雷氏菌属(Serratia)、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2株产纤维素酶细菌隶属厚壁菌门芽胞杆菌属。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2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纤维素酶在pH 6.0-8.0均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在pH 8.0时,纤维素酶活最高。【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细菌种类多样,其肠道内存在纤维素降解细菌。在偏碱性条件下,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酸性条件。研究结果丰富了纤维素降解细菌资源,在饲料生产、食品加工、化学能源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此外,草地贪夜蛾作为重大农业害虫,其肠道有益菌群,有望成为新的防治靶标。  相似文献   

12.
肠杆菌科是细菌中的一大类群。它包括动物肠道寄生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一些植物的致病菌和腐生型的细菌。这类细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例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等污染食品后引起人的感染和食物中毒,其他的多数菌属也都有一定的致病力,有的还引起肠道外的感染。此外,还可以利用能发酵乳糖的四个菌属,即所谓“大肠菌群”,作为检查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初步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鉴定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并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活性。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进行种属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4株细菌为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初步鉴定各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从15只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鉴定出125株内生细菌,分属12科20属。初步抑菌活性显示:部分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有明显抑菌活性。美洲大蠊肠道内生菌种类繁多,而且较多菌株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口服培菲康和妈咪爱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观察患者口服妈咪爱和培菲康前后肠道菌群、粪便pH及血氮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4种进行培养和计数.选择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计数肠道菌群中4种细菌的数量.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培菲康(三联活菌)及妈咪爱(二联活菌)共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落计数、粪便pH、血氨水平.结果:①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则显著增多(P<0.01)②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随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而加重.③临床表现有腹泻的肝硬化患者,肠道总体菌量和厌氧菌数量均低于非腹泻患者,以双歧杆菌(P<0.01)减少为著.④两种益生菌制剂均可提高肝硬化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并可降低血氨和粪便pH(P<0.05).结论:①肝硬化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②益生菌制剂均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可降低血氨和粪便pH.  相似文献   

15.
小菌素是由肠道菌分泌的一类小分子抑菌肽,分子量小于10kDa,由细菌质粒或基因组上相关基因簇编码,小菌素的抑菌谱较窄,仅对肠道菌中部分亲缘较近的菌种发挥有效的抑菌效应。编码小菌素的基因簇一般包括几个部分:前体基因,自身免疫基因,分泌基因,转录后修饰基因。与很多微生物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分泌抑菌物质不同,小菌素前体通过核糖体途径分泌。目前已发现的小菌素有15种,它们的结构和抑菌机制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嗜盐细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培瑾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1):31-34
在讨论嗜盐菌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哪一类细菌为嗜盐菌。根据Kushner山等人的意见,把细菌与盐的关系列表1。玻1不同的.生物对盐(N.CI)的反应 分类非咯盐菌 f弱嗜盐菌生长最适NaCI浓度代表菌”·2M以下}常见细菌。.2一。.SMI海洋细菌咐盐菌中度嗜盐菌}0·,一’·’M}M‘cro‘o“二‘五“‘“”‘u‘_极端嗜盐菌12。,一5.2MIH‘oba‘,‘r,“脚sal,月ar.“娜树盐菌StaPhylo‘occ二:a二r。,s 表中把生长在0.2一5.2 M NaCI浓度中钓细菌统称为嗜盐菌。在微生物学范畴内。xtremly haloPhilie bacteria或haloPhilie七aeteri。或balobaeteria…  相似文献   

17.
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证实,目前,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大多采用基于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对古菌的关注较少。本研究选择了一对可以同时扩增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的引物,通过比较人为干扰肠道微生物前后的群落变化,说明这对引物适宜分析人类肠道细菌和古菌群落变化并具有一定优越性。采集志愿者粪便样品,同时用仅能扩增细菌引物(B引物)和细菌古菌通用引物(AB引物)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使用几个常用的rRNA数据库判断引物对细菌的覆盖度和对古菌的扩增能力。结果表明,AB引物在可以展示B引物扩增出的细菌群落的基础上,可以得到肠道中常见的产甲烷古菌的序列,同时也展示出人为干扰肠道微生物前后的群落结构变化。AB引物可以仅通过一次扩增和测序同时分析肠道中的细菌和古菌群落,更加全面展示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适用于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肠道需氧优势菌群分离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双平板( Mac Conkey 平板和血液琼脂平板) 法进行肠道需氧优势菌群。通过对109 例慢性腹泻门诊患者和30 例健康成人进行需氧条件下肠道优势菌群分离鉴定,前者73 例分离到非大肠埃希菌优势菌群,占67.0 % ,共22 种76 株细菌、3 株真菌,其中G- 杆菌17 种55 株,G+ 球、杆菌5 种21 株,以两种以上非大肠埃希菌为混合优势菌群者6 例,占8.2 % (6/73) ;而后者无一例有非大肠埃希菌优势菌群生长。结果表明,慢性腹泻与肠道需氧优势菌群种类显著相关(P< 0.001) 。  相似文献   

19.
口腔细菌的细菌素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成都610041潘亚萍口腔内由复杂的菌丛构成,口腔细菌间的相互制约对维持口腔的键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菌素在菌斑生态系中的作用尚有争议[1,2],细菌素或细菌素样物质的产生是某一特定生态系中影响细菌间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抗鸡白痢益生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健康蛋鸡和肉鸡肠道内分离的菌株以及本实验室保存菌,在体外分别与鸡白痢沙门菌强毒株作用48h后,以涂片染色镜检法和菌落计数法筛选出对鸡白痢沙门菌有抑制作用的5株细菌,即鸡粪肠球菌、鸡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环状芽胞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抑制率分别为97.8%、99%、99.9%、98.2%和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