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亚湾鱼类寄生复殖吸虫的研究(吸虫纲)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记述了1985年春、秋两季对大亚湾鱼类复殖吸虫鉴定的结果,其中有3新种:大亚湾斑点吸虫,新种 Maculifer dayawanensis sp. nov., 大亚湾重肛吸虫,新种 Bianium dayawanense sp. nov.,大亚湾伪类孔吸虫,新种 Pseudopecoeloides dayawanensis sp. nov.。并对种类组成与宿主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文末附有采集的吸虫名录。  相似文献   

2.
3.
渤海鱼类复殖吸虫Ⅵ(吸虫纲:孔肠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渤海(大连市)采集的六线鱼肠内发现大连新卷宫吸虫,新种Neohelicometra dalienensis sp.nov.,虫体大小4.8—5.5×0.5—0.6mm。口腹吸盘比1:0.7。睾丸前后排列,较大。生殖孔在咽后。卵巢分叶,在赤道线稍后。卵黄腺在体两侧,起自腹吸盘之后,不伸到体末端。卵43—58×20—33μm。  相似文献   

4.
渤海鱼类的复殖吸虫Ⅳ.鳞肉科吸虫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4月,我们在河北省黄骅县检查了一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采获鳞肉科Lepocreadiidae(Odhner,1909)Nicoll,1935吸虫一新种及一个宿主新纪录,现报道如下。虫体与器官测量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1.黄骅类鳞肉吸虫,新种Lepocreadioides huanghuaensis sp.nov.宿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寄生部位肠采集地点河北省黄骅县日期1985年4月感染解剖11尾鱼,在2尾内分别找到虫2个和7个。描述虫体椭圆形,2.042-2.062×1.455—1.749,口吸盘亚端位,0.202—0.212×0.152—0.192,无前咽,咽0.081—0.101×0.…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异肉科吸虫一新种,即犍为异肉吸虫,新种Allocreadiumqianweiensissp.nov,同时报道了采自四川省鱼类的34种复殖吸虫。  相似文献   

6.
1983年6月至11月,我们在天津塘沽检查了一批东方鲀属Fugu鱼类,采获动殖科Zoogonidae(Odhuer,1902)Odbner,1911一新种,现报道如下。 虫体与器官测量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海岸线很长,沿海鱼类丰富。寄生于鱼体的半尾亚目Hemiuroidea吸虫是一大类群,也是我国海鱼主要寄生吸虫之一。Yamaguti(1971)记载本亚目,共有8科,26亚科,97属,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少数寄生于两栖类和爬行类。国内有关本类吸虫的研究报道有曾省(1953),许鹏如(1954),叶英等(1955),郎所(1963),顾昌栋等(1964、  相似文献   

9.
复口吸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生态科学》2005,24(2):168-172
复口吸虫是淡水鱼类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等地区均有复口吸虫的分布。复口吸虫的生活史是一个复杂过程,分别经过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后囊蚴和成虫阶段,其中间寄主分别为第一中间寄主螺、第二中间寄主鱼和终末寄主鸟。在自然水体里,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水体中,复口吸虫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能使第二中间寄主鱼产生一系列的病症,严重的能引起寄主鱼的大量死亡。科学家对其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广泛,而本文仅对复口吸虫的分类学、生活史、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鱼类复殖吸虫三新种记述冯伟,王伟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复殖吸虫新种,牛首科,同盘科,发状科,鱼类寄生吸虫作者在整理鱼类寄生复殖吸虫中,发现有3个分属于牛首科、同盘科和发状科的种类,经鉴定为新种,现分别描述如后。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11.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et Valenciennes)为我国近岸的咸淡水鱼类,常栖息于河口。肉质鲜嫩,年产量在1,000吨上下,是我国的经济鱼类之一。 我国有关鲈鱼的吸虫研究,秦素美(1933)在青岛发现双冠冕吸虫Stephanostomum bicoronatum(Stossich,1883)Fuhrmann,1928;林秀敏(1963)在闽江淡水鲈鱼发现海鲫冠冕吸虫Stephanostomum ditrematis(Yamaguti,1939)Manter,1947与等肠属的未定种Isocoelium sP:唐仲璋、唐崇惕(1963)在福州发现冠扇盘牛首吸虫Rhipidocotyle cornatum Tang et Tang,1963。在海产鲈鱼体内,未发现这些种类。在日本报道以鲈鱼为宿主的有Opecoelus lateolabracis Yamaguti,1958;Isocodium mediolecithale Ozaki,1927;  相似文献   

12.
13.
东海大黄鱼的复殖吸虫(吸虫纲:牛首科、半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orcea(Richardson)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主要产于东海。关于大黄鱼的吸虫,过去研究不多,顾昌栋(1975,1976,1978)曾有过报道。作者于1960年和1979—1982年在东海先后剖检大黄鱼1,069尾,收集吸虫标本经鉴定共得10种,分别隶属于牛首科及半尾科,其中有4个新种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海产鱼类的复殖吸虫十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内记述我国沿海鱼类的复殖吸虫10新种。所列虫体各器官测量数据均以毫米计算。模式与副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中盘科 Gyliauchenidae Ozaki,1933  相似文献   

15.
前殖吸虫属(Prosthogonimus)及棘口吸虫低颈属(Hypoderaum)吸虫是寄生于家禽的常见寄生虫,成虫分别寄生于成禽的输卵管和肠道。常引起家禽软壳蛋、无壳蛋或产蛋停滞。家禽前殖吸虫病和棘口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对农村家禽饲养业有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后唇科吸虫三新种(吸虫纲:复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后唇科吸虫3新种,即东山后唇吸虫Opistholebesdongshanensis.sp.nov.东山异唇吸虫Heterolebesdongshanensis.nov.和兔头异唇吸虫Helterolebeslagocehpalisp.nov模式标本式采自福建省东山县沿的棕斑兔头TunLagoceophaluslunaris spadiceus肠道内。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寄生于蛙类的枝腺科吸虫一新亚种——柔弱似侧殖吸虫四川亚种Pleurogenoides tener sichuanensis subsp.nov,。新亚种肠支伸至睾丸之前;卵巢近圆形;子宫经虫体左侧前伸,并在肠管、食道和口吸盘区域形成盘曲;生殖孔位于食道水平等特征而不同于指名亚种Pleurogenoides tener tener。新亚种具有食道和子宫末段,睾丸并列,生殖孔位于食道水平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Pleurogenoides ifranensis。  相似文献   

18.
复殖类吸虫的生活史通常要经过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及囊蚴几个阶段。随大便排出的虫卵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卵内已含有成熟的胚胎(毛蚴)。有的虫卵在子宫内孵化(如棘口科并睾吸虫属的一种Parochis acanthus),有的要经过体外发育后才孵化(如姜片虫),有的成熟卵进入螺体后才孵化(如华枝睾吸虫),但大多数吸虫卵落入水内,经发育后,孵出毛蚴,若侵入适当的中间宿主后才能继续发育。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软体动物,通常是腹足类,有时是瓣鳃类或掘足类,但未见于头足类和双神经类。在软体动物体内大多数都要经过胞蚴阶段,有的还有子胞蚴(如日本血吸)。由胞蚴或子胞蚴产生雷蚴,但也有的没有雷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研究了倪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niedashui pan&Wang)和湖北复口吸虫(Diplostomum hupehensis pan&Wang)早期生活史的实验生态,包括温度、光照度对它们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及某些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鱼类,有时会流行一种复口吸虫尾蚴引起的眼病。目前已发现30余种鱼类均可患此病。病鱼的症状为眼球水晶体混浊成乳白色,严重时眼角膜破裂,水晶体脱出。病是由于复口吸虫的尾蚴寄生在眼球水晶体内形成的。此病可以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