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建立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顺铂(DDP)耐药细胞株,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调控三阴性乳腺癌DDP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间歇诱导法建立MDA-MB-231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在MDA-MB-231/DDP中构建TGF-β1沉默细胞并分为TGF-β1沉默组(sh-TGF-β1)、阴性对照组以及对照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TGF-β1含量。另取MDA-MB-231细胞和MDA-MB-231/DDP细胞分为MDA-MB-231组(正常培养MDA-MB-231敏感细胞)、MDA-MB-231-DDP组(正常培养MDA-MB-231 DDP耐药细胞)、TGFβ1-shRNA组(MDA-MB-231 DDP细胞转染TGFβ1-shRNA慢病毒载体)和MDA-MB-231-DDP+3-MA组(MDA-MB-231 DDP细胞给予5mM 3-MA处理2 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耐药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耐药指数及逆转耐药指数,RT-qPCR检测TGF-β1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II表达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流的变化,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建立DDP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耐药指数为5.231;MDA-MB-231/DDP细胞的TGF-β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较MDA-MB-231细胞显著上调(P<0.05)。DDP耐药细胞MDA-MB-231/DDP中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表达较MDA-MB-231细胞显著升高(P<0.05);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后MDA-MB-231/DDP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表达显著下降(P<0.05);沉默MDA-MB-231/DDP细胞的TGF-β1基因后,DDP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指数从5.231下降到3.404,同时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表达降低(P<0.05),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黄色和红色斑点的显著减少,表明自噬受到抑制。结论:TGF-β1与三阴性乳腺癌DDP耐药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增加自噬引起MDA-MB-231细胞DDP耐药。通过沉默TGF-β1可降低自噬水平,恢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顺铂对大鼠造成的听力损伤及耳蜗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体内实验,运用顺铂腹腔注射的方法,连续七天注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检测,观察顺铂对不同日龄的大鼠听力损伤情况;测听后取耳蜗,通过基底膜铺片和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听力损伤后对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影响。体外实验,耳蜗器官培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顺铂对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影响。结果:顺铂具有耳毒性,会对大鼠听力造成损伤,高频听力损伤更加严重,而且对不同日龄的大鼠造成的听力损失不同,小日龄的大鼠对顺铂耳毒性更加敏感。体内实验,顺铂耳毒性造成听力损失,会引起大鼠耳蜗毛细胞的缺失,但未观察到明显的螺旋神经元缺失,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Cleaved caspase-3阳性螺旋神经元细胞。体外实验,可以观察到顺铂同时引起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产生明显的损伤。结论:体、内外实验,都可以建立稳定的顺铂耳毒性大鼠耳聋模型,对研究顺铂损伤耳蜗毛细胞的发生机制和保护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生长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CIP1蛋白表达。结果丙戊酸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A549细胞生长;丙戊酸钠上调G0/G1期比例,下调S期和G2/M期,不影响细胞凋亡;丙戊酸钠上调p21WAF1/CIP1蛋白表达。结论丙戊酸钠上调p21WAF1/CIP1表达,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A549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D-L1/3'-UTR上单核苷酸多态性rs4143815与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首先,测定262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rs4143815的基因型;然后,统计分析基因型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PD-L1/3'-UTR上单核苷酸多态性rs4143815与奥沙利铂治疗的疗效显著相关(P=0.028);与C/C型相比,C/G型患者的化疗疗效更好(OR=2.10),而G/G型患者的疗效却更差(OR=0.49)。然而,G/G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OR=0.46)。此外,PD-L1/3'-UTR上单核苷酸多态性rs4143815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显著相关,G/G型患者的肿瘤体积比C/C型患者更小(R=0.08)。结论:rs4143815与奥沙利铂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肿瘤大小显著相关,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参考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华蟾素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寻联合治疗增敏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顺铂单药和华蟾素联合顺铂处理人骨肉瘤U2OS细胞1-3天,通过CCK-8法检测其对U2O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其对U2OS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U2OS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caspase-3、caspase-9等凋亡相关分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单用华蟾素或顺铂均可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并可以上调促凋亡基因Bax下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联合用药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较单药组明显增加。结论:华蟾素联合顺铂与单一用药相比能够显著抑制人骨肉瘤细胞U2OS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两药联合应用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症状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97.50%vs. 80%,P0.05);两组的累及导联数、痫样放电、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较治疗前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嗜睡、皮疹、头痛、感觉异常、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治疗,其可更有效控制癫痫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观察组使用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使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常规5孔操作法。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手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腹例数、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脐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 d、3 d、5 d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1d、3d、5d时hs-CRP、TNF-α、IL-6、NE、E、Co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小肠穿孔、肠梗阻、感染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5孔操作法相比,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但术后炎症因子表达更低,应激反应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受益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功能状态评分(KPS)和体力状况评分(ZPS),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临床受益率和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KPS评分显著升高,ZP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4周观察组KPS评分显著升高,ZP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较好,能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临床受益率、生活质量和1年生存率,较单用卡培他滨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顺铂对胃组织Cajal间质细胞(Cajal interstitial cells,ICCs)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以及姜黄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和顺铂+姜黄素组,每组各10只。姜黄素(200 mg/kg/d)混悬液连续灌胃15天。顺铂于实验结束前5天开始腹腔注射(2 mg/kg/d)共5天。计算每只小鼠最后5天的体重增减值,停药24 h后测量小鼠的胃排空率。电镜检测胃组织ICC超微结构,并测定特异性反映ICC功能变化的Ano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注射顺铂后各组小鼠的体重和胃排空率均显著降低(P0.01);与顺铂组相比,姜黄素预先灌胃组小鼠体重下降较少(P0.01),胃排空率有所回升(P0.05)。注射顺铂后,胃组织中ICCs受损,尤其与周围神经和肌肉间的缝隙连接增大甚至断裂,而姜黄素可以减轻这种损伤。同时,顺铂组胃组织中Ano1 m 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加姜黄素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而姜黄素可通过减轻顺铂所致胃组织ICC结构损伤以及增强Ano1表达进而增强ICC慢波起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和高危腺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能够大大降低其死亡率。因而,在临床普及结直肠癌筛查有助于遏制该疾病的危害。目前,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方法需要肠道准备,且具有侵入性,易造成肠道穿孔等缺点,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不利于其作为大规模筛查技术推广实施。近年来非侵入性的结直肠癌诊断方法发展迅速,这类方法主要通过检测粪便或血液样本中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无创筛查提供了可能。但由于粪便、血液样本的成分复杂,对其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仍然在不断研究和完善中。本文分别从基于粪便样本和血液样本的检测技术两方面入手,探讨了近年来结直肠癌无创筛查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新合成黄腐酚类似物联合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5、7.5、15、20 μmol/L)黄腐酚类似物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和正常MRC-5细胞48 h后,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计算出黄腐酚类似物对2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MTT实验进一步观察IC50最低的黄腐酚类似物联合顺铂对Hela和MRC-5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Hela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黄腐酚类似物a8、a13、b11和b12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a13的IC50值最小;另外,这4种浓度的黄腐酚类似物对正常MRC-5细胞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且a13的IC50值最大。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a13组、顺铂+a13组中正常MRC-5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铂组、a13组和顺铂+a13组中宫颈癌Hela细胞存活率、G2/M期细胞百分比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c)、Bcl-2关联X蛋白(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顺铂+a13组中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顺铂组、a13组(P<0.05)。结论:黄腐酚类似物与顺铂联合可协同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表现良好的化疗增敏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过表达COX-2的结直肠癌中花生四烯酸代谢与PTEN及其下游通路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过表达COX-2结直肠癌细胞系CT26和Apc Min/+小鼠腺瘤模型,联合花生四烯酸、COX-2抑制剂NS-398和COX-2基因敲除的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活性氧的产生;Transwell和克隆形成试验观察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PTEN及其下游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花生四烯酸通过COX-2酶代谢产生活性氧并失活PTEN抑癌基因表达,从而激活PI3K-AKT蛋白促进CT26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而COX-2抑制剂NS-398阻止了花生四烯酸在CT26结直肠癌细胞中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同时,在COX-2基因敲除Apc Min/+小鼠腺瘤组织中,减弱了氧化应激水平,增加了PTEN表达,抑制了PI3K-AKT磷酸化,进一步抑制腺瘤生长,提高小鼠生存率。结论:花生四烯酸通过COX-2酶代谢产生活性氧下调PTEN活性,并激活PI3K-AKT促进结直肠癌生长;COX-2抑制剂可间接促进PTEN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生长,能够作为CRC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顺铂对HepG2细胞增、细胞周期及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ICAM-1和ABCG2)的影响。方法:选取HepG2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MT比色法、PI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其增殖、细胞周期、CD133、ICAM-1和ABCG2表达的影响。结果:每个浓度顺铂作用后均可以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力(F=12.23,P=0.004);顺铂对HepG2细胞增殖力的抑制作用和浓度可能与时间成正比。0 mg/L组静息期(G0/G1期)细胞比例为(50.25±0.79)%、2 mg/L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89.24±0.41)%、4 mg/L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29.54±3.02)%,2 mg/L组和4 mg/L组分别比0 mg/L组显著上升和下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6.53、-3.65,均P0.05)。0 mg/L组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为(47.13±0.74)%、2 mg/L组S期细胞比例为(5.65±0.42)%、4 mg/L组S期细胞比例为(67.46±3.24)%,2 mg/L组和4 mg/L组分别比0 mg/L组显著下降和上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7.35、3.79,均P0.05)。结果提示2 mg/L组和4 mg/L组顺铂可让HepG2在G0/G1期与S期显著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铂处理后,剩余的HepG2细胞的CD133、ICAM-1和ABCG2呈现高表达水平。结论:HepG2细胞系中会有很少部分肝癌干细胞避开了顺铂的杀灭作用,是造成临床上肝癌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泛素结合酶E2T(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T,UBE2T)基因对结肠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结直肠粘膜细胞FHC,采用将UBE2T基因慢病毒质粒转染至FHC细胞48 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UBE2T蛋白、Ki67、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转染空质粒的FHC细胞相比,UBE2T基因慢病毒质粒转染FHC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调(P0.05),UBE2T蛋白明显增加,Ki67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且Bax的表达明显下调而Bcl-2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UBE2T基因能够促进正常结肠粘膜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HuR调控PDGFC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软件预测分析,乳腺癌细胞中PDGFC 3'UTR的HuR结合位点;在RNA免疫共沉淀实验中,加入PDGFC刺激后检测HuR与PDGFC mRNA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PDGFC 3'UTR五个截短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uR调控PDGFC的结合位点。结果:软件预测分析发现,PDGFC 3'UTR可能存在五个HuR结合位点;RNA免疫共沉淀实验中,当加入PDGFC刺激后,HuR与PDGFC mRNA出现免疫共沉淀,证明HuR和PDGFC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PDGFC mRNA3'UTR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显示,第2个和第4个位点可与HuR结合调控PDGFC。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乳腺癌细胞中HuR通过与PDGFC mRNA 3'UTR结合调控PDGFC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紫杉醇(PTX)、长春瑞滨(NVB)两药与顺铂(DDP)联用方案对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P方案和NP方案两组,每组30例。TP方案组:顺铂25mg/m2,d1~d3,紫杉醇175 mg/m2,d1;NP方案组:顺铂25 mg/m2,d1~d3,长春瑞滨25 mg/m2,d1和d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TP方案有效率56.7%(17/30),中位缓解期7.5个月。NP方案有效率53.3%(14/30),中位缓解期7.7个月。组间疗效及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与NP方案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6.7%、76.7%、56.7%、43.3%和26.7%、76.7%、56.7%、43.3%,两方案血液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及关节肌肉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0.0%、13.3%和16.7%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长春瑞滨与顺铂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都可做为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一线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法(CCK-8)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blotting)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Fas、FasL、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槲皮素(50~200 μmol/L)作用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 24 h、48 h和72 h对其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细胞划痕实验中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划痕宽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Transwell试验中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穿膜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中Bcl-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as、FasL和Bax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中Bcl-2 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as、FasL和Bax 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其通过作用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而激活外源性凋亡途径,通过作用Bcl-2凋亡信号通路而激活内源性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小RNA-221/222(miR-221/222)对乳腺癌MDA-MB-231/阿霉素(DOX)细胞DOX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221/222抑制物(miR-221/222 inhibitor)至MDA-MB-231/DOX细胞内(Inhibitor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转染无关序列的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MDA-MB-231细胞株及MDA-MB-231/DOX细胞株的miR-221/222表达水平及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转染48 h后MDA-MB-231/DOX细胞对DOX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MDA-MB-231/DOX细胞的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检测转染后MDA-MB-231/DOX细胞内促凋亡蛋白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Bcl2蛋白修饰因子(BMF)以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7(p27Kip1)的表达情况。结果:MDA-MB-231/DOX细胞中的miR-221/222表达水平高于亲本MDA-MB-231细胞(P0.05);MDA-MB-231/DOX细胞转染miR-221/222 inhibitor 96 h后,miR-221/222的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DA-MB-231/DOX细胞转染miR-221/222 inhibitor 48h后,DOX继续处理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且细胞内的促凋亡蛋白PUMA,BMF以及p27Kip1的表达均增加(P0.05);DOX对inhibitor组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及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miR-221/222能够增加MDA-MB-231/DOX细胞对DOX的耐药性,这可能与下调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降低miR-221/222水平可诱导MDA-MB-231/DOX凋亡,并且上调促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部分逆转MDA-MB-231/DOX对DOX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 LncRNA FAR2P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https://portal.gdc.cancer.gov/)数据库分析LncRNA FAR2P1差异表达量。根据169例LncRNA FAR2P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和1180例LncRNA FAR2P1 低表达患者随访资料,分析LncRNA FAR2P1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首先利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FAR2P1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SKBR3)和乳腺正常上皮细胞(MCF-10A)中的表达水平;转染小干扰(si-RNA)获得低表达 FAR2P1的细胞株, 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EDU实验、克隆形成评估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 实验探究 FAR2P1 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流式分析FAR2P1 是否调节细胞凋亡;体内异种成瘤模型评估 FAR2P1 在体内对乳腺癌增值的调节作用。结果:LncRNA FAR2P1在MDA-MB-231、SKBR3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且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负相关。体外实验表明,敲低MDA-MB-231和SKBR3细胞中的 FAR2P1 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减弱,但是凋亡率明显升高。体内异种成瘤模型显示沉默 FAR2P1相比对照,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结论:LncRNA FAR2P1 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且参与调控乳腺癌增殖、凋亡和迁移。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基因通过诱导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SK-BR-3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SOX2、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和核受体亚家族4 A组成员1(NR4A1)的mRNA表达量及对应蛋白表达量。分别构建SOX2敲减质粒NC和si-SOX2并转染MDA-MB-231,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构建共培养体系,连续培养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 T细胞杀伤率,ELISA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物IL-2和IFN-γ,qRT-PCR 检测 T 细胞耗竭标志物 PD-1、TIM3和NR4A1 mRNA表达量。结果:与MCF10A相比,MDA-MB-231与SK-BR-3中SOX2、PD-L1、TIM3、NR4A1的mRNA表达量及对应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si-SOX2组SOX2 mRNA和PD-L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T细胞杀伤率增加,IL-2和IFN-γ水平升高,PD-1、TIM3和NR4A1 mRNA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SOX2基因可能通过诱导PD-L1高表达,进而促使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能力增强,沉默SOX2表达可以增强T细胞杀伤力,抑制肿瘤增殖,SOX2基因有望成为乳腺癌干预的重要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