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纹蓟马属Aeolothrips Haliday是纹蓟马科中的一个大属。常见于草本植物或灌木上,尤以花中为多。其行动敏捷,适于捕食小型昆虫,如蚜虫和他种蓟马,在生物防治中能起一定作用。近几年来,在天敌昆虫普查的鉴定中,发生过不少纹蓟马种类混淆的例子。现把我国7种纹蓟马的鉴别特征制成检索表供参考。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头长、宽相等或宽略大于长,头和前胸无长鬃(图5b)。触角9节,末端4节短小,第3节背面和第4节腹面端半部的感觉域里纵带状(图1a)。下颚须3节,下唇须4节。  相似文献   

2.
在陕西省南部采集的一批蚜茧蜂标本中,发现一新属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乳瘤蚜茧蜂属Papilloma,新属 头横宽,有后头脊。触角线状,12节。复眼大,卵圆形。上颚具二齿,下颚须2节,下唇须4节。中胸盾片光滑,盾纵沟短而不明显。前翅翅痣长三角形,长为宽的3.6  相似文献   

3.
纹蓟马属Aeolothrips Haliday隶于纹蓟马科,是一个较大的属。本文报道该属4个种,包括一新种和我国三个新纪录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纹蓟马,新种Aeolothrips xinjiangensis Han, sp. nov.(图1—3) 雌虫 体长约1900μm(以下量度单位均为μm)。暗棕色,胸、腹部有红色素。触角除节Ⅱ最端部、节Ⅲ基半部、节Ⅳ基部1/4—3/4黄白色外,其余各部分灰棕至暗棕色。前翅基色白,有2个后缘相连而较短的暗带,暗带前缘短于后缘。前足胫节淡黄白色,但边缘大部暗,中胫节端部1/4,后胫节端部1/7突然淡白色;各足跗节色暗。  相似文献   

4.
记述采自新疆地区网翅蝗科雏蝗属 Chorthippus 短翅亚属1新种,即果子沟雏蝗 Chorthippus (Altichorthippus) guozigouensis sp. nov.。新种近似于姜氏雏蝗Ch. charpini Chang, 1939 与积石山雏蝗 Ch. jishishanensis Zheng et Xie, 2000。与后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头侧窝长为宽的3.00倍;♂触角短,刚不到达后足股节基部;♂前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后缘,其前缘脉域宽为中脉域宽0.67倍,前后肘脉合并,肘脉域消失;♂后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中部;尾须顶端到达肛上板长的一半,膝部与后足胫节端部棕色,非黑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绵粉蚧长索跳小蜂Anagyrus schoenherri Westwood中国新记录 雌:体长1.6—2.0毫米.体色黄白色.复眼黑色,单眼红色.触角除柄节中部和两端、梗节基部、索节1—5节及第6节背面褐色外,金黄白色.上颚黄白色,端部褐色.足黄色,跗节浅褐色,爪褐色.翅透明,翅脉褐色.头横形.上颚2齿,下颚须4节,下唇须3节.单眼钝三角形排列。触角短于头胸长度之和,着生于口缘,柄节强度扁化,中部下缘膨大,长约为宽的3倍左右,梗节约与第1索节等长,长约为宽的2倍,索节6节,各节约等长,棒  相似文献   

6.
在整理蟋蟀总科的标本中,发现金蛣蛉科Eneopteridae两新记录属和两新记录种。现报导如下: 伪鸣蛣蛉属Pseuditara Chopard,1969,中国新记录 头小,头顶前倾,额突约与触角柄节等宽。足很短,前胫节基部外侧有一小圆形听器,内侧一大卵圆形听器,后胫节背方有刺3对,基部具齿。雌雄翅脉相似,雄肛上板形状特殊(图1),雌产卵管约与后腿节等长。伪鸣蛣蛉Pseuditara lineaticeps Chopard,1969,中国新记录种 中等大,茶褐色。头深褐色有光泽,后头区有四条淡色纵纹,颜面短,复眼稍凸出,侧单眼大,黄色,中单眼很小,触角淡褐色,下颚须短小,第四节短于第三节,第五节端部膨大。前胸背板宽约为长的两倍,前方略狭,前  相似文献   

7.
我国白蛉新记录—安氏白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氏白蛉(Phlebotomus andrejevi Shakirzjanova, 1953)系白蛉属(Genus Phlebotomus)副蛉亚属(Subgenus Paraphlebotomus)的一种。在国外分布于苏联中亚地区、阿富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1979年,我们首次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荒漠内采集到了这种白蛉,为我国白蛉种类的新记录。 该种白蛉除了具有副蛉亚属蛉种共同的基本特征外,雄蛉上抱器第一节的突出体(长:宽为2∶1)呈杵状,其顶端的刷状毛较密且略向两侧展开;上抱器第二节长与宽的比例为4∶1,顶端和亚顶端呈叉形,各有长毫1根,另有2根长毫分别位于该节中部和近基部1/3处(如图)。雌蛉的下颚须列式为1,(2,4),3,5。受精囊绝  相似文献   

8.
纹翅跳小蜂属Cerapteroceroides Ashmead(1904)(异名:Metacerapterocerus Ishii,1928),属于跳小蜂科(Encyrtidae)Mirini族。 本属与Cerapterocerus Westwood(1833)属(♀)的相似特征为:索节6节,小盾片末端无刷状毛丛,触角强度宽扁,前翅有放射状斑纹,中胸盾片和小盾片向背面鼓起,小盾片非半圆形,宽小于长,有后缘脉但很短,上颚有3个齿。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本属梗节“B”字形,亚缘脉在端1/3处无三角形膨大部分,而Cerapterocerus Westwood(1833)属  相似文献   

9.
华象白蚁属,新属Sinonasutitermes Li,gen.nov. 本新属兵蚁,体大型,多态(二态或三态)。 大兵蚁(图1、3、4、5)头部黄色,象鼻黄色带褐。除象鼻端部有几根毛外,头部、胸部几乎无毛,腹部背板有少量幼小短毛。 头除象鼻外,宽明显大于长,宽圆形,两侧圆形凸出,后缘宽圆形。触角13节,第3节长为第2节2倍或更多。上颚有极短小尖刺,前胸背板马鞍状,前半部直立翘起。胫节距式为2:2:2。跗节4节。 小兵蚁(图1、3、5)色泽、毛序、头型均似大兵蚁。上颚尖刺极小,多数仅是点尖状。触角仅12节。距式2:2:2。跗节4节。  相似文献   

10.
六斑鳞纹天蛾Acosmeryx huangshana Meng,新种 雄:体长34.5毫米,翅展68.5毫米。体棕褐色。触角背面棕色,腹面黄褐,纤毛灰白色,中部较粗,向端部渐细,弯钩数节极细。下唇须末节端部略超过头顶,第一节外侧白色,余为赤褐色并杂以灰鳞。头顶棕褐色。颈片及肩片鳞毛褐色。胸部棕褐色。足深褐色,腿节具长而密的黄褐色鳞毛,中、后足胫节至第一跗节的外侧有白色鳞毛,中、后足胫节上的一对端距长度不等,长距约为短距之二倍。前翅棕褐色,外缘较平直,亚外缘线棕黑色,自顶角后方呈弧形延伸至M_3脉端部终止;顶角附近R_4及R_5脉端部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7.
18.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