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和消化异物的能力,两个过程意义也不相同。如果只能吞噬异物(包括微生物),而不能或不适当消化和降解异物,必将有害于机体,引起甚至加重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有关人体和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吞噬率及其指数)作为免疫学指标已运用很多,但只有在检测吞噬指标的同时进行溶酶体消化力的观察,才可能全面认识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商品名:思连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影响。方法将SPF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Ⅰ组灌胃生理盐水,Ⅱ组灌胃婴儿双歧杆菌菌悬液,Ⅲ组灌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菌悬液,每天给药0.5 mL,菌液浓度为1.0×10~8 CFU/mL,连续给药10 d后小鼠腹腔注入2%鸡红细胞悬液1 mL(红细胞数量为2×10~8个/mL),30 min后处死,取小鼠腹腔洗液,观察并记录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及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数,计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升高(Ps0.05),其中Ⅲ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其婴儿双歧杆菌通过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吞噬试验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成分之一,可以吞噬微生物和其他异物颗粒,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在普通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内容的教学中都有巨噬细胞吞噬实验,但常规的体内吞噬法对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异物的时间不容易掌握。因巨噬细胞不是未吞噬就是吞噬物已被消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石韦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小鼠灌胃高、中、低3个剂量石韦水煎液,研究其对正常小鼠和由左旋咪唑引起的免疫亢奋模型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淋巴细胞转化、IgM分泌量的影响;观察石韦对小鼠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结果 石韦可抑制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gM的分泌量(P<0.05).3个剂量的石韦均可调节免疫亢奋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至正常水平,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IgM的分泌量至正常水平.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石韦低剂量组为(16.13±1.13)d,中剂量组为(15.62±1.01)d,高剂量组为(14.89±2.01)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75±0.89)d.结论 石韦可抑制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亢奋小鼠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减轻机体对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转移因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和对脾细胞E玫瑰花形成的作用。转移因子为本单位从健康猪脾细胞提取的针剂,含多核苷酸和多肽等低分子生物活性物质,每支含量为3×10~3个脾细胞提取物,每天一次0.5ml剂量注入小鼠体内,连续5次后取动物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悬液,测定其吞噬功能并观察E玫瑰花形成作用。结果表明,转移因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的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对小鼠脾细胞E玫瑰花形成作用与对照组比差异也极显著(P<0.01)。从而看出,转移因子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亦能使特异的玫瑰花形成细胞中T淋巴细胞增多,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流式细胞仪和双光子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方法,并同传统光学显微镜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方法相比较,探讨其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效应的优越性。常规方法获取小鼠腹腔和脾脏巨噬细胞,制备巨噬细胞悬液。常规制备鸡红细胞,计数并调整活细胞数,用5-二醋酸羧基荧光素琥珀酸单胞菌酯(5-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SE)染色,与巨噬细胞共温育一定时间后,小鼠巨噬细胞特异性荧光抗体F4/80标记巨噬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中CFSE阳性百分率来表示巨噬细胞吞噬率;应用双光子显微镜观察被吞噬的CFSE阳性鸡红细胞动态分布情况。同时,采用传统光学显微镜吉姆萨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结合双光子显微镜检测巨噬细胞吞噬率与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法比较,两者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双光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可以定性与定量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该方法具有灵敏、快捷、重复性好以及准确率高的特点,是进行免疫学研究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性的体内检测方法进行改进.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甘草多糖、鸡红细胞于37℃共同孵育1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吞噬状态,统计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并将改进后的体外吞噬方法用于检测酵母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和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体外吞噬法测定的结果与传统的体内吞噬法比较,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n=6,P<0.01).酵母多糖对巨噬细胞刺激1 h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吞噬功能显著性增强;巨噬细胞形态上出现被活化的特征.应用改进后的方法研究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不需染色,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进行,保持了细胞活性,有简便、成本低以及准确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普通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对脂多糖诱导BALB/C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0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0μM、100μM和300μM异丙肾上腺素加入BALB/C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培养液,2h后用脂多糖(LPS,10μg/mL)刺激,孵育6h后以ELISA法测定上清中TNF-α水平,24h后测定上清中IL-10的含量,并观察腹膜巨噬细胞时中性红吞噬能力的变化.结果:异丙肾上腺素使BALB/C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分泌TNF-α降低,IL-10分泌增加,增加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调节巨噬细胞分泌功能及吞噬功能,使炎性因子分泌减少,抑炎因子分泌增多,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宿主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应对烟曲霉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滴鼻方式使野生小鼠和磷脂酶D双基因敲除小鼠(pld1~(-/-)pld2~(-/-))感染烟曲霉孢子后,取小鼠肺组织、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组织匀桨与菌落计数的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烟曲霉负荷,采用eBioscience公司的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分泌情况;分离两种小鼠的骨髓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巨噬细胞(BMDM),制霉菌素法检测其吞噬和杀死烟曲霉孢子的能力。结果感染烟曲霉孢子6 h后,pld1~(-/-)pld2~(-/-)小鼠肺部真菌负荷显著高于野生小鼠,其肺泡灌洗液和肺泡巨噬细胞中均存在大量孢子,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浓度显著升高;体外实验证明pld1~(-/-)pld2~(-/-)小鼠的BMDM细胞吞噬和杀死烟曲霉孢子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小鼠pld1基因和pld2基因同时敲除导致其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死烟曲霉孢子的能力显著减弱,进而可能降低小鼠抗烟曲霉感染的能力。同时机体可能通过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以招募其他免疫细胞杀灭烟曲霉孢子。  相似文献   

10.
巨噬细胞可作变形运动,并具有吞噬异物的能力。为了观察巨噬细胞,常规方法是,在取材前给活体注射无毒染料如台盼蓝、墨汁或中性红等。在制片中再选用碱性染料复染细胞核。本人采用活体注射台盼蓝后,取其组织块,经碱性品红整块复染,制成观察肝脏、脾脏、淋巴结内巨噬细胞的切片,取得比片染法更满意的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一)染料配制 1.1%台盼蓝注射液台盼蓝1克加生理盐水100毫升,经煮沸,过滤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DM9811发酵滤液中存在的100200 bp长的RNA片段(Ls-RNA)的免疫调节与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用L929细胞检测TNF,用免疫保护试验检测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Ls-RNA可增强脾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小鼠肝癌Hca-F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但对TG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Ls-RNA有一定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巨噬细胞冠蛋白-1(Coronin-1)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逃逸免疫杀伤有关。该研究探讨了p S-EGFP-SP-Coronin-1si RNA重组质粒靶向抑制巨噬细胞Coronin-1表达后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用该质粒转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质粒转染前后细胞Coronin-1的表达水平。以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分别感染转染质粒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通过细胞内细菌菌落计数和细胞爬片抗酸染色法评估巨噬细胞转染质粒前后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质粒组细胞及对照组细胞吞噬耻垢分枝杆菌后不同时段的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显示,该质粒能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Coronin-1的m 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感染耻垢分枝杆菌6 h后,转染质粒组细胞内细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感染耻垢分枝杆菌48 h后,转染质粒组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以上结果表明,p S-EGFP-SP-Coronin-1si RNA重组质粒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Coronin-1的表达,并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和凋亡杀菌,为开发靶向巨噬细胞Coronin-1的抗结核基因治疗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纯净水对照组与发酵果蔬汁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饮水法喂饲小鼠,测定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测定、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种果蔬汁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和DTH程度。结论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灌胃法观察了微量元素锂、锌、硒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锂、锌、硒均可促进胸腺、脾脏增长 ,显著提高小鼠E 花结形成、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亦可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可见 ,适量的锂、锌、硒可促进胸腺、脾脏增长 ,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EA花环试验及体外吞噬实验检测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EA 花环率及吞噬功能,结果发现昆明小鼠比同龄C_(57)BL/6、BALB/c及NIH小鼠Mφ的EA花环率高。在昆明及BALB/c小鼠中青年鼠的EA花环率又较老年鼠为高。用黄芪水,黄芪多糖及巯基乙醇酸钠处理后Mφ的EA花环率升高,用秋水仙碱及氢化可的松处理后Mφ的EA花环率降低。MφEA花环率的高低与Mφ吞噬功能的高低相平行。Mφ对抗体包被的CRBC的吞噬能力比对CRBC的吞噬为高,吞噬效应随抗体浓度而改变,表明FC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大于非特异性吞噬作用。MφFC受体的数目及其功能与Mφ的激活状态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研究姜黄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胞核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够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小剂量姜黄素能够增加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大剂量姜黄素能够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姜黄素能够抑制脾淋巴细胞胞核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可能的机制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分析小麦蛋白活性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小鼠灌胃小麦肽10d,第8天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测定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含量、脾细胞增殖、体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处理显著的降低了小鼠血清中抗SRBC抗体(溶血素HC50)水平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伴随着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降低和MDA含量的提高。给小鼠灌胃小麦肽可以恢复HC50和脾细胞增殖,显著提高抗体生成细胞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此外,小麦肽增强了小鼠血清清除DPPH和清除·OH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小麦肽可以调节应激状态引起的机体抗氧化体系紊乱及免疫功能的降低。这可能与小麦肽缓冲自由基生成、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from Scallop Skirt,SS-GAG)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Ⅰ)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无菌条件下给予小鼠注射扇贝糖胺聚糖SS-GAG,连续11天,并在给药第三天给小鼠腹腔注射HSV-Ⅰ病毒悬液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用MTT等方法观察SS-GAG对HSV-Ⅰ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及对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扇贝糖胺聚糖SS-GA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强HSV-Ⅰ感染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HSV-Ⅰ感染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并且能促进其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1)。结论:扇贝糖胺聚糖在体内有一定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PCR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S1P受体1-3(S1PR1-3)的表达,然后应用吞噬实验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磷酸鞘胺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对其吞噬功能的调节。分别应用药理学工具和小干扰RNA的方法研究S1P调节其吞噬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表达S1PR1-3;S1P剂量依赖地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吞噬功能,应用S1PR2或S1PR3的拮抗剂和si RNAs可抑制S1P增强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吞噬活性;而应用S1PR1的拮抗剂和si S1PR1并不影响S1P增强的RAW264.7的吞噬作用;且S1P可以显著上调RAW264.7中S1PR2和S1PR3的表达,但是不改变S1PR1的表达,提示S1P通过正反馈机制增强其介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吞噬功能。结果表明,S1P/S1PR2/3信号通路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分子机制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SL-益生素对小白鼠体重及其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鑫  马桂荣 《微生物学报》1995,35(6):455-459
研究了SL-益生素(SL-P)对小白鼠体重和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经急性毒性实验检查,该益生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致病作用。灌服SL-P10d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过SL-P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灌服SL-P10d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水解酶类:血清溶菌酶(血清LSZ),腹腔巨噬细胞溶菌酶(PMφLSZ),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PMφAC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SL-P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