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腐胺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腐胺处理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 3龄幼虫取食量、存活、羽化率、蛹重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胺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羽化及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的影响。经过腐胺处理后,3龄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率、化蛹率及体内SOD和POD活力均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但腐胺对其蛹重、蛹的羽化率及体内CAT活力却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取食后上海青的保护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海青遭受小菜蛾取食为害后,0.5小时内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总酚含量发生变化。就一天内的变化趋势而言,受害叶片的SOD、CAT、POD、PPO活力和总酚含量总体上比正常叶片低,但在15:00时,正常叶片的SOD、CAT和POD活力最低时,受害叶片的三种酶活力却明显上升,在11:00时,正常叶片PPO活力为最低值时,受害叶片的PPO活力达最高,这可能是过度胁迫造成的,正常叶片的PPO活力与总酚量负相关,但受害叶片不呈现这种关系,此外,受害植株的未受害叶的保护酶活力也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可见上海青对小菜蛾的取食胁迫后保护酶的反应是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幼虫对菜心取食量变化的研究,得知小菜蛾幼虫在不同阶段的取食量以及变化规律,累计取食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害虫的某一发育阶段对寄主的危害程度.并根据小菜蛾幼虫取食量与时间关系使用SAS 8.1和Matlab 7.1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小菜蛾幼虫取食菜心的叶面积的拟合曲线为f...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生物碱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及其解毒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生物碱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的生长发育和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s)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取食用LC10和LC90两种浓度雷公藤生物碱处理过的菜叶后,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均被抑制,抑制率随虫龄的增大而降低。2种浓度生物碱处理对GSTs酶活力的影响不相同,低浓度(LC10)处理后酶活力在1—2龄期被显著诱导升高,达对照的2.83倍,而2龄以后则被显著抑制,分别仅为对照的0.20(3龄)、0.39(4龄初)和0.27(4龄末);在高浓度(LC90)处理下,4个不同发育阶段GSTs活力均高于对照,其中1—2龄期达对照的4.07倍,最为明显。CarEs活力在2种浓度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高浓度处理后在1—2、3、4龄初和4龄末期的酶活力分别为对照的2.97、3.29、3.27和2.06倍,低浓度处理后则分别为对照的2.59、2.58、2.31和1.91倍。  相似文献   

5.
油菜幼苗期和蕾苔期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精胺 (Spm)和亚精胺 (Spd)喷施后 ,幼苗期和蕾苔期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提高 ,以 0 .0 1~ 1mmol·L-1浓度范围的效果最好。在相同浓度条件下 ,Spm的效果优于Spd ,蕾苔期处理的效果优于幼苗期  相似文献   

6.
精胺和亚精胺影响水稻种子萌与温度的关系(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以高感白粉病甜瓜‘066’、感病品种‘0544’、抗病品种‘Yuntian-930’为试材,对白粉病菌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处理的甜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 MDA)和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外源Spd对甜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白粉病菌接种后甜瓜叶片的防御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先升后降,MDA含量升高;(2)外源Spd处理缓解了白粉病菌胁迫下甜瓜叶片防御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的下降,降低MDA含量及甜瓜的病情指数,并以1.0 mmol/L Spd处理效果最佳;(3)外源Spd处理使甜瓜叶片产生了更多的H2O2;(4)外源Spd提高甜瓜对白粉病抗性具有一定广谱性,且可向上传导。研究认为,H2O2可能参与白粉病胁迫下信号的传递,外源Spd可通过缓解白粉病菌胁迫下甜瓜防御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的下降来诱导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阿维菌素敏感(ABM-S)和抗性(ABM-R)种群的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进行了活性比较。以单头虫表示酶活力,上述3种酶的活性与虫龄正相关,老熟幼虫期酶活性最高。总体上,ABM-S种群的3种酶活性高于ABM-R种群,SOD活性的种群差异随虫龄的增长而减小,1~2龄幼虫ABM-S种群的SOD活性是ABM-R种群的14.27倍。POD活性在3龄幼虫期性差异最大,为4.80倍。CAT活性在4龄末期幼虫无种群差异,其它龄期的活性差异约1~2倍。上述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抗性并未导致小菜蛾保护酶系统活性增加,这也暗示了昆虫酶系统的能量保守性。  相似文献   

9.
在25℃下以0.01~1.0mmol·L-1精胺和0.01~0.1mmol·L-1亚精胺预处理水稻种子48h,可以提高16℃下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28℃下的种子萌发无影响。种子萌发时胚芽中α-淀粉酶活性和胚芽、胚根的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与活力指数相似。  相似文献   

10.
谢苗  尤民生 《昆虫知识》2011,48(6):1728-1733
本文从解毒酶系的角度研究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对氟虫腈的短期生理生化响应。用氟虫腈LC50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一定时间后,测定小菜蛾幼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酯酶(ES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氟虫腈处理后小菜蛾体内解毒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解毒酶活性逐渐提高。这说明氟虫腈对小菜蛾敏感品系的解毒酶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反之,解毒酶加快了小菜蛾体内对氟虫腈的代谢,降低了小菜蛾对氟虫腈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通过室内外系统试验探讨了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其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成虫产卵的显忌避作用。对幼虫的拒食作用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减少幼虫危害为等方面,印楝素乳油0.005mL/59.0%,使小菜蛾种群趋势指数(I值)降为2.4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1079,采用状态空间分析法就印楝素乳油施用后小菜蛾种群数量动态的模拟分析亦表明,其显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种群发展初期对成虫的忌避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颗粒体病毒对不同蔬菜上小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组建施用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llagranulosis virus(PxGV)后4种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除了能引起幼虫感病死亡外,还能显著地降低成虫的产卵量,推迟产卵高蜂1~2 d,但对化蛹及雌蛾寿命无显著影响。在种群水平上,病毒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综合表现为压低了小菜蛾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在菜心、芥蓝、芥菜和小白菜上小菜蛾实验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在分别为13.7,12.3,10.7和22.7,病毒对小菜蛾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334,0.177,0.280和0.433,表明病毒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能力受到寄主植物的影响,在芥蓝上控制能力最强,其次为芥菜和菜心,而小白菜最次。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是世界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临界高温(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Max)是昆虫耐热性的常用指标.采用动态加热方法,利用自行组装的装置测定了小菜蛾的临界高温,以此作为其耐热性指标,研究发育阶段、饲养温度、世代、性别和热激对小菜蛾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下饲养的小菜蛾4龄幼虫的CTMax均值为50.31℃,显著高于1龄幼虫(43.03℃)、2龄幼虫(46.39℃)、3龄幼虫(49.67℃)以及雌性成虫(45.76℃)和雄性成虫(47.73℃);不同饲养温度(20、25和30℃)下成虫耐热性无显著差异;30℃下饲养1代、3代及6代的不同世代成虫CTMax也无显著变化;所有处理雌雄成虫的CTMax无显著差异;40℃下45 min热激可使5日龄雄成虫的CTMax值从45.51℃增加到46.49℃.  相似文献   

14.
小菜蛾在温带地区越冬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春森  马罡  杨和平 《生态学报》2010,30(13):3628-3636
小菜蛾是世界性重要害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冬季的十字花科植物上能正常发育繁殖,可见到各种虫态。但在温带冬季十字花科植物不能生长的地区,小菜蛾的越冬成为一个重要生态学问题。综述了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小菜蛾越冬的研究进展。小菜蛾在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岛的北陆和东北大部分地区不能越冬,越冬北限相当于冬季积雪覆盖时间为60d的区域;在中国,小菜蛾不能在寒冷的东北地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冬季可见各虫态,但越冬北限尚不清楚;小菜蛾在冬天气候温和的韩国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继续发生;北美洲的加拿大西部和安大略地区大量的试验证明小菜蛾不能成功越冬,在美国南部小菜蛾冬季可正常发生,北部小菜蛾的越冬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但确认春季从南部运输的受小菜蛾感染的甘蓝等种苗是美国北部的重要虫源。小菜蛾在欧洲各地越冬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没有证据表明在英国小菜蛾会发生有显著意义的越冬。目前小菜蛾越冬研究主要采用冬季直接试验观察和基于耐寒性试验的越冬预测两种方法。冬季直接试验观察法包括:(1)利用人工饲养的小菜蛾在田间各种潜在的越冬场所的越冬试验;(2)在秋播、野生或残留的十字花科植物上进行冬季种群的系统抽样调查;(3)越冬前后在前茬为十字花科植物的田块广泛搜寻普查小菜蛾的存活个体。基于耐寒性试验的越冬预测法:在获取小菜蛾越冬场所温度的基础上设计低温处理模式,试验低温处理后小菜蛾的存活率及后续发育和生殖。将试验数据和各地气温或小气候相结合,对小菜蛾在的越冬可能性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临海小菜蛾成虫数量季节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恩国  郑永利 《昆虫知识》2007,44(2):271-274
在浙江临海相隔60km的2个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区,于2002~2005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器每日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雄成虫进行诱集并计数。对两地成虫数量季节消长与种群基数、气温、雨量和日照等因子的相关性做了统计分析,建立了5个预测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可预测全年36个旬期的雄成虫数量变化,从而可预测春季高峰期并对全年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进行预警,这对提高当地小菜蛾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水平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叶碟浸液法测试从松节油合成的26个不同结构萜类化合物样品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4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显示,编号为2,4,8,13,27,31的6个化合物,即诺卜醇、诺卜丙基醚、内型异莰烷基甲醇丙酸酯、4-(1-甲基乙烯基)-1-环己烯-1-乙醇丙酸酯、羟基香茅醛丙酸酯、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处理有效成分为0.01g/mL时,这6个化合物24h拒食率为70%~100%。其中2,4,8号3个化合物拒食活性最高,处理有效成分为0.01g/mL和0.001g/mL时,24h拒食率分别为98.33%,99.80%,100.00%和85.60%,83.90%,66.97%;并且持效性较好,72h拒食率分别为92.67%,89.97%,98.73%和63.20%,63.30%,45.93%。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酪氨酸酶生物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时间动力学法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酪氨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对抑制剂的敏感度以及发育期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酪氨酸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4,反应线性时间为0~2 min,在22℃和4℃下其活性分别可保持12 h 和72 h,在-20℃下至少可保持7 天。不同发育阶段小菜蛾酪氨酸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预蛹>4龄幼虫>蛹>1龄、2龄、3龄幼虫>成虫。苯基硫脲(phenyl thiourea,PTU)对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中浓度(I50)值分别为1.1796 μmol/L和1.2795 μmol/L,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叶片浸溃法,在2001年10月和2002年10月分别测定了福州上街蔬菜基地的小菜蛾,对10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上街菜区小菜蛾对灭多威、杀虫双、辛硫磷、毒死蜱、杀灭菊酯和功夫菊酯等农药极不敏感,已不能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而小菜蛾对氟啶脲、阿维菌素、氟虫腈和虫螨腈比较敏感。通过两次毒力测定比较(2002年10月的LC50;2001年10月的LC50),结果表明,大多数杀虫剂敏感性变化较小。但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敏感性明显下降,毒力倍数达6.65倍,对氟虫腈毒力倍数相差1.48倍。此外,2002年10月小菜蛾对功夫菊酯的LC50为2001年10月的2.02倍。用浸叶法和浸溃法测定多杀菌素、氟虫腈与虫螨腈推荐浓度对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3种药剂浸叶法处理效果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