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简要述及Vero毒素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作用机理,毒素分子中氨基酸置换对毒素活性的影响和Vero毒素及其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4.
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因子为志贺毒素2(stx2),其基因由温和噬菌体编码,由晚期基因启动子调控表达。stx2的合成与释放需要诱导噬菌体溶菌周期,而且正常肠道大肠杆菌感染了毒素编码的噬菌体就能制造毒素和噬菌体,使毒素水平远远超过病原性菌株本身的产量,作者在体外以及鼠肠道验证了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5.
6.
为了使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毒性丧失或减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扩增突变体LTK63/G192基因片段, 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在HPLC系统上纯化目的蛋白,经ADP-核酸转移酶试验及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其酶活性与毒性,纯化的目的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联合一起经滴鼻免疫鸡。结果表明:制备的突变体LTK63/G192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发现,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LTK63/G192 阅读框架正确,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经SDS-PAGE电泳检测,野生型LT及双突变体均表达出约33.0 ku和13.0 ku的两条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质量相吻合;经Western bolt检测,两个蛋白亚基均可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双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和毒性与野生型LT相比酶活性和毒性都有所降低;突变体LTK63/G192能辅助新城疫疫苗在血清和黏膜中产生较高抗新城疫病毒的IgG和IgA。说明LTK63/G192是一个良好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7.
产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是致急性腹泻、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该菌可产生不耐热(LT)和耐热(ST)二类肠毒素。ST因分子量小,难以制备出单(多)克隆抗体,故一般免疫学检查手段难以检出。LT分子量较大,且与霍乱毒素(CT)具有共同的抗原性,故可用...  相似文献   

8.
叶露  韦艳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0):948-950,954
大部分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毒素-抗毒素系统(TA)的遗传基因.mazEF是大肠埃希菌染色体上的一对毒素抗毒素基因,由毒素基因mazF和抗毒素基因mazE组成.其在细菌的生长调控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境压力激活mazEF后,MazF可以通过对mRNA的剪切作用造成翻译停止.mazEF的存在可以增加细菌对环境压力的耐受性、保持细菌遗传物质的稳定、参与抗生素引起的细胞死亡、也在细菌的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乳酸杆菌体外对大肠埃希菌O-78拮抗作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体外对大肠埃希菌O-78的拮抗作用。方法:将乳酸杆菌与大肠埃希菌O-78体外共培养观察拮抗情况及用电镜观察形态变化。结果:等量同时间接种,24h内乳杆菌就将大肠埃氏菌O-78全部抑杀;乳酸杆菌早24h接种,4-8h内将大肠埃希菌O-78全部抑杀;大肠埃希菌O-78早24h接种,在12-24h内全部被抑杀。电镜观察发现,经乳酸杆菌培养液处理,大肠埃希菌O-78细胞膜形态发生变化。结论:本试验中所用乳酸杆菌体外具有抑制杀死大肠埃希菌O-78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为供试菌,探讨秦皮素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TC法测定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测定加药前后菌体培养液电导率和大分子的变化及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电镜结果,分析秦皮素对其细胞膜的影响;通过SDS-PAGE测定秦皮素对供试菌株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逐个检出法研究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质粒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秦皮素可抑制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生长,其最低抑菌浓度为40μg/mL。秦皮素作用菌体5 h后,培养液中的电导率比对照组增加1.96%,但DNA和RNA大分子增加的不明显。秦皮素作用大肠埃希菌20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比对照组降低42%。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的质粒有消除作用,药物作用48 h后,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的质粒消除率为60.3%。结论秦皮素可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其抑菌作用机制与抑制菌体内蛋白质合成和消除菌体内的质粒有关,但对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李岩  张卓然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5):21-22,F004
大肠埃希菌是最早启动全基因组测序的细菌之一,但是对于大肠埃希菌作为共生菌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肠内的生物学本质尚不清楚。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大肠埃希菌基因组中每个必需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以期能进一步了解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就大肠埃希菌基因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其后基因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肠埃希菌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某医院各科室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状况和致病性,了解大肠埃希菌在该院流行情况。方法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仅对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85株菌分为4个基因型,其中B2型25株,致病性最强;D型37株,致病性次之。菌株间亲缘关系表明可能存在院内流行。结论实验获得菌株具有较强耐药性和致病性,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集我院泌尿系统感染高龄患者的尿液,作常规尿标本培养和分离,应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纸片确证法完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结果:129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有62株,占48.1%;在17种常用抗生素敏感试验中,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100%),无耐药株出现,对第一、二、三和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均超过了95%)。结论:泌尿系统感染高龄患者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升高,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严格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类和动物中常见细菌病原体,E.coli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且由于抗菌药物选择压力越来越大,致使菌株的适应性和致病性更强,耐药的传播更快、定植率更高,给全球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近年来,E.coli的异质性耐药(heteroresistance,HR)相关研究相继被报道,异质性耐药是指细菌中的同源亚群对某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是敏感菌进化为耐药菌的中间阶段,不同于完全耐药,异质性耐药在临床上不易及时检出,常导致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因此,为有效防控E.coli感染及耐药的演变,深入剖析E.coli异质性耐药的流行特征及可能的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就E.coli的异质性耐药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异质性耐药从表型特征、检测方法和可能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加强对E.coli异质性耐药的认识和研究,以期为全面了解E.coli耐药过程及发生机制、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减缓完全耐药菌种的出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开封市鼓楼区从业人员开展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调查。方法对2300名健康从业人员分离到2010株大肠埃希菌用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5.0%以上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氯林克霉素和红霉素耐药,80%以上对先锋V、头孢三嗪、头孢哌酮敏感。71.0%菌株呈多重耐药性,耐药谱以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为主。结论导致大肠埃希菌高耐药性的原因是:(1)本地区抗生素使用造成的选择性压力;(2)抗生素的滥用;(3)不良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6.
外膜渗透性降低及主动外排作用是细茵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大肠埃希茵的细胞外膜上存在多种通道蛋白(主要是OmpF和OmpC),其丢失导致药物的内渗减少,从而产生耐药;而大肠埃希茵的主动外排机制是由多种外排蛋白系统介导的,与常用抗生素、合成抗茵药、染料、去污剂及金属离子的多重耐受密切相关,且外排系统具有能量依赖性、底物广泛性、系统多样性及功能复杂性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该茵的外膜低渗和主动泵出系统在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和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肠道微生态紊乱造成的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灌胃给予大肠埃希菌建立肠道紊乱模型,并外源给予维生素D。检测小鼠肠黏膜炎性因子的分泌和小鼠的抑郁情况。结果灌胃给予大肠埃希菌明显促进了肠黏膜促炎性因子的分泌并促使小鼠出现抑郁症状。外源性给予维生素D则明显降低了肠黏膜促炎性因子的分泌,并且缓解了小鼠抑郁的症状。结论维生素D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反应,并缓解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中段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检测ESBLs用表型确证试验,药敏结果分析用WHONET 5.5软件,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儿科门诊和病房送检的1755份中段尿标本中共检出85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8%,男女比为6:11; <3岁的婴幼儿组57例,占67.1%;3~6岁育龄前儿童17例,占20.0%;>6岁儿童11例,占12.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占60.0%;85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为90%以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呋新酯、左旋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可以选用的抗菌素已极为有限,临床要谨慎用药,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修正药物种类.  相似文献   

19.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LEE毒力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力岛又称致病性岛,是近年来在细菌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这一。本文对肠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的肠细胞脱落位点(LEE)毒力岛所编码的毒力基因,其在AE损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来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水平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性水平传播的实验研究。方法采取双纸片法(K-B)检测细菌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供体菌,耐利福平大肠埃希菌(对其他抗生素敏感)作为受体菌进行接合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结果3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6.7%;接合培养后,接合菌携带23kb和25kb大质粒,而无供体菌中一系列小质粒;供体菌和接合菌均携带I型整合子。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产ESBLs菌株可通过质粒和整合子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导致耐药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