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成都地区位于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潮湿,木鼻白蚁属(Stylotermes Holmgren)分布较广,近年来作者等在成都地区陆续采集到一批木鼻白蚁属标本,除高道蓉、朱本忠已鉴定一种成都木鼻白蚁Stylotermes chengduensis外,尚有2个新种,兹记述如下。 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南京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记述分布于云南绿春和沧源的原白蚁科1新记录属:古白蚁属Archotermopsis Desneux 及1新记录种:罗夫顿古白蚁Archotermopsis wroughtoni Desneux.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提供了罗夫顿古白蚁的整体、头部、前胸背板和上颚照片,以及古白蚁属和国内发现的另一古老白蚁属:原白蚁属Hodotermopsis的区别特征.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3.
记述新白蚁属1新种,屏山新白蚁 Neotermes Pingshanensis sp.nov.,新种与长颚新白蚁 Neotermes dolichognathus Xu et Han相近,但体色不同,头长/宽比例不同,触角第2节明显长于第3节,左上颚缘齿4枚,前胸背板前缘具深凹.危害物为潮湿木窗框.模式标本保存于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墨脱县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县府所在地,在北纬29度,东经95度。1974年8月至9月间,中国科学院西藏考察队沿着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进,至米林县的派区,随即翻越多雄拉,在墨脱县境内的阿尼桥、马利翁、背(口止朋)、地东、墨脱,亚让及西工湖等地,采到不少白蚁标本,其中象白蚁属有4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我国19种木鼻白蚁作一检索表,其中部分种作了修订。9新种描述于后。 为了对昆虫分类学报主编周尧教授的敬意,将一新种命名为周氏木鼻白蚁Stylotermes choui。 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正> 大会在福建省水利管理局的主持下,于1982年11月15—17日在福建省惠安县举行,代表来至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和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以及南方10个省、自治区的水利部门负责工程管理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65名,会议热烈地进行了学术交流,肯定了福建省水利管理局试制灭蚁灵毒饵毒杀堤坝白蚁的效果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生态研究室研究成功的“黑翅土白蚁分群孔分布图象判断主巢方位的技术”这两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白蚁科大白蚁亚科两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广东昆虫研究所。1.龙州土白蚁Odontotermes longzhouensis,新种 兵蚁(图1) 头棕黄色;触角黄色;上颚基部棕色,其余部分黑色;上唇棕色;胸部和足黄色;腹部淡黄色。头部有稀疏的毛,上唇前、侧缘有  相似文献   

8.
首次发现并记述成都杆白蚁Stylotermes chengduensis Gao et Zhu,1980有翅成虫,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附鉴别特征图;同时与近似种蔡氏杆白蚁Stylotermes tsaii Gao et Zhu,1982进行了比较。研究标本采集于四川成都,保存于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26日在对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老成都公馆菜的白蚁危害调查过程中,发现该饭店白蚁危害严重,现场采集白蚁标本,经鉴定为狭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ngustatus He et Qiu.该种此前报道仅分布于贵州省,且只有形态描述.此次在成都地区首次发现狭胸散白蚁,为四川白蚁种类新纪录,还发现该种白蚁对房屋建筑危害严重,应引起白蚁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木鼻白蚁属种类甚多,现将采自云南和广东的两新种描述于下。文内量度均按毫米计。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散白蚁属及新亚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白蚁(Reticulitermes)的名称,来源于浙江东阳一部分以防治白蚁为专业的农民,他们根据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和防治知识,知道这类白蚁,缺乏大型巢窟,常集较小群体,散居于有树根和腐木的地下,一般危害房屋下部。在全世界来说,广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本文对我国散白蚁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把本属分设两个新亚属:额白蚁亚属(Frontotermes)和平额白蚁亚属(Planifrontotermes),前者分布偏于南方,后者偏于北方。记载4个新种,并分别订正长期存在着争论的4个老种。 散白蚁属与其近缘属——异白蚁属[Heterotermes Froggatt,1896(=Leucotermes Silvestri,1901)]极相似,但散白蚁属成虫有单眼,翅面脉网较显著,毛被稀少,兵蚁上唇舌形,有时尖锐,分布偏于北方。而异白蚁属成虫一般缺单眼,翅面脉网微弱,毛被较密而显著,兵蚁上唇尖锐,分布偏于热带,两者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12.
大白蚁属至今在我国已记载者仅2种。我所白蚁研究室同志于1980年上半年对广东湛江地区进行水库白蚁考察,采集了大量白蚁标本。经鉴定,是一新种,并对其生物学作了初步观察,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沙群岛白蚁调查及新种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 1974年5、6月间,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派员到我国西沙群岛(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所属的主要八个岛屿)进行动物与昆虫区系的调查。就中在永兴岛上采有白蚁标本14号,经初步整理有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的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omesticus(Haviland)]和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的西沙原鼻白蚁(Prorhinotermes xishaensis sp. nov.)两种。并见到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被害状,但未采到家白蚁标本,1975年3、4月间高道容同志在西沙群岛珊瑚岛采到大量家白蚁标本及被害状,始得肯定其分布。  相似文献   

14.
朱检林 《昆虫学报》1984,(1):107-111
本文记载散白蚁两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1.蟹腿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ancrifemuris新种 兵蚁(图1,a—g;表1—2):体中型,头部橙黄色,上颚黄褐色,颚基色较浅,触角、胸部橙黄色,腹部色较淡,体被密毛。 头长方形,长大于宽,两侧平行,中后部微扩张,后侧角圆匀。额峰隆起,高出头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厦门地区农林作物的白蚁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将采集的白蚁标本作了鉴定和整理,得出厦门地区农林作物白蚁名录;并通过林地防治试验,选定了3种效果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8~2011年间,对四川省宜宾市白蚁种类进行调查,发现了6种散白蚁四川新纪录——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 Hsia et Fan、细颚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eptomandibularis Hsia et Fan、细颏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eptogulus Ping et Xu、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舌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ingulatus Ping和卵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ovatilabrum Xia et Fan,将四川省散白蚁属白蚁记录种类由6种增加至12种,将四川省白蚁记录种类由62种增加至68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散白蚁属种类十分丰富,已发表的种类近20种,分属两个亚属,近年来湖南省林业部门结合普查工作又采得不少白蚁标本,经整理鉴定,其中鼻白蚁科的散白蚁属有两个新种。均属于额白蚁亚属。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平江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pingjiangensis Tsai et Peng新种 兵蚁(图1—5)体中型,头部橙黄色,上颚棕褐色,颚基赤黄色,触角堤脊褐黄色,触角及胸部背板乳黄色,腹部色泽浅淡,体被小毛。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所获的一批浙江省的白蚁标本中整理鉴定出一土白蚁属Odontotermes新种。现将该新种描述如下。 富阳土白蚁,新种Odontotermes fuyangensis sp. nov. 兵蚁形态描述(图1)。  相似文献   

19.
广西木鼻白蚁属四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鼻白蚁属[Stylotermes Holmgren(syn.Operculitermes Yu et Ping)]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类群。一般为害活的树干,外形虽近似木白蚁,但属于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Holmgren,K.et N.(1917)最先建立木鼻白蚁亚科(stylotermitinae)仅有一种。以后经多数专家先后发表了八个新种,并对其科属地位作出了几种不同的处置。本文同意Emerson,A.(1971)意见,把本属作为鼻白蚁科的一个亚科。现在根据广西的标本经鉴定有四个新种,记述于后。  相似文献   

20.
张方耀  高其康 《昆虫学报》1994,37(4):435-439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木白蚁(平阳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pingyangensis、叶额堆砂白蚁C.Havilandi和侧角楹白蚁Incisistermes laterangularis)和2种草白蚁(东方原白蚁Hodotermopsis orientalis和尤氏原白蚁H.Yui的翅面微刻点。微刻点类型有:乳突:基部宽5.0-20.6μm,长3.0-19.7μm,翅面中央密度可达2070-3375乳突mm2;瘤状突起:基部直径15.0-58.6μm,翅面中密度282-356突起/mm2;粉刺状突起:基部直径2.4-4.8μm。此外,还发现有长11一57μm的毛。同种白蚁的前、后翅和翅的背、腹面之间,微刻点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初步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