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昕钰  张建琼 《病毒学报》2017,33(5):780-784
MicroRNA是一类通过影响RNA表达、抑制蛋白质翻译来调节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自从2014年首次发现苏丹型和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能够编码microRNA以来,不断有研究发现新的病毒microRNA以及其在埃博拉病毒复制、扩散、免疫逃逸中发挥的作用。宿主microRNA则参与到抗病毒防御机制中,但也面临着病毒蛋白对其调控的阻力包括相应宿主microRNA水平的变化以及RNA沉默抑制子的编码。深入研究埃博拉病毒与宿主在microRNA水平上的动态相互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诊断、治疗策略。本文就microRNA在埃博拉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microRNA是生物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选择性地作用于mRNA的3’非翻译区(UTR),对基因的表达起重要的调控作用。miR-132是发现较早的microRNA之一,我们对其在癌症、感染、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调节等众多生命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外体(exosome)是源自细胞内体的小囊泡,可由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分泌释放,其组分包括蛋白质、脂质、mRNA和microRNA,是细胞间"通讯"交互的工具之一。我们以介绍外体的组成和生物发生为基础,综述了近年来其在病毒感染致病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病毒感染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邹俊  荆清 《中国科学C辑》2009,39(1):129-136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长度在19~25个碱基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在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功能.miRNA的研究在最近得到了快速发展,模式生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不同模式生物在miRNA的发现、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micro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由20-23个核苷酸构成的非编码RNA分子,它在生命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病毒的复制和繁殖依赖于宿主细胞,而且对细胞环境的变化敏感.研究表明宿主和病毒都可以编码microRNA,病毒可通过小RNA介导的干扰作用影响宿主细胞,也能利用自身的"独特战略"改变宿主细胞从而满足自己生存的需求,所以,宿主与病毒间存在microRNA-mRNA相互作用的机制.尽管时microRNA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时间不长,但目前的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条途径,并为寻找病毒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microRNA是具有重要功能的一类非编码小RNA,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植物营养胁迫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microRNA在3种大量元素——氮、磷、硫胁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次跨膜蛋白(Tetraspanins,Tspans)是一个作为“细胞膜主要组织者”的跨膜糖蛋白家族。它们与其他膜蛋白横向结合形成富含Tspans的微结构域(Tetraspanin-enriched microdomains,TEMs),在细胞表面建立了独特的平台,从而直接或间接参与病毒感染的多个阶段。Tspans在调控病毒进入、转录、复制和组装释放等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Tspans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可以为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药物研发提供新靶点。本文综述了Tspans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microRNA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友佳  肖华胜 《生命科学》2005,17(3):278-281
小分子RNA家族中的一员——microRNA,是一段非常短的非编码RNA序列,对多种生物学过程起调控作用。本文试从microRNA的结构特点、合成及作用机制和功能等方面对microRNA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9.
microRNA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icroRNA(miRNA)是近年发现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调控基因表达的一个非编码蛋白质的大约包含21~22个核苷酸的小RNA家族。研究表明,miRN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发育、分化、凋亡、脂肪代谢、病毒感染和癌症等。因此,揭示miRNA在细胞中的作用,将会给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张璐  张燕军  苏蕊  王瑞军  李金泉 《遗传》2014,36(7):655-660
MicroRNA是参与转录后水平表达调控的重要因子, 在病理上成为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 在生理上成为表型调控的潜在位点。目前, 对于microRNA的功能已有一定了解, 但其在皮肤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 高通量测序技术为microRNA的鉴定提供了更准确、快速的途径, 研究发现一些microRNA能够影响皮肤毛囊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其相关靶基因在调控毛囊周期性生长的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文章综述了近年来microRNA在皮肤毛囊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以期为后续开展绒山羊毛囊生长相关microRNA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世华  边春景  赵春华 《遗传》2008,30(12):1545-1549
摘要: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过程都在遗传和表观遗传的严格调控下进行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RNA 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 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结合而导致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 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文章就microRNA在胚胎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主要讨论一些在胚胎干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microRNA, 以及这些microRNA 对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未分化状态的维持和继续分化增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有18-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与其靶基因mRNA 3’-非编码区的碱基互补配对,降解靶基因mRNA导致转录后沉默或者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过程,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研究显示部分microRNA在胃癌组织中确实存在表达异常,且异常表达的microRNA通过对其靶基因表达的调控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过程.外周血中microRNA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microRNA应用于胃癌的临床诊疗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众多研究提示microRNA在胃癌的演进中的作用可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micro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研究发现微RNA(microRNA,miRNA)与机体人部分生理、病理过程均有密切关系,如:组织的发育和分化、组织再生、病毒防御以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等。miRN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的作用也日渐为研究者所重视,在IPF中有些miRNA上调(如miR-155、miR-21),有些下调(如let-7、miR-29、miR-200)。这一发现为寻找IPF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本文对近年来miRNA在IPF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miRNA-21、let-7d、miRNA-155、miRNA-29以及miRNA-200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阐述,为研究miRNA征IPF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是植物和动物基因组编码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这种高度保守、长21~25个碱基RNA分子通过与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来调控基因组表达.microRNA通过其转录后调控机制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死亡及细胞凋亡中发挥调控作用.近期研究发现,microRNA的异常表达可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现对microRNA在心脏发育、心肌肥厚和心肌重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李羿  赵洪雯  申兵冰  吴雄飞 《生物磁学》2014,(24):4794-4797
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是一类约20个核苷酸单链,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croRNA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内,但同时也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不同的组织器官中miRNA的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某些microRNAs在肾脏组织中呈特异性的高表达。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最终导致器官功能丢失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和特征。通过多年累积的研究表明,一些特定的microRNAs与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极其复杂的调控机制,发挥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microRNA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本文就microRNAs在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特点、作用靶点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microRNAs: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调控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霓  秦永文  荆清 《生命科学》2008,20(2):218-221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19—25个核苷酸大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并且能够通过碱基匹配原则识别靶基因3’非翻译区的靶位点,从而抑制编码蛋白靶基因的翻译或(和)降解靶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在生物体发育、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miRNA在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肝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健 《中国科学C辑》2008,38(10):913-922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目前人们对肝癌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由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弓『起的原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灭活而引起细胞恶性改变是肿瘤发生的核心生物学过程.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遗传学上的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事件,尤其是抑癌基因的体细胞突变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近年来随着对肿瘤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DNA序列以外的调控机制(即表观遗传学)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机制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s(包括microRNA),染色质重塑等.其中,DNA甲基化和microRNA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是得到最为深入研究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本文将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重点,综述DNA甲基化和microRNA在肝癌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Twist1作为bHLH转录因子起初被发现在胚胎发育中起关键作用. 最近10年研究证明,它在多种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多种信号通路(如MAPK、STAT、NF κB)以及与其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翻译后修饰、microRNA等综述Twist1表达调节. 同时,根据其参与癌的发展及作用方式,结合细胞间联系、肿瘤微环境、侵袭和迁移、化疗抗性、上皮 间质转化(EMT)、细胞衰老与程序性死亡、肿瘤干细胞等,概括Twist1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紊乱性疾病。在IBS患者的血液微泡和结肠组织中存在一些失调的microRNA(miRNA)。对于miRNA的研究,最初阶段可能作为一种新的途径用来进一步了解IBS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而最终将使用miRNA作为新的策略思考IB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前,miRNA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主要对miRNA在IBS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中microRNA的合成及在发育和抗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植物microRNA(miRNA)的结构、合成、作用机制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