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保护区概况 1990年3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之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一个代表荒漠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的东天山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理座标为东经87°45′~88°15′,北纬43°45′~44°30′。全区总面积217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总面积493平方公里,由天池自然景观保护区和沙漠梭梭林保护区两个核心区组成。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十一五"特别是2010年之后,中国保护区增长陷入低潮期,生态保护质量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体制因素是构成各保护区管理不善的根本原因,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与发展失衡,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开采、商业地产开发时有发生;不少地方把一些保护区当作"摇钱树",过度追求门票和其他商业收入。二是行政管理体系混乱,忽视各种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对同一个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五个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是以海洋贝、藻类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建区以来,在各级领导关怀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保护区在自身建设、自然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麂列岛保护区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一级保护区即核心区,实行封闭式保护,严格禁止开发活动;二级保护区即缓冲区,实行有效控制的开发;三级保护区即试验区,在指导下进行适度开发。通过几年的工作,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已得到较好的恢复,并逐步繁盛;保护区基本建设从无到有,已初具规模;保护区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到充分的发挥;以保护为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坐落在广东省始兴县境内,北部与江西接壤,保护区总面积75.45平方千米。于1981年成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  相似文献   

5.
以“人与保护区”为题的欧洲生物圈保护区管理人员研讨会于1994年10月3—7日在法国Cevennes国家公园总部Florac举行。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那些在生物圈保护区工作的人员交流经验,为推进行动计划而准备建议书,以及促进欧洲范围内的国际合作。讨论的6个主题是:可持续的旅游业与保护;当地居民的参与;环境教育;人类居住地在近期的景观变化;环境的长期监测以及国际合作。与会者形成以下总体意见:(1)生物圈保护区应当在政府的层次上有清楚的认识;(2)MAB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现状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世界银行(WB)/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发的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调查表,对中国53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现状评价与对策.结果表明: 535个自然保护区的平均分数为51.95分,其中分数低于60分的保护区占69.35%,说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总体偏低;不同保护区级别和建立时间的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得分的差异显著(P<0.01),保护区级别越高、建立时间越长,管理有效性的分数越高;而不同保护区面积和类型间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分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基础、管理机制、管理行为和管理效果4个指标类别的平均分数分别为1.55、1.44、1.52和1.90分;从全部指标的得分情况来看,保护对象的管理、保护状况、保护区边界、资源管理和保护区机构是平均分数最高的指标,设备使用和维护、社区共管、事业费、经费管理、保护区管理体制及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平均分数最低.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已基本建立,重要的保护对象和价值基本得到了保护,但在管理机制和基础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经费分配机制和经费管理机制、内部建设以及社区参与3个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正式提出来的。还在1986年,笔者就根据1983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讨论的结果,对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作过介绍和评论(王献溥,1986)。事隔10年之后,第二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市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一届会议以来实施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的经验(di Castri et al,1977;UNESCO,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山水林田湖草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国家公园被确定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后,对其生态环境保护、管制、修复提出了更高、更精准的要求。基于1980—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空间信息格局图谱,分析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一般控制区和核心保护区山水林田湖草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草地是公园主体景观,面积为8174.93 km2,其中,核心保护区草地面积是一般控制区的1.2倍;裸岩石质地是未利用土地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未利用土地面积的86.7%和79.4%;一般控制区的林地面积大于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的水域面积是一般控制区的4.9倍,核心保护区90.4%的水域面积为永久性冰川雪地;旱地主要集中在一般控制区。1980—2018年间,水域面积呈降低趋势,减少186.75 km2,其中,永久性冰川雪地下降最明显,一般控制区和核心保护区分别下降12.05和175.88 km2;林地、草地整体呈增加趋势,核心保护区高、中、低覆盖度草地的变化趋势均大于一般控制区,1990—2000年变化最明显,1980—2018年一般控制区高、中覆盖度草地和核心保护区高、低覆盖度草地存在退化现象;裸岩石质地呈上升趋势,而永久性冰川雪地呈下降趋势。永久性冰川雪地和裸岩石质地是公园内变化最明显的地类,核心保护区冰川退缩速度比一般控制区退缩速度明显,其转为裸岩石质地主要发生在1980—1990和2000—2010年。  相似文献   

9.
殷崎栋  柳彩霞  田野 《生态学报》2020,40(20):7343-7352
跟踪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变化及其时空特征,可为保护区生态保护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使用LandTrendr算法和谷歌地球引擎(GEE)的Landsat卫星时间序列数据,描述了柴松和太白山保护区的长期(1984-2018年)森林变化模式。对森林变化像元和稳定像元的总体识别精度达到93%,对扰动年探测的总体精度为89%。在柴松保护区,扰动年发生在2008年左右,大部分扰动由人类活动引起。在太白山保护区,扰动年主要发生在2013年,由自然因素造成。柴松和太白山保护区的森林扰动面积分别为42.74 hm2和23.68 hm2。柴松保护区的扰动斑块数多于太白山,表明柴松保护区自2004年建立后干扰频繁。本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了解这两个保护区的森林状况,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评估提供基线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自愿的前提下,捐资或者以其他形式参与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经营性开发利用活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制度及总体规划,由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实施,也可以在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监管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授权企业经营。授权企业经营的,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与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实行资源有  相似文献   

11.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重要分布区,为了解该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境状况,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秋季在兴隆山保护区采集野生马麝分布数据,结合地形、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距离河流距离和距离道路距离等环境因子变量,通过MaxEnt模型对野生马麝的秋季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NDVI、道路距离、河流距离和海拔是影响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3.20%、22.70%、16.70%和14.60%;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秋季潜在适宜区面积为75.22 km2,占保护区面积的26.13%;其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占保护区面积3.26%。本研究确定了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适宜生境的分布状况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可为优化野生马麝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然保护区网络现状分析与优化设想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已覆盖了近15%的国土面积。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理学方法(Geographic approach to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tiy,GAP)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和现状。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已基本上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但现有保护区网络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化:许多重要的、我国特有的或分布狭域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一些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许多稀有或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自然资源的产地等尚未被全部纳入保护体系内。作者建议未来自然保护区建设要从以保护物种为中心转向以保护生态系统为中心。应立足现有保护区网络,以扩建原有保护区为主;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建立跨国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规划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如在西部应以建立大型自然保护区为主;中、东部人口稠密地区以建立中小型保护区和保护点为主;在候鸟越冬、繁殖与停歇地,可建立季节性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13.
划设海洋保护区并落实管理,是挽救渔业资源枯竭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为了积极推动全球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历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地球峰会、国际海洋保护区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纷纷根据专家的建议,研订了不同的规划目标及策略;到2020年,全球海洋应有10%的水域被纳入海洋保护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周边区域湿地景观变化对洪河保护区涉禽栖息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红玉  李兆富 《生态学报》2008,28(10):5011-5019
以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保护区及其周边3个农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和栖息地评价模型方法,探讨了周边区域湿地景观变化对保护区内景观结构以及丹顶鹤、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1)自1983年区域土地开发以来,周边区域湿地景观面积减少了63%,景观类型多样性趋于单一化;(2)保护区内湿地景观结构改变明显,类型多样性呈降低趋势,丹顶鹤和东方白鹳栖息地面积和空间分布均发生变化;(3)保护区与周边区域湿地景观连通度降低了70%,其结果严重改变了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的景观生态联系,削弱了保护区原有湿地景观多样性和涉禽栖息地功能;(4)必须从景观尺度,恢复保护区周边一定面积的湿地景观结构,维持保护区与周边区域适当的景观生态联系,是有效管理和维护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如何管理好生物圈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中,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这个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保护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全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是实施生物圈保护区战略最为积极而有效的国家之一,至今不仅已有24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而且还建设了自己的国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拥有102个成员。它们都是我国保护区管理较有成效的佼佼者,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待完善。一、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与任务生物圈保护区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人与生物圈》2022,(1):58-61
<正>这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保护区。“在我童年时代,那些荫蔽着农场的雨林已经只剰下一半。我们当即意识到人类之手造成的生态灾难是如此之严重。为了创造一个现代化的巴西,我们留下的是—片生态的荒漠。”摄影师Sebastiao Salgao的这一席话,让我们对大西洋海滨林区世界生物圏保护区充满了反思,该保护区当前的生物群落仅为最初的70%。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保护区的规划、评价、综合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也变得愈来愈重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然而,生物圈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综合多学科的成果。一方面,要求生态学、地理学、保护生物学等提供有关保护区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姜立军  苗鸿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06,26(11):3775-3781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果是保护区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由于管理基础、管理机制和管理行为的不同,对保护区的管理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有差异。为了剖析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各项管理要素对管理效果产生影响情况及其重要程度,从林业系统中选取15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问卷调查,从26项管理要素中得到14项能体现管理有效性的关键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X^2检验的方法,分析这些关键评价指标与保护区的管理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经过研究,自然保护区管理效果的3个指标(保护状况E1、保护区控制E2、对当地社区经济效益的影响E3)中,目前E1在各个保护区中的管理效果得分中最高,这说明维护保护区的保护状况仍是各个保护区最为重视的工作目标;而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中各个因子对于管理效果有不同的影响结果。在这些管理评价指标中,宣传项目是唯一对保护区管理效果中的3个指标都有影响的因素,并对E1这一管理效果因素影响最大,而管理监督评价和旅游管理与收费则是分别对E2、E3的影响最大。通过分析,将会更加明确保护区的管理因素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对采取合理的方式,最终可以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2月初,50年不遇的雪灾席卷了我国南方大部,天鹅洲故道在历史上也首次发生了大范围水面结冰,导致保护区江豚群体面临窒息死亡的危险。在接到保护区管理处的告急电话之后,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立即组织人员火速赶往保护区协助破冰救豚工作。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动大功率铁船碾碎湖面上厚厚的冰层,为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空间数据处理系统,能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与输出地图等工作;它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为解决空间问题和地理决策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从简单的信息管理发展到了综合分析、综合评价及决策支持等高级应用阶段。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是“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的主要工作之一。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目的在于对保护区自然资源和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实现保护区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为保护区发展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制图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