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检测结核杆菌感染的组织中免疫牛型分枝杆菌 (BCG)抗原的表达 ,我们收集了2 0例结核病变的组织标本。用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比较和摸索 ,并采用抗酸染色做对照 ,比较抗酸与BCG的结果及如何制作出较令人满意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得出一点体会 :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 :收集我院手术切除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结核病变标本 2 0例 ,均经 10 %福尔马林液固定 ,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1 2 使用DAKO ,EnvisonSystem二步法试剂盒 ,兔抗牛型分支杆菌 (BCG)多克隆抗体。1 3 不同的抗原修…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免疫组织化学中固定对组织抗原性的影响,综述了抗原修复的方法及其原理。组织块的大小、固定液的种类、浓度及固定时间的长度都影响组织的抗原性。免疫组织化学实践中常用酶消化法、酸水解法、微波金属盐法、高压锅加热法等修复组织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
抗原修复技术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免疫组织化学是一门免疫学与病理形态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 ,是现代生物医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学 ,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 ,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之中 [1,2 ] 。目前采用甲醛为常规标本固定剂 ,醛基与组织蛋白质中的氨基形成交联使抗原决定簇被遮蔽 ,从而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而且这种作用随着固定时间增长而加重 [3 ]。抗原修复技术的出现 ,使得原来许多只能在冰冻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得以在石蜡切片上实现 ,抗原修复技术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并且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敏感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织化学中抗原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中抗原性的妥善保存和抗原修复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成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如何妥善保存抗原以达到最大限度保留组织的抗原性及如何对抗原加以修复成为做好免疫组化染色的重要步骤。免疫组织化学 (immuno histochemistry) ,简称免疫组化 ,是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形态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是用已知抗体 (或抗原 )检测组织细胞中的未知抗原 (或抗体 )的技术 ,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已广泛用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胚胎发育、神经解剖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大量实践证明组织中抗原性的…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小球肾炎(HBVAssciated Glomerulne phvitis),简称乙肝性肾炎,临床上常要求对肾穿刺乙肝肾患者的标本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或乙肝e抗原(HBeAg)检测。然而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肾穿组织石蜡切片HBsAg、  相似文献   

6.
微波处理修复抗原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切片经微波处理进行抗原修复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敏感性明显提高,显色效果明显增强。提出了冰冻切片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前进行抗原修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许多标本经过福尔马林长时间固定后,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会具有一定的难度,就此,本人进行了如下总结:(1)切片入二甲苯,37℃,两次,各10min,彻底脱蜡。(2)无水乙醇,两次,各10min。(3)95%、90%、80%酒精各5min。  相似文献   

8.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红蛋白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脑红蛋白(NGB)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NGB蛋白在成年大鼠脑内的分布和定位。结果 NGB蛋白在成年大鼠脑中有非常广泛的表达。其分布区域包括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核团,脑桥及小脑,NGB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定位于神经元的细胞质。结论 NGB蛋白在大鼠脑中有非常广泛的表达,提示NGB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各种癌基因蛋白微波抗原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1555例各种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微波辐射(MWI)抗原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14种癌基因蛋白产物.并同时选择部分标本分别作冰冻切片,常规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与不修复的对比研究.结果,经MWI抗原修复后p53(PAb1801,PAb-240,PAb-420,DO-7),p185,Rb,C-fos,C-myc,Ki-67(R),EGF,EGFr,TGFβ和Bcl-2阳性检测率明显提高(P≤0 05),而p53(CM-1),PcNA p21和nm23/NDPK经MWI抗原修复与不修复结果一致,说明有部分抗原不用修复和其他处理.另一部分抗原仅表达在冰冻切片上,如Ki-67和Ki-1单克隆抗体,经修复也无阳性表达.本文中对消化、消化与抗原修复相结合及高压处理切片的IH染色也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他们处理切片存在的优缺点也一一作了详说.  相似文献   

10.
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涂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因具有取材方便、易行,病人痛苦小等优点而适用于临床[1]。脱落细胞学涂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背景染色和涂片粘附的牢固程度。因为背景的存在会影响阳性结果的判断,尤其是抗原表达少的弱阳性病例;而涂片涂的不好、厚薄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已证实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关。通过DNA序列分析鉴定 ,感染人子宫颈的HPV亚型有 6、 11、 16、 18、 31、 33、 35、 39和 42 ,其中 6和 11亚型与宫颈尖锐湿疣发病有关 ,16和 18亚型与宫颈癌关系最密切。通常检查的方法是免疫组化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HPV -DNA原位杂交法。由于免疫组化方法较其他两种方法简单易行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常规石蜡切片法抗原易受固定液的影响 ,用免疫组化法检查时必须通过抗原修复技术方能达到满意的结果。为了提高HPV免疫组化法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陈旧性石蜡切片乳腺珠蛋白免疫组化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本实验室保存的陈旧组织石蜡切片样品76例,所有样品组织均取自乳腺癌患者,各取连续3张切片分别归入试验组、高压组和微波组。微波组和高压组按照常规加热修复法处理相应患者石蜡切片,试验组在pH为3.5±0.1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室温修复15min。比较三组切片的抗原修复效果。结果三组切片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修复后,肿瘤细胞染色结果显示,试验组染色强度及高阳性比例分布优于高压组和微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2、14.468、12.859、13.267,P0.05)。综合阳性标记分数显示,试验组阳性分数多为++、+++,与高压组、微波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3、10.331,P0.01)。试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9、4.475,P0.05)。试验组经修复后的脱片率(χ~2=22.800、27.059,P0.01)及折损率(χ~2=64.083、40.827,P0.01)均明显低于高压组、微波组。结论常温下pH为3.5±0.1柠檬酸盐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能减少组织脱片及折损的发生率,提高切片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3种不同的抗原修复条件对肠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从而找到适合本科室的最佳修复条件.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工作中遇到的肠癌病例,从中抽取50例,分别进行柠檬酸缓冲液高温高压修复、EDTA缓冲液高温高压修复和CC1缓冲液BenchMark XT机器修复后染色...  相似文献   

14.
某些研究认为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抗原决定簇的保存和暴露。组织经 1 0 %福尔马林固定。甲醛的醛基与抗原蛋白的氨基交联 ,使决定簇的构像改变。从而影响检测蛋白表达。要充分暴露抗原决定簇 ,微波炉和高压锅抗原修复是目前常采用的方法 [1,2 ]。本实验利用高灵敏 HPIAS-1 0 0 0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定量对比分析 ,从而得到微波炉和高压锅修复与否乳腺癌组织中 P53、ras P2 1、PCNA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对比。为得到三种癌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最佳效果提供详细资料。材料和方法1 .材料乳腺癌组织标本五例 ,…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P53 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 ,是探讨P53 基因与多种肿瘤的相关性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 ,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P53 蛋白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染色强度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 蛋白时对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和染色条件进行了探讨 ,摸索出能较佳地显示P53 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条件。介绍如下 :1.材料和方法1 1材料 :经临床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和大肠癌等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 ;单克隆抗体P53 DO - 7和LSAB试剂盒为DAK…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液对SPF级豚鼠免疫器官的固定效果,为筛选适用于脾脏、淋巴结和骨髓的固定液提供参考。方法:将21只300~350 g雄性SPF级豚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只,摘取脾脏、肠系膜淋巴结、髂骨骨髓,各组分别使用4 %多聚甲醛溶液、10 %中性福尔马林溶液、Bouin''s溶液、Carnoy溶液、Davidson''s溶液、Zenker溶液、Helly溶液固定48 h。髂骨骨髓在固定前浸泡于EDTA脱钙液(pH7.2)中并置于37 ℃孵箱进行脱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从切片龟裂程度、细胞形态、染色效果等方面比较7种固定液对切片质量的影响。结果:10 %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的脾脏未出现龟裂,白髓和红髓着色清晰,淋巴细胞形态易辨。Carnoy溶液固定后的淋巴结生发中心明区暗区分明,红蓝染色适中,淋巴细胞形态清晰。4 %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的骨髓着色适中,清晰可辨。结论:常温条件下对组织固定48 h,经HE染色后想要达到理想的切片质量,建议使用10 %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脾脏,使用Carnoy溶液固定淋巴结,首选4 %多聚甲醛溶液固定骨髓,如果考虑固定的同时完成脱钙建议选择Bouin''s溶液固定骨髓。  相似文献   

17.
全胚切片标本是发育生物学教学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本实验采用石蜡包埋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如何制作完整和连续的不同胚龄之全胚切片进行了探索,并研究了亨廷顿相关蛋白1在孕中期胚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及修复液对COX-2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光波/微波、高压锅结合枸椽酸缓冲液、EDTA作抗原修复处理,分别用即用型和浓缩型COX-2单克隆抗体对7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①光波/微波组合-EDTA、CA修复浓缩型COX-2的阳性率均比即用型COX-2的阳性率高(P0.01)。②高压锅抗原修复处理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略比光波/微波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锅抗原修复处理的切片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和掉片情况均比光波/微波处理的重;③EDTA修复处理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明显比用CA修复处理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高(P0.01)。④COX-2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χ2=5.24,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分级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用光波/微波-EDTA修复COX-2抗原,浓缩型COX-2抗体标记可明显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敏感性,具有定位准确、阳性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组织结构保存好、不易掉片等优点;COX-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β-内啡肽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胶原酶注入大鼠右侧尾壳核内的方法,造成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动物存活期分别为1d、3d、7d和21d。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显示大鼠脑内β-内啡肽阳性纤维的含量和分布。结果发现:在各个存活期中,脑出血大鼠脑内β-内啡肽样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基本正常,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表明:脑出血后1d下丘脑内β-内啡肽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光密度和颗粒面积与正常组之间差别不大(P>0.05),脑出血后3d、7d和21d,明显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小于0.01、0.01和0.05。结果提示:β-EP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但其机理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鼠胰腺嗜铬颗粒素A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Bouin液固定的常规石蜡切片上,观察了啥铬颗粒素A在大鼠胰腺内分泌细胞内的定位和分布,并用相邻切片双标记法,观察了它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大鼠胰腺嗜铬颗粒素A样免疫反应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的周边部,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和腺泡等处均未见CgA祥物质存在。用相邻薄切片免疫显色技术证明,大鼠胰腺中CgA样物质与胰高血糖素共存。结果提示,CgA可能是胰腺内分泌细胞的一个新的标志物,在胰腺功能调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