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6~7月,在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再引入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7条样带上的22个栖息地样方和17个对照样方的24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的夏季栖息地偏向于选择海拔低、坡位低、乔木较低和灌木较高、落叶盖度较大、灌木层盖度大、草本高且盖度大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者针叶林;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坡位、草本层盖度是重要的生态因子,由这两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栖息地和对照区进行区分时,正判率可以达到77.3%,这种选择与黑颈长尾雉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2004~2005年在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进黑颈长尾雉的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活动能力随时间明显增强,1~3日活动面积在300 m2以内.育雏初期为地栖,后期开始为树栖.育雏地有3种类型:人工西南桦幼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生境的乔木盖度分别是75%、90%、85%;草本盖度分别是80%、60%、65%.Mann-Whitney U分析表明草本层盖度,水源距离,林缘距离,林间小路距离是影响黑颈长尾雉育雏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黑颈长尾雉的巢址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至2005年,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5巢,其中3巢在针叶林中,2巢在灌草丛中。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的巢都是选择在向阳的东南坡且位于坡的下位,靠近林缘、水源和林间小道。对巢址10 m×10 m和1 m×1 m植被样方不同层次盖度作统计发现,黑颈长尾雉巢址选择更多的依赖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  相似文献   

4.
骆鹰  庾太林  李汉华  庞玉婷  陈莹 《四川动物》2007,26(1):145-147,151
采用全部收粪法试验、代谢试验和统计分析,对不同日龄组白颈长尾雉(Syrrnaticus ellioti)和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能量代谢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冬季3~4年种鸡组白颈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每只每天平均摄入能分别为(461.90±129.06)KJ和(425.67±61.24)KJ,能量代谢率分别为(87.14±1.56)%和(89.66±1.09)%;210日龄组白颈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每只每天平均摄入能分别为(492.78±160.41)KJ和(560.59±133.18)KJ;能量代谢率分别为(84.83±2.25)%和(86.98±1.26)%,这说明冬季黑颈长尾雉的能量代谢率高于白颈长尾雉。  相似文献   

5.
黑颈长尾雉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小华  赖月梅 《动物学报》1991,37(3):332-333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 burmannicus)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据郑作新等(1978),吴名川(1984)报道,云南亚种在国内仅分布于桂、滇两省区。作者于1986年5月、1987年2—6月、1988年1、5、9—10月、1989年7月、1990年4、5月间在隆林县金钟山北坡对其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Luo Y  Yu TL  Huang CM  Zhao T  Li HH  Li CJ 《动物学研究》2011,32(4):396-402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在5~35℃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测定了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的代谢率(MR)、热传导(C)和体温(Tb)等指标,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热中性区(TNZ)分别为24.5~31.6℃和23.0~29.2℃。在5~35℃的温度范围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能保持稳定的体温,分别为(40.47±0.64)和(40.36±0.10)℃;在热中性区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平均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1.36±0.84)和(2.03±0.12)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77%和86%。在下临界温度以下,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最小热传导分别是(0.12±0.01)和(0.17±0.01)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119%和124%。这两种鸟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是: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都具有较低的代谢率,较高的体温和热传导,能较好地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
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m×10m和5个1m×1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胸径、栖枝高度、栖枝直径、栖枝上方盖度),测量每个样方的11个生境因子(海拔、林型、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距水源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乔木密度);并随机设10个对照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夜宿地主要位于阔叶林中,一般,夜间在乔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2—3只同宿一树。黑颈长尾雉选择有一定坡度、林下灌木和草本较少以及在森林内部远离林缘并且乔木密度较大的地方作为夜宿地,其夜栖树主要为生境内的中等大小的阔叶树,栖枝直径约为2·5—4cm,栖处高度为2—5m,黑颈长尾雉夜宿地的选择与距水源距离的远近无关。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因素依次为:位置及林下植被、栖枝、天气。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最终原因可能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相似文献   

8.
云南黑颈长尾雉分布及栖息地类型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联宪 《生物多样性》1997,5(3):185-189
黑颈长尾雉是鸡形目鸟类中的濒危物种,分布局限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西北部和中国西南部。在中国,该雉仅栖息于广西西部和云南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1992年至1995年在云南对黑颈长尾雉的分布及栖息生境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共有13县18个地点记录到黑颈长尾雉分布。通过访问还获得一些可能有黑颈长尾雉分布但需进一步证实的地点。黑颈长尾雉在云南的栖息生境主要有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雏鸟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对0~15周龄黑颈长尾雉的体重、跗跖长、嘴峰长、体长和翅长进行了测定,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黑颈长尾雉的各量度指标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体重、跗跖长、嘴峰长和体长的生长过程用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更佳(R20.97),而翅长更适合用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R2=0.9899),其生长拐点分别为:体重(16.31 w,439.552 g)、跗跖长(7.70 w,38.519 mm)、嘴峰长(2.52 w,8.810 mm)、体长(5.01 w,180.020 mm)和翅长(1.82 w,81.055 mm)。运用三种模型对黑颈长尾雉雏鸟生长曲线的拟合是可行的,黑颈长尾雉的体重、跗跖长、嘴峰长、体长和翅长之间的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其中跗跖长与其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好(R2均在0.94以上),跗跖长可作为衡量黑颈长尾雉雏鸟生长发育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红喉雉鹑(Tetraophasisobscurus)是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其繁殖季的夜栖地选择,能丰富该物种的基础资料,理解其生存策略,为该物种的保护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和2022年的3~7月,采用跟踪观察和系统搜索法,对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期红喉雉鹑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选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夜栖地样方34个。采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红喉雉鹑主要夜栖于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等针叶树,常见1只单独夜栖或2只共同夜栖,未见有集群夜栖;夜栖树通常位于上坡位,距离林缘和最近乔木较近,具有较大的胸径和郁闭度,栖枝距离地面高度6.6 m左右,栖枝长度约1.66m;夜栖地具有较大的坡度和落叶盖度,而灌木盖度较小。安全因素(夜栖树胸径、坡度)和食物因素(落叶盖度)是红喉雉鹑选择夜栖地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运用RAPD技术对黑颈长尾雉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条引物,对2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从检测出的119个位点中有98个多态位点,占总位点的82.35%,标记的分子量大小范围是0.2~3kb。24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幅度0.1597~0.4874,平均是0.2810;用软件NTsys2.10e构建了24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图,24个个体可分为3个类群。实验表明:黑颈长尾雉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圈养种群内遗传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周年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Li W  Zhou W  Liu Z  Li N 《动物学研究》2010,31(5):499-508
采用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栖息地的方法,分别对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春季和夏季栖息地展开调查。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不同季节均偏向选择常绿阔叶林,偏向选择或回避选择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种类不尽相同。利用和可利用样方差异性检验显示,不同季节对地形因素的选择性不明显,仅夏季距水源距离一个因子差异显著;植被因子中,春季差异显著的仅有乔木层盖度因子,夏季有乔木密度、乔木层盖度、落叶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等4个因子,秋冬季有乔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藤本密度等3个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利用样方负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在各主成分中的序位不尽相同,即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随季节发生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表明,秋冬季与春季栖息地特征较接近,而与夏季差别较大。χ2  相似文献   

13.
14.
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县瓦寨子对白冠长尾雉 (Syr maticusreevesii)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对 17只遥测个体的跟踪结果和 32 8次集群活动的野外记录分析表明 ,白冠长尾雉雌雄两性的集群方式有极显著的差异 ( χ2 =18 177,df=3,P =0 0 0 0 )。雄鸟有很强的领域性 ,优势个体全年以单独活动或双雄共同活动的方式占据稳定的活动区 ,很少与其他雄性个体集群 ;雌鸟有很强的集群倾向 ,除繁殖季节因孵卵、育雏而离开群体单独活动外 ,通常以 4~ 6只的群体游荡于雄性个体的活动区之间 ,与该活动区的雄鸟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群 ,偶尔与其他群体形成暂时性的、更大的混合群。两性集群方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经受的捕食压力和交配竞争强度 (雄 >雌 )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