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又名翼豆(Winged bean),属蝶形花科,是一种具有缠绕茎的多年生藤本植物。经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研究证实,它全身是宝,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四棱豆块茎呈球状或根状,呈球状的平均重量为250克,呈根状的一般只有6—7克,两者均含有45.18—67.30%的碳水化合物和12.66—19.15%的粗蛋白质,特别是其中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可将块茎制成一种质量优于面粉  相似文献   

2.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的栽培棉种,大都是一年生品种,但在气候温暖的地带如我国的云南、西康、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有多年生棉品种的栽培,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一年生棉亦能经冬不死,成为多年生状态。多年生棉,不论是海岛棉(G.barba-dense L.)、中国棉(G.arboreum L.)或陆地棉(G.hir-sutum L.),习惯上都称做木棉。后两种在南方虽可变为多年生,但不重要,所以木棉一般指多年生海岛棉而言。此外,我国南部如云南、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地有  相似文献   

3.
一、蜜花黄色素的来源及民间应用基础蜜花黄系由密蒙花(Buddleia officinalis Max.)的花中提取而得。蜜蒙花具有特别的蜜香味。在云南省滇南地区,汉族、傣族、瑶族、攸洛族、爱伲族等普遍用于染糯米饭。在西双版纳地区的许多集市上经常有金黄色蜜香味的糯米饭上市,很受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测量了402例(男为197例,女为205例)傣族人的头面部、体部体质指标,并与汉族和中国北亚类型、南亚类型体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西双版纳傣族男性、女性均为亚中等身材。西双版纳傣族与德宏州傣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傣族男性与克木人、佤族、水族、苗族在同一组中。总的看来,西双版纳傣族具有南亚类型族群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地处我国滇南,与缅甸、老挝接壤,邻近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傣族是该地区的主体民族,跨国境而居。在近代,学者们对傣族传统文化有多种表述,但经作者比较与分析认为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的属性应是热带雨林生态文化。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景观独特性和物种多样性等与傣族的日常生活、医药卫生、生产活动、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等关系十分密切,是雨林文化形成的根基。原始多神教和佛教的宗教信仰使傣族传统文化得到升华,是其核心。而地区内外的文化交流则使雨林文化得到发展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龙牙楤木[Aralia elate(Miq.)Seem]是五加科楤木属的多年生乔本药用植物,又称刺老鸦,具有补气、活血、祛风、利湿、止痛等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其幼嫩茎叶是有名的山菜,在我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很受欢迎。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人为恶性采伐,使  相似文献   

7.
文和群   《广西植物》1993,(1):98-98
<正> 为开拓会员眼界,柳州市植物学会和广西植物学会在暑假期间组织了一次赴西双版纳植物考察,参加人员有科研、园林绿化、中学教学等方面共11人。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成分最复杂的省分,有植物王国之称,西双版纳更是王国中的一块翡翠。从普文进入版纳,两旁的油棕,沿途的傣家竹楼和婀娜的傣族妇女,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热带风光和异乡情调。在西双版纳,我们参观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作物研究所和药用植物所等。热带植物园是由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8.
蘆苇     
(一)芦苇的形态与习性芦(Phragmites Communis Trin.)又称芦苇,诗经上称它为蒹葭,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禾本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水灘塘边,沼泽和泛滥地上,在沿海冲积而成的平原上亦有芦苇生长。芦苇的分布很广,在地球上欧,亚,菲,美,澳五大洲都有它的足迹,因此称它为一种世界性的植物。芦属(Phra gmites Trin.)约有三种,在中国境内有二种,一种即上述的芦,另一种是卡开芦(Phragmites Karka Trin.)卡开芦是一种常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我国的东南与西南一带。  相似文献   

9.
红木(Bixa orellana L.)又名胭脂木,为红木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华南、云南有少量引种栽培。 红木是一种优质天然染料植物,果实中的红色果瓤,可用于糖果、糕点和各种纺织品染色。红木又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其树形优雅,花、果期长。开花时,色彩鲜艳,花后果实累累,鲜红  相似文献   

10.
披硷草[Clinelymus dahuricus(Turcz.)Nevski]是多年生牧草,属禾本科大麦族披硷草属。披硷草系原产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种,广泛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诸省的山地、草原、草甸、林缘、路旁,在日本、蒙古、苏联等国亦有分布。我国从1958年开始栽培驯化,目前已成为干旱草原区栽培的主要牧草之一。目前关于披硷  相似文献   

11.
竹竿(Maranfa arundinacca L.)属竹竿科多年生草本,高0.9—1.5米。栽培竹竿主要是利用它的纺锤形根茎內的淀粉作粮食。历史上,西印度群岛的圣文森特岛生产的竹竿淀粉98%以上供应给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但是过去两年产量已有下降。加勒比海其他诸岛、东南亚、南美、菲律宾和印度等地区和国家也栽植竹竽。在圣文森特岛,竹竿根茎的产量为每公顷12.5—31公吨,工厂的根茎淀粉得率为8—16%。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var. xishuangbannanesis)是黄瓜的一个变种。云南省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栽培、管理和利用这种黄瓜, 使它成为当地重要的作物农家品种, 对其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 了解其传统知识十分必要。我们于2017-2018年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调查了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及其相关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 与现代品种相比, 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具有香味浓郁、耐贮藏等特异性; 西双版纳的傣族、基诺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关于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的传统知识。西双版纳黄瓜种质资源在大部分村寨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 与之相关的传统知识也随之消亡, 目前仅在海拔较高、交通欠发达的边远山区还栽培和保留了少量的农家品种。建议开展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的原生境保护, 既保护其种质资源, 也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及其利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有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226种(含变种),隶属于76科184属。其中,双子叶植物62科179种,单子叶植物11科44种,蕨类植物1科2种,裸子植物1科1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101种,占比44.69%。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豆科(Fabaceae)17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12种和姜科(Zingiberaceae)11种;单种属优势明显,有162属,占总属数的88.04%,占总种数的71.68%。傣族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以蔬菜类居多,有108种,其次是水果类有50种。傣医药用部位以地下部分最多;药效以清火解毒种类最多,有122种植物具有该功效。做了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的植物分别有189种、98种和144种。本文对西双版纳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传统食用方法、傣医应用知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可为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串叶松香草Silphiura perfoliatum L.系菊科(Compositae)松香草属(SilphiumL.)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首次从朝鲜引进我国,1980年引种我所栽培,通过几年的试验观察表明:串叶松香草是一种高产、质优、适应性强的饲料作物,近年来,我省广泛发展和应用。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西双版纳与泰国都有分布和栽培的641种植物的傣、泰土著名字相似性比较,发现这两个民族具有基本相同的民间植物命名的“双名法”。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的兰纳地区、北—东北部和其它地区泰族的植物土著名相同、相似的分别占0.69、0.57和0.37,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在内的经济植物和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植物。其主要成因包括他们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傣、泰历史渊源及其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密切程度相关。其中,兰纳地区地处泰国北部,它不仅邻近西双版纳,而且在历史上,它们曾经同属于“兰纳王国”,两地的边界曾是“犬牙交错”,成为“曼比勐农”(兄弟之邦)。这样,使包括土著名字在内的佛教植物、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等的交流比泰国其它地区更加密切,相似性便最高。西双版纳傣族和兰纳泰族被视为尚存的标准“Tai”人区。因此,该研究对于中国Dai、泰国Thai、缅甸Siam和老挝Laos等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交流及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研究, 中国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泰族, 相同植物的民间命名方法, 相似的植物土著名字, 相似的历史渊源成因, 科学与文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类与名称枣是我国的特产,栽培历史悠久,在不少古藉中都有记载。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k.)属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Mill),本属品种大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在非洲和西半球温带也有分布。我国有12种,3变种,除枣和无刺枣在全国各地栽培外,其它主要产于西南和华南。我国是枣属种类最多的国家,作为果树栽培占有重要地位的有普通枣(Z.jujubaMill.)、酸枣(z.spinosus Hu.)及滇刺枣。  相似文献   

17.
了解云南,到过西双版纳的人也许都能记住《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中唱到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讲述的就是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这片不足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着我国最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生活着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拉祜族等10多个世居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与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对植物的命名采用了“双名”法。他们的“属”概念包含了植物的生活型和经济型;而“种名”则根据植物的特征、特性、用途、产地和生境等加以描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外,按照傣族对植物的概念与命名,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傣族民间植物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9.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苍术属(Atractylodes DC.)的多年生草本,我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均产,生于海拔1000—1800米的山坡林地;现时各地都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 白术为重要中药材,以干燥根状茎入药,性温,味苦甘,具有健脾、燥湿、行水及安胎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野生蔬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西双版纳具有丰富的热带野生蔬菜资源,同时又是傣族的主要聚居地区。长期以来,从森林中采集野菜是傣族蔬菜的主要来源。本文调查了傣族传统野生蔬菜的种类和加工方法,并就野生蔬菜在傣族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发利用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二、野生蔬菜的种类据初步调查统计,傣族经常食用的野菜大约有一百二十多种。下面为一些重要的野菜,按食用的不同部分分成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