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苎麻疫霉激发蛋白基因断裂现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丙炎  罗宽 《菌物系统》1999,18(2):154-158
苎麻疫霉可分泌具有诱抗作用的激发蛋白(α-elicitin),根据α-clicitin第24 ̄30和56 ̄63位保守区氨基酸推导的寡核苷酸引物序列,对苎麻疫霉基因组DNA进行特异PCR扩增反应,发现其扩增的DNA片段大于预计的片段。回收纯化的特异扩增DNA,并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特异扩增的clicitin基因亚克隆DNA为570bp,大于预计的117bp。在特异片段中,存在3个内含子将基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叠片段的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克隆了人全长肝细胞生长因子cDNA片段(约2200bp),经酶切证实和测序分析都表明该片段确为人HGFcDNA。本文所用方法解决了扩增较长目的基因片段时,由于RNA酶及反转录酶的RNA酶H活性和mRNA二级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获取长片段cDNA难以成功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从重组质粒中快速提纯DNA插入片段的方法。质粒DNA的制备简单、快速、分离的质粒DNA可用于限制性酶切和转化大肠杆菌等。从琼脂糖凝胶中提纯DNA插入片段的方法操作简单,回收效率高,提纯的DNA片段可用于连接和制备杂交探针等。  相似文献   

4.
限制性内切酶BamHI水解中国野生葡萄葛lei的叶绿体DNA(cpDNA),电泳分离为34条带,最大为11.7kb,最小为0.23kb,分别为pUC和pBR322质粒克隆所得片段,转化大肠杆菌,并从转化菌中提取质粒DNA,经酶切电泳分析证明含有葛lei cpDNA经BamHI水解的不同片段,从而构建了葛lei cpDNA的BamHI质粒文库。  相似文献   

5.
用质粒pBR322的DNA酶切片段,长度分别为750、375和186bp作为外源DNA在非洲爪蟾 卵提取物中实现了非细胞体系的核装配(核重建)。将分离纯化得到的 PBR322 DNA酶切后经低熔 点琼脂糖回收DNA片段,长度为750、375和186bp,分别加入到爪蟾卵提取物再生系统中温育, 经DAPI染色、孚尔根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能装配大量的重建核。显微分光光度法研究表 明,DNA片段在诱导形成重建核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凝集-会凝集变化。α-32P-dCTP掺入重建核 的液闪计数结果表明,DNA酶切小分子片段诱导形成的重建核具有较高的DNA复制活性,而且复 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与加入的DNA片段长度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非细胞体系中诱导的核重 建不仅与外源DNA的种类无关,与外源DNA的长度也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麂属动物陈旧皮张标本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兰宏  王文 《动物学研究》1995,16(2):146-152
本实验用改进的方法从保存于标本馆的动物皮张标本中提取DNA,所得DNA片段的分子量从100bp到1kb以上。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通用引物和PCR技术,从小麂、印度麂、贡山麂、费氏麂、黑麂DNA中扩增出307bp的细胞色素b特异片段。用2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从新鲜血样和从陈旧皮张标本中所得扩增片段进行酶切分析,发现只有4个酶在这个片段上有切点,其中HaeⅢ和HapⅡ的识别位点在各种麂中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限制性内切酶BamHI水解中国野生葡萄葛(VitisflexuosaThunb)的叶绿体DNA(cpDNA),电泳分离为34条带,最大为11.7kb,最小为0.23kb,分别用pUC和pBR322质粒克隆所得片段,转化大肠杆菌,并从转化菌中提取质粒DNA,经酶切电泳分析证明含有葛cpDNA经BamHI水解的不同片段,从而构建了葛cpDNA的BamHI质粒文库。  相似文献   

8.
DNA指纹技术     
在法医鉴定中 ,DNA指纹技术主要包括 3个步骤。从犯罪点收集生物学证据如头发 ,血迹等 ;分析这些线索的DNA序列 ;将从犯罪嫌疑人处取来的样本与这些线索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配 ,就可以断定嫌疑人在案发现场。因为在染色体中碱基对很多 ,从细胞提取的DNA链要用一定的酶在限制位点酶解成小的片段 ,这也会使双链结构破坏。得到的不同大小DNA片段然后用凝胶电泳分离 ,在此过程中 ,给加有DNA的凝胶加上外部电场 ,则DNA发生移动 ,不同DNA片段移动的距离决定于DNA片段的大小。凝胶用溴化乙啶染色 ,切下分离各种DNA片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一些病毒的DNA多聚酶氨基酸序列中特有的保守序列VYGDTD设计的简并寡核苷酸,经地高辛标记后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基因库克隆杂交,筛选出一段长度为707bp的EcoRI基因片段,该片段在一个开放阅读框内。并含DNA多聚酶B家族特有的保守序列YGDTDS。经与基因库比较,其氨基酸序列与藻类DNA病毒科(Phycodnaviridae)的几株藻类病毒的DNA多聚酶片段有部分相似,因此推测该核苷酸片  相似文献   

10.
蒋争凡  赵国燕 《动物学报》1996,42(4):428-435
用质粒pBR322的DNA酶切片段,长度分别为750,375和186bp作为外源DNA在非洲爪蟾卵撮以物中实现了非细胞体系的核装配。将分离纯化得到的pBR322DNA酶切后经低熔点琼脂糖回收DNA片段,长度为750,375和186bp,分别加入到爪蟾卵提取物再生系统中温育,经DAPI染色,孚尔根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能装配量的重建核。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以CD2cDNA5'端的片段作探针,从人T淋巴细胞基因组文库筛选阳性重组克隆,经限制性内切酶降解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其中一个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中含CD2基因5'侧翼顺序。经插入片段的亚克隆、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及DNA序列分析,鉴定出一含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序列的4.kb片段。将此片段中含转录起始点和两个DNaseI高敏感位点的2.5kb片段定向克隆到以虫萤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2.
板齿鼠线粒体DN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ApaI、BamHI、BclI、BglI、ClaI、EcoRI、EcoRV、HindII、PstI、PvuII、SacI、ScaI和XbaI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板齿鼠线粒体DNA(mt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并用双酶解法构建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板齿鼠存在3种mtDNA单倍型,可通过限制酶PvuII、HindII和ApaI区分,呈现DNA多态性和种内遗传变异。与小家鼠、褐家鼠mtDNA限制性片段的数据相比较,板齿鼠和这两种鼠mtDNA存在明显差异。板齿鼠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鼠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胡子鲇mtDNA多态性及限制性酶切图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胡子鲇(ClariasfuscusLacepede)肝脏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进行了分析。XhoⅠ、EcoRⅠ、PstⅠ、BamHⅠ、XbaⅠ、HindⅢ在mtDNA分子上分别有2、3、1、1、3和5个切点。胡子鲇种内存在mtDNA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s,RFLP)。经BglⅠ、BglⅡ酶解,mtDNA都出现两种酶切类型,Ⅰ型各具2个片段,Ⅱ型各具1个片段。mtDNA分子量为10.242×106u,长度约为16.68kb。用双酶解法建立了胡子鲇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并对RFLP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技术分别以亲本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和杉木×柳杉杂种的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叶绿体trnLtrnF和线粒体CoxⅢ基因片段,比较了这些扩增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AluⅠ,DdeⅠ,HinfⅠ,MseⅠ和RsaⅠ的酶切片段多态性,结果表明:F1代的叶绿体DNA为母系遗传,而线粒体DNA为父系遗传。杉木线粒体DNA父系遗传方式与杉科其他植物一致,而叶绿体DNA母系遗传则为在松柏类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对含有麦迪霉素4″-O-丙酰基转移酶(mpt)基因的BamHI-BamHI8.0kb的DNA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绘制出了含有21个酶切位点的限制性酶切图谱。以含有碳霉素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CarE)的2.4kb DNA片段为探针,经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将mpt定位于一个EcoRI-EcoRI-PstI3.0kb的DNA片段上,将该片段克隆至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载体pWHM3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肝脏脂酶基因的PCR扩增,序列分析和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大鼠肝脏脂酶基因及其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经31个循环的坟增,得到大鼠肝脏脂酶及其N端结构域的cDNA,前为1508bp的片段,后为1076bp的片段。克隆事,对此二片估进行一限制性内切酶物理图谱分析,测定了DNA序列,并已将它们克隆表达载体pGT-d中。  相似文献   

17.
枯草杆菌启动子-信号肽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含红霉素抗性基因和缺启动子-信号肽序列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双功能质粒pGPB14为探针载体,克隆了枯草杆菌的启动子-信号肽序列并对克隆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枯草杆菌染色体DNA经Sau3A酶解后与BomHI酶切的质粒pGPB14连接,转化大肠杆菌C600,筛选抗氨苄青霉素及抗红霉素的转化子,从双抗性转化子中提取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分析,显示克隆的DNA片段在0.27-1.5kb之间。用Sanger的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了10个克隆片段的DNA顺序,结果表明,克隆的片段都含有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优点及信号肽序列。克隆片段可以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恢复氨苄青霉素抗性的表型。β-内酰胺酶活力测定结果证明:大肠杆菌的酶活力主要积累在周质空间内而枯草杆菌的酶活力主要分泌到胞外。  相似文献   

18.
水稻蜡质基因5‘端上游顺序中的核蛋白结合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wx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2120bp长的DNA序列的测定,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此片段进行消化,获得15个大小不同的DNA片段并构建成不同的亚克隆。  相似文献   

19.
普通Taq DNA聚合酶扩增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基因长片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CR反应扩增较长的DNA片段比较困难。本实验对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上的27Kb尿素酶基因用普通TaqDNA聚合酶进行扩增,扩增结果以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得到所需的27Kb的片段。该实验为今后幽门螺杆菌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经济,有效,简捷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以前工作中我们从人精子中分离纯化出一种与生育有关的糖蛋白,命名为BS-17。本文用其多克隆抗血清从人睾丸λgt11cDNA表达库中克隆了编码BS-17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BS-17cDNA片段长791bp,开放阅读框架558bp,可编码186个氨基酸。经数据库检索,该cDNA片段与人Calpastatin(Ca ̄(2+)依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lpain抑制剂)基因3’端顺序具有99.7%的同源,与Calpastatin蛋白质羧基末端同源性为99.5%。用cRNA进行组织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S-17基因表达于人精子减数分裂后期单倍精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