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植物体内天然存在并具有很高活性的玉米素(t-Z)和异戊烯基腺苷(iPA)作为配基,分别与Sepharose-4B偶联,制成亲和吸附介质,分离、纯化菜豆(Phaseolus vulgaris)黄化幼苗下胚轴中的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一种分子量为15.5 kD(简称ZBP),只含一个多肽链;另一种分子量为165 kD(简称IBP),含有两种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3 kD和40 kD。对ZBP的结合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ZBP与t-Z结合时的解离常数(Kd)为3.2×10- 7 m ol/L。经计算,每个ZBP分子只有一个t-Z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
用基因重级及定位突变技术成功地构建了t-PA的K1区缺失突变体t-PAdelK1、PAI-1结合位点缺失突变体t-PAdel(296-302)及两的组合突变全t-PAdel(K1,296-302),并在COS-7细胞中实现三的暂时性表达,在CHO细胞中实现了t-PAdel(K1,296-302)的稳定性表达。对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t-PAdel(296-302)及t-PAdel(K1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烙铁头(Trimeresurusmucrosquamatus)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TMVFg),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ohS1),竹叶青(Trimeresurusstejnegeri)蛇毒专一纤溶酶原激活剂(sv-pA)对5种小分子多肽底物的底物专一性,及这些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对各种凝血因子(第X因子、凝血酶原、纤溶酶原、蛋白C)的作用,并和其它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如矛头蝮(Bothropsatrox)蛇毒凝血酶样酶(Batroxobin)、铜头蝮(Agkistrodoncontortrixcontortrix)蛇毒蛋白C激活剂ACC-C、蝰蛇(Viperarusselli)毒第Ⅴ因子激活剂RVV-V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酶标偶联免疫反应研究了抗sv-PA抗体与各种丝氨酸蛋白酶的免疫交叉反应,并对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及相应功能的哺乳动物蛋白酶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从底物专一性多样性及已知序列结构分化上对这一类蛇毒丝氨酸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统理论,在禾本科特别是含有多倍体小麦为亲本的禾本科结合,稳定的双二倍体中应存在极少的基因组变异,然而,利用10个小麦低拷贝染色体专化序列和33个具代表性同源群专化序列为探针,对2个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天蓝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inte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interm  相似文献   

5.
赵敬军  金培珍 《蛇志》1997,9(1):7-9
测定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PAgT)并与21名正常人对比。患者中18例用蝮蛇抗栓酶治疗,20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显示:UAP患者血中PAI-1、vWF以及PAgT水平明显增高,t-PA水平明显降低;蝮蛇抗栓酶组治疗后血中Fg、PAI-1、PAgT水平均明显下降,使t-PA水平明显升高;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蝮蛇抗栓酶对UAP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6.
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Z1、Z2具有一对携带抗黄矮病基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2Ai-2。利用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Host) Bakwoth and Dewey)和拟鹅冠草(Pseudoroegneia strigosa)基因组DNA作探针,对Z1、Z2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Z1、Z2附加的一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2Ai-2为St-E染色体,E组染  相似文献   

7.
将中国株HIV-1B亚型gp120全基因序列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I中多角体启动子下游,构建成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I-gp120,利用细菌/杆状病毒(Bac to Bac)表达系统筛选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Sf9中高效表达了HIV-1的外膜糖蛋白gp120,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一致,证明表达了2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gp120。  相似文献   

8.
用Kunkel突变法,将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cDNA基因中编码Pro155—Lys158的片段定点突变,并将此突变的scu-PA(tscu-PA)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neo中,与pCM-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获得的稳定表达株在无血清培养基中24h的表达量为620IU/106细胞.经锌离子螯合Sepharose亲和层析得到tscu-PA纯品.SDS-PAGE显示tscu-PA分子量为53kD左右,与预期的结果相符.tscu-PA是由凝血酶激活而不是由纤溶酶激活,但激活后也能转变为双链分子(tcu-PA).tscu-PA仍保持了scu-PA的血纤维蛋白亲和性.酶动力学研究表明,激活后的tscu-PA水解S2444的Km和Kcat值与高分子量尿激酶(HUK)相似.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tscu-PA可以选择性地溶解富含凝血酶的血凝块,对贫凝血酶的血凝块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
t—PA cDNA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能够特异、高效地溶解血栓,在纤溶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t-PA与其抑制物(PAI)平衡失调,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基因转移技术使外源t-PA cDNA成功地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得以表达,为防治以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血管性疾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得到对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提高的t-PA突变体,采用计算机分子技术提出对纤维蛋白亲和力提高的t-PA结构改造方案(t-PAS165W),并将共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生物活性及与纤维蛋白亲和力的分析表明;t-PA S165W突变体与野生型t-PA对蛋白的亲和力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单一的S165W的点 变并不能导致t-PA对蛋白亲和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脊髓中P物质参与电针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发现,低频(2Hz)电针刺激时大鼠脊髓中P物质免疫活性(SP-ir)含量减少,中频(15Hz)、高频(100Hz)和变频(2/15Hz)刺激时SP-ir含量增多。脊髓蛛网膜下腔(i.t.)注射非肽类SP(NKI)受体拮抗剂CP96345和RP67580均能阻断中频、高频和变频的电针镇痛。i.t.注射阿片拮抗剂纳洛酮阻断低频和中频刺激时SP-ir含量的变化。结果提示,脊髓SP-ir在低频时释放  相似文献   

12.
王庆华  韩沾元 《生理学报》1995,47(5):510-514
实验模型采用麻醉大鼠人工吸入10.5%-11.0%氮氧混合气体(相当于5000m海拔高度),于低氧前5min由股静脉注入α-苯基-N-叔丁基甲亚胺-N-氧化物(PBN,α-phenyl-ter-butylni-trone)。结果发现低氧15min后,皮层和海马PBN-自旋加合物电子自旋共振(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信号强度显著大于常氧对照组(n=5,P〈0.01)。  相似文献   

13.
部分裸子植物叶片总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艇  苏应娟  黄超  朱建明   《广西植物》1999,19(4):367-372
采用SDS- PAGE 技术, 分析了红豆杉科(Taxaceae) 植物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Cheng et L-K-Fu) 、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Pil ger) 、云南穗花杉( A- yunnanensis Li) 、白豆杉( Pseudotaxuschienii(Cheng) Cheng) 以及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植物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 、粗榧( C-sinensis (Rehd-etWils-) Li) 、海南粗榧( C-hainanensis Li) 、篦子三尖杉( C-oliveri Mast-) 和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植 物罗汉松 (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 Thunb- ) D-Don) 、鸡毛 松( P-imbricatus Bl-) 、竹柏( P- nagi(Thunb-) Zoll) 、陆均松( Dacrydium pierrei Hickel) 共12 种植物的叶片蛋白, 在蛋白质水平上采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细胞培养、3H-TdR和3H-Leucine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BB)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GF-BB浓度为10ng/ml时,3H-TdR掺入值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6262.5±412.9vs833.5±124.0,P<0.05);当PDGF-BB浓度为20ng/ml时,3H-Leucine掺入值亦较对照线显著增高(10212.8±638.3vs7340.3±1197.9,P<0.05)。(2)PDGF-BB浓度在5-25ng/ml范围内,3H-TdR,3H-Leucine掺入值与剂量直线相关(rDNA=0.97,rprot=0.90P<0.05)。说明PDGF-BB刺激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15.
将尿激酶原(pro-UK)cDN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A链cDNA克隆到M13mp18中,经过二次寡核甘酸诱导的大片段定点删除和一次寡核苷酸诱导的多位点突变,得到u-PA(Leu144-Gly408)/t-PA(Ser1-Thr263)(ut-PA)融合基因.将ut-PA融合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neo中,与pCM-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收集无血清表达上清,经苯甲脒柱纯化得到ut-PA纯品,SDS-PAGE和纤维蛋白自显影显示ut-PA有两种分子量形式,分子量分别为68kD和61kD.纤维蛋白亲和性试验表明,LUK(低分子量尿激酶)对纤维蛋白没有亲和性,而含有LUK的ut-PA则对纤维蛋白表现出很强的亲和性,但ut-PA的亲和性略低于亲本t-PA.  相似文献   

16.
家蚕病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到并分析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NoclearPolyhedrosisVirus缩写为BmNPV)和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缩写为BmCPV)包涵体(即核型多角体BmNPB和质型多角体BmCPB)在银胶溶液中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BmNPB和BmCPB通过氨基酸残基侧链的S原子、COO-(COOH)和NH2(NH)基团以及蛋白质分子的N-末端与银表面相作用。Trp残基金部或大部处于疏水环境中。BmNPB中蛋氨酸残基侧链的S-CH2和CH2-CH2链分别为扭曲和扭曲式构型。BmCPB中的S-CH2和CH2-CH2链则分别属于反式和扭曲构型;C-C-S-S-C-C链为反式-扭曲-反式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β-淀粉样蛋白(AβP)在影响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并导致神经毒作用时的最短活性序列,实验采用膜片钳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I区锥体细胞的“内面向外”式膜片上,观察了AβPR的31-35和25-35片段对Ca2+激活大电导钾(BK)通道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浴液中给予 5μmol/L的AβP 31-35后,BK通道的平均开放概率(Po)和开放频率在1~3min内分别减少了85.8%(P<0.01)和72.1%(P<0.01);平均开放时间减少了41.1%(P<0.01);平均电流幅度则无明显改变(P>0.05);给子同样摩尔浓度的AβP 25-35后,BK通道平均Po减少了85.5%(P<0.01),平均开放时间减少了51.4%,(P<0.05)。结果提示,两种AβP片段对海马神经元B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AβP的神经毒性作用有关;AβP31-35片段可能是AβP分子中影响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最小活性序列。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抗生素与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谷良 《微生物与感染》1993,16(6):264-265,244
β-内酰胺抗生素攻击的目标是细菌中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葡萄球菌中有4种PBP(PBP1~4),只要有1种存在即能合成细胞壁。葡萄球菌的耐药机理有多种:由于β-内酰胺酶的产生,PBP的改变,对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则由于另一种PBP2a的产生。PBP2a有合成细胞壁的功能,但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亲和力低。此PBP由mecA基因编码,有认为这是一个外基因与自身β-内酰胺酶基因重  相似文献   

19.
文摘     
基因工程980134人工纤维状蛋白:一篇综述[英]/HeslotH.//Biochimie.-1998,80(1).-19~31[译自DBA,1998,17(19),98-08278]从以下方面综述了人工纤维状蛋白(AFPs):家蚕(Bombyxmo...  相似文献   

20.
刘秀  王春安 《生理学报》1996,48(2):173-178
本实验利用高体孵育脑薄片和放射免疫测定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方法,初步探讨了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皮质酮(B-BSA,不易进入细胞内)对大鼠下丘脑薄片(含室旁核和视上核)释放AVP的影响和可能机制。结果:(1)B-BSA(10-7─10-4mol/L)在20min内对大鼠下丘脑薄片AVP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性效应,且呈剂量一效应关系;(2)RU486(10-4─10-3mol/L)能部分地阻断B-BSA的抑制效应;(3)B-BSA的抑制效应随孵育液中Ca2+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4)在有新毒素(10-3─10-2mol/L)存在的情况下,B-BSA的抑制效应显著增强。上述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在未进入细胞内的情况下亦可抑制大鼠下丘脑薄片释放AVP。此作用发生在细胞膜水平上,由非基因组机制所介导,可能是影响Ca2+跨细胞膜流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