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述异蚤蝇属1新种:双鬃异蚤蝇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双鬃异蚤蝇,新种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图1~3)雄性额红褐至黑褐;额宽稍大于侧高;密布细毛;纵沟明显.触角上鬃4根,不等.前额间鬃几与触角上鬃同高.后额间鬃略低于后额框鬃,4根鬃等距排列.颊鬃2根,侧颜鬃5根.触角第3节黄褐色,端部褐;球形;芒具微毛.下颚须浅黄,具较长鬃.胸黄褐色,侧板略浅;小盾片 鬃1对,短毛1对;中侧片光裸.腹部腹面黄色;背板大部分黄褐色,尾器黑褐,生殖背板两侧各具长鬃1根.肛管黄色,端毛粗大.翅长1.04~1.10mm,前缘脉指数0.41 mm,各段比3.75∶1.75∶1.00.平衡棒黄褐.足黄色,前足胫节具前背刺1列;基跗节细长.中足胫节栅毛列达端部1/4,后背纤毛6根.后足胫节栅毛列完整,后背纤毛10根,缺前背纤毛.体长1.2mm.雌性体长1.2~1.6 mm.翅长1.3~1.4mm.前缘脉指数0.43,平衡棒褐色.腹背板褐色,腹面黄色.正模♂,广东顶湖,1992-04-24,刘广纯、王敏采;副模3♂♂,5♀♀,采集记录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据其尾器特点而拟.  相似文献   

2.
Malloch氏于1922年确立了鼻圆蝇属Phychomydaea,模式种R.tuberculifacies(Stein),最初报道采自爪哇,后在苏门答腊、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均有记录。该属该种在我国系首次发现,特描述如下:瘤颜鼻圆蝇 Rhychomydaea tuberculifacies(Stein),1909 采集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勐崙植物园,3、4,1982年9月,李富华采。 体长:6—7mm. :复眼裸,额狭、约为前方单眼的横径;间额在中部邻接,具14—15对下眶鬃,延伸至单眼三角,仅下方一对长大;无上眶鬃;触角淡黄白色,触角第三节长为宽的4.5倍,芒长羽状;中颜板具一明显的瘤状突起;胸底色稍带褐色,其浓的灰黄色粉背,盾片具明显的黑色四纵条;中鬃0 1,背中鬃2 4,翅内鬃0 2,翅前鬃明显,约与后背侧片鬃等长;小盾片侧缘和基部下缘具毛,背侧片具小毛,腹侧片鬃1:2;1 2M脉末段稍向前方弯曲腋瓣棘蝇型,Cu_1 An_1脉不达翅后缘;各足除跗节外均为黄色,前胫前腹面端部1/2具密而短的淡色毛,中股近基部2/3具1前鬃列,中胫具2后鬃,后股前背鬃列完整、近端位具2前腹鬃,后腹面近端位1/4—1/5处有一束细长的缨毛,后胫具4前腹鬃、3前背鬃仅1—2根明显;腹部各背板大明显的后缘带,第三、四、五背板中部具二黑纵斑,长度不超过背板1/2;各背板侧鬃发达。 :额很宽地分离,约为后方二单眼外缘间距的4  相似文献   

3.
新编写的初中《动物学》教材内容丰富,有利于加强中学生的动物学基础知识。但教材中有些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现对有关问题补充如下: 1.文昌鱼是新编的内容,过去课本中没有讲过。教材第99页“文昌鱼在身体头端腹面有口,口的周围生着几十条触须……,在身体的尾端的腹面有肛门”。实际上,文昌鱼身体前端(它没有真正的头部,所以还是说前端较好)腹面不是口,而是膜状的口笠。口笠有口笠触手,口笠包围的空腔为前庭,前庭壁上有轮器。前  相似文献   

4.
脊背管蓟马属是具有长翅的蓟马,头长,头部额区脊状隆起,口针宽,通常极长并有一个或几个侧环.记述中国脊背管蓟马属1新种,即齿跗脊背管蓟马Oidanothrips notabilis sp.nov.并与台湾脊背管蓟马O.taiwanus进行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BLRI).此新种与O.taiwanus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新种1)翅基鬃内Ⅲ端部钝;2)复眼后鬃端部钝;3)口针伸达单眼后鬃;而后者,1)翅基鬃内Ⅲ端部尖;2)复眼后鬃端部尖;3)口针不伸达单眼后鬃.  相似文献   

5.
新疆等节跳科七新种记述(弹尾目:节腹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这新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弹尾目节腹亚目等节跳科的7新种,7新种是昌吉缺弹跳,乌鲁木齐裔符跳,北疆隐跳,新疆原等跳,尹氏德跳,天山德跳,尹氏德跳,天山德跳和丘陵德跳。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绢蓟马亚族 Sericothripina 一新属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近绢蓟马属 Sussericothrips Han 新属 本新属触角8节,节Ⅲ和Ⅳ的感觉锥叉状。口锥较长。后头顶被脊线切割成一个宽的半月形后头区。前胸骨化板发达。后胸盾片与后胸小盾片愈合;后胸腹片有前缘线。腹部节Ⅱ—Ⅶ背片中对鬃位置和大小近似,强如亚中对鬃(鬃Ⅱ);鬃Ⅰ.Ⅱ.和Ⅳ.Ⅴ着生在后缘之前,但鬃Ⅲ着生在后缘上。节Ⅰ—Ⅶ背片完全覆盖有微毛,背片节Ⅰ—Ⅷ  相似文献   

7.
我国伊蚊—新亚属及—新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6月,在进行滇西类业区系调查中采获一批伊蚊,经鉴定,发现1新亚属,现将该亚属及1新种描述如下。华蚊亚属Sinoaedes,新亚属 亚属特征:雌蚊 中型,暗黑色,具银白鳞饰。触须暗色。喙暗色。前胸前背片平覆宽白鳞。中胸盾片平覆褐色窄鳞;小盾片三叶状,具宽鳞;后背片光裸。有气门后鬃;有1根中胸下后鬃。翅鳞暗色。各足除股节腹面具白色区外,一致暗色。腹节暗色。第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中国东北地区棘跳科1新纪录族小角棘跳族Oligaphorurini1新种,三江双型棘跳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及1新纪录种,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ursi Fjellberg,1984,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三江双型棘跳,新种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图1~11)鉴定特征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0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3,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两个。腹部第4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m0),第5节背面不具中间毛,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1个颗粒状的区域,后面具1+1根毛。具臀刺,乳突不明显。正模♀,采自黑龙江省洪河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副模:3♀♀,1♂,特征与正模相同,采集地点及时间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采集地三江平原。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 ursi Fjellberg,1984中国新纪录(图12~19)鉴定特征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1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不存在。腹部第3、4节背面具或不具中间毛,数目存在变异;第5节背面通常不具中间毛,很少具中间毛m0;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5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一个表皮皱褶状结构,后面具2+2根毛呈两排排列。具臀刺,乳突较明显。检视标本: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1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小叶章草甸湿地土壤中,2011-05-26,武海涛等采。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中国东北地区棘跳科1新纪录族小角棘跳族Oligaphorurini 1新种,三江双型棘跳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及1新纪录种,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 ursi Fjellberg,1984,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三江双型棘跳,新种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图1 -11)鉴定特征 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0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3,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两个.腹部第4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m0),第5节背面不具中间毛,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1个颗粒状的区域,后面具1+1根毛.具臀刺,乳突不明显.正模♀,采自黑龙江省洪河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副模:3♀♀,1 ♂,特征与正模相同,采集地点及时间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采集地三江平原.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 ursi Fjellberg,1984 中国新纪录(图12~19)鉴定特征 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1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不存在.腹部第3、4节背面具或不具中间毛,数目存在变异;第5节背面通常不具中间毛,很少具中间毛m0;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5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一个表皮皱褶状结构,后面具2+2根毛呈两排排列.具臀刺,乳突较明显. 检视标本: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1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小叶章草甸湿地土壤中,2011-05-26,武海涛等采.  相似文献   

10.
怪单蚤 Monopsyllus paradoxus Scalon, 1950 1。眼发达。下唇须接近前足转节。无额突。额鬃列4根,第1后头鬃列有1根小鬃,臀前鬃为1根。第8腹板发达,有4根长端鬃,其端膜几呈弓形,两端均生有小毛。可动突上段后缘有2根相距较近的短钝的刺鬃。不动突呈较窄的圆锥形,仅达可动突高的1/2左右。抱器体相当窄。阳茎弹丝在本种非常发达而独特,其卷曲可达7—8圈,依此很容易与本属的其它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雄性:头宽于长。颜面扁平,上窄下宽,侧面观鼻状,覆浓密白色绵毛。口鬃白色,上升至颜面达触角节的基部,口缘两侧的口鬃黑色。触角黑色,基部两节被黑毛,触角第1节略长于第2节,第3节长为第1、2节长度总和的1.3倍,触角芒与触角第1、2节长度的总和相等。额黑色光亮,额宽与触角节基部水平处的颜宽相等,两侧缘被黑毛。单眼瘤略隆,被黑毛。眼后鬃黑色,短粗,排列成一行,在眼角处的数根较粗,此外,还具数根排列不规则的黑鬃。后头扁平,覆灰白色粉被,后头上半部和下半部沿眼缘后方被白色  相似文献   

12.
记述中国尾管蓟马族3属8种,其中瘤突管蓟马属Bradythrips Hood et Williams为中国新纪录属,并描述了该属1新种,张氏瘤突管蓟马Bradythrips zhangi sp.nov.;编制了中国尾管蓟马族种类名录及种类检索表.新种与近似种Bradythrips hesperus的形态区别:1)新种雌虫腹部2~8节腹面中央各着生1个纵向刻纹斑,而B. hesperus缺该特征;2)新种头部褐色,而B.hesperus头部草黄色;3)新种肛鬃2对等长,而B.Hesperus肛鬃2对不等长.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昆虫标本室(SCAU).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泉种蝇属七新种(双翅目:花蝇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花蝇科泉种蝇属Pegohylemyia七新种,所有模式标本均存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1.鬃林泉种蝇Pegohylemyia setisilva新种,(图1-5) ♂:体长约10毫米,翅长约8毫米。额较前单眼略宽,间额约与一侧额等宽,间额鬃1对,发达,其下方有数根小刚毛,上眶鬃1,小,下眶鬃7,鬃间杂有小毛,毛长约为鬃长的1/3弱;触角黑,第三节长约为其宽的2.5倍,触角芒短羽状,最长的小毛约为芒基最粗处的3倍;前额约为触角第三节宽的1.6倍;颊高约为触角第三节宽的1.4倍;上倾口缘鬃1行;口前缘稍后于额前缘;下颚须稍短于触角第二节和第三节之  相似文献   

14.
张彦周  徐志宏 《昆虫学报》2009,52(4):420-423
对中国拟细角跳小蜂属Leptomastidea 分类研究进行了回顾, 并记述了分布于中国的拟细角跳小蜂属6 种, 其中草居拟细角跳小蜂L. herbicola, 红胸拟细角跳小蜂L. rubra 和谢氏拟细角跳小蜂L. shafeei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鲤斜管虫的形态及形态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鲤斜管虫的形态、纤毛下器、核器、银线系及形态发生过程。其腹面口区具二环围口纤毛列及一口前纤毛列;背面具一列背刚毛;腹面纤毛列的数目可发生较大变动。在其形态发生过程中,左纤毛列在右纤毛列发生断裂前同时断裂;短基粒列形成后仔虫的背刚毛;前仔虫保留原口管前端部分,后仔虫的口管重新形成。本文还对鲤斜管虫的形态学特征、口管形成机理及分类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花蝇科二新种(双翅目:花蝇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万琦 《动物学研究》2001,22(4):306-309
记述采自云南省花蝇科2新种,即:(1)分布于云南省禄劝的黑腹地种蝇Delia nigriabdomi-nis sp.nov.,(2)颁上于云南泸水片马的匙叶蕨蝇Chirosia fortipispatula sp.nov.。前者雄性尾器近似梯叶地种蝇Delia quadrilateralis Fan et Zhong,1982,但新种雄性侧额邻接,下眶鬃10对,芒短羽状,口前缘稍突出于额前缘;盾片具5个黑条,肩后鬃 2,腹侧片鬃0 2;前缘刺缺如,平衡棒和腋瓣褐色;胫节褐色,跗节暗褐色,前胫后背鬃5-6根,3根后鬃和2根后腹鬃;腹部各背板呈煤黑色;肛尾叶端半部两侧具很长的鬃毛等不同,匙叶蕨蝇近似于黑足蕨蝇Chirosia nigripes Bezzi,1895,但新种雄性额宽,接近头宽的一半,为触角第3节长的2倍,间额黑色,为一侧额宽的4倍;上眶鬃3对;芒毛稍长;后头背区具毛;前缘刺长大;肩后鬃1 0;后股中部具2根前腹鬃;后胫后腹鬃1-2;腹部细长,呈棒状;第5腹板形状不同,雄性侧尾叶侧面观末端成圆形,后面观基部内侧有突起,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叶甲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发现叶甲总科内的隐口类只有4个跗节(真4跗型),腹部腹面第一、二两节或多或少愈合;而其他叶甲则都有5个跗节(隐5跗型),腹面第一、二两节一般不愈合。这两点差别,结合其他特征如头型、幼虫型等,说明了隐口类和其他叶甲是两个不同的物群,代表鞘翅目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应分立为两个不同总科。新总科定名为龟甲总科,下设4个科,即潜甲科、铁甲科、丽甲科和龟甲科。  相似文献   

18.
拟小鲵属(有尾目,小鲵科)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比较和研究Pseudohynobius已知3物种P.flavomaculatus、P.shuichengensis、P.kuankuoshuiensis后,确定贵州省贵定县产拟小鲵为新种,贵州拟小鲵Pseudohynobius guizhouensis sp.nov..新种与P.kuankuoshuiensis极相似,但新种身体腹面具有分散细小白点;躯干椎为17枚;二额骨前端中央较尖、呈三角形与鼻骨后缘相接;额骨之间、顶骨之间骨缝连接紧密,无骨中缝;Y形软骨前端分叉细而长,与P.kuankuoshuiensis身体腹面无斑点;躯干椎为18枚;二额骨前端钝圆、呈弧形与鼻骨后缘相接;额骨之间和顶骨之间有骨中缝;Y形软骨前端分叉宽而短相区别.新种身体腹面散布有细小白点,区别于P.flavomaculatus.新种身体背面和尾部背面有近圆形桔红色或黄色斑点,区别于P.shuichengensis.  相似文献   

19.
半滑舌鳎胚胎发育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胚胎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首次描述了半滑舌鳎胚胎发育过程中脊索、眼囊、中胚层、脊髓底板、神经管、肠、耳囊、脑、口咽膜和心管等组织结构.半滑舌鳎眼原基出现后,肌节在胚体后部开始分化.随后神经管前端不断膨大形成脑原基,脑形成之后在后脑的后面形成耳囊.胚体形成后,脊索位于脑的腹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索细胞空泡化.肠位于脊索腹面.脊索背部有一排立方体细胞,为脊髓底板,脊髓底板位于神经管腹面并延伸到后脑前端.心脏是含有红血球的一个薄壁管,位于胚体头部腹面,且与中脑平行.  相似文献   

20.
陕西竹子上的蚧虫寄生蜂二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陕西竹子的蚧虫寄生蜂2新种,即寄生白尾安粉蚧Antonina crawi的棒节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lavatus sp.n.和寄生竹半球链蚧Bambusapis hemisphaerica的长尾秀德跳小蜂Pseudectroma longicauda sp.n,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特征图。本文也是抑虱跳小蜂属和秀德跳小蜂属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标本存放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