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性诱剂诱捕器已被广泛地用于监测和诱杀害虫,由于使用逐渐普遍,再加上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各异,所以相继地设计出了适用于不同昆虫种类、形状和结构各不相同的诱捕器。其中,有些专用的,如倒置的双锥体诱捕器特别  相似文献   

2.
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器悬挂高度及诱捕器颜色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水盆式和三角式两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好,日均诱蛾量分别为0.7和0.6头,周诱蛾量分别为12.7和10.3头,总诱蛾量分别为46.3和41.3头,均与瓶水式、飞翼式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周诱蛾量和总诱蛾量显著差异;三角式诱捕器悬挂在2.5 m和2.0 m处的诱捕效果较好,日均诱蛾最分别为0.7和0.6头,周诱蛾量分别为11.0和10.3头,总诱蛾量分别为43.7头和41.3头.颜色对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影响不大,红、白、黄、绿四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式诱捕器的13均诱蛾量、周诱蛾量和总诱蛾量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所批林批孔运动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1974年在扩大繁殖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同时,初步进行了一次土法提取马尾松毛虫性引诱剂的诱蛾试验。现将方法与效果整理如下: 1.性引诱剂粗提物的提取 采集松毛虫茧,剖茧取雌蛹于室内常温下保护(20-35℃,相对湿度50-8O%),待自然羽化后,每天上、下午六点各收蛾一次,次日早上2-5点剪取雌蛾腹部末端三节,用捣筒捣碎成泥状,泡浸于二氯甲烷中,置10℃以下冰箱保存24小时,第三天早上5点前  相似文献   

4.
在甘肃省高台县通过对三角胶粘式和水盆式这2种类型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诱捕器的田间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在诱捕效率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在苹果蠹蛾密度较低的条件下,三角胶粘式诱捕器平均日诱捕量为2.50只,比水盆式诱捕器高出近2.84倍,最早监测到成虫的时间也比水盆式诱捕器提前3~4d,因此,三角胶粘式诱捕器具有更高的监测效率。结果还显示地面植被的遮盖极大地降低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严重时会使诱捕器对密度较低的苹果蠹蛾种群的监测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5.
水盆式性诱剂诱捕器对苹果园昆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机苹果园和常规苹果园的系统调查,调查分析了果园释放性诱剂对园内目标害虫、天敌及中性昆虫的诱集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在有机苹果园还是常规苹果园,性诱剂均对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且益害比在有机园中为2∶1和2∶3之间,在常规园中则在3∶1和1∶10范围内.水盆式性诱剂诱捕器的使用对自然天敌在果园中的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评价诱芯、诱捕器和诱芯组合的诱集效果,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雄蛾诱捕效果最佳的诱芯和诱捕器组合,为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诱芯优化筛选试验中,9种诱芯中编号为3-4、4-2、4-3的3种诱芯对草地贪夜蛾雄蛾诱捕效果最好,专一性强。诱捕器筛选试验中,5种市面上常见诱捕器里,桶型诱捕器是其他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2倍以上,效果最佳。诱芯筛选试验中,在使用桶型诱捕器及小夜蛾诱捕器的条件下,翔林3-3诱芯对草地贪夜蛾雄蛾的诱虫效果都为最佳。此研究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对不同波长LED灯的趋向性,评价其诱捕效果,为合理应用LED灯监测和防治油松毛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诱捕和室内趋性试验分析不同波长LED灯(365、380、420、470 nm)对油松毛虫的诱集效果,分析油松毛虫上灯节律。比较野外灯诱组和室内对照组雌虫产卵量。【结果】野外诱捕结果表明,紫外光区365 nm、380 nm LED灯的诱虫量显著高于蓝光区420 nm、470 nm的LED灯;雌、雄虫上灯高峰期为23:30—1:00。室内趋光性试验结果显示,油松毛虫对紫外光365 nm和380 nm LED灯有明显的趋向性。室内对照组的平均产卵量(550±89)粒/头与野外灯诱组的平均产卵量(263±88)粒/头差异极显著,前者约为后者的2倍,诱捕到的雌虫在林间仍有一半卵未被产出。【结论】在夜间2:30之前利用紫外光波段的LED灯对油松毛虫有良好的诱捕效果;灯诱能减少油松毛虫雌虫在林间产卵,从而降低林间下一代虫口数量,可用于野外监测和防治。本研究为合理使用LED灯监测和防治油松毛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蝇类昆虫的引诱剂和诱捕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蝇科昆虫的许多种类是重要的入侵物种, 在国际植物检疫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实施对实蝇类害虫的有效控制, 不断完善和出版实蝇控制技术手册并制定相关的国际植物检疫标准。引诱剂和诱捕器是实蝇类害虫监测、调查和防治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被广泛采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实蝇诱剂主要包括蛋白质诱剂(PA)、甲基丁香酚(ME)、诱蝇酮(CUE)、乙酸铵诱剂(AA)、乙酸铵盐诱剂(AS)、TML 诱剂、己酸丁酯诱剂(BuH)、吡嗪诱剂(MVP)等, 我国也研发了大量植物型和食物型诱剂。国际上常用实蝇诱捕器有20多种, 依据捕获实蝇的不同方式分为干型诱捕器、湿型诱捕器和干湿综合型诱捕器3类。同时, 我国利用各种塑料瓶研制了多种多样的诱捕器。本文对国际、国内实蝇诱剂和诱捕器等研究和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提出我国在建设外向型水果非疫区的实蝇监测中应使用国际标准的诱剂和诱捕器, 以便获得国际认可并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在研发诱剂和诱捕器时做到标准化并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推向国际市场以便获得国际有关标准的采用和认可。  相似文献   

9.
麦蛾性引诱剂诱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我们在红铃虫性引诱剂试验工作中发现红铃虫性引诱剂对麦蛾也有引诱作用,在棉仓和棉田都曾诱获不少麦蛾。1976年我们在粮管所组织了一系列引诱蛾试验,以探索用性引诱剂防治麦蛾的方法。 试验所用剂型有下列10种。 1.红铃虫雌蛾体二氯甲烷粗提物。 2.红铃虫雌蛾腹部酒精粗提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山东省是昆虫南北迁飞的关键路径,了解山东省的迁飞性昆虫群落结构,对明确迁飞性昆虫种类,并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山东省14个地区建立监测点,每个监测点于2018年9月-10月利用探照灯诱虫器和地面灯诱虫器诱集昆虫.[结果]14个监测点共诱捕到昆虫有12目54科408种,其中探照灯诱虫器诱集到11目45科388种,地面灯诱虫器诱集到12目46科365种,探照灯诱虫器诱集的主要昆虫类群为鳞翅目(79.12%)、鞘翅目(9.42%)、直翅目(8.14%)和脉翅目(2.26%).地面灯诱虫器诱集的主要昆虫类群为鳞翅目(68.84%)、鞘翅目(23.46%)、膜翅目(3.69%)、直翅目(1.50%)、半翅目(1.14%).探照灯诱虫器诱集昆虫数量显著多于地面灯诱虫器.[结论]阐明了山东省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证实了许多重大昆虫在山东省存在迁飞性.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二种性诱芯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我国最严重害虫之一。为了提高监测和诱捕效率,2009年在山西和新疆进行2种性诱芯诱捕棉铃虫的田间试验,2种性诱芯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中捷四方公司,2种诱芯处理分别重复2次和6次,诱捕器分别为水盆和笼罩。试验结果:在山西试点,动物所诱芯的诱蛾数是中捷四方公司的8.60倍;在新疆试点,则达到11.89倍。以上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准(P<0.01)。同时,在山西试点,动物所诱芯的有效期长达62d,比中捷四方公司的长14d。据此认为动物所棉铃虫性诱芯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马氏诱集器法对6种不同小生境的昆虫相进行初步研究。对采集到的昆虫进行整理和数据分析后表明,采用马氏诱集器法对不同昆虫的诱集效果不同,其中对双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诱集效果较好。根据诱集结果,不同生境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Kong XB  Liu KW  Wang HB  Zhang SF  Zhang Z 《PloS one》2012,7(3):e33381

Background

The Chinese pine caterpillar moth,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and Liu (Lepidoptera: Lasiocampidae)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foliator of coniferous trees in northern China. Outbreaks occur over enormous areas and often lead to the death of forests during 2–3 successive years of defoliation. The sex pheromone of D. tabulaeformis was investigated to define its chemistry and behavioral activity.

Methodology/Principal Findings

Sex pheromone was collected from calling female D. tabulaeformis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and by solvent extraction of pheromone glands. Extracts were analyzed by couple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coupled GC-electroantennographic detection (GC-EAD), using antennae from male moths. Five components from the extracts elicited antennal responses.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a combination of retention indices, electron impact mass spectral matches, and derivatization as (Z)-5-dodecenyl acetate (Z5-12:OAc), (Z)-5-dodecenyl alcohol (Z5-12:OH), (5Z,7E)-5,7-dodecadien-1-yl acetate (Z5,E7-12:OAc), (5Z,7E)-5,7-dodecadien-1-yl propionate (Z5,E7-12:OPr), and (5Z,7E)-5,7-dodecadien-1-ol (Z5,E7-12:OH). Behavioral assays showed that male D. tabulaeformis strongly discriminated against incomplete and aberrant blend ratios. The correct ratio of Z5,E7-12:OAc, Z5,E7-12:OH, and Z5,E7-12:OPr was essential for optimal upwind flight and source contact. The two monoenes, Z5-12:OAc and Z5-12:OH, alone or binary mixtures, had no effect on behavioral responses when added to the optimal three-component blend.

Conclusions/Significance

The fact that deviations from the optimal ratio of 100∶100∶4.5 of Z5,E7-12:OAc, Z5,EZ7-12:OH, and Z5,E7-12:OPr resulted in marked decreases in male responses suggests that biosynthesis of the pheromone components is precisely controlled. The optimal blend of the sex pheromone components of D. tabulaeformis worked out in this study should find immediate use in monitoring this pest in Chinese forests.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对春季蔬菜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的粘虫板,促进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采用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和黑色6种颜色的市售粘虫板对菜地昆虫进行诱集试验.结果显示,粘虫板诱集的害虫以尖眼蕈蚊Bradysia minpleuroti、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和黄蓟马Thrips flavus为优势种;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棉蚜Aphis gossypii、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菜粉蝶Pieris rapae为常见种.试验中蓝色粘虫板诱集的灰地种蝇的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黄色粘虫板诱集的南美斑潜蝇、棉蚜、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蓝色和白色粘虫板诱集的端大蓟马、黄蓟马的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蓝色粘虫板诱集到的尖眼蕈蚊的数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各种颜色粘虫板诱集昆虫的益害比较低,诱集益虫总数仅占诱集昆虫总数的1.64%,表明该时段使用粘虫板防治菜地害虫,对益虫伤害较小,对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为科学使用粘虫板防治菜地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诱虫灯在芒果园中对芒果主要害虫监测的作用效果,选用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等诱虫灯,采取灯光诱集与果园采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南省东方市岛西林场芒果园进行了芒果害虫的周年监测,比较了3种不同诱虫灯及调查采样收集到的芒果害虫的种类与数量。结果显示,在岛西林场芒果园,诱虫灯诱集到的害虫有29种,调查采集到害虫有24种,诱虫灯和调查采集收集同时监测到的害虫有21种,诱集到数量较多的有红脚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芒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cola、绿额翠尺蛾Thalassodes proquadraria和灰白条小卷蛾Atgyroploce aprobola等,表明诱虫灯可用于这些芒果害虫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的监测,尤其是对红脚丽金龟、芒果叶瘿蚊、绿额翠尺蛾和灰白条小卷蛾等;明确可以应用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对红脚绿金龟等几种重要芒果害虫的年消长动态及种群数量进行监测;不同诱虫灯相比较,黑光灯对红脚丽金龟诱集效果最佳,LED灯对芒果叶瘿蚊诱集效果最好,频振灯对绿额翠尺蛾和灰白条小卷蛾诱集效果最佳。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对芒果害虫有良好的诱集作用,但对其天敌也有明显的诱杀作用;频振灯、黑光灯和LED灯所诱集昆虫种类的益害比分别为1∶3.17、1∶0.45和1∶1.23,频振灯对天敌的杀伤作用最小,黑光灯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波长窄波段光谱LED诱虫灯对菜地昆虫的诱集效果,为合理利用LED诱虫灯提供依据.[方法]以市售长波紫外线太阳能LED诱虫灯为对照,调查12个窄波段光谱诱虫灯诱集菜地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监测菜地昆虫的发生动态.[结果]各波长诱虫灯诱集到的菜地趋光性害虫有莲藕潜叶摇蚊Stenochironomus nelum...  相似文献   

17.
温度是影响害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解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在此背景下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越冬及上下树的动态变化,本文根据辽宁省建平县1988—2009年期间油松毛虫上下树发生期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建平县气温年变化趋势和油松毛虫上下树发生期年变化趋势,探讨了发生期与气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22年(1988—2009)建平县气侯变暖的趋势显著,线性倾向估计分析发现年均气温、年均最低气温和年均最高气温均呈现出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达0.50、0.59和0.36℃/10年,四季中春季气温的升幅最大,夏秋两季次之,冬季最低。在此气候变暖背景下油松毛虫幼虫上下树及越冬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趋势,其中:下树总体呈现出提前发生、提前结束、下树历期缩短的变化趋势;翌年幼虫上树期则呈现出延迟发生、提前结束、上树历期缩短的变化趋势;整个越冬期长度则呈现出延长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认为气候变暖对油松毛虫的下树活动具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下树结束期随气候变暖而显著提前,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下,9—10月均气温上升1℃则下树结束期会提前约2 d,而幼虫越冬及上树发生期表现为并不受气候变暖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油松毛虫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在不同类型诱芯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伟  赵成华  施再喜 《昆虫学报》2001,44(2):213-220
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研究如何减少上述共轭二烯信息素成分中的几何构型异构化和氧化的发生,作者制备了几种不同剂型的诱芯并进行了田间诱蛾试验。与常用的天然橡胶诱芯相比,诱芯中加入抗氧化剂(topanol CA)、提高性信息素的纯度、每5天重新更换诱芯及将载体换为硅橡胶等处理均不能明显提高诱芯的诱蛾效果,然而载体为复合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和天然橡胶的混合体)的诱芯诱蛾效率比天然橡胶诱芯提高了1倍以上。田间试验后,用毛细柱气相色谱对不同类型诱芯中残留的信息素及其异构体的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橡胶诱芯中只有12%~16%的不同信息素成分发生了异构化,而在天然橡胶诱芯中此值高达69%~87%。而且前者中信息素及其异构体的剩余量是后者的4倍。这些结果表明,复合橡胶诱芯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诱效,主要由于在这种诱芯中,共轭二烯信息素更稳定,释放速率较为缓慢且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