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定量分析5种常见稻蝗属昆虫前后翅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5种稻蝗雄性前、后翅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薄片样条(Thin-plate spline,TPS)分析法探讨稻蝗前后翅的大小和形态变异。【结果】5种稻蝗前、后翅的大小和形态差异都比较显著,前、后翅的相似关系和5种稻蝗的系统发育关系一致。前翅差异的部位主要在缘前脉域、前缘脉域和臀脉域;后翅的差异主要在亚前缘脉域、前缘脉域及轭脉域。【结论】稻蝗前、后翅形态变化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结果与稻蝗系统发育关系一致,可用于稻蝗属种的分类。稻蝗前、后翅发生变化的部位是其飞行时的受力部位,这些部位可以作为稻蝗物种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华稻蝗形态特征与地理特征的关系,选取中华稻蝗体长(LB)、头长(LH)、前胸背板长(LP)、前胸背板宽(WP)、前胸背板侧片长(LLP)、前胸背板侧片高(HLP)、前翅长(LEL)、后足股节长(LF)、后足股节宽(WF)和后足胫节长(LT)等10个性状,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进行比较,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体长方差分析、各个性状在不同种群间的多重方差分析以及各性状间与海拔高度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9个中华稻蝗种群分为南方组、北方组及一个过渡种群,雌雄虫中北方种群的体长均明显小于南方种群;各性状测量值呈现出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10个性状中除前胸背板长、前翅长、后足股节长和后足胫节长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之外,其余性状均与海拔高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果表明,秦岭的分隔是造成南北方种群形态特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体型较大、后腿股节较宽的中华稻蝗更有利于在高海拔环境生存。  相似文献   

3.
记述采自东北黑龙江省及吉林省蝗总科2新种,即网翅蝗科的北安雏蝗Chorthippus beianensis sp.nov..新种近似于琼根河雏蝗Chorthippus genheensis Li et Yin,主要区别为触角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2.5倍;前翅中脉域宽为肘脉域宽的4倍(♂);后翅仅达前翅长的1/2;雌性前翅仅到达第3腹节背板后缘;后足股节仅上膝侧片黑色.另1新种为剑角蝗科的宽肘迷蝗Confusacris amplicubitus sp.nov.,该种近似于短翅迷蝗Confusacris brachypterus Yin et LI,主要区别为触角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3~4倍(♂)或2倍(♀);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最狭处宽与长度相等(♂)或为长的1.4倍(♀);前翅超过后足股节中部;前翅肘脉域宽为中脉域宽的2.3倍;雌性前翅径脉域黑色,不具淡色纹;后足股节膝侧片及胫节基部非黑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记述新疆蝗属1新种,黄胫新疆蝗Xinjiangacris flavitibis sp. nov.。新种近似于红胫新疆蝗Xinjiangacris rufitibisZheng,1993,但区别于后者为:前翅超过后足股节顶端;肘脉域宽为中脉域宽的3倍:后足股节下侧黄色后足胫节黄褐色。模式模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记述采自新疆地区网翅蝗科雏蝗属 Chorthippus 短翅亚属1新种,即果子沟雏蝗 Chorthippus (Altichorthippus) guozigouensis sp. nov.。新种近似于姜氏雏蝗Ch. charpini Chang, 1939 与积石山雏蝗 Ch. jishishanensis Zheng et Xie, 2000。与后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头侧窝长为宽的3.00倍;♂触角短,刚不到达后足股节基部;♂前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后缘,其前缘脉域宽为中脉域宽0.67倍,前后肘脉合并,肘脉域消失;♂后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中部;尾须顶端到达肛上板长的一半,膝部与后足胫节端部棕色,非黑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采自江苏泗阳县网翅蝗科1新属-苏蝗属Suacris gen.nov.及1新种-Suacris siyan-gensis sp.nov.。该新属近似于牧草蝗属Omocestus I.Bol.,其主要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侧隆线微微弯曲,最宽处为最窄处的1.6-1.8倍;前翅肘脉域几乎等宽或略宽于中脉域;鼓膜器雄性宽卵形、雌性狭缝状。该新属也近似于拟草地蝗属Stenobothroides Xu et Zheng,其主要区别特征为:侧隆线明显且弯曲;雄性腹部末节无尾片;雄性下生殖板长锥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 苏蝗属,新属Suacris gen.nov.模式种:泗阳苏蝗Suacris siyangensis sp.nov.正模:1♂;副模:1♀,江苏泗阳,1957-Ⅸ-16,采集者未知。体小型。头大而短,较短于前胸背板。头侧窝明显,呈长方形。颜面向后倾斜。中单眼较小于侧单眼。触角丝状,基部触角节宽大于长,向端部触角节渐渐变狭。前胸背板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微微弯曲,其最宽处约为最窄处的1.6-1.8倍;前胸背板后级中央钝角形。前、后翅发达,超过后股节中部,前翅顶端圆形,无凹陷,前翅肘脉域几乎等宽或略宽于中脉域。中、后胸腹板侧叶全长均明显地分开。后足股节内侧具发音齿,可与前翅纵脉磨擦发音。后足胫节缺外端刺。鼓膜器:雄性宽卵形,雌性宽缝状。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卵翅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铬球 《昆虫学报》1987,(2):193-195
在调查广东省封开县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中,作者发现斑腿蝗科卵翅蝗属(Caryanda Stl,1878)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室。 黑条卵翅蝗Caryanda nigrolinedta新种(图1—9) 雄虫 体型小。头短于前胸背板。触角丝状,细长,向后远超过后足股节基部,中段  相似文献   

8.
短鼻蝗属Filchnerella Karny现已知5种。但这些种类的翅均不很发达,雄性前翅顶端不到达后足股节的端部;雌性前翅侧置,并较短于前胸背板之长。本文所记述的肃南短鼻蝗Filchnerella sunanensis新种的翅却比较发达,雄性前翅顶端明显超过后足股节端部;雌性前翅在背部毗连,并较长于前胸背板。但综观其它特征,本新种放在短鼻蝗属Filchnerella Karny中还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9.
10.
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虫龄鉴别特征, 达到快速鉴别的目的。【方法】在成像观察的基础上, 测定无翅型和有翅型个体不同虫龄的体长、 体宽、 头壳宽、 触角长、 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6项指标。【结果】麦长管蚜不同翅型个体的体长、 体宽、 头壳宽、 触角长、 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在虫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体长、 体宽、 头壳宽和触角长在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程度大, 后足胫节长的重叠百分比极小或无重叠; 除有翅型个体4龄若蚜和成蚜之间存在13.93%的重叠外, 腹管长在不同翅型的其他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百分比均极小或无重叠, 说明后足胫节长和腹管长可作为虫龄鉴定的主要特征。翅、 触角和尾片的其他外部形态特征在虫龄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3-4龄有翅型若蚜和成蚜虫个体前胸的膨大程度及其翅的长度明显大于同一龄期的无翅型个体, 可用于蚜虫翅型的分辨以及3-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鉴别; 麦长管蚜1和2龄若蚜触角均为5节, 3-4龄若蚜和成蚜的触角均为6节; 同时, 除了成蚜具有完整的尾片外, 1-4龄若蚜尾片均不发达, 说明触角的节数和尾片的发达程度可作为麦长管蚜不同龄期形态鉴别的辅助特征。【结论】以腹管和后足胫节作为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的主要特征, 配合其他辅助特征, 如翅的大小、 触角的节数以及尾片的发达程度等, 可达到快速鉴别不同翅型不同龄期蚜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采自中国台湾斑腿蝗科外斑腿蝗属Xenocatantops Dirsh,1953的2新种.台湾外斑腿蝗X.taiwanensis sp.nov.近似Xenocatantops sauteri(Ramme,1941),区别特征为前翅较长,超过后足股节中部,到达肛上板的中点;颜面隆起具纵沟,两侧近平行,中部微缩狭;前胸腹板突圆柱形,端圆形.长翅外斑腿蝗X.longipennis sp.nov.近似Xenocatantops luteitibia Zheng et Jiang,2002,区别特征为后足股节粗壮,长为最宽处的3.7倍;触角中段一节的长为宽的1.1~1.3倍;前胸背板缺小黑点.并附外斑腿蝗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台中.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采自江苏泗阳县网翅蝗科1新属——苏蝗属Suacris gen.nov.及1新种——Suacris siyangensis sp.nov..该新属近似于牧草蝗属Omocestus I.Bol.,其主要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侧隆线微微弯曲,最宽处为最窄处的1.6~1.8倍;前翅肘脉域几乎等宽或略宽于中脉域;鼓膜器雄性宽卵形、雌性狭缝状.该新属也近似于拟草地蝗属Stenobothroides Xu et Zheng,其主要区别特征为:侧隆线明显且弯曲;雄性腹部末节无尾片;雄性下生殖板长锥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 苏蝗属,新属Suacris gen.nov. 模式种:泗阳苏蝗Suacris siyangensis sp.nov. 正模:1♂;副模:1♀,江苏泗阳,1957-Ⅸ-16,采集者未知. 体小型.头大而短,较短于前胸背板.头侧窝明显,呈长方形.颜面向后倾斜.中单眼较小于侧单眼.触角丝状,基部触角节宽大于长,向端部触角节渐渐变狭.前胸背板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微微弯曲,其最宽处约为最窄处的1.6~1.8倍;前胸背板后缘中央钝角形.前、后翅发达,超过后股节中部,前翅顶端圆形,无凹陷,前翅肘脉域几乎等宽或略宽于中脉域.中、后胸腹板侧叶全长均明显地分开.后足股节内侧具发音齿,可与前翅纵脉磨擦发音.后足胫节缺外端刺.鼓膜器:雄性宽卵形,雌性宽缝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a虫龄鉴别特征,为准确、快速识别茶蚜龄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体式显微镜分别对两翅型茶蚜各龄期若蚜和成蚜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7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无翅型和有翅型茶蚜的7个指标在各虫龄中均存在差异。不同龄期无翅型茶蚜体长、后足胫节长度和有翅型茶蚜后足胫节长度在不同龄期若蚜和成蚜间存在部分重叠或无,可用于鉴定茶蚜虫龄。此外,翅基发育程度可用于区分3和4龄若蚜,触角节数可用于区分1和2龄若蚜与其他龄期蚜虫,尾片的外部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若蚜和成蚜。【结论】无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体长和后足胫节长度,而有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后足胫节长度,同时结合胸部翅基发育、不同龄期触角节数及尾片形态等,可准确识别两翅型不同龄期的茶蚜。  相似文献   

14.
记述采自新疆北部喀纳斯湖地区网翅蝗科雏蝗属Chorthippus 1新种,喀纳斯雏蝗Ch.kanas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喀纳斯雏蝗,新种Chorthippus kanasensis sp.nov.(图1~7)新种近似于恒山雏蝗Ch.henshanensis Ma,Guo et Zheng,1995,与后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胸背板侧隆线间最宽处为最狭处的2.0倍(♂)或2.3倍(♀);前翅略不到达后足股节端部(♂)或到达后足股节端部(♀);翅长为宽的4.0倍(♂)或5.6倍(♀);径脉域的最宽处约为亚前缘脉域宽度的1.5倍(♂);中脉域宽为肘脉域宽的1.5倍。正模♂,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48°19’N,87°02’E;海拔1374m),2005-08-08,王延峰、杨亮、张陵采。副模:1♂,3♀♀,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正模的产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孤雌蚜虫龄的鉴别特征,实现快速和准确识别虫龄的目的。【方法】采用显微成像技术,测量胡萝卜微管蚜孤雌世代无翅型与有翅型不同虫龄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中胸宽、腹管长、尾片长和后足胫节长8项指标,采用LSD多重比较方法对8项指标的测量值进行虫龄间方差分析,并将测量值与虫龄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胡萝卜微管蚜的8个形态特征指标在虫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1),触角长和后足胫节长在无翅型和有翅型的各龄间均无重叠,可作为该种虫龄识别的主要指标;尾片长在无翅型3龄与4龄若蚜间、有翅型4龄若蚜与成蚜间有部分重叠,可作为识别虫龄的的次要指标。根据触角节数可以区分1龄和其它虫龄,尾片发达程度可以区分若蚜和成蚜,中胸膨大具翅芽是有翅型3-4龄若蚜的典型特征。【结论】利用外部形态可以对胡萝卜微管蚜进行龄期鉴别,以触角长和后足胫节长为主要指标,结合尾片长、触角节数、翅芽有无及尾片发达程度等指标可实现对胡萝卜微管蚜孤雌蚜不同翅型虫龄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16.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省网翅蝗科雏蝗属Chorthippus(Altichorthippus)1新种:周氏雏蝗Chorthippus(Altichorthippus)choui sp.nov.。本新种同昌都雏蝗Chorthippus(A.)changtunensis Yin,1984近似,其区别特征为:后足股节和胫节桔红色;雄性腹部末端桔红色;前翅中脉域宽为肘脉域宽的1.2倍;本新种同西藏雏蝗Ch.(A.)tibetanus Uvarov,1935也近似,其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侧隆线在沟前区明显,呈角状弯曲,在前横沟和后横沟之间不消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大豆蚜Aphis glycine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准确快速识别的目的。【方法】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与有翅型大豆蚜不同虫龄个体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节数、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8项指标。【结果】不同龄期大豆蚜形态特征存在差异,无翅型及有翅型个体的后足胫节长度在各龄期间均无重叠,无翅型个体的尾片长度及有翅型个体的体长、触角长度和尾片长度范围在各龄期间重叠程度较小,均可作为龄期鉴定的重要指标。此外,尾片形状可作为区分若蚜与成蚜的典型形态特征,触角节数可作为区分1龄、2龄若蚜与其他龄期蚜虫的形态特征。【结论】以无翅型个体后足胫节长度和尾片长度及有翅型个体后足胫节长度、体长、触角长度和尾片长度作为大豆蚜龄期鉴定的主要指标,配合触角节数、尾片形状、体宽、腹管长及翅基的发育程度,可准确鉴定不同翅型的各龄期大豆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小翅稻蝗的种间交配、交配后精子传送等的研究,探讨了其生殖隔离机制及其进化意义。结果表明: 有共同分布区域的日本稻蝗与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及日本稻蝗与小翅稻蝗的交配率显著低于种内交配,即使交配也无精子的传送,存在强烈的行为隔离和完全的机械隔离。分布不重叠的中华稻蝗台湾亚种与小翅稻蝗之间,小翅稻蝗的雌虫与中华稻蝗台湾亚种雄虫的交配率显著低于种内交配,反向交配时则和种内交配率无显著差异;正反交配都能完成精子传送,显示出不对称、不完全的行为隔离,而无机械隔离的存在。分布不重叠的中华稻蝗台湾亚种与小翅稻蝗生殖隔离的进化速度慢于分布重叠的日本稻蝗与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及日本稻蝗与小翅稻蝗。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除虫脲对不同龄期中华稻蝗若虫的毒性效应,将除虫脲用丙酮溶解,稀释至不同浓度,点滴法处理试虫.结果表明除虫脲对2、3龄中华稻蝗若虫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试虫出现因蜕皮困难而死亡的现象,且影响其进食和增重.  相似文献   

20.
记述斜翅蝗属Eucoptacra Bolivar的研究历史、在中国分布的种类及1新种,即斑腿斜翅蝗E.maculifemura sp.nov.,该新种近似于秉汉斜翅蝗E.binghami Uvarov及大眼斜翅蝗E.megaocula Wang et al.,主要区别于上2种为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部分的宽度为眼间距宽的1.5倍;后足第1跗节明显宽于第3跗节;后足股节外侧具3个大黑斑。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