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桦褐孔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糖尿病活性进行研究。桦褐孔菌子实体用乙醇浸提后,乙醇粗提物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醇提残渣再以热水浸提,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活性组分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并检测活性物质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效果以及对关键糖代谢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活性组分(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和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都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组分的活性最高,乙醇粗提物萃取组分对α-淀粉酶有抑制活性,而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桦褐孔菌具有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其活性与活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羊骨酶解液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度,探讨乳酸菌发酵对钙离子释放、短肽形成以及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首先从7株乳酸菌中筛选出了产蛋白酶能力最强的植物乳杆菌,接种羊骨酶解液,以发酵液中Ca~(2+)浓度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发酵工艺:酶解液中添加1%的麦芽糖,调节起始pH为5.5,以4%接种量接种驯化好的植物乳杆菌,37℃摇床发酵14 h。发酵过程中,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与Ca~(2+)含量(R=0.495,P0.01)和短肽得率(R=0.655,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多肽生成量与短肽得率呈负相关(R=–0.013)。发酵液中的Ca~(2+)浓度(P0.05)、水解度(P0.01)、短肽得率(P0.01)、羟脯氨酸含量(P0.01)均显著高于酶解液(P0.01),植物乳杆菌活菌数达到94.6×10~8 CFU/m L。发酵还可使酶解液对DPPH、·OH、O_2~-·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提高(P0.01,P0.05)。综上所述,以植物乳杆菌发酵羊骨酶解液可进一步促进骨钙的转化和胶原短肽的生成并显著提高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短肽和Ca~(2+)反过来促进植物乳杆菌的繁殖,增强了酶解液的益生功能,乳酸菌产生的维生素、胞外多糖等物质使羊骨酶解液更富营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比较了富硒菊花与普通菊花的抗氧化活性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富硒菊花甲醇提取物清除ABTS·+、DPPH·、OH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078 5、0.068 0、0.346 9 mg/mL,普通菊花分别为0.128 9、0.121 2、0.313 3 mg/mL。富硒菊花提取物的总还原力与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一定强于普通菊花。富硒菊花提取物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2.190 9、4.123 9 mg/mL,普通菊花分别为3.449 5、10.696 3 mg/mL。富硒菊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及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量效关系拟合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富硒菊花的抗氧化活性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普遍优于普通菊花,这可能与其中所含的多酚、黄酮类化合物有关。本研究为富硒菊花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7个不同品种毛茶水浸出物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的差异,确定各成分与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该文选取制作六堡茶常用的7个茶树品种制备的毛茶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毛茶水浸出物及其浸膏中总多酚、总黄酮、茶多糖的含量,以DPPH·清除能力、ORAC值和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作用为指标评价毛茶水浸出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并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茶树品种毛茶水浸出物、总多酚、总黄酮、茶多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含量最高的分别为黄金茶(53.42%± 0.14%)、桂红4号(40.87%±1.09%)、云南大叶种(27.17%±0.26%)、福云6号(2.70%±0.02%)。(2)对DPPH·清除能力、ORAC值存在显著差异,在两种评价方法中均显示较好抗氧化效果的品种为六堡群体种、桂红4号、宛田种。(3)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在两种评价方法中均显示较好降血糖效果的品种为六堡群体种、桂红4号、桂青种。(4)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均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有较强正相关。综上认为,六堡群体种、桂红4号、宛田种、桂青种的毛茶品质均较好,其中六堡群体种、桂红4号同时具有开发成抗氧化、降血糖功能食品的前景,宛田种、桂青种分别具有开发成抗氧化、降血糖功能食品的潜力; 总多酚、总黄酮对毛茶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的贡献较大,在毛茶进一步的加工利用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对这类成分的保护。该研究结果为开发抗氧化、降血糖活性更好的六堡茶产品在毛茶原料筛选和加工方式选择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酶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鲟鱼鱼肠抗氧化肽的方法,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比较4种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确定胃蛋白酶为制备鲟鱼鱼肠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分析得出最适酶解工艺是:胃蛋白酶加酶量3 200 U/g,酶解时间1.5 h,料液比1∶20,温度35℃。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随肽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浓度为1.5 mg/mL时,鲟鱼鱼肠抗氧化肽清除DPPH·能力达到Vc的83.64%,对·OH清除率为78.06%,还原力大小约为Vc溶液的1/3。胃蛋白酶酶解鲟鱼鱼肠制备的抗氧化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商业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优化黑豆种皮花色苷复合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了黑豆种皮花色苷生物酶法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复合酶(纤维素酶400 U/g,α-淀粉酶50 U/g),酶解温度50℃,液料比26∶1 mL/g,乙醇体积分数64%,酶解时间为59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花色苷的含量为2.019 mg/g。抗氧化试验研究表明,黑豆种皮花色苷的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抗坏血酸,但对亚硝酸根离子和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抗坏血酸。因此,生物酶法辅助提取是一种高效的黑豆种皮花色苷提取方法,且作为一种新型花色苷资源,黑豆种皮花色苷有着挖掘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探讨了酶法制得的甘油葡萄糖苷(αGG)的抗氧化性能及其对紫外辐射致细胞损伤保护修复的促进作用.通过测定对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来研究αGG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αGG对3种自由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且抗氧化性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当αGG为2...  相似文献   

8.
【目的】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Mp-21胞内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最后通过多种图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的解析与鉴定。对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氧化与降血糖相关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从紫色红曲霉Mp-21胞内分离纯化并鉴定出3个活性化合物baicalein (1)、genistein (2)、glycitein (3),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红曲菌科中发现,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紫色红曲霉中发现。在体外抗氧化和抑制酶活性试验中,化合物1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O2–、O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5.67、17.46、36.40、30.94、430.93μg/mL。【结论】紫色红曲霉Mp-21具有开发成抗氧化、降血糖等功能性食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藤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体外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并采用连苯三酚法在碱性溶液中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邻二氮菲-Fe2+/H2 O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法,在酶标仪上检测藤茶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对DPPH·、O2-+和·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藤茶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杨梅素对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DPPH·IC50 (2.91±0.28) mg/L,二氢杨梅素对O2-+的清除作用最强IC50 (3.88±0.99) mg/L,对·OH的清除效果是杨梅素>二氢杨梅素>藤茶总黄酮.确定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为藤茶的主要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南瓜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体系模拟法体外测定南瓜醇提物((pumpkin ethanol extract,PEE)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PEE对DPPH·、02-和·O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18.8 mg/mL、29.0 ms/mL和44.9μg/mL,有显著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力,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E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有良好的量效关系.上述结果为南瓜作为抗氧化的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分析小麦蛋白活性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小鼠灌胃小麦肽10d,第8天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测定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含量、脾细胞增殖、体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处理显著的降低了小鼠血清中抗SRBC抗体(溶血素HC50)水平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伴随着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降低和MDA含量的提高。给小鼠灌胃小麦肽可以恢复HC50和脾细胞增殖,显著提高抗体生成细胞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此外,小麦肽增强了小鼠血清清除DPPH和清除·OH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小麦肽可以调节应激状态引起的机体抗氧化体系紊乱及免疫功能的降低。这可能与小麦肽缓冲自由基生成、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比较不同来源、不同酶解物浓度的家蝇幼虫蛋白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来自猪粪源和鸡粪源家蝇幼虫为原料制备蛋白粉,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粉制备水解产物,以·OH和O_2~-·清除率为指标评价两种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家蝇幼虫蛋白水解物在4 h达水解度最高值,其水解物的·OH清除率在5 h达到最大为59.02%,其水解物的O_2~-·清除率在4 h达到最大为73.24%;随着两种水解物浓度增加,其抗氧化效果越强,当猪粪源和鸡粪源家蝇幼虫酶解物浓度为10 mg/mL时,两者O_2~-·清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0%和80%;·OH清除率分别为45%和52%。由此可见,家蝇幼虫酶水解物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鸡粪源家蝇幼虫酶解物优于猪粪源。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羊肚菌多糖体外降血糖能力,本试验在筛选羊肚菌多糖改性方法的基础上,以α-淀粉酶抑制率为参数,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羊肚菌多糖改性产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优化了羊肚菌多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工艺条件。试验表明料液比为1∶8.55、pH为7.09、温度为47.8℃、时间为3.02 h的条件下的改性效果最好,在该条件下重复测定三次所得羊肚菌多糖过氧化氢氧化改性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率为16.30%±1.22%,与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11%,是改性前的17.16倍。同时,蔗糖酶抑制率为78.13%±5.09%,麦芽糖酶抑制率为16.48%±3.27%,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21.40%±3.81%,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1.07倍、1.64倍、1.22倍。与常用的降糖药阿卡波糖相比,羊肚菌多糖改性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率、麦芽糖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44、1.63和1.88倍,蔗糖酶抑制率与阿卡波糖差异不显著(P0.05)。羊肚菌多糖经过氧化氢氧化改性的产物呈现明显的多糖红外吸收特征,对糖苷酶抑制效果显著提升,提高了其体外降血糖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玉竹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芦丁为参照,利用DPPH比色法和总还原能力测定法,对不同产地玉竹药材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玉竹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但各样品间存在一定差异,在浓度为0.5 g·L-1时,山东泰安、安徽六安产玉竹黄酮DPPH清除作用达到最强,与芦丁相比无显著差异;(2)不同...  相似文献   

15.
乳清分离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乳清分离蛋白(WPI)酶解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同时用还原法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WPI酶解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和胰蛋白酶酶解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强于胰凝乳蛋白酶酶解物和胃蛋白酶酶解物。  相似文献   

16.
以鳕鱼为原料,分别用风味蛋白酶、动物蛋白复合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其在不同酶解条件下,酶解产物的苦腥味、溶解性、热稳定性以及亚铁离子螯合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差别。结果表明:酶解产物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体外试验有一定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力,其中动物蛋白复合酶酶解产物抗氧化性显著高于其他酶的酶解产物,并具有较弱的苦腥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辐照改性马铃薯淀粉的酶解特性,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同时作用于马铃薯原淀粉和经40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淀粉,考察了pH值、酶解温度、α-淀粉酶用量、糖化酶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米氏方程为基础,用Lineweaver-Burk法求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辐照后马铃薯淀粉的酶解反应速率明显高于马铃薯原淀粉.在单一水解体系中,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辐照前后马铃薯淀粉的降解都遵循Michaelis-Menten方程,α-淀粉酶的Km分别为11.343 mg· mL-1和9.386 mg· mL-1,Vmax分别为0.406 mg(mL·min)-1和1.079 mg(mL·min)-1;糖化酶的Km分别为10.307 mg· mL-1和8.905 mg·mL-1,Vmax分别为0.338 mg(mL·min)-1和0.821mg(mL·min)-1;水解产物葡萄糖对反应体系具有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其抑制常数Ki分别为1.298 mg·mL-1和0.934 mg·mL-1.研究结果表明辐照有效提高了马铃薯淀粉的酶解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8.
混菌发酵芝麻粕制备芝麻多肽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氧自由基(ROS)是细胞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活性物,利用食源蛋白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活性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机械冷榨芝麻粕为原料,比较了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单菌及其混菌发酵芝麻粕制备芝麻多肽的过程,以DPPH·与·OH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数据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单菌及其混菌发酵芝麻粕36 h,芝麻多肽提取液中芝麻多肽的浓度分别达到9.841 mg/m L、11.620 mg/m L、14.412 mg/m L,DPPH·清除率分别是71.378%、77.013%、87.622%,·OH清除率分别是68.427%、82.507%、92.460%。因此,芝麻多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芝麻粕是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良好原料;微生物发酵制备芝麻多肽时,解淀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混菌发酵显著优于单菌发酵,其多肽产量及DPPH·与·OH清除能力均优于相应单菌发酵。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广西茉莉花茎糖类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大孔树脂吸附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单体分离纯化,根据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测定所得化合物对DPPH、O_2~-·、OH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Fe~(3+)能力,与金属离子(Fe~(2+))螯合能力。从广西茉莉花植物茎部位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Molihuaside A、Sambacoside A、Sambacoside F和Cycloolivil(环橄榄树脂素)。4个化合物在清除DPPH自由基、O_2~-·自由基、OH自由基,还原Fe~(3+)能力,与金属离子(Fe~(2+))螯合能力均呈现出较好的活性。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广西茉莉花植物茎部位中分离得到,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所含糖类成分清除自由基、还原Fe~(3+)、与金属离子(Fe~(2+))螯合等活性有关,且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中的羟基数目和位置以及糖苷的空间位阻有关。  相似文献   

20.
3'-大豆苷元磺酸钠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了DSS对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及其对Fe2 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DSS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能很好地清除·OH自由基,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DSS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