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MSG-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MSG-1是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转移相关基因, 它在高转移肿瘤细胞系和有转移的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 以高转移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1E8为受体细胞, 通过基因转染技术观察了TMSG-1基因表达对细胞V-ATPase活性、细胞内pH值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 同时利用GFP对TMSG-1细胞内定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V-ATPase在PC-3M-1E8细胞系, 转染空载体和转染反义TMSG-1细胞系的活性无明显差异. 在转染正义TMSG-1的细胞系中, V-ATPase的活性比PC-3M-1E8细胞系, 转染空载体和转染反义TMSG-1细胞系均有明显增高(P < 0.001). 利用pH敏感性荧光探针BCECF测定细胞内的pH值, 结果显示转染正义TMSG-1组的pHi值有明显提高. 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 转染正义TMSG-1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 < 0.01), BCL2的表达显著下降. TMSG-1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分析表明, TMSG-1是一个跨膜蛋白, 定位于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质膜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 前列腺癌细胞系中TMSG-1的上调可以提高细胞V-ATPase的活性, 增加细胞内的pH值, 同时TMSG-1的上调还可抑制BCL2的表达, 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KAI-1──前列腺癌转移抑制基因邓欣珠,罗贤懋(第四军医大学军队卫生学教研室,西安71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营养与肿瘤室,北京100021)关键词前列腺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肿瘤。美国癌症协会预测,1995年美国将有2...  相似文献   

3.
徐华  杜彬  周序珑 《生命的化学》2005,25(6):449-452
MTA基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其产物包括MTA1、MTA2、MTA3及一些类似分子如MTA1s、MTA1ZG29p和MTA3L等.它们主要参与组成具有核小体重塑活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基酶(nucleosomeremodeling deacetylase,NuRD),发挥其基因转录抑制作用,并通过调节雌激素通路、细胞骨架和细胞凋亡等途径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另外,MTA家族成员在B淋巴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多样性,其侵袭转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准确判断哪些肿瘤将发生转移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标记物来协助判断。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一些新基因与前列腺癌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癌由非转移表型向转移表型演进过程中,一些转移促进基因参与了此过程,同时转移抑制基因功能的丢失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黏附分子,可以识别并结合细胞外基质中相应的配体,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包括肿瘤转移.整合素可以促进肿瘤转移的各个阶段,肿瘤微环境也会反过来影响整合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肿瘤转移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转移相关基因的激活和/或转移抑制相关基因的失活均可诱发肿瘤细胞转移表型而导致转移的发生。肿瘤细胞成瘤性和转移性分别受“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相关基因”的调控。本就肿瘤转移的细胞学基础,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及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荧光差异显示PCR克隆参与胃腺癌转移的基因wcl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来源于同一个胃腺癌病人的原发灶RF 1(ATCC编号CRL 186 4 )和转移灶RF 4 8(ATCC编号CRL 186 3)作为研究肿瘤转移的模型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PCR(FDD PCR)技术 ,克隆了 4 5个涉及胃腺癌转移相关基因 .和原发灶CRL 186 4相比 ,发现在转移灶CRL 186 3细胞中有 38个基因被显著上调 ,7个基因被显著下调 ,包括未被发现的基因 3个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中 1个在RF 4 8中高度上调的wcl1进行克隆和鉴定 ,发现wcl1的cDNA全长为 6 6 4bp ,含有 1个 2 4 0bp的完整阅读框 .用RT PCR和Northern印迹证实 ,结果与克隆拼接的大小完全一致 (NCBI数据库收录号AF36 4 86 3) .wcl1编码肽位于胞浆内含 79个氨基酸 ,理论上的pI Mr:5 2 8 896 1 72 .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其N端 4~ 5 5氨基酸处为未知功能区UPF0 0 16蛋白 ,5 7~ 78处有一段亮氨酸拉链结构域 ,未发现与已知的蛋白质有高度的同源性 .该基因定位于 11q14.组织分布表明 ,wcl1除在分化差的胃腺癌中的表达要高于相应的正常胃组织 ,在微血管内皮中表达也明显高于乳腺管癌、脑纤维状星形细胞瘤 ,未检测到在其它组织有分布 .研究提示 ,Wcl1可能为胃腺癌转移过程中参与核内基因转录的相关蛋白质 .  相似文献   

8.
肿瘤转移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转移和侵袭的分子调控机制是当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肿瘤转移基因mtsl的发现对转移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2例前列腺癌组织nm23H1mRNA、TGF-β1mRNA表达,并以CD31抗体为标记,经En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及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用Weidner最高血管密度计数法,计数阳性MVD,研究前列腺癌组织nm23H1mRNA、TGF-β1mRNA和CD31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中的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血道转移和调查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关系。前列腺癌nm23H1mRNA阳性表达66.67%(28例),nm23H1mRNA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骨转移、TNM分期、MVD呈负相关(P<0.05):TGF-β1mRNA阳性表达78.75%(33例),其与前列腺癌骨转移、TNM分期、MVD呈正相关(P<0.05),与癌周组织的nm23H1mRNA和TGF-β1mRNA阳性表达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前列腺癌组织的MVD(78.51±10.29/mm~2)显著高于癌周组织(34.19±9.27/mm~2),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根治术后5年内死亡的42.86%(18例)患者中MVD(92.41±15.42/ mm~2),高于5年内生存的患者(62.79±13.58/mm~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的肿瘤病理学分级中,nm23H1mRNA在前列腺癌未、低分化型中阳性表达率高,高、中分化型中阳性表达率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nm23H1mRNA阳性表达率高时,肿瘤骨转移率低,生存率高,故认为nm23H1基因具有抑制前列腺癌发生和转移作用。当TGF-β1mRNA阳性表达率高时,肿瘤骨转移率高,生存率低。故认为TGF-β1基因具有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和转移作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MVD与肿瘤骨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组织MVD的显著增高,提示肿瘤组织有新血管的生成。TGF-β1促进了肿瘤诱导的血管新生,在前列腺癌的骨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俊 《生物学通报》1999,34(7):36-37
高等生物大约有10万个不同的基因,但只有15%的基因在任何个体的细胞中都表达。选择哪个基因表达决定了生命历程中的许多重要环节,如:细胞的发育、分化、应激、细胞周期调节、衰老和细胞凋亡。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获得...  相似文献   

11.
nm23基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nm23基因位于人17号染色的着丝点附近,其蛋白产物为17kD的核苷二磷酸激酶,许多研究表明nm23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恶性肿瘤的转移有关,但也有与此相左的报道,本综述了nm23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香菇发育相关基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香菇子实体不分化突变株和对照菌株L98411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二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共分离到21条差异片段,其中12个分别与泛素、ATP合成酶、锌指蛋白、GTP结合蛋白、延伸因子g1线粒体前体、过氧化物酶、硫酯酶、类TrpB酶、2,4-二烯酰辅酶A还原酶、糖苷水解酶、热激蛋白、疏水蛋白等已知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这表明香菇子实体分化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胞内转运、转录调控、细胞分化、蛋白合成、各种代谢途径中的酶、抗逆反应等诸多途径的协同调控。  相似文献   

13.
肿瘤相关基因syntenin在乳腺癌的转移和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yntenin基因编码蛋白的C端有2个串联的PDZ(PDZ1和PDZ2)结构域,它们与该蛋白的功能密切相关。PDZ结构域存在于多种蛋白质中。用PCR方法扩增了syntenin全长、N端(ΔPDZ)、串联重复的PDZ(2PDZ)、PDZ1和PDZ2结构域编码序列,并将其以正确相位与pGEX-2T载体中的GST序列编码融合,构建成重组质粒pGST-syntenin、pGST-ΔPDZ、pGST-2PDZ、pGST-PDZ1和pGST-PDZ2。将这些重组质粒分别转化E.coli DH50α后,分别表达了相应的GST融合蛋白。Westem blot检测结果表明,2种融合蛋白均能与GST抗体反应。表达的GST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为PDZ结构域及其相关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黄伞发育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黄伞菌丝体、原基、菇蕾、子实体菌柄和子实体菌盖进行研究,获得了在生殖生长阶段差异表达的4条cDNA片段T_(11)G B0304、T_(11)G B0304-2、T_(11)G B0322与T_(11)C B0310,经过回收、重扩增、克隆与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发现T_(11)G B0322的序列在GenBank中与氧类固醇结合蛋白(oxysterol-binding protein)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41%。再经过半定量PCR方法验证,表明T_(11)G B0322基因片段是在生殖生长阶段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5.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核糖体RNA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今今  王跃进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2163-2167
克隆功能基因是研究植物基因结构及功能的重要途径,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获得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华东葡萄白河-35-1在人工接种白粉菌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Vprdrf4。经Northern杂交验证,该片段为正调控片段,Blaset检索表明与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GenBank登录号为CD347664。  相似文献   

16.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勋甲  郑用琏 《生命科学》1998,10(4):176-179
mRNA差异显示技术是国外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表达水平出现差别的基因的新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人类及其他动物生长发育基因调控、基因克隆研究,也开始用于植物基因分析、杂种优势机理等方面研究。本文综述这一新技术原理、实验步骤、应用及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动物从卵裂开始的早期胚胎发育始终伴随着mRNA不断的合成与降解。最初受着受精卵内母体mRNA的控制。当这些mRNA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被降解时,有些动物(如小鼠)在比较早的时期已有新的基因的转录;而有些动物(如鱼类、两栖类)迟到囊胚中期以后,合子核的基因才开始转录新的mRNA。mRNA这各肯规律的代谢活动控制着细胞的分化、层的形成以及模式形成(pattem formation)。所有这些mRNA水平上的变化都可以用mRNA差异显示法(mRNA differential displsay)检测出来并进而获得与早期胚胎发育有关的基因。mRNA差异显示法是由Liang和Psardee于1992年建立起来的,用于显示两种不同组织之间mRNA差异的方法。基于绝大多数mRNA有一个poly(A)尾巴,选用一个较特殊的3’端引物-5’T11MN3’,其中M可以是dATP,dCTP,dGTP之一,而N可以是dATP,dTTP,dGTP之一,进行逆转录时,1/12的RNA可被逆转录为cDNA。这种cDNA第一链被用来PCR扩增,所使用的3’端引物与逆转录引物相同,而5’端引物为10个碱基的一个寡核苷酸,这类任意(aritrary)引物共有26种。这样,当我们利用一对引物进行RT-PCR时,1/312(12X26=312)的mRNA可以被显示出来。将来自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总RNA的RT-PCR产物在6%的聚丙烯酰胺变性胶上平等走电泳、放射自显影后即可知道胚胎之间在mRNA水平上的差别,然后从cDNA文库中钓取全长的cDNA或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完整基因并对其序列、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不同发育阶段胚胎间性状上差异的根源。mRNA差异显示技术已在小鼠、大鼠、斑巴鱼、抓蟾等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基因的研究中得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VEGF-C mRNA、VEGFR-3和CD31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中血管、淋巴管的生成及肿瘤转移的关系。取34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2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C mRNA表达,并经VEGFR-3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图像分析,采用Weidner最高血管密度计数法,计数癌组织中阳性淋巴管数(MLC)和微血管密度(MVD)。前列腺癌VEGF-C mRNA阳性15例(44.12%),VEGF-C mRNA表达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MLC (8.26±2.73/mm~2)和MVD(74.82±11.76/mm~2)显著高于癌周正常组织的MLC(4.82±3.48/mm~2)和MVD(32.86±5.41/mm~2),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VEGFR-3和CD31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有淋巴转移和TNM分期Ⅲ、Ⅳ期的前列腺癌患者VEGF-C mRNA阳性表达和MLC、MVD分别高于无淋巴转移和Ⅰ、Ⅱ期患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VEGF-C mRNA表达阳性者VEGFR-3和CD31高于表达阴性者,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前列腺癌在不同的组织学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C促进了肿瘤诱导的淋巴管新生和血管新生,在前列腺癌的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VEGFR-3和CD3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组织MLC和MVD的显著增高,提示肿瘤组织有新淋巴管和血管的生成,也可作为判断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动物从卵裂开始的早期胚胎发育始终伴随着mRNA不断的合成与降解。最初受着受精卵内母体mRNA的控制。当这些mRNA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被降解时,有些动物(如小鼠)在比较早的时期已有新基因的转录;而有些动物(如鱼类、两栖类)迟到囊胚中期以后,合子核的基因才开始转录新的mRNA。mRNA这种有规律的代谢活动控制着细胞的分化、胚层的形成以及模式形成(paternformation)。所有这些mRNA水平上的变化都可以用mRNA差异显示法(mRNAdiferentialdisplay)检测出来并进而获得与早期胚胎发育有关的基因。mRNA差异显示法是由Liang和Pardee于1992年建立起来的,用于显示两种不同组织之间mRNA差异的方法。基于绝大多数mRNA有一个poly(A)尾巴,选用一个较特殊的3’端引物─5’T11MN3’,其中M可以是dATP,dCTP,dGTP之一,而N可以是dATP,dTTP,dCTP,dGTP之一,进行逆转录时,1/12的mRNA可被逆转录为cDNA。这种cDNA第一链被用来PCR扩增,所使用的3’端引物与逆转录引物相同,而5’端引物为10个碱基的一段寡核苷酸,这类任意(arbitrar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学说研究认为CSC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关系极为密切。研究还发现CSC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CSC可分为增生、耐药、侵袭和转移等行为不同的亚群细胞,其中具有转移生物学特性的CSC亚群细胞称为肿瘤转移干细胞(migrating cancer stem cell,MCSC)。目前认为,上皮-间质转变、趋化因子和靶器官微环境可能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MCSC及其相关机制的靶向治疗有望能更有效地遏制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