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监测工作的深入、监测资料类别增加、数据量不断扩充 ,传统的计算方法已不适应渔业资源状况分析 ,制约着监测工作的发展 ,因此必须将监测资料数据集中存储 ,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 ,动态反映目前长江渔业资源状况[1 ,2 ] 。本文就长江渔业资源监测网数据的管理进行探讨 ,旨在为监测网资料分析提供服务。1 数据库系统硬件及软件环境 本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配置为DELLGX1PⅡ 40 0 ,内存 96M ,硬盘 4GB。同时还与IBM、长城等多台计算机通过HUB组成局域网 ,局域网内传输速率达 1 0 0MB/s,最后通过ISDN接入互联网接收…  相似文献   

2.
《遗传》2021,(10)
GSA-Human是人类遗传资源数据汇交、存储、管理与共享的数据库系统,可提供人类遗传资源数据的上传、下载、浏览、检索等公共服务,并有效支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项目数据的汇交与管理工作。系统具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数据安全管理策略,提供公开访问和受控访问相结合的数据使用模式。公开访问数据允许用户自由下载与获取;受控访问数据采用申请-审核的模式,即需要通过数据管理委员会(DataAccessCommittee,DAC)的授权方可获得下载和使用权限。系统自上线以来,截至2021年7月,汇集数据总量已超5.27 PB。  相似文献   

3.
李溪盛  马莺 《生物信息学》2014,12(4):287-291
为借助Internet技术进行数据的共享以及开发一套基于DNA指纹信息来识别粳稻品种的计算机功能平台,设计一套北方粳稻品种识别数据库系统。根据该数据库的设计所包含的信息含量,确定本数据库包含的四个表,并根据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了用户管理,北方粳稻DNA指纹数据管理,粳稻DNA指纹查询与粳稻品种识别分析四个功能模块,同时设计了该系统的界面设计图,为北方粳稻品种识别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Digital Scan在医学影像数字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处理、存储、传输提供了方便。医学影像数字化是当今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对已有的传统医学影像胶片进行数字化处理是医学图像信息进入全面数字化管理系统所必须完成的工作,是为PACS和HIS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5.
施建平  孙波  杨林章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873-1878
近年来,农田生态系统NPK养分循环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迫切需要建立可长期保存数据、并为养分循环研究全局决策服务的数据管理系统,本文描述了用于养分循环数据管理的概念模型的设计,并说明构建模型的过程,最后给出依据该模型建立数据库系统应用实例。结果表明,依据模型建立的数据库系统可提供按照时间、地点、专题查询的功能,能够管理野外观测数据、专题图和研究报告等多种类型数据,并快速提取和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科中的计算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发展的日新月异,其功能强、运算快、精度高、存取和查询方便,现已成为本科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原灰阶图伪彩色化,检查近方例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能将图像重排、加字等编辑和对某一区域作直方图计算;将图像存储、再现和传输,决不会降低图像质量。利用FOXBASE+等软件进行病人资料的管理、数据统计和文件处理。作者提出了超声的三维成像和图像处理网络的会诊中心,如能实现将是超声诊断上一台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统一检验设备与计算机的通讯接口达到整合检验数据的目的.方法 基于Mscomm32、winsock等编程控件和数据库技术设计通用通讯工具.结果 实现了检验数据的统一通讯,统一存储.结论 通过统一接收、管理检验数据在提高检验科的管理效率的同时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SWISS-PROT网上获取生物信息学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信息学是是采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方法对生物学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播、分析、归类、解释的科学[1].Internet网络是信息传输、检索、获取、交流的重要手段.当前,在Internet网上可以查询到大量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其中SWISS-PROT蛋白质序列数据库是网上生物信息学最核心的3个数据库之一.通过该数据库,可以较完整地获得生物大分子的序列信息.同时,研究者也可以将测定的序列信息通过该数据库予以认定、发表、交流.本文主要探讨SWISS-PROT蛋白质序列数据库的特点、检索方法及利用Internet获取蛋白质序列信息.  相似文献   

9.
生物信息学是是采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方法对生物学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播、分析、归类、解释的科学[1] 。Internet网络是信息传输、检索、获取、交流的重要手段。当前 ,在Internet网上可以查询到大量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其中SWISS PROT蛋白质序列数据库是网上生物信息学最核心的 3个数据库之一。通过该数据库 ,可以较完整地获得生物大分子的序列信息。同时 ,研究者也可以将测定的序列信息通过该数据库予以认定、发表、交流。本文主要探讨SWISS PROT蛋白质序列数据库的特点、检索方法及利用I…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用户产生的数据量以指数级的速度激增。如何存储超大规模、海量的数据,传统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将面临着挑战。分布式存储技术利用多台服务器存储数据,可分担存储负荷。然而在云计算环境下显得苍白无力。为了提高海量数据的存储效率,研究了数据分块算法,缩短数据备份的响应时间。有效应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生命科学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新一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生物技术加速了生物学与计算、信息等学科的融合,大大推进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最新的数据统计,相较前一年,基因组测序项目增长了49.94%,以读长数据(read)为代表的高通量核酸测序数据增长了44.37%,蛋白质序列数据增长了39.85%[1].截止最新的数据发布(2017年9月),存储于GenBank数据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数据库的建立与相关数据挖掘,对民族药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对广西靖西端午节药市及周边地区实地调查时获得的药用植物标本和照片进行形态学特征、药用价值、民族传统利用方式等信息的整理,由此设计和建立开放的民族药用植物数据库系统。主要应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和Java编程对数据进行管理、查询和统计,通过提取药用植物特征的不同权值来计算不同科属和类别之间的相似度。结果表明:该数据库系统能以柱状图或饼状图的形式将数据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反映出各种植物特征和各种功能属性之间的联系。同时该数据库系统还可以用于数据的管理、检索和查询相关民族药用植物的背景资料、药用价值等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挖掘数据和发现新线索。  相似文献   

13.
神经信息学的原理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经信息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信息的载体形式,神经信息的产生、传输、加工、编码、存储与提取机理,以及建立神经数据库系统的科学。它是脑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神经信息学可分为分子神经信息学和系统神经信息学两个层次。神经信息编码可分为神经元脉冲序列的数字编码和突触联结权重编码两种编码方式。对21世纪神经信息学可能取得的新进展进行分析和预测,并论证开展人类神经组计划(HuNP)和建立神经数据库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人类神经计划与人类脑计划的异同步,进行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医学影像数字化是当今的趋势和需要,现代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及存储提供了方便。作为PAC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已有的传统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是医学图像信息进入全面数字化管理所必须完成的工作。为了科教研和学术交流,同时为下一步PACS、RIS的构建作准备,我们开发了模块式图像管理系统并利用数码相机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是一种天然的信息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密度高、存储时间长、损耗率低等特点。在传统存储方式不能满足信息增长的需求时,DNA数据存储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DNA编码是用尽可能少的碱基序列无错的存储数据信息,包括压缩(尽可能少的占用空间)、纠错(无错存储)和转换(数字信息转为碱基序列)3部分。DNA编码是DNA存储中的关键技术,它的结果直接影响存储性能的优劣和数据读写的完整。本文首先介绍DNA存储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DNA存储的框架,其中重点介绍DNA编码技术,最后对DNA存储中的编解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物种质数据组织方法,针对不同作物种类建立不同数据表,这种方法已不能有效适应种质数据综合分析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分离存储的种质数据组织方法,根据种质的每个属性分别建立数据表,各属性间没有从属关系.该方法可统一数据查询操作,优化查询过程,提高分析效率,具有灵活、可扩展的特点,可以方便地集成与种质分析相关的数据,适用于种质资源分布式数据库和相关信息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高凡  闫正龙  黄强 《生态学报》2011,31(21):6363-6370
流域尺度海量生态环境数据库构建是生态环境精准化研究的基础。以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数据库构建为例,对流域尺度海量生态环境数据建库的无缝数据拼接、建库规范设计、要素代码设计、空间索引设计、特征展示表及一键入库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针对流域跨带裂缝问题,从缝隙源出发,通过分离物理数据层和逻辑数据层并区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在统一的多尺度空间框架体系下实现了海量数据的跨带无缝拼接;数据库规范设计和要素代码设计是数据入库前的关键工作,针对流域实际,分别采用规范化英文字母和图形数据比例尺设置数据库命名规范和建立代码标准;在ArcSDE框架下,采用格网索引设计和多级金字塔结构分别构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空间索引,提高了数据的快速检索和浏览;通过建立特征展示表并提出"一键入库"策略,提高了系统响应及数据入库效率等。通过构建流域尺度海量生态环境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流域尺度多源、多类型、跨带海量生态环境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管理,为流域一体化管理和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日前 ,曙光信息产业 (北京 )有限公司与华大基因联合推出国内首例生物信息专用计算机 ,凭借极具竞争力的数据计算速度和软硬件整体化的优势领先于业界。生物信息专用计算机系统基于今年三月份推出的曙光 4 0 0 0L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平台 ,并集成了生物信息研究所需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 ,该产品将应用于我国的生物信息研究领域 ,主要针对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 ,进行快捷的基因组测序查找、药物研发等。生物信息专用计算机的推出将为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一套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 ,全面帮助用户完成从数据传输、存储、管理到注释、分析…  相似文献   

19.
信息生产与数据存储能力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急需分子数据存储等高密度持久性信息保存替代方案,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数据存储因在信息保留时间、物理密度和体积编码容量等方面优于多数传统存储介质,而广受关注.本文概述了DNA数据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体外DNA存储数据库与体内分子存储器系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DNA分子的数据存储系统所涉及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的发展对医学图象处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构建掌纹数据库系统对于推广和普及掌纹图像的应用有着重大意义。本文讲述了构建掌纹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和过程,包括当今流行的软硬件平台及理想的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