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4只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青光眼的原因、临床分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结果:眼外伤诱发青光眼的原因为眼内积血11例,晶状体损伤7例,前房角挫伤4例,外伤性虹睫炎2例;单纯药物治疗4例,前房穿刺或冲洗4例,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10例,玻璃体切除术2例,滤过手术1例,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5例。治疗后随访6~12个月,眼压恢复正常率87.50%;视力下降或丧失8.33%;术中1例眼出血,1例术后晶体状浑浊加重,1例视网膜脱离。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颜梅 《蛇志》2003,15(3):57-58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内科常见急症 ,急诊胃镜大大提高了出血的病因诊断 ,判断有无进行性出血 ,并可进行胃镜止血。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1 2月我院急诊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96例其中 78例为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 ,并对存在活动性出血的 64例患者进行了胃镜止血 ,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其护理措施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4例非曲张静脉上消道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中 ,男 37例 ,女 2 7例 ,年龄 1 8~ 66岁 ,平均 49.5岁。均存在呕血及黑便 ,大便潜血阳性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1 8例 ,胃溃疡出血 2 1例 ,急性出血性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103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治疗前后眼压、视力的变化、滤过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随访显示,观察组手术完全成功率为52.83%,明显高于对照组(32.00%,P0.05);两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降低,视力均较术前升高,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率为71.7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两组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虹膜阻塞总发生率分别为7.55%和18.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控制眼压,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4.
潘荣巧 《蛇志》1997,9(2):46-47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解柏油样黑便,往往因失血量过多,引起急性循环衰竭,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我科自1990年以来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共36例,抢救效果良好,现将抢救护理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性28例,女性8例,18岁~39岁26例,40岁~60岁10例.经X线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19例,胃炎并发出血的11例,肝硬化食道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6例.36例均以呕血和黑便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2年收治的49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结果:49例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14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6例,Ⅴ级15例,其中14例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1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25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后6月,根据ADL量表评价预后(ADL≥60分为预后良好):内科保守治疗者仅3例预后良好,手术及栓塞术者17例预后良好。结论:对于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而言,影响患者预后的原因主要是出血导致的脑损伤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通过手术或栓塞术积极治疗破裂动脉瘤是预后良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甘华 《蛇志》2006,18(4):325-326
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类型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动脉灶性出血往往不能自发止血,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药物止血疗效不佳,可在短时间内导致病人休克或死亡。因此,在积极、有效扩容治疗的同时,进行紧急止血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内镜止血治疗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方法很多,其各有优缺点。而应用内镜注射套扎联合治疗动脉灶性出血的方法目前报道较少。近年来,我科开展此方法治疗动脉出血灶26例,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勤奕  袁树淦 《蛇志》2002,14(2):29-30
咯血为肺癌常见的合并症。 1 996年 3月至2 0 0 1年 3月我们治疗了肺癌性出血 66例 ,应用奥妥能和止血敏作治疗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经 CT、胸片和组织细胞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简称为肺癌 ) ,血小板计数值 (1 0~ 3 0 )× 1 0 9/ L,出凝血时间正常 ,出血情况以痰中带血及少量咯血 (<1 0 0 ml/ 2 4h)为主 ,共 66例 ,其中男 46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3 2岁 ,最大 80岁 ,平均 5 7.6岁。随机分为二组即奥妥能治疗组 3 4例和止血敏对照组 3 2例。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痰中带血者 ,给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苏州市不同年龄组玻璃体积血的常见病因,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在2009年~2011年住我院的287例295眼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玻璃体积血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111例(38.7%),眼外伤60例(20.9%),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59例(20.6%),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32例(11.1%)。年龄<45岁的青年组中,眼外伤导致的玻璃体积血最多,为36例(48.6%),其次为DRP 26例(35.1%),视网膜血管炎(retinal vasculitis,RV)10例(13.5%)。45~59岁中年组中,DRP导致玻璃体积血最多,为61例(50.8%),其次为RVO 20例(16.7%)、眼外伤17例(14.2%)、RRD 16例(13.3%)。≥60岁老年组中,RVO导致玻璃体积血最多,为38例(40.9%),其次为DRP 24例(25.8%),RRD 15例(16.1%)。结论:DRP、眼外伤、RVO、RRD是引起玻璃体积血最常见的病因。青年患者的主要病因是眼外伤、DRP和RV,而中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因是DRP及RV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MRI图像特征。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肝动脉血管造影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MRI图像特征。结果:6例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肝被膜下出血4例,腹腔内出血2例。出血表现为T1WI呈高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低信号,5例可清晰显示肿瘤破口。结论:MR诊断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及时、准确,T1WI及延迟扫描冠状位图像对诊断有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由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探讨其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及心内科2009年5月份至2013年6月份仅口服阿司匹林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的100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现病史、既往史、吸烟史、行凝血常规、Hp检测及胃镜检查,经单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糖尿病、吸烟的患者在研究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Logistic回归后表明年龄60岁、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糖尿病患者和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60岁、Hp感染、溃疡病史、糖尿病患者是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协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0例过敏性紫癜初诊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11例,非消化道出血组69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地区、性别、发病季节、紫癜分布特征、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CRP、ESR、血常规、生化等。结果:与非消化道出血组相比,消化道出血组患儿的发病季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钙离子(C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紫癜性肾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消化道出血组合并紫癜性肾炎的比例(45.5%)明显高于非消化道出血组(21.7%)。结论:夏冬季节、高水平血清CRP、低水平血清Ca~(2+)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道大小对经皮肾镜取石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F24和F18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的189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具有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95例F24通道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25±19.6 m L,其中5人进行输血治疗;94例F18通道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03±17.6m L,其中3人进行输血治疗。F18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出血组和非出血组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结石表面积、通道数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24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孤立肾、高血压发生率、结石面积、肾实质厚度、通道数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18通道经皮肾镜取石围手术期出血量显著少于F24通道(P0.05)。结论:孤立肾、高血压、结石面积大、肾实质厚、肾积水轻、通道数量多和手术时间长均会导致经皮肾镜围手术期出血几率和出血量增加,并且F24通道相较于F18通道出血量更多。  相似文献   

13.
探讨应用电子阴道镜在寻找妊娠期阴道出血原因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2006年11月64例非产科原因孕期阴道流血的孕妇,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颈管分泌物培养和镜下定位活检。结果:阴道镜下发现宫颈赘生物12例,其中2例坏死,10例明显充血水肿;宫颈炎伴活动性出血2例,宫颈炎无活动性出血18例;正常宫颈1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图象15例;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23例。结论:妊娠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因复杂,阴道镜检查能较快排除与查明宫颈及阴道病变所导致的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出血率为5%,对照组为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3例,死因均与上消化道出血无相关性。对照组死亡6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3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预防不佳,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相关研究还需扩大样本确定。  相似文献   

15.
满志玲  陆高参 《蛇志》2001,13(4):50-5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 40岁~ 6 0岁多见。典型病例诊断及治疗并不困难 ,但一些不典型病例 ,主要症状不明显或被其他症状掩盖 ,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此 ,我们将我院 1 980年至 2 0 0 1年收住院的 3 0例中老年 SAH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0例患者中 ,男 1 8例 ,占 6 0 % ,女 1 2例 ,占 40 %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 72岁 ,其中 40~ 5 0岁 1 0例 ,占 3 3 % ,5 0~ 6 0岁 1 7例 ,占5 7% ,6 0~ 72岁 3例 ,占 1 0 %。既往有高血压病2 4例 ,占 8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8字缝合血窦及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术后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输血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产褥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露干净时间和月经来潮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提高止血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可作为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急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NVUGIB患者142例,其中82例为老年组(≥60岁),60例为非老年组(60岁),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内镜下表现及其他系统疾病,并对其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活动性出血比例较高,患者应胃癌、胃溃疡出血较多,患者BUN水平较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低(P0.05)。结论:接诊ANVUGIB老年患者时,应确定患者病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相关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因消化道出血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日期、病因、出血部位、生命体征、疾病史。依据消化道出血程度分为轻度组(86例)、中度组(90例)、重度组(132例),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征。结果: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例较高,中、重度组Blatchford评分、心率、尿素、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INR、血糖明显升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明显减低(P0.05)。重度组患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较高,行内镜下治疗的比例高(P0.05)。结论:根据患者出血程度可初步判断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道内窥镜对于胃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近3年收治的15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无再出血(随访时间为12个月到36个月);1例内镜下治疗后再次出血,给予第二次内镜治疗后,随访18个月未再出血;1例因患者家属商议后坚持行外科手术治疗(近端胃切除术)。结论:内镜下治疗可作为处理胃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案,仔细而谨慎的内镜下操作有助于提高胃Dieulafoy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罗寿群 《蛇志》1998,10(3):47-48
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我们应用善得定治疗重症上消化道出血15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病人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岁,50岁以上者6例,占40%。胃镜检查证实为胃底食道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