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和高脂膳食诱导后雄性食蟹猴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利用免疫比浊法对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的后肢静脉血测定,并选择中年雄性食蟹猴饲喂高脂饲料,研究高脂膳食条件下hs-CRP值的变化及与总胆固醇的关系。结果显示老龄雄性食蟹猴的hs-CRP平均值高于中年和低龄食蟹猴(6.09 mg·L-1±2.06 mg·L-1VS.2.78 mg·L-1±1.48 mg·L-1&2.31 mg·L-1±1.52 mg·L-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雄性食蟹猴的hs-CRP值高于雄性群体均值(6.09±2.06 VS.3.19±2.16),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膳食诱导后,食蟹猴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P<0.05),hs-CRP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升高(P<0.05),提示hs-CRP可能与高脂含量有一定相关性,在心血管病动物实验研究中可作为辅助的预警指标。本研究确定了不同年龄段雄性食蟹猴的hs-CRP均值,且不同年龄段间hs-CRP存在差异;雄性食蟹猴经高脂膳食诱导后在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同时伴随hs-CRP水平的升高。本研究结果可为以灵长类动物为实验动物的心血管病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食蟹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日间节律性变化,为正确全面评估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测定结果提供一定的实验事实依据。方法在9:30(am)~10:30(am)、12:30(pm)~13:30(pm)、15:30(pm)~16:30(pm)及19:30(pm)~20:30(pm)4个时间段对12只食蟹猴(雌雄各半)采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液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血浆中皮质醇含量。结果雌雄食蟹猴下午白细胞数(WBC)及尿素氮(BUN)显著升高;雌性食蟹猴下午血红蛋白(HGB)及血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活性显著升高;雄性食蟹猴下午血糖(GLU)及血浆皮质醇显著降低。结论雌雄食蟹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部分指标存在明显的日间节律性。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探讨藏药莪达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采用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方法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40 min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肤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莪达夏可以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K、LDH和MDA含量,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力(P0.01,P0.05)。表明藏药莪达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限制下肢活动方法,建立食蟹猴肌肉萎缩动物模型,建立模型评价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分子纤维绷带固定食蟹猴右侧下肢(踝关节至膝关节)15周,期间每两周测量体重、双侧小腿腿围、下肢容积,造模11、13、15周行双侧小腿腓肠肌MRI检查,15周行肌肉组织活检。结果 造模15周后,动物体重无明显变化,右小腿腿围、右大腿腿围、右下肢体积比造模前均明显下降(P0.05);造模15周后血清肌酐、血糖、碱性磷酸酶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MRI显示右侧腓肠肌萎缩,右侧腓肠肌容积较造模前减小;肌肉组织活检显示右侧腓肠肌萎缩,肌纤维变细;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缩小。结论 通过外固定限制食蟹猴下肢活动的方法制作肌肉萎缩模型,造模周期适当,操作性强。综合采用腿围、下肢排水体积、生化指标、MRI成像及肌肉活检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简单、客观评价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与丹参进行对比研究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褐毛甘西鼠尾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方法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60 min后血清中CK、LDH、SOD、GSH-Px和MDA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该药可以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K、LDH和MDA含量,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力(P<0.01,P<0.05)。表明褐毛甘西鼠尾对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SARS病毒感染后能否再次感染,疫苗产生的抗体中长期保护效果,被动免疫是否真正安全有效等,为防治SAR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4组,分别为一组(SARS恒河猴恢复组):用感染SARS-CoV发病12月后的4只恒河猴,均有中和抗体产生。二组(SARS食蟹猴恢复组):用感染SARS-CoV发病12月后的3只食蟹猴,均有中和抗体产生。三组(SARS血清输入恒河猴组):3只恒河猴,病毒接种时中和抗体阴性。病毒接种两天后输入抗体阳性血清(恒河猴血清,感染获得,效价为:1:128),用量10ml/只,分别经肌肉和静脉输入,各5ml。四组(恒河猴SARS-CoV感染组):2只恒河猴,病毒接种时中和抗体阴性。SARSCo-V经鼻腔接种,在感染的第1天开始到7天安乐死时,不同时间取咽拭子、血液和脏器,进行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中和抗体测定。[结果]一组(SARS恒河猴恢复组):接种SARS-CoV后未见发热等异常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无ALT、LDH、CK、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异常。3只猴在接种病毒后的咽拭子中,RT-PCR分别未检出、第1天检出、第1-3天中检出病毒。第2、5、7天咽拭子中、7天安乐死时血、肺、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中病毒分离均为阴性。2只猴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轻度肺炎。二组(SARS食蟹猴恢复组):接种3只未见任何不良临床表现,血清生化5项正常。3只猴在接种病毒后的咽拭子标本中,RT-PCR分别未检出SARS病毒、在第1-2天检出、在第1-3天中检出病毒。第2、5、7天咽拭子中、7天安乐死时血、肺、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中病毒分离均为阴性。3只猴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轻度肺炎等。三组(SARS血清输入恒河猴组):3只恒河猴在病毒接种的第2-5天时有一过性的体温升高,3940℃。血清生化5项正常。3只猴在接种病毒后的咽拭子标本中,RT-PCR分别在第1-3、第1-4天和第1-2天检出SARS病毒。2只猴第7天咽拭子中病毒分离阳性。另外1只在第2、5、7天咽拭子中、7天安乐死时血、肺、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中病毒分离均为阴性。3只猴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轻度肺炎等。四组(SARS恒河猴SARS-CoV感染组):2只猴病毒接种后,第2-4天时有一过性的体温升高,3940℃。2只进行接种病毒后1-7天安乐死时,RT-PCR在恒河猴的咽拭子标本中连续检出SARS病毒。在第2、5天咽拭子中、7天安乐死时肺组织中病毒分离阳性。2只猴肺等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肺组织表面局部有轻度发灰实变现象,可见到间质性肺炎病变,内皮细胞受损,出血和水肿。大多数肺泡没有完整的内衬细胞残留,肺泡间隔变宽并被以吞噬细胞为主的单核炎症细胞浸润,同SARS肺炎改变。实验表明,前期感染产生中和抗体的恒河猴、食蟹猴再次感染病毒,和模型对照猴比较,动物肺组织等只出现轻微或无病理变化,RT-PCR检出时间大大缩短,病毒培养未能分离出病毒,所有这些指标,均证实中和抗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有效的。被动免疫从结果来看,有一定的作用,但保护作用弱。  相似文献   

7.
食蟹猴的基础血糖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圈养食蟹猴基础血糖值情况.方法 采用快速血糖仪对153只6~19岁雄性食蟹猴和87只6~24岁雌性食蟹猴的血糖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性别的食蟹猴血糖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雌性食蟹猴血糖平均值为4.09 mmol/L±1.03 mmol/L,雄性食蟹猴血糖平均值为3.32 mmol/L±0.59 mmol/L;不同年龄段的食蟹猴血糖值差异显著(P<0.05),年龄大的食蟹猴血糖值比年龄小的食蟹猴血糖值整体较高;体重指数与基础血糖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食蟹猴基础血糖值与人类基础血糖值相比,水平较低;性别和年龄是影响食蟹猴血糖值的主要因素.食蟹猴基础血糖值调查为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关血糖值的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供妊娠晚期食蟹猴有关的血液学数据。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SysmexCA-7000凝血分析仪,及OL YMPUS AU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5只怀孕晚期食蟹猴及10只正常对照非孕食蟹猴进行血常规、凝血三项及17项血生化指标分析。结果妊娠晚期食蟹猴在WBC、NEU%、LYM%、PT、APTT、Fgb、TP、Alb、BUN、CR、CHOL、Glu、Fe、LDK、HDBH上,与同龄未孕食蟹猴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RBC、HGB、HCT、MCV、MCH、MCHC、PLT、ALT、AST、ALP、T.Bili、TG、P相比,于孕晚期有不同程度改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孕晚期食蟹猴的常规生理学数据,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Xia JL  Hao XF  Zeng XM  Jin LS  Zhou T  Li XJ  Sun YX  Rao JH  Liu XM  Peng BL 《动物学研究》2011,32(3):293-299
研究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和心血管病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有助于心血管病风险预警和早期诊断研究。该文采用温和的动脉粥样硬化膳食(0.053mg胆固醇/千焦、40%的能量来源于脂肪)喂养中老年雄性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12个月),根据传统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筛选低、高风险食蟹猴,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13个心血管病相关基因在正常组、低风险和高风险组食蟹猴外周血白细胞内的表达差异。结果在食蟹猴外周血白细胞中共检测到65个心血管病相关基因,其中低、高风险组有16个基因相对于正常组表达上调(P<0.05),19个基因表达下调(P<0.05),另外,还有15个基因表达模式特异(P<0.05)。此外,还检测到42个心血管病相关基因在人和食蟹猴外周血白细胞内均有效表达,其中22个基因在两者之间表达模式一致。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心血管病风险预警和早期诊断指标,缩小了基因遴选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食蟹猴群中糖尿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XJ  Li XJ  Xia JL  Yan SX  Ji F  Zhang YC  Liu XM  Peng BL 《动物学研究》2011,32(3):300-306
该研究选择10岁以上健康中老年食蟹猴138只,按空腹血糖值(FPG)将其分为低血糖组、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仪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食蟹猴外周血白细胞中37个糖尿病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血清血脂水平HDL-C、LDL-C、TCHO和TG都与FPG分组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外周血白细胞中ACE、ACLY、PRKCB1、SLC2A4、SNAP23、VAPA、IGF2BP2、IFNG8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随FPG的升高而显著上调(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