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 ̄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继前文后,按照设计的线性回归程序在“IBM—PC/XT”微型计算机上,进一步检测了断片率、微核率与细胞畸变率之间的相关性,肯定了微核测定法,断片测定法可以替代染色体畸变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丫啶橙荧光染色法在微核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念君  陈世明  应贤平 《遗传》1986,8(4):27-29
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后所遗留下来的断 片可通过细胞分裂在一定时期内保留于子细胞 中;纺锤体细胞器功能失调也可形成断片;这些 断片称为微核。小鼠体内的微核试验就是利用 微核来观察染色体畸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 于Giemsa染色法简单,快速、经济、因而被广 泛采用。但Giemsa染色法特异性较差,非特 异着色颗粒有时很难与微核相区别,影响结果 的判断,为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特异的观察 方法。近年来荧光显微技术在细胞学、免疫学、 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参 照有关文献〔1-4,将py咤橙(Acridine Orange)荧 光染色法应用于微核试验,并获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郭桂云  王艳英 《植物研究》1996,16(1):108-113
用60Co-r射线辐射番茄干种子,水培法生根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出现的桥、断片(含落后)、粘连、微核等染色体畸变类型,辐射剂量在5—10krad范围内畸变率较低;在10—20krad范围内畸变率最高,畸变类型最丰富,在此范围内随剂量增加,断片数量增多,桥的类型除单桥外还出现多桥且数量增多,在20krad以上范围的高辐射剂量对染色体破坏力力较大,不利于番茄育种和生长。经对照实验和统计分析可知,辐射剂量的增加对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的细胞学诱变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三年生鳞茎,首次研究了辐射后中国水仙鳞茎M1代形态损伤、剂量效应曲线、细胞学变化及其与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60Coγ射线抑制细胞分裂,降低细胞分裂指数,引起中国水仙的形态损伤,并诱发中国水仙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畸变类型丰富。在染色体畸变中染色体桥的发生频率较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染色体断片率提高。细胞核畸变中,微核发生率最高。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与剂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4、0.9829,线性方程表达式分别为Y=-0.085 1.0385X,Y=-9.6727 2.3697X。间期细胞微核率与分裂期染色体畸变率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锦声  蔡枫  郑斯英 《遗传》1990,12(6):34-34
微核是染色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细胞分裂 末期未纳人子核的落后染色体,在细胞质中形 成的阳性染色质体。人淋巴细胞微核技术是快 速简便地检测染色体损伤的细胞遗传学方 法[[t)。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应用γ-射线处理、PHA刺激,放射性自显影等方法研究了微核在人淋巴细胞各周期阶段形成的形态学证据。结果表明,经体外照射的人体外周血,在其间期淋巴细胞各阶段:G_0、G_1、S和G_2期,均可有微核形成,并观察到微核形成的中间过程,核变形,核物质膨出并延伸,中间连丝断裂或在细胞质中消失,与主核完全脱离后微核形成。在有丝分裂中,后期细胞也观察到无着丝点染色体断片和落后染色体,它们有可能形成微核。这样看来,细胞周期各阶段均可能形成微核。作者还观察到胞外微核的形成,并认为它的增多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SO2衍生物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和后期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液(3:1 mmol·L-1/mmol·L-1)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和后期异常的效应。结果表明:SO2衍生物处理可诱发蚕豆根尖间期细胞微核和核芽,使分裂后期出现多种染色体异常,如断片、桥以及滞后染色体等。异常细胞中以微核细胞和染色体断裂细胞居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异常率与处理液浓度之间表现正的线性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蚕豆根尖间期微核和后期染色体异常有可能用作检测SO2污染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0.
微核测定法,是在染色体分析法的基础上,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建立的一种细胞遗传学快速测定法。由于其方法简便、观察容易、鉴别可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学者只注意到微核细胞率与剂量的关系,对微核细胞率与辐照后时间的关系研究尚少。为此,我们设计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检测,是近年来常用的体外短期检测方法之一,可用来评价被检理化因子对人体细胞的遗传毒性,及监测环境、职业接触等有害因子对人类的潜在致癌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敏感性,根据微核起源于染色体断片与落后染色体的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早熟品种冀麦31号和晚熟品系88—4284萌动种子为材料,报道了等离子束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和细胞学效应。观察表明,等离子束长时间处理抑制种子发芽。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染色体断裂和断片,冀麦31号染色体断裂的频率为0.49—1.34%,88—4284为0.21—2.14%。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染色体断裂频率逐渐提高。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出现大量的落后染色单体和染色体桥。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经过等离子束处理的材料出现环状单价体。后期Ⅰ观察到染色体倒位造成的染色体桥和断片。在四分体期还有微核出现。  相似文献   

13.
Füjii 曾培养过小麦属6个种的花药,并得到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aegilopoides)和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的花粉愈伤组织,但它们未能分化成苗。1973年我国和法国的研究者分别报道普通小麦(T.aestivum)花药培养成功,然而小麦属其它种至今尚未诱导出花粉植株。我们曾注意到普通小麦一部分离体花粉中存在微核或染色体断片,而且在白化花粉植株中也观察到微核。胡含等在小麦花粉愈伤组织中观察到染色体断片,Mix 在畸形的大麦绿色花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用明胶-离心法分离和浓缩血液中淋巴细胞而后制片观察分析其微核出现率,并以此来测定染色体损伤的新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测定了大鼠受Co~(60)-r射线照射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还对受265拉特照射后活存狗的远期效应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骨髓有核细胞微核测定以及染色体畸变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本文还对其应用价值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NaCl诱导大麦细胞微核及异常有丝分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仪慧兰  韩淑菊 《植物研究》2000,20(2):156-161
大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c(NaCl)=0, 0.05, 0.10, 0.15, 0.20, 0.25mol/L],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各NaCl处理组的微核率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并诱发产生了如染色体断片、后期染色体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分裂。诱发微核及异常分裂细胞的比率与NaCl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浓度提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则微核千分率与异常分裂细胞的比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用~(6O)Coγ线照射一种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O)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有:染色体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P<0.025),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17.
微核测定法是细胞遗传学的方法之一,Matter等首先用啮齿类动物骨髓细胞微核率来测定疑有诱变活力的化合物,并称之为微核测定法。Heddle推荐使用这种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来衡量染色体损伤。目前,该方法已广泛用于评价理化因子诱变活力的研究上。辐射诱  相似文献   

18.
60Co线引起伤害真厉螨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报道用60Coγ线照射一种地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0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裁畸变类型有: 染色提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 P<0.025), 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19.
NaCl诱导大麦细胞微核及异常有丝分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c(NaCl)=0,0.05,0.10,0.15,0.20,0.25mol/L」,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各NaCl处理组的微核率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并诱发产生了如染色体断片、后期染色体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分裂。诱发微核及异常分裂细胞的比率与NaCl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浓度提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则微核千分率与异常分裂细胞比率增高。  相似文献   

20.
环磷酰胺诱发蚕豆体细胞遗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蚕豆根尖研究环磷酰胺的遗传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环磷酰胺(0.1~5.0 mg/mL)能够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使根尖细胞中具有微核、核出芽及核固缩的细胞明显增多, 并诱发染色体结构和行为异常, 产生染色体断片、滞后和桥。环磷酰胺处理组根尖中具有核固缩和微核的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而分裂指数的降低也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低浓度长时间接触或高浓度短时间接触环磷酰胺均可产生遗传毒害, 因此, 有关的作业人员应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