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涛  文华 《生物技术》2004,14(Z1):25-26
目的观察纤溶酶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46例病人分为观察组(74例)及对照组(72例),对照组病人入院后予抗心肌梗塞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纤溶酶,在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考核疗效及相关检查.结果治疗老人AMI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98.55%,对照组为80.54%(P<0.01),两组死亡率分别为1.35%(观察组)与19.44%(对照组)(P<0.01),此外,观察组未见出血倾向等副作用.结论纤溶酶用于抢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明确,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纤溶酶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杨  赵桂梅  宣素莲 《生物技术》2004,14(Z1):26-28
目的评价纤溶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对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纤溶酶,对照组应用脉络宁注射液,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和治疗中进行相应实验室指标检查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对病人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脑功能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纤溶酶作为治疗脑梗塞溶栓疗法用药是一个疗效明确、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徐毅  胡娟  李霞  胡永胜  许建中 《生物磁学》2013,(30):5949-5952,5987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对我院150例主动要求下肢深静脉血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高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观察血管管径、管腔内回声及血流动力学等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超声诊断特征,对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诊断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图(ROC),评估模型效果。结果:150例超声检查高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129例,占86.00%。Logistic回归筛选,血管管径、管腔内回声、管壁内壁、血流信号改变4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超声检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3.8%。结论:以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病具有较好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香豆乙酯与华法林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髋膝关节手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香豆乙酯片治疗;实验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华法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8%)低于对照组(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香豆乙酯相比,华法林预防髋膝关节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卢爱平  韩涛 《生物技术》2004,14(Z1):23-25
目的观察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纤溶酶,对照组使用巴曲酶作为阳性对照.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7、14d,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测定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血浆蛋白原含量,同时观察出血倾向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纤溶酶组临床疗效评分与巴曲酶组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溶栓效果相同,同时在纤溶酶组未见出血倾向及其它不良反应.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与巴曲酶相同,临床使用也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单纯标准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中央型(髂股静脉)和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导管溶栓治疗组(试验组)65例、单纯抗凝治疗组(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消肿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患肢大腿消肿率[(83.03±4.53)%]显著高于对照组[(50.42±7.41)%](P0.05);患肢小腿消肿率[(76.48±8.2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54.95±8.14)%(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有效率为92.31%(60/65),显著高于对照组[14.29%(4/28)](P0.05)。随访半年后,试验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90.67%(57/65),PTS率为7.69%(5/65);而对照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21.42%(6/28),PTS率为14.28%(4/28)。试验组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T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急性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且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7.
姜桂荣  吴丹  李佐刚 《生物技术》2004,14(Z1):13-14
目的探讨蝮蛇蛇毒纤溶酶对实验性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andler氏体外法形成大白鼠体外血栓和家兔半体内血栓,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蛇毒纤溶酶及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两组动物体外形成的血栓重量和长度.结果给药组动物形成的血栓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蝮蛇蛇毒纤溶酶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治疗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纤溶功能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诱导后患者的MAP与HR值与诱导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MAP与HR值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诱导后5 min与术毕的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诱导前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能改善胃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从而减轻患者高凝状态,安全性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赵君秋 《蛇志》2005,17(2):81-83
目的观察纤溶酶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应用纤溶酶200U,每天1次,连续用10天;同时应用盐酸丁咯地尔100mg,每天1次,连续应用15天。对照组48例应用盐酸丁咯地尔100mg,每天1次,连续15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在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5),但不影响出凝血时间(P>0.05)。结论纤溶酶与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比单纯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蛇毒纤溶酶对家兔实验性肺部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采用Nowok氏改良法建立家兔肺部血栓动物模型,给药组注射蛇毒纤溶酶(60u/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两组动物血栓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血栓均减小,但给药组血栓减少量比对照组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兔本身对血栓有一定自溶功能,蛇毒纤溶酶可加速血栓在体内的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