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际固氮细菌与禾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进行联合固氮,能使作物有不同程度的增产(APp等1980,Watanable和hn1984)。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研究增强水稻根际细菌的联合固氮作用,吸引着科学家们的兴趣。催娩克氏杆菌(KMFithemp)NG13与水稻能进行有效的联合固氮(Yoo等1986)。但是在有氨的生长条件下,细菌的固氮活力受到阻遏。ZhU等将带有nifA的重组质粒引进阴沟肠杆菌EZ6后,观察到有氨存在条件下固氮酶组成型生成。我们实验室构建了具有广泛接合转移特性的阴沟肠杆菌Tns-nifA嵌合质粒PBF101,基因nif…  相似文献   

2.
水稻根表固氮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水稻根表固氮细菌的生态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水稻田里采集水稻根系样品。研究了水稻根系固氮活性与作物生育期的关系。检测到水稻在抽穗期根系固氮活性最高,同时在此期间分离到的固氮菌株最多。不同碳源对同一根系的固氮活性也有影响。所分离获得的20株固氮细菌的纯培养经过鉴定分别属于Azospirillum brasilenseKlebsiella pneumoniae两个种。分别以R_(39)和R_(20)为代表株。  相似文献   

3.
固氮细菌导入水稻原生质体并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利用广亲和水稻品种02428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分离出原生质体,将固氮细菌Alcaligenes faecalis A-1501导入水稻原生质体并分化培养成株。A.faecalis A-1501是我国南方分离出的一种水稻根际固氮细菌,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和吸氢酶活性,并可利用同化 CO_2作为碳源生长及进行固氮作用。该菌不仅可附着和积聚在水稻根表,并可进入水稻根细胞以至原生质体内,并具有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4.
组织培养法应用在豆科和非豆科共生体系的研究中已有报道,但应用于水稻与根际固氮菌联合共生的研究中至今还未见。我们在探讨水稻根际联合固氮体系的植物细胞与细菌的关系中,采田了水稻根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了愈伤组织水平上的联合固氮体系。初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用在水稻的联合固氮研究中是可行的,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联合共生固氮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与共生、自生固氮生物不同,这些细菌多聚集在植物根表,在根部的粘胶层中,部分细菌可进入根表层内。粪产碱茵A—15是从水稻根分离到的固氮细菌,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水稻根面细菌的积聚现象,并鉴定其常见细菌有肠细菌属(Escheriehia)、柠檬细菌属(Citrobac-ter)、拜叶林克氏菌(Beijerinckia)、假单孢菌属(Pseudomonus)、黄单孢菌属(Xanebomonas)、黄杆菌属(Flavobocterium)。分离到的根面细菌对水稻幼苗有良好作用,并选到四环素敏感菌株,可以作为固氮基因质粒 PRDI 受体。用固氮基因质粒 PRDI 转化到水稻根面细菌获得一株转化体。转化体通过再转化、质粒消除试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电镜观察,初步证实受体菌获得固氮基因质粒 PRDI。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甘蔗、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根际固氮微生物及固氮活性的存在,阐明水稻可以根据这一存在,运用工程技术的成就,将固氮基因引入水稻根面细菌,强化水稻形成结合性固氮,以便为水稻提供氮素营养的可能性。试验证明,带有固氮基因质核粒(PRD_1)转入根面受体菌或采用结合转移,均能获得成功。在获得转化体的同时,探讨培育抗氨、泌氨高效菌株的途径、提出水稻种子催芽拌种,或蘸根头肥时加入高效的固氮菌株以强化形成结合性固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从福建省推广的谷杆两用水稻201中分离出内牛细菌12株,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脂肪杆菌(Pimelobacter)和节杆菌(Arthrobacter)。选择固氮酶活性较大的3个菌株,对其抗性、革蓝氏染色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三亲交配法将标记基因nifH-lacZ导入到鹑鸡肠球菌中,用该固氮细菌回接水稻,对感染鹑鸡肠球菌的水稻根进行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固氮细菌鹑鸡肠球菌在水稻根表皮细胞、内皮层细胞、维管组织细胞和细胞间隙中存在。  相似文献   

9.
溶解固氮蓝藻的细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固氮蓝藻作为水稻新肥源已获得良好增产效果。但在藻种培养池中有时发现藻体溶解,溶解区呈现红圈,因而称之为“红圈病”。此种病状在文献中尚未见有记载。我们对此病病原及分离出的溶解固氮蓝藻的细菌——M7820、C798菌株进行了研究。本文描述了病征及溶解细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影响溶藻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耐氨固氮工程菌(下称工程菌)催娩克氏杆菌(Klebsiella)NG1390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E2613的基因组带有组成型nifA,其固氮酶的生成不受氨的阻遏,因此在有氨条件下具有固氮能力。接种固氮菌分别在两个水稻品系,即籼稻品种C5444和粳稻品种秀水-04进行试验。水稻种植在灭菌土壤的塑料桶,生长至扬花后期取样分析表明,接种固氮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植株含氮量的增加。接种工程菌NG1390的植株其生物量、总氮和固氮率(Ndfa%)超过接种野生型NG13的水稻。E2613接种C5444也获得类似的结果。应用15N同位素稀释法证明了固氮菌接种水稻形成的联合固氮体系,存在细菌的固氮作用,而植株中氮素成分的增加可能来自细菌固定的氮。  相似文献   

11.
向化性(Chemotaxis)是细菌趋向或远离化学物质的运动。应用毛细管代替试管研究细菌的向化运动,在1956年国外已开始广泛使用于Escho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sp.等菌的研究。为研究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A-15与水稻根的联合共生固氮的关系,我们在试验中应用了毛细管法对该菌的向化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东北地区水稻及大豆根际分离出的两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球形红假单胞菌菌株N8611和胶质红假单胞菌菌株N84),分别与快生型大豆根瘤菌QB113以及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16—11C共同培养时,其固氮比活与它们的纯培养菌相比有显著提高,说明这两类菌的固氮活性具有协同效应。两株光合细菌及其胞外组分,以及光合细菌与大豆根瘤菌共同培养时分离出的胞外组分,能显著加强由上述根瘤菌所形成根瘤的固氮活性。可以初步肯定,上述协同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光合细菌胞外组分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光合细菌产氢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光合细菌在固氮的同时释放氢气。产氢与固氮是同步进行的。固氮酶与氢酶共同影响光合细菌的产氢活性,而外源生理条件又影响着固氮酶与氢酶的活性,其中有机碳阻抑吸氢酶表达,促进产氢;氨则抑制固氮活性而降低产氢量;氧气的存在使固氮酶与氢酶都失活,从而抑制放氢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固氮蓝藻是水稻田中的有效固氮微生物,在水稻田中人工大量培养繁殖,可提高水稻田的一定肥力,解决水稻的部分氮素肥源,使水稻获得增产(黎尚豪,1959;利卓燊,1961,1962)。室內培养是大田藻种来源的第一步,也是研究蓝藻的生理学和生态学的方法之一。近廿多年来已进行了許多的試驗研究(田宮Tamiya,1957;叶清泉、黎尚豪等,1959;藤原彰夫和奥津正彥,1958—1960),对固氮蓝藻的生理特性及培养方法,已有一定的基础。我們为了簡化培养的設置及加速固氮蓝藻的生长,采用不通气的靜置培养及对培养中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以下試驗。  相似文献   

15.
<正> 作者在国际水稻所温室中进行实验。水稻品种为IR26,回接固氮细菌是从水稻根系中分离的带脂固氮螺菌(34H)和固氮假单胞菌(H8)。供试土壤采自国际水稻所试验点Luisi-ana,其理化性质是: pH4.7,有机碳1.3%、全氮0.17%、阳离子交换量为24毫克分子当量/100克,有效磷(olsen)为4毫克/公斤,游离铁(Fe_2O_3)4.3%。粘土质地。各处理5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根表固氮螺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从水稻根表分离获得一批固氮细菌,对其中固氮活性较高的菌株R38(固氮活性为429.02n·mol·C2H4/ml·hr.)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鉴定,确定R38属于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  相似文献   

17.
生物固氮作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近十年来,在生物固氮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重要的进展。细菌与植物联合固氮作用的发现,为非豆科植物扩大利用生物固氮的前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联台固氮体系是介于自生固氮体系与共生固氮体系的中间类型。固氮细菌与相应联合的植物之间具有较密切的相互影响,但是它们又不像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那样形成特异的共生构造一根瘤。这种固氮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固氮粪产碱菌结合于水稻根表时能增强水稻根部还原力和稻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验室和田间试验证明粪产碱菌能提高水稻幼苗对高、低温不良环境的抗逆性。经浸种处理的水稻幼苗植株内多元酚含量增加了12.5%。粪产以菌对接种水稻多元酚抽提物有强烈的趋化性,而该抽提物对粪产碱菌的固氮活性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多元酚抽提物经双向纸层析和薄层层析表明接种诱导了至少一个特征组分含量提高。采用粪产减菌野生型A1501(nif+)和固氮缺陷型A1506(Nif-)浸种能改变宿主水稻内源激素水平,提高内根际的IAA和Z的含量,促进植株及根系的生长发育,使其侧根和根毛数目明显增多。在根际联合体系形成过程中,多元酚或激素可能充当植物与细菌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特异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9.
二、共生固氮的生化遗传学共生固氮是固氮生物和宿主植物两者相互作用和协调的结果。前者将固定的氮供宿主植物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后者将光合作用部分产物输送到根瘤,为细菌进行固氮提供能量。共生固氮的生化遗传学更为复杂。涉及到细菌和植物各自的遗传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研究比较困难。但由于分子  相似文献   

20.
固氮蓝藻的大量培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的释放出来,死亡分解之后,更可以释放出大量氮素化合物,作为其它植物的氮肥。过去国外的一些试验证明可以利用固氮蓝藻作为水稻的氮肥肥源;我们在1958年进行的固氮蓝藻对盆栽水稻的肥效试验和与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协作的田间施用固氮蓝藻水生686号和水生678号作为水稻追肥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