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昭清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5,34(5):809-816
菌寄生属通常寄生于其他真菌子实体上,是子囊菌的重要类群之一,在生物医药和工农业等方面具有经济重要性。简述了菌寄生属在资源与分类、系统发育和寄主专化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已有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菌寄生属是多谱系类群,形成多个分支,各分支与其无性型特征和寄主种类有关。今后需进一步澄清属种概念,建立稳定的有性阶段-无性阶段对应关系,在全面了解其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点基础上,深入探讨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的桑寄生科植物,已发现9属24种3变种,其中有些种类在全州坝区至高海拔山区均有分布,一些种类只分布在某地区或某山关。海拔1000—1500米的山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这些桑寄生植物共有寄主树种83科263属483种。桑寄生植物在光照强、空旷的环境,种类和种群量多,在群落中寄生的层次和寄主树上寄生的部位低;在郁闭、阴湿的森林内种类种群量少,且多寄生在上层乔木的小枝上。对环境和树木适应性强的种类,其寄主可达数十个科数百种;适应性弱的种类寄主很少,甚至专类或专一的寄主。重复寄生较多,它们之间有多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郭林 《菌物学报》2006,25(3):364-365
自中国甘肃桑科草原发现一种寄生在禾本科Koeleriasp.植物上的黑粉菌新种,王氏条黑粉菌Urocystiswangii。此种与寄生在Koeleria属植物上条黑粉菌Urocystiskoeleriae近似,其区别是王氏条黑粉菌孢子球中黑粉孢子数目多,由(0~)1~6(~8)黑粉孢子组成;而U.koeleriae孢子球由(0~)1~4(~5)黑粉孢子组成。  相似文献   

4.
郭林 《菌物学报》1988,7(Z1):211-240
黑粉菌属是Roussel 1806年建立的,全世界记载有三百余种,主要寄生于禾本科,是经济作物及牧草的重要致病菌·长期以来,对黑粉菌的邢子使用过各种名称,如厚垣孢子,冬孢子及黑粉孢子等.本文采用黑粉孢子以区别锈菌的冬孢子. 芳’(1979)在《中国真菌总汇》中列出黑粉菌属五十种及一个变型.作者经过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的研究,承认其中二十九种为正确名称,八种及一变型为异名,顶黑粉菌(Ustilago acrearus Berk.)由于错拼而被废弃.埃地黑粉菌(Ustilago emodensis Berk.)被转移至利罗粉菌属(Liroa).另有十一种黑粉菌因缺少标本留待今后订正.自1979年以后,杨信东(1983)增加黑粉菌属二种我国新纪录,K.范基和郭林(1986)描述一新种,四种新纪录.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一新种:鸢尾蒜黑粉(Ustilago ixiolirii Guo L) ,孢子堆生在蒴果内,不开裂,黑色,粉末状.黑粉孢子球形,近球形,稀椭圆形, 12.5-21×10-21μm,黑褐色,壁厚1-1.Sμm,纹饰脑状.是迄今生在石蒜科植物上唯一黑粉菌的种,其它几种黑粉菌均属条黑粉菌属.本文增加七种我国新纪录.共计四十九种,寄生于六科四十四属植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蓼科.这仅是黑粉菌属研究的初步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大量采集黑粉菌标本后,作者相信会有更多新种和我国新纪录被发现.利罗黑粉菌属(Liroa)是从黑粉菌属(Ustaligo)分出的,此属为单种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老虎研究工作的开展,作为地老虎天敌的寄蝇,也积累了不少资料,现已有12种,分属于10个属。现将这些寄蝇的寄生方式、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一、寄生方式 这12种寄蝇的寄生方式共分4种情况:1.为伪胎生——将幼虫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当寄主经过  相似文献   

6.
对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22个种的40个r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对以简约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散斑壳属种间亲缘关系与其寄主有很大的相关性,针叶树和阔叶树上的散斑壳可能是亲缘关系较远的两大类群,寄主和产地的不同导致了L.agathidis、L.australe和L.conigenum等种内遗传变异。同时,子囊果的开口机构和唇细胞的有无及特征在种水平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而rDNA-ITS序列系统学分析并不能证实子囊果埋生位置在散斑壳属分类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迄今为止世界范围三代虫的寄主情况。三代虫具有很强的寄主特异性,并且在种、属及科等水平上的特异性均有较明显差异;分析同一种寄主上所寄生的三代虫种类之间的关系,显示大部分寄主只寄生一种三代虫,体现出了三代虫很强的寄主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类、寄主、寄生虫期和国内分布 在我国,寄生于水稻螟虫的黑卵蜂,据最近重新整理,共发现4种,其中寄生于三化螟的3种,寄生于二化螟的1种,寄生于大螟的1种。这些黑卵蜂均在寄主卵内寄生。各蜂的名称、学名、寄主以及在国内稻螟上已发现的分布地区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9.
重寄生属植物及其寄主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雪  丁雨龙 《广西植物》2005,25(2):117-120
通过对重寄生属植物及其寄主的地理分布状况的讨论,对重寄生属植物可能的起源时间、地点与迁 移进行了分析。重寄生属植物主要寄生在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上,重寄生属植物的分布区与其寄主 的基本一致,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重寄生属植物可能起源于第三纪之前某 一时期的华南热带地区,随后向周边地区扩散。在第三纪,重寄生属植物的祖先偶然寄生在桑寄生科某些寄 生植物祖先上,经过几千万年的协同进化,形成了今天比较稳定的寄生与寄主关系。  相似文献   

10.
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多川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6):345-347
菌寄生真菌(mycoparasites)是一类具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真菌.它们不仅对植物病害有防治潜力,而且对阐明生物间的寄生现象及信号传递有重要意义.近几年,菌寄生真菌的研究有较大进展,重点有两个方面。一个属理论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集中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识别的分子机制;另一个属应用研究领域,集中在菌寄生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调节、纯化、基因克隆以及外源细胞壁降解酶基因转人菌寄生真菌中等方面.本文论述如下.1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识别的分子机制生物间相互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也是生…  相似文献   

11.
郭林 《菌物学报》2006,25(2):161-162
自中国青海民和发现一种寄生在莎草科白颖苔草Carexduriusculasubsp.rigescens植物上的黑粉菌新种,寸草黑粉菌Ustilagoduriusculae。此种与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的条形黑粉菌(Ustilagostriiformis)近似,其区别是寄生植物属于不同的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我国栽培及野生菇类上的寄生真菌,1个新变种:紫聚伞霉星梗变种Sibirina purpurec var. asterophora, J. D.Chen, 8个新记录,其中1个新组合:星梗聚伞霉Sibirina astrophorea(de Hoog)J.D.Chen)。它们都是轮枝菌近似属。有4个是我国罕见属、种。对它们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分别作详细描述,并列出寄主名称、分布地区、附图及照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寄蝇科狭颊寄蝇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研究中国狭颊寄蝇属73种的鉴别方法、分布、寄主种类;研究并发现一些种类的变异特点,♀、♂异型等现象;文中附有73种的检索表及特征图,15个新种的描述;订正了5种为新异名。重建了狭颊寄蝇属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我国栽培及野生菇类上的寄生真菌,1个新变种:紫聚伞霉星梗变种Sibirina purpurec var. asterophora, J. D.Chen, 8个新记录,其中1个新组合:星梗聚伞霉Sibirina astrophorea(de Hoog)J.D.Chen)。它们都是轮枝菌近似属。有4个是我国罕见属、种。对它们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分别作详细描述,并列出寄主名称、分布地区、附图及照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寄蝇科狭颊寄蝇属研究(双翅目:寄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研究中国狭颊寄蝇属73种的鉴别方法、分布、寄主种类;研究并发现一些种类的变异特点,♀、♂异型等现象;文中附有73种的检索表及特征图,15个新种的描述;订正了5种为新异名.重建了狭颊寄蝇属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6.
北桑寄生(Loranthus tanakae)是桑寄生科桑寄生属的落叶灌木,多以壳斗科植物为寄主。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是黄土高原主要的优势种和建群种,也是北桑寄生的主要寄主植物。本研究调查了寄主植物辽东栎和寄生植物北桑寄生的生长状况、北桑寄生和辽东栎的空间分布格局、北桑寄生的寄生行为偏好。结果显示:(1)在调查的851株辽东栎个体中有358株(占总辽东栎个体的42.1%)被感染,共调查1112个北桑寄生个体,每株辽东栎上感染的北桑寄生个数范围为1~20个。(2)辽东栎在0~60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60 m尺度上呈随机分布;北桑寄生在0~100 m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3)有964个北桑寄生个体生长在辽东栎上端1/2高度内,北桑寄生吸根周长大小与其寄主枝的周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13,P0.01)。较高和较大的辽东栎个体更容易被感染,北桑寄生倾向于寄生在寄主辽东栎个体更高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白粉菌分类和编写《中国白粉菌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前人对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种的划分多有不妥之处。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所得出的下列分种原则,对我国球针壳属的种进行重新划分。这些原则主要足:1.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附属丝的长度、子囊孢子的数目及子囊壳的大小等等;2.生理特性,主要是寄生专化性或寄主范围,球针壳属的每一个种的寄主范围都不宜跨科;3.在同科同属甚至同种的寄主上,如菌的形态悬殊,仍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种。从我们的研究材料中共划分出30个种,其中新种16个,新组合2个。它们寄生在26科44属80余种植物上。本文还对球针壳属的一般特点、分种的历史渊源、种的概念和划分、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以及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概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郭林 《菌物学报》1993,12(Z1):51-55
本文描述采自河北小五台山的黑粉菌一新种,即寄生在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L.) Beauv)上的野青茅黑粉菌(Ustilago deyeuxiae L. Guo)。此种与网优黑粉菌(Ustilago scrobiculata Liro)近似,但野青茅黑粉菌网纹明显,网眼高。并报道三种黑粉菌中国新记录。1)酢浆草黑粉菌(Ustilago oxalidis Ellis&Tracy)寄生于醉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此种是我国首次在酢浆草科(Oxalidaceae)植物上发现的黑粉菌。2)网状黑粉菌(Ustilago polygoni-alati Thirum. & Pavgi)寄生于尼泊尔萝(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作者对此种进行了订正研究。3)臭草条黑粉菌(Urocystis melicae (Lagerheim & Liro) Zundel)寄生于细叶臭草(Melica radula Fr.)。  相似文献   

19.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4,(2):123-127
<正> 作者编写《中国植物志》桑寄生科植物时,得到北京植物研究所生态室、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热情支持,查阅其近年采集的一批标本。现报道鞘花属Macrosolen(Blume)Reichb.1个新纪录种,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 Lour.4个种的主要特征和分布,大苞寄生属Tolypanthus(Blume)Reichb.2个种的特征、寄主、地理分布,并对黔桂大苞寄生修正描述。  相似文献   

20.
油杉叶锈寄生在油杉叶上,作者研究了此菌的模式标本、同引模式标本和后来在模式地区采得的标本;并和柱锈属、金锈属、鞘锈属、栅锈属等11属锈菌作了比较研究。证明这种锈菌冬孢子堆为带状或扁平柱状,无细胞组织垫座,无被;冬孢子可互相撕离而不破裂,孢壁薄而无色,无柄。这些性状说明它不同于柱锈而近于金锈属。因此作者将其转归金锈属,改定为Chrysomyxa keteleeriae(Tai)Wang et Peterson新组合,(基础异名Cronartium keteleeriae Tai)。这种锈菌与其它生在云杉、铁杉叶上的4种短生金锈属锈菌一样,冬孢子堆都生在针叶上,窄带状到扁平柱状或圆形有短柄,鲜桔色或桔红色。虽然油杉叶锈冬孢子堆高达 6mm,但这只是同一属内的种间差别,也象Coleosporium crowellii Cumm。与同属内其它种的区别一样,属于种间的差别。云南粗杉金锈的冬孢子可以从10—20细胞组成的有柄孢子分离产生,正如鞘柄锈冬孢子的互相分离产生一样。冷杉金锈,特别是变形金锈的冬孢子的产生方式也是这样。生在同种油杉寄主枝上的Peridermium kunmingense Jen和油杉叶锈有无关系,需在接种试验后才能肯定。从寄主与寄主菌共同进化关系看,这种锈菌的寄主——油杉在分类系统上与金锈属寄主——云杉、铁杉等属近缘,传统分类学家多认为它同冷杉、银杉、黄杉等属同归冷杉亚科。但也有学者认为油杉有许多原始性状,与冷杉亚科无关。作者在油杉上发现金锈可能支持了传统植物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