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桂祥 《动物学研究》1986,7(3):207-216
近针白蚁属,新属Periaciculitermes,gen.nov. 兵蚁(图1,1.—5) 体小型,兵单态。头部具有短毛和少量长刚毛。 头除鼻呈前窄后宽的卵形,近后头1/3处最宽,后缘稍呈弧形圆出,中间稍平。侧看鼻基后缘与头部交接处稍隆起,象鼻平直。象鼻瘦长,管状。上颚钝凸,无尖刺。触角12节。胫节距式为2:2:2。跗节4节。 工蚁 工蚁左上颚端齿明显大于第l缘齿(图1,6),第2缘齿退化,与第1缘齿后切  相似文献   

2.
花坪林区位于广西东北部龙胜县三门公社,原始林茂密,白蚁种类丰富。现整理出一新种,描记于下。花坪散白蚁 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huapingensis,新种 兵蚁(图1—2)体型较大,额峰显著隆起,头部比较宽粗,两侧平行。上颚粗壮,顶端稍弯。上唇舌状,前端圆钝,只有二根刚毛,其余无毛,触角16—17节,多数17节,第3节最短,当第3节分成二节时.变第4节最短。前胸背板前缘中央凹刻宽深,后缘中央只微凹,背板表面有较多直立刚毛,周缘只有稀疏刚毛。  相似文献   

3.
记述新白蚁属1新种,屏山新白蚁 Neotermes Pingshanensis sp.nov.,新种与长颚新白蚁 Neotermes dolichognathus Xu et Han相近,但体色不同,头长/宽比例不同,触角第2节明显长于第3节,左上颚缘齿4枚,前胸背板前缘具深凹.危害物为潮湿木窗框.模式标本保存于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宽胸大白蚁Macrotermes latinotus,sp.nov. 大兵蚁(图1.A—F;表1) 体大型,头深褐色,胸节色更深,上颚黑色,头、胸毛稀少,腹部背板后缘具毛20条左右。 头巨大,背观微呈矩形,两侧微弧出,前端收窄,后缘弧形,后角方圆形,侧观背面拱形,额前斜下,腹面圆弧突出。上颚粗壮,左上颚中点后具数个小扇状突起,基部具一深凹;右上颚全部光滑无齿。上唇舌形,长大于宽,尖端具白色半透明两个大小套叠三角块,两侧各具毛5条。后唇基隆起。触角17节,节Ⅲ最长,节Ⅱ最短,节Ⅲ大于  相似文献   

5.
罗浮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uofunicus,新种 兵蚁(图1—6,表Ⅰ—Ⅲ) 体大型,头淡黄色,上颚黑褐色,颚基、上唇、上唇基,触角堤脊黄褐色,胸部淡黄色,腹部色较淡,胸、腹各节背板均被稀长毛。 头部粗壮,两侧微弧形,头最宽位于中后部,近上颚基部最狭,后侧角宽圆,后缘圆弧出 (图1)。额峰微隆,但不高出后头背面,略有峰凹 (图2)。上颚甚粗壮,顶端内弯,左右上颚弯点位于颚内,右上颚内缘基部有齿突,外缘基部膨大。左上颚具波形齿突,颚基齿宽大,外缘基部顺斜扩大(图3)。触角16节,少数17节,节Ⅲ或节Ⅳ最短。上唇矛状尖型,长宽比约0.74,具端毛两根,多数仅见一根侧端毛,个别缺侧端毛或具两根发育不全的侧端毛(图4)。囟点黄褐色,位于额峰后凹处。后颏狭长,前部宽大,最宽为最窄三倍多,窄部两侧近似平行(图5)。  相似文献   

6.
白蚁唾腺及其水分管理是白蚁社会行为及生态功能的基础。白蚁唾腺包括上唇腺、上颚腺和下唇腺。上唇腺仅在少数白蚁中有报道,是否普遍存在尚存疑问。上颚腺为1对小型腺体,分别位于两侧上颚基部的头腔内,在不同种类白蚁中广泛存在。其分泌物可能与防卫、品级分化及保护上颚免于磨损有关。下唇腺在不同种类白蚁的各品级个体中广泛存在,是白蚁中功能最复杂的外分泌腺体;由腺泡群、下唇腺囊及相关的导管组成;其分泌物复杂多样,行使营养、防卫及水分管理等功能。本文介绍白蚁唾腺的解剖形态、超微结构、分泌物种类与功能、水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白蚁水分管理机制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壤白蚁属Parahy potermes Zhu et Huang,新属 模式种:曼允壤白蚁Parahy potermes manyunensis,新种。 属征:兵蚁头近卵圆形,头背面被毛稀少,两侧缘于触角前骤然狭缩,头中部最宽,后缘宽圆,头背面中部明显隆起;左上颚内缘中部第1缘齿上方具2—3枚小齿。 比较与讨论:本新属与地白蚁属Hypotermes Holmgren较接近。但Hypotermes头两侧缘触角前不呈狭缩状;左上颚第1缘齿上方不具锯齿状小齿;头背面中部呈弧状隆起。  相似文献   

8.
1.崖县家白蚁 Coptotermes yaxianensis,新种 兵蚁(图1A—E) 体小型。头部、触角淡黄色,触角窝脊、囟和前胸背板前缘黄褐色,上颚红褐色,胸、腹和足淡白色。头部很少具毛,上唇端有2根端毛,缺侧端毛,囟孔两侧各具一根毛,前胸背板周缘有稀疏长毛,中区缺长毛,有些短毛也不甚明显。 头长卵形,近中、后段较宽。头前近颚基处显著凸起。上颚镰刀形,顶端略弯。上唇舌状,长大于宽。囟孔往后倾斜,囟管极短,背面观,孔口明显可见。后颏最宽在前端1/3处,腰部位于后缘和最宽点之间。触角15—16节,多数15节,第3节最短小。 前胸背板前缘中央较宽地凹入,后缘中央缺凹缘或凹缘极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绵粉蚧长索跳小蜂Anagyrus schoenherri Westwood中国新记录 雌:体长1.6—2.0毫米.体色黄白色.复眼黑色,单眼红色.触角除柄节中部和两端、梗节基部、索节1—5节及第6节背面褐色外,金黄白色.上颚黄白色,端部褐色.足黄色,跗节浅褐色,爪褐色.翅透明,翅脉褐色.头横形.上颚2齿,下颚须4节,下唇须3节.单眼钝三角形排列。触角短于头胸长度之和,着生于口缘,柄节强度扁化,中部下缘膨大,长约为宽的3倍左右,梗节约与第1索节等长,长约为宽的2倍,索节6节,各节约等长,棒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形态分类特征显著差异性。【方法】利用SPSS19.0对黑胸散白蚁兵蚁和成虫不同的量度特征进行差异单因素分析(ANOVA)、多重比较Duncan’s(P0.05)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兵蚁头长至上颚端、头阔指数、前胸背板中区毛、前胸背板长、后颏狭、后颏宽、右触角最短节数、左触角节数和右触角节数9个指标在6个不同群体间变异较小,具有相对稳定性;成虫前翅宽、单复眼间距、复眼距头下缘、左触角最短节数、右触角节数、头长至上颚端和前Cu脉分支数7个指标在6个不同群体间变异较小,具有相对稳定性;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选出的兵蚁的9个指标和成虫的6个指标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种类白蚁的特征值测量指标亦存在一定程度重叠区。【结论】白蚁形态分类鉴定最好结合兵蚁和成虫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判断;种内形态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及种间形态指标存在重叠,容易导致白蚁同物异名;白蚁形态分类学需要将形态分类学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华象白蚁属,新属Sinonasutitermes Li,gen.nov. 本新属兵蚁,体大型,多态(二态或三态)。 大兵蚁(图1、3、4、5)头部黄色,象鼻黄色带褐。除象鼻端部有几根毛外,头部、胸部几乎无毛,腹部背板有少量幼小短毛。 头除象鼻外,宽明显大于长,宽圆形,两侧圆形凸出,后缘宽圆形。触角13节,第3节长为第2节2倍或更多。上颚有极短小尖刺,前胸背板马鞍状,前半部直立翘起。胫节距式为2:2:2。跗节4节。 小兵蚁(图1、3、5)色泽、毛序、头型均似大兵蚁。上颚尖刺极小,多数仅是点尖状。触角仅12节。距式2:2:2。跗节4节。  相似文献   

12.
寄生稻纵卷叶螟的黄脸姬蜂新种描述(膜翅目:姬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黄脸姬蜂Chorinaeus facialis,新种 体长6.2—6.4毫米.前超长4.2—4.4毫米。 脸的宽度约为高度的1.2倍,密生刻点。唇基前缘微弱弧形,刻点比脸上的稍为稀疏些。眼颚距约为上颚基部宽度的1.2()至1.6()倍。上颚向末端稍细,其长度约为基部宽度的2倍,上端齿比下端齿长而且大。单眼与复眼之间的距离约与单眼直径相等。上颊侧面观稍隆拱,其宽度约与复眼横径相等。触角30—32节,鞭节第1节长度约为宽度  相似文献   

13.
矩头蜱属(Dermacentor)一新种(硬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藩 《昆虫学报》1963,(2):225-228
最近我们在蜱类鉴定工作中,曾发矩头蜱属的一个新种。这一新种系1961年我们在四川的一次调查中采到,现记述如下: 阿坝矩头蜱 Dermacentor abaensis(新种) 雄蜱(图1—8) 体略呈长卵形,长4.4毫米,气门之前最宽,2.9毫米。体赤褐色,珐瑯彩明显。 假头短。触肢外缘圆弧形;背面珐瑯彩复盖大部分表面;刻点小,不甚稠密;第2节宽度略胜于长,后缘背刺极细短;第3节前缘圆钝,腹面无刺。假头基长方形,宽度约为长  相似文献   

14.
槲柞瘿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槲柞瘿蜂Cynips mukaigawae Muk.属于膜翅目瘿蜂科(Cynipidae),是多种柞树害虫中分布广、危害重的种类之一。笔者于1959、1960两年在沈阳东陵,1962年在凤城四台子,对此虫作了初步研究,现把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形态概述 (一)成虫 全体呈棕褐色或深褐色,体长4.5—4.8毫米,翅民展11.0—12.0毫米。 头部:褐色略有微毛,呈半圆形,顶部尖斜,单眼靠近后头。头幅较胸幅稍狭,头的后绿密被白色纤毛。复眼小,深褐或黑色,长圆形。两复眼距离约等于复眼横幅长的2倍,颊突出于复眼之外。触角黑褐乃至黑色,每节端部稍淡,系状,由14节组成。第1节粗长,第2节甚小,第3节约与第1节等长(为第2节的2.5  相似文献   

15.
吴燕如 《昆虫学报》1988,(2):210-212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新疆的条蜂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角条蜂Anthophora antennalis新种 雄虫 体长8毫米,黑色,头部(图1)唇基、上唇(基部两侧圆形褐色斑)、上颚(端部黑褐色)、颜侧(触角窝以下)、额唇基区、触角柄节及梗节的前表面均黄色;触角鞭节上表面红褐色,第1节基部及末节黑色;触角下表面褐色;各基跗节黑褐色,2-4跗节褐色;翅基片红褐色;胫节距浅黄色;腹部1—5节背板端缘黄褐色。头部明显横宽(长比宽为5:7);上颚无内齿;上唇横宽(长比宽为3:4),刻点粗而不均匀;唇基隆起较弱(图2),刻点  相似文献   

16.
模式种:鼎湖近瓢白蚁;新种Peribulbitermes dinghuensis sp.nov. 兵蚁(图1:1—4,图2:1—4) 头部光秃无毛。头梨状,前狭后宽,触角窝后收缩,两后侧缘球形凸出,后缘稍平。侧面观,象鼻稍平直或略有翘起,后头稍高于鼻端,背缘中间稍凹。上颚有明显尖刺。触角13节。前胸背板马鞍状。胫节距式2:2:2。跗节4节。 工蚁(图1:5,图2:5)端齿几等于第1缘齿,左上颚缘齿间切边稍平或略有波状,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北京、黑龙江、新疆、广东和广西等地阿格姬蜂属Agrypon 6个新种及2种新纪录,并附已知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中华阿格姬蜂 Agrypon chinensis, 新种(图1) 雄蜂:前翅长9毫米。 头、胸部黑色。脸、唇基、上颚(除端齿外)、上颊下端、复眼眶外侧、触角、三对足和腹部(除第2节背部略带褐色外)均为黄色至红色。翅黄色,透明,翅痣及翅脉黄褐色。  相似文献   

18.
1,孟定地白蚁 Hypotermes mengdingensis Zhu et Huang,新种兵蚁(图Ⅰ:1—8) 体中型。头深黄褐色,前半部较浅;上颚赤褐色,上唇、触角黄色;前胸背板浅黄褐色,腹、足浅黄白色。头背面散生长毛,上唇自端至中部各排列6根长毛,中部另具2根对称长毛。  相似文献   

19.
近歪白蚁属Pericapritermes是意大利昆虫学家Silvestri(1914—15)定名的。在以前Snyder(1949)和Emerson(1955)的报告中仅在非洲发现。Krishna(1965)把原产印度—马来亚地区的歪白蚁属Capritermes许多种重新组合成Pericapritermes属。本属兵蚁的主要特征:上颚强烈不对称,左上颚非常扭曲,上唇前缘平直,左上颚顶端宽,前缘倾斜或较圆钝(印度马来亚地区产歪白蚁属Capritermes左上颚顶端窄,呈尖狭状。)  相似文献   

20.
记述白蚁科近扭白蚁属1新种,宜宾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yibinensis sp.nov..新种形态与近扭白蚁P.nitobei(Shirak,1909)相近,但个体较小,头部前端在头长约1/4处渐向前下方形成斜面,头中央纵缝由后端向前延伸过头长的3/4,中央纵缝两侧各有一条纵缝由后端前伸至约1/3处,上唇前缘平直,前胸背板橙黄色,前缘中央具浅凹,中胸、后胸和腹部呈淡黄色,触角第6、7、8、9节等长,均明显长于除柄节外的其余各节,第4节最短小,明显短小于相邻的第3、5节;有翅成虫囟圆形下凹,位于头背面中点稍后,明显大于复眼,囟孔椭圆形,色稍浅,头中央纵缝较明显,单眼卵圆形,与复眼距离小于单眼宽度,触角第3、4、5节明显小于其余各节,其中第5节最为短小,前胸背板近梯形,前阔后窄,前缘近似直线,直立翘起,侧缘前半部垂直于前缘,近1/2处明显缩窄,后缘中央浅凹,背板表面中前部有T型浅凹.模式标本保存于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