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试验优化精制酪氨酸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实验法 ,将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结晶法精制酪氨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在酪氨酸粗品质量分数为 6 %的溶液中 ,脱色剂ζ(活性炭∶活性白土 ) =3∶1,氨水的浓度为 5 % ,反应终点pH值为 2 .0 ,中和反应恒温水浴的温度为 6 0℃的工艺条件下 ,粗品经一次脱色、结晶就能获得品质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通过纸层析分析比较,我们筛选出二种适宜于纸层析分离胱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理想展开剂,其溶剂组成分别为正丁醇—乙酸—乙醇—水(8∶2∶2∶5)和正丁醇—甲酸—水(6∶1∶1)。这二种展开剂适宜于胱氨酸和酪氨酸提取过程中样品纯度的纸层析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3.
把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六种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组氨酸,3,4—二羟基苯丙氨酸)混合物紫外光谱的定量分析,以酪氨酸为例,不经分离测定了混合溶液中酪氨酸的含量,为氨基酸的多组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与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神经网络在一些方面优于卡尔曼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4.
把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六种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组氨酸,3,4—二羟基苯丙氨酸)混合物紫外光谱的定量分析,以酪氨酸为例,不经分离测定了混合溶液中酪氨酸的含量,为氨基酸的多组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与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神经网络在一些方面优于卡尔曼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人发水介生产L-胱氨酸工艺中用EDTA除铁,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控制精制中和终点pH2,使收得率下降;而用H_2S除铁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正> 4’—二甲氨基偶氮苯—4磺酰氯化物,是一个发色剂,通常用它测氨基酸在P级。本文研究了单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该系统描述了几种变形氨基酸的丹磺酰氯衍生物的分离和分析。高衍生的G_8(22%和31%)柱来自phenomenex公司,在pH8.1时分离二酪氨酸;磷酸代氨基酸(磷酸丝氨酸,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和正常存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物技术学家对酶法合成氨基酸具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对弗氏柠檬酸细菌(ATCC29063)酪氨酸苯酚裂合酶催化高Vmax,低Km 基质S(O—硝基苯)-L-半胱氨酸和苯酚,合成L 酪氨酸进行了研究。用可溶性S(o-硝基苯)-L-半胱氨酸反应迅速,2小时或更短时间反应达到完全,约70%苯酚转化为L-酪氨酸,反应底物所剩无几。这一反应的最适pH 值范围广泛,从6.8到9以上。由于S-(O硝基苯)-L-半胱氨酸易用L-半胱氨酸和对一氟硝基苯制备,所以采用这一反应合成L-酪氨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缔合行为及酪氨酸微环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种紫外差光谱技术对Ins、DPI、DOI 分子缔合行为及酪氨酸微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DPI、DOI 与Ins 一样,存在着随pH 与浓度的缔合。表明与β-折迭结构相比,疏水相互作用在分子缔合中起主要作用。但从Ins 的缔合能力较DPI、DOI 强,可认为β-折迭对维持二体的稳定仍有重要作用。溶剂微扰结果显示,在1mg/ml 所研究的三个pH(1.8,3.5,7.5),Ins 存在的最小单位是二体,而DPI、DOI 在pH 1.8,7.5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但在pH 3.5则呈现强烈缔合并导致一个酪氨酸由暴露到埋藏的变化。DPI 有一个位于缝隙中的酪氨酸残基,它仅能为重水微扰,而不能被DMSO 微扰,推测它是A_19酪氨酸。微扰研究还表明Ins 与DPI 和DOI 在缔合及pH、浓度差光谱产生的机理上有所不同。在所研究的条件下,Ins 缔合是从二体到六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仅导致二体间A_(14)酪氨酸氢键形成,并不涉及酪氨酸暴露与埋藏的变化。而DPI 和DOI 则是从单体到二体(或更高聚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酪氨酸由暴露到埋藏的变化。pH 滴定的结果未发现Ins、DPI、DOI 酪氨酸滴定行为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用三种紫外差光谱技术对Ins、DPI、DOI分子缔合行为及酪氨酸微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DPI、DOI与Ins一样,存在着随pH与浓度的缔合。表明与β-折迭结构相比,疏水相互作用在分子缔合中起主要作用。但从Ins的缔合能力较DPI、DOI强,可认为β-折迭对维持二体的稳定仍有重要作用。溶剂微扰结果显示,在1 mg/ml所研究的三个pH(1.8,3.5,7.5),Ins存在的最小单位是二体,而DPI、DOI在pH 1.8,7.5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但在pH 3.5则呈现强烈缔合并导致一个酪氨酸由暴露到埋藏的变化。DPI有一个位于缝隙中的酪氨酸残基,它仅能为重水微扰,而不能被DMSO微扰,推测它是A_(19)酪氨酸。微扰研究还表明Ins与DPI和DOI在缔合及pH、浓度差光谱产生的机理上有所不同。在所研究的条件下,Ins缔合是从二体到六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仅导致二体间A_(14)酪氨酸氢键形成,并不涉及酪氨酸暴露与埋藏的变化。而DPI和DOI则是从单体到二体(或更高聚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酪氨酸由暴露到埋藏的变化。pH滴定的结果未发现Ins、DPI、DOI酪氨酸滴定行为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生物资源》1976,(3):14-17
<正> 毛发角蛋白中氨基酸含量分析早已有报导,方法是脱脂毛发用6NHCl,在110℃下,按照各个氨基酸最佳水解时间,水解24—72小时。在酸水解时遭到部分破坏的氨基酸,如胱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则采用外推法分别计算出时间为零时的各个氨基酸含量。但是目前工业生产胱氨酸,所用原料猪毛中含有10—15%猪皮杂质,其水解条件是依  相似文献   

11.
日本血吸虫成虫取自人工感染的豚鼠,磨成匀浆后用Warburg呼吸仪測定其酚酶活力。在pH6.8时,对所試4种酚类均有显著的氧化作用,耗氧量以对甲酚为最強,其次为3,4-二羟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邻苯二酚最弱。酶作用后反应液呈灰黑色(3,4-二徑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赭紅色(对甲酚,邻苯二酚),氧耗越強,色泽越深。以酪氨酸作为底物在pH8.0,最后浓度为4mM时酶活力已接近最高峯;在所試的pH范围(6.5—8.8)內,酶活力随着pH的上升而增高,在pH 8.0—8.8时活力无大差別。肝片吸虫中亦存在着酚酶,但对上述四种底物的相对活力与血吸虫不同,对邻苯二酚和对甲酚的活力远較3,4-二羟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高。血吸虫的酚酶仅存在于雌虫中,雄虫匀浆无此酶作用。治疗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酒石酸銻鉀对血吸虫的酚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浓度为10~(-4)M时,酶活力被抑制約60%。以20毫克/公斤体重的酒石酸銻鉀注射感染血吸虫的豚鼠,1小时后解剖取得血吸虫,其酚酶活力較不注射对照低40—70%。由于酚酶在吸虫产卵功能中的重要性,这种抑制作用亦可部分地解释酒石酸銻鉀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 毛发提取胱氨酸二次母液(pH=3.5),经中和沉淀后,可得到毛发量1—3%的酪氨酸、胱氨酸为主的混合物。其中酪氨酸与胱氨酸的含量各占30%。由于酪氨酸与胱氨酸的等电点、溶解度及其相近,要想从酪氨酸与胱氨酸的比例为1∶1的混合物中  相似文献   

13.
将中间埃希氏茵(Esherichia intermedia)细胞包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应用于从酚、丙酮酸和氨酶促合成L-酪氨酸。含50mg细胞/g凝胶的制剂保留原酶活性的60%。温度、pH和底物浓度对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的影响几乎相同。高浓度的酚将使催化剂受到抑制和失活。在分批反应器中证实,L-酪氨酸的生物合成(10g/1以上)具有高转化率(95—100%)和最高产率(2g/l/hr)。在连续反应器里,催化剂显示出很高的操作稳定性(超过54天)。  相似文献   

14.
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1,自引:3,他引:71  
对不同种类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与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对草鱼前、中和后肠蛋白酶活性的差异,以及这些酶的最适酪蛋白浓度和最适pH值进行了测定研究。草鱼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在饲料含蛋白质32—40%的范围内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肝胰脏蛋白酶活性要比肠道稍高些。饲草草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为每毫克酶蛋白每分钟产生332.5微克酪氨酸,肠道蛋白酶比活为260.0微克酪氨酸。草鱼肠道蛋白酶活性以后肠较高,前、中肠次之。在pH4—9范围内,以酪蛋白作为底物,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最大活性分别在pH6.5和pH7.0。在酪蛋白实际浓度为83.33—333.33微克/毫升范围内,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最适酪蛋白浓度分别为166.67微克/毫升和208.33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鲵油脂肪酸的营养价值,通过水酶法提取大鲵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粗大鲵油及其精制(脱胶、脱酸、脱臭)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以及精制草鱼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大鲵油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6.5,酶添加量0.75%,酶解时间90 min。所得粗大鲵油达到SC/T 3502-2016粗鱼油二级标准。研究发现,在粗大鲵油中共检出脂肪酸20种,精制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基本不变,精制后大鲵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分别达74.76%和25.17%,均高于精制草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61.08%)与必需脂肪酸(18.90%)的相对含量,由此可知,当前方法对大鲵油的提取较为有效,且大鲵油营养价值较草鱼油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5‘-磷酸吡哆醛和四氢叶酸存在条件下,通过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和β-酪氨酸酶偶联反应,由甘氨酸、甲醛和酚合成L-酪氨酸的反应条件。重组产气克雷伯氏菌菌株(Klebsiella aerogenes)和草生欧文氏菌(Erwinia her-hicola)(ATCC21434)分别为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和β-酪氨酸酶的来源。加入到反应器中的酚和甲醛的量根据反应的需求,应以这些化合物使酶失活降低到最小为准。高浓度的四氢叶酸用来与甲醛形成复合物。整个反应的最适pH为7.0左右,在这个pH范围内甘氨酸对β-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最小。由于相同原因,有意思地维持甘氨酸的初始浓度在较低水平。反应混合物(500ml)含0.25M甘氨酸,0.5mM 5’-磷酸吡哆醛,0.056Mβ巯-基乙醇,7mM甲氢叶酸及初始酚浓度0.32%,细胞于pH7.0,37℃培养。加入37%的甲醛使反应开始。酚和甲醛的浓度和添加比例应经常检查和调整。反应6小时后的,L-酪氨酸产率77.3%(26.3克/升),甘氨酸转化率6.4%。  相似文献   

17.
以L-酪氨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L-酪氨酸衍生物——L-酪氨酸苄酯。首先用苯甲醇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氯化亚硫酸酯,合成物再与L-酪氨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L-酪氨酸苄酯,其结构经质谱(MS)分析法确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该合成工艺的主要因素,即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结果显示合成L-酪氨酸苄酯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摩尔比mol(SOCl2)∶mol(L-酪氨酸)=1.3∶1.0,室温下反应3h,120℃下反应2h,后处理溶液pH为7.5。本工艺适宜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黄藤生物碱快速分离制备的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方法。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制备黄藤生物碱粗提物,利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对生物碱粗提物进行直接分离制备,以氯仿-甲醇-水(4∶3∶3)为溶剂系统,下相添加三乙胺(10 mmol/L)为流动相,上相加盐酸(40 mmol/L)作为固定相,在主机转速800 rpm,流动相流速2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从1.5 g黄藤提取物中一次分离得到231.6 mg药根碱和436.8 mg巴马汀,纯度均大于98%。化合物通过MS、~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结构鉴定。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分离纯化黄藤生物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粘质赛氏菌胞外蛋白酶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九种化学修饰剂研究了粘质赛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41003(2)胞外蛋白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酶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组氨酸、丝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等残苈与酸活性无关;半胱拟定酸箕与酶活性 直接关系;而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侧链的修饰引起酶活力大幅度下降,说明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为酶活力必需。  相似文献   

20.
发酵法生产 L—酪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发明的名称:发酵法制备L—酪氨酸2、专利申请范围: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属的L—苯丙氨酸缺陷型,以及对L—苯丙氨酸类似物及磺酰胺有抗性的突变株制造酪氨酸的方法,该突变株在培养基中可以生成和积累L—酪氨酸。3、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是关于发酵法制备L—酪氨酸。用发酵法生产L—酪氨酸已知的有谷氨酸微球菌的L—苯丙氨酸缺陷型的制造方法、短杆菌属等的对一氟苯丙氨酸抗性株或棒状杆菌属的L—酪氮酸及L—苯丙氨酸的类似物的抗性菌株的制造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