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微体古生物工作者在第四纪和现代有孔虫的分类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研究中开始使用微体古生物方法(何炎等,1965;李应培,1965)以后,有孔虫的应用越来越广。1975年以来,讨论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的多数文献,均以有孔虫作为重要依据(汪品先、闵秋宝,1985)。六十年代以来所进行的大量分类描述工作(郑执中、郑守仪,1960,1964,1978;何炎等,1965;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等,1978;郑守仪,1979,1980;郑守仪等,1978),为有孔  相似文献   

2.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科学院“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廿四日就恢复该会活动问题,在京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杨钟键副主任委员主持,刘东生秘书长报告了本次座谈会的筹备经过及“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恢复活动的设想。经过讨论,与会委员一致同意恢复活动,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尽快地把我国第四纪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科学院“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于1978年8月24日就恢复该会活动问题,在京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杨钟健副主任委员主持,刘东生秘书长报告了本次座谈会的筹备经过及“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恢复活动的设想。经过讨论,与会委员一致同意恢复活动,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尽快地把  相似文献   

4.
在第10讲 ,我们提出“第三个宏冬(或晚新生代大冰期 ,或第四纪大冰期)已经在11,000年前结束了。”严格地讲 ,这一认识并不完全是新的。因为在中国和外国的许多教科书中 ,对第四纪(指过去的160或260万年内)的气候变迁史已有共识。大家普遍承认 ,在第四纪 ,世界上曾发生过四次冰期。其中末次冰期 ,或玉木冰期 ,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第2~4阶段 ,发生在距今1 1~7万年 ;倒数第二次冰期 ,或里斯冰期 ,相当于氧同位素的第6阶段 ,则出现在距今12 7~18万年 ;倒数第三次冰期 ,或明德冰期 ,相当于氧同位素的第14~1…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于1979年6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有关生产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和列席代表共300余人。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秘书长帕培教授和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黄土委员会西太平洋小组委员会主席鲍勒教授应邀出席了大会。建国三十年来,我国第四纪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黄土,南水北调的地质条件,青藏高原第四纪、华北的河湖相与海相,华南的红土与洞穴等若干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广西龙胜花坪林区和四川南部金佛山的群山之中,生长着一种高大的针叶乔木,树身高达20余米,婷婷玉立,挺拔秀丽,枝叶繁茂,这就是银杉(见图)。它自1956年在我国发现以后,引起世界植物学界的很大兴趣,是继1945年在我国川鄂交界地带发现水杉以来又一次发现的我国特产的“活化石”。银杉,几千万年前广布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但是到新生代晚期以后,地球上气候渐渐变冷,到了第四纪又发生了大量冰川。冰川侵袭欧亚大陆,使银杉濒  相似文献   

7.
《化石》1978,(1)
自从1959年在坦桑尼亚发现“东非人”头骨化石及175万年前的旧石器以来,东非成了古人类学界注意的中心。1972年在肯尼亚发现了KNM-ER1470号人类头骨化石以后,更加深了古人类学工作者对东非的向往。 1977年8月,我们中国科学院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赴非考察组一行六人,应坦桑尼亚民族文化与青年部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邀请,访问了这两个国家。在主人的热情接待和周到的安排下,我们对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及化石地点都作了访问。此行收获很大,特别是两国朋友对我们的友情更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研究人类起源、体质演化、行为特点和文化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第四纪科学的重要分支。她紧紧围绕人类生物特点、文化行为、演化过程及其动因这一核心开展学术研究,其成果不断加深人类对自身的来源、演化历史、在多样的生物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化学》2004,24(4):292-292
由祁国荣和王克夷编著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解答“生物化学”(第二版 )’于 2 0 0 4年 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 ,重新进行了调整、精心修订。全书汇编了中国科学院 2 3年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入学考题 ,基本反映了现代生物化学研究生考试的方向。内容  相似文献   

10.
1965年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持,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了“蓝田中国猿人初步研究成果学术报告会”。北京各有关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学工作者二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在报告会上,贾兰坡、周明镇和吳汝康分別作了关于蓝田公王岭第四纪地层、哺乳动物羣和猿人化石的报告。根据初步研究结果,产蓝田人化石的地层为中更新统(泄湖组红色土的埋藏土中)下部。动  相似文献   

11.
颜祥林 《化石》2016,(3):24-27
正笔者自2008年8月调入大庆博物馆后,亲身感受了大庆博物馆一个又一个飞跃:从没有一件文物,到目前拥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收藏量达10万余件;从当初不认识化石,到中国东北第四纪古生物研究保护中心的建立;从没有专业修复技术人员,到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唯一的第四纪古生物化石修复制作二级资质,并已成功装配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骨架达百余具。2009年,大庆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被省文化厅评选  相似文献   

12.
北京猿人会用火吗?——“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一讲,我们曾介绍,在中国东部的第四纪冰川问题上,中国的科学家分裂成两大派别:一派认为有,另一派则认为无。当然,实际情况还更复杂些。例如,认为无的那一派也承认,在中国东部的秦岭、长白山等海拔较高的地方,还是存在着第四纪冰川的。但他们不承认中国东部地...  相似文献   

13.
<正>“泥河湾”本是河北省阳原县的一个小山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科学家纷至沓来,一系列的科学发现使“泥河湾”作为一个科学名词走上世界。“泥河湾盆地”不仅成为国际公认的华北第四纪早更新世标准地层和经典动物群所在地,同时也是探求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的理想区域。新世纪以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泥河湾在探索东亚人类起源与演化方面举足轻重,在研究世界范围内古人类迁徙、演化和地区性差异方面不可或缺。《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新进展》专辑展现给我们的是近年来泥河湾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材料,也是为泥河湾这一科学名词百年圣诞奉献的一份厚礼。泥河湾是一个广袤而独特的地质地理单元泥河湾位于中国中北部的汾渭地堑,如同东非裂谷一样,也是地球上的一块巨大的伤疤,乃至被学界称之为汾渭裂谷或泥河湾裂谷。该裂谷呈北北东向,大体成S字形,泥河湾如似这条巨龙向东北方向甩出宽阔而蓬松的尾巴,由一系列的构造断陷盆地构成。第四纪时期,盆地蓄水成湖,并堆积了巨厚的河湖相泥河湾层。我们把地质背景近似、形成机制相像、沉积物质雷同的这些盆地统称为泥河湾盆地,也就是广义泥河湾或大泥河湾。其囊括了山西的大同盆地,河北的阳原、  相似文献   

14.
江西乐平“大熊猫-剑齿象”化石及其洞穴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11月间,作者和邱子峯同志,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大力协助下,到乐平地区作了一个多月的洞穴调查。在乐平城东北30公里处的涌山岩(洞),发现了华南各地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化石。这一发现,不论是在这一动物群的地理分布上,或者是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上,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这一课题的浓厚兴趣,驱使我只身一人来到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南湖绿洲做了一次短期考察,对历史生态学产生了一些想法。(一) 田野考察证实,虽然在第四纪中塑造了现代的自然环境,但是自然环境本身在整个第四纪中也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既是前第四纪古自然环境变化的延续,又是当代自然环境形成的背景。特别是进入全新世,在第四纪早期产生的人类开始对自然环境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加剧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这种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第四纪哺乳动物体型增大和缩小的问题的初步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第四纪哺乳动物体型增大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注意,特别是对于欧洲的第四纪哺乳动物。欧洲在第四纪的时候,曾有大陆冰川出现,气候寒冷,于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根据博格曼的定律(Bergmann’s Law),而解释第四纪哺乳动物的体型增大,是  相似文献   

17.
<正> 1983年,内蒙古地矿局区调二队三分队在赤峰北部巴林左旗碧治台地区进行野外填图时,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的新发现,填补了这一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空白,对于研究和划分该区第四纪地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辽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东北更新世地层与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成果甚少,辽宁省几无报道。解放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进展。1957年,周明镇和薛祥煦记述了建平和康平发现的更新世晚期的动物化石;《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志》(1958)一书,记述的主要是吉林榆树发现的材料,也提到辽宁的某些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1964年,丁梦麟等对朝阳-赤峰间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作了报道,并探讨了这一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的问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辽宁省古人类、旧石器文化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出现了崭新面貌,改变了东北地区无可靠的旧石器文化的局面,部分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这些文  相似文献   

19.
第四纪孢粉学利用现代和化石孢粉重建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学科领域。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数据可视化和计量分析模块,以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90–2020年间的共计6081篇第四纪孢粉学相关文献为基础,梳理了近30年来第四纪孢粉学的过去和现在,并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第四纪孢粉学领域发文量呈增加趋势,中国的总发文量和国际影响力整体呈增长趋势;第四纪孢粉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有明显的聚集性;中国科学院是外文发文量最多的国际机构。第四纪孢粉学近30年的研究主要涉及古植物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等领域,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定性和定量重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表土花粉研究、花粉与人类活动、亚洲季风演变和孢粉分类学是近几年发刊的热点。虽然一些关键词如花粉产量、代表性以及现代花粉与植被和气候的定量关系等出现频次低,但对第四纪孢粉学十分重要。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湖泊表层沉积物的花粉研究,探讨花粉与植被、气候的定量关系,为准确解译化石花粉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吉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前人研究很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明镇等对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做了综合研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吉林省博物馆对吉林境内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又获得了大量资料,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据几年来的野外调查和对已出土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整理,笔者试图探讨一下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的特点,供研究本区的古地理、古气候以及第四纪地质等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