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后,测定观察对小鼠碳粒廓清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溶血素抗体、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等的影响。结果3.0g/kg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可显著提高小鼠吞噬指数和半数溶血值(P〈0.01)、显著提高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1,P〈0.05)、显著提高NK细胞活性(P〈0.05),0.5~1.5g/kg中国被毛孢都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1,P〈0.05),同时还能抑制脾脏和胸腺增大(P〈0.01,P〈0.05)。结论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中国被毛孢免疫抑制及增强天然免疫系统作用要优于蝙蝠蛾拟青霉,而对适应性免疫系统增强作用蝙蝠蛾拟青霉优于中国被毛孢。  相似文献   

2.
应用真菌特异性引物PCR测序、克隆测序和SNP质谱基因分型法,鉴定2株蝙蝠蛾幼虫活体肠道的真菌分离株(CH1和CH2)中的多种菌物。应用这2株分离株与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联合侵染蝙蝠蛾幼虫,观察其协同侵染活性。结果表明这2株分离株呈现中国被毛孢的体外培养生长和显微形态特征。通用引物ITS4/5和蝙蝠蛾拟青霉特异性引物Pp4/5扩增子测序检出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ITS序列。扩增子克隆-测序和SNP基因分型法证实多种转换和颠换点突变基因型在2株分离株中共存。反复固体、液体培养证实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ITS序列共存,并非真菌间DNA片段漂移。应用子囊孢子或中国被毛孢侵染4~5龄蝙蝠蛾幼虫,幼虫染菌率为1.37%~3.52%,幼虫变僵时间为35~50 d。应用2株分离株与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联合侵染,幼虫变僵时间为5~8 d,染菌率达55.2%(P0.001),侵染效能提高15~39倍。蝙蝠蛾拟青霉和多种点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包括中国被毛孢)在蝙蝠蛾幼虫肠道以天然真菌复合体形式共存;多种菌物组成的侵染源联合侵染蝙蝠蛾幼虫大幅度提高侵染效能,呈现多菌协同侵染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献报道了从冬虫夏草(Cs)中同时检出蝙蝠蛾拟青霉(Ph)、中华被毛孢(Hs)和冬虫夏草菌(Os)的多个基因型;Cs的成熟伴有化学成分的改变和僵虫体中Hs竞争性菌落形成能力的下降.同时检验了Cs成熟过程中Os突变基因型生物量的变化.应用Southern杂交检验发现:Cs的成熟伴有Ph和2组Os基因型生物量的显著增加.o...  相似文献   

4.
中药冬虫夏草数百年来用于滋补保健、疾病防治和病后康复,但有关冬虫夏草菌的学术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菌的无性世代学说较为流行,然而学界尚未获得证实这一学说的直接证据。部分间接证据来自于分子系统学微观和宏观研究。该文回顾了冬虫夏草分子系统学文献,讨论了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其结果。冬虫夏草分子生物学微观研究不断获得新证据,证明天然冬虫夏草基因组DNA的多元异质性,揭示冬虫夏草中含有的多种真菌和多种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证明冬虫夏草是多种真菌与蝙蝠蛾幼虫尸体构成的复杂的菌虫物种复合体。随着冬虫夏草的成熟,在僵虫体和子座中多种菌物的差异存在巨大的、非同步的动态变化。宏观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丰度加权算法揭示在僵虫体、子座和子囊果中分子标记多态性的高度差异及其在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这些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支持冬虫夏草是"一个统一微生态系统"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李增智  黄勃 《菌物系统》2000,19(1):60-64
从青海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上分离出中国被毛孢「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并利用RAPD-PCR技术,筛选出8种引物,获得了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相应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两者相似率高达96%,从而表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  相似文献   

6.
从青海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上分离出中国被毛孢[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并利用RAPD-PCR技术,筛选出8种引物,获得了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抱相应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两者相似率高达96%,从而表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固态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以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间接测定固态发酵产物生物量的方法,对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大米5g,玉米粉2g,蚕蛹粉1g,麸皮2g;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20℃、料水比1:1.5、料层厚度2cm、无光照时对菌体生长较为有利。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可达0.5911mg/g,比优化前提高了38.6%。  相似文献   

8.
从青海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上分离出中国被毛孢[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并利用RAPD-PCR技术,筛选出8种引物,获得了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抱相应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两者相似率高达96%,从而表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  相似文献   

9.
冬虫夏草及其相关类群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探明冬虫夏草及其相关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冬虫夏草、中国被毛孢及中华束丝孢(=冬虫夏草头孢=蝙蝠蛾多毛孢)共6株菌种作为内群和一株蛹草拟青霉作为外群进行了DNA随机多态型(RAPD)分析。此外,基于上述供试材料又在内群中增加了一株蝙蝠蛾拟青霉,并对内群和外群样品的nrDNA间隔区(ITS)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对于测定的8条序列连同来自GenBank中的4条相关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华束丝孢和中国被毛孢均系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国被毛孢应为冬虫夏草菌无性型的正确名称。而蝙蝠蛾拟青霉为不同于冬虫夏草菌的另一种真菌;该名称由于不合格发表而不被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所承认。  相似文献   

10.
The type materials of Paecilomyces sinensis, including herbarium specimen and ex-type strain, were re-examined to clarify it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species.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strain grown in various culture media revealed that the fungus was morphologically related to Polycephalomyces, since it produced conidial mass and lanceolate or narrowly lageniform phialides. Six genes, including ITS, nrSSU, nrLSU, tef1, rpb1 and rpb2, were amplified from the type materials and used in phylogenetic analyses to determine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fungus in the framework of clavicipitaceous fungi. The results place P. sinensis with Polycephalomyces formosus, the type species of Polycephalomyces, and Cordyceps ramosopulvinata forming a clade unaffiliated with the known families of clavicipitaceous fungi. Based on bot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data, a new combination, Polycephalomyces sinensis, is proposed for Paecilomyces sinensis. The new clade found in this study is designated as Polycephalomyces clade and expands the phylogenetic diversity for clavicipitaceous fungi. The teleomorph–anamorph connection between Berkelella and Polycephalomyces previously conceived cannot be retained as the type species of Polycephalomyces, P. formosus, is closely linked to species of Cordyceps s.l. in the new clade.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自然越冬条件下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解剖结构变化,以种植于南京的茶树品种'龙井长叶'('Longjingchangye')的10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对自然越冬期间(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3月31日)其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及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越冬期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则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均在2013年1月15日达到其各自的最低值或最高值.与入冬前相比,越冬后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略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均略升高.自然越冬期间,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随时间推移总体上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上表皮和栅栏组织厚度在2013年2月15日达到最低值,而下表皮和海绵组织厚度则在2013年1月30日达到最低值;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呈波动变化趋势.与入冬前相比,入冬后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降低,而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略降低.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条件下,茶树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为了减轻低温对其机体的伤害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合成及提高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来调解越冬期间的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