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对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及其转导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发现的与IL-18R有关的蛋白质有三种:第-种是IL-1受体相关蛋白(IL-1Rrp),即IL-18Rα,是IL-18R功的能性组分;第二种被称为辅助蛋白(AcPL),也即IL-18Rβ;第三种是IL-18结合蛋白(IL-18BP),其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细胞因子受体氨基酸序列均不同,可以在体外消除IL-18诱导的IFN-γ和IL-8的生成及对NFkB的激活。尽管IL-18BP与IL-18Rα没有同源性,结构也不相同,但是小鼠和人的IL-18BP均能抑制IL-18与其受体的结合。这表明,IL-18BP具有拮抗IL-18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是IL-18的拮抗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白细胞介素-18通过激活Th1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而发挥关键的免疫调节作用。人和小鼠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可以拮抗其活性。推测在鸡痘病毒基因组中也含有IL-18BP基因的同源物,对其表达的蛋白质进行了活性鉴定,为拮抗IL-18主导的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鸡痘疫苗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使用PCR方法从中分离cIL-18BP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甲醇诱导后在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了活性鉴定。【结果】从鸡痘病毒中克隆到cIL-18BP基因,SDS-PAGE鉴定了该基因在酵母系统中的高效表达。ELISA检测表明纯化后的cIL-18BP与重组鸡(c)IL-18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测定IFN-γ的浓度,表明该蛋白具有拮抗IL-18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和MSB1细胞分泌IFN-γ的活性。【结论】实验表明,cIL-18BP通过抑制cIL-18刺激相关免疫细胞分泌IFN-γ而发挥对IL-18的拮抗作用,敲除该基因可能有助于研制更安全和高效的鸡痘疫苗。  相似文献   

3.
鸡IL-18成熟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鸡白介素18(IL-18)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植物凝集素(PHA)和脂多糖(LPS)激活的AA肉鸡脾细胞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编码鸡IL-18成熟蛋白的eDNA。将该eDNA克隆于pUCm-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核苷酸片段包含了全部成熟蛋白编码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区507个核苷酸,编码169个氧基酸。把该基因编码的鸡成熟IL-18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已公布的禽及哺乳动物IL-8成熟蛋白基因氧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其同源性分别在96.5%~100%和20.1%~26.6%之间,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鸡IL-18与哺乳动物IL-18有共同的祖先,亲源关系较近,但在免疫系统选择性压力下,形成独特的种族特异性。鸡IL-18基因的克隆为体外表达鸡IL-18蛋白及作为免疫佐剂应用于预防接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IL-1β的促痫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谷氨酸钠致癫痫动物在同时脑内注射IL-1β、IL-1ra(IL-1R拮抗剂)或MCPG(mGluR5拮抗剂)后,海马组织Gαs、Gαq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谷氨酸钠诱导的癫痫发作使海马组织Gαs mRNA,Gαq mRNA表达上升.而IL-1β显著促进谷氨酸钠的作用,与单纯注射谷氨酸钠相比Gαs mRNA,Gαq mRNA表达上升更为显著(P<0.05);(2)IL-1ra与MCPG均能阻断IL-1β的此种作用;(3)mGluR5 mRNA的表达未受影响.结论 IL-1β在癫痫中的作用是使Gαs,Gαq 激活,且表达上升,然后可能再通过cAMP等第二信使与其它受体或离子通道的相互作用起到促痫作用.mGluR5和 IL-1RⅠ在癫痫发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或者通过间接的"对话"共同促进Gαs和Gαq mRNA的表达,导致癫痫发作增强.  相似文献   

5.
IL-6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6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IL-6受体(IL-6R)结构和功能的影响.IL-6R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即配体结合链gp80和信号传导链gp130.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两种亚基组成的高亲和力IL-6R是介导细胞效应所必需的.IL-6Rα中的造血功能区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决定着结合IL-6的能力.然而gp130则是多种细胞因子共用的信号传递分子,其胞内段含有与酪氨酸激酶活化有关的保守成分.IL-6+IL-6R复合物通过诱导gp130的聚合来活化胞内的多种激酶分子和转录因子并最终导致有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IL-31由CD4+Th2细胞产生,其受体是由IL-31Rα与OSMRβ(Oncostatin M receptorβ)组成的异二聚体,IL-31及其受体在人和小鼠多种组织中表达,二者结合后主要通过JAK-STAT通路和MPAK通路来进行信号转导发挥效应。IL-31的生物学功能还不完全清楚,初步研究表明IL-31可能在瘙痒症、特应性皮炎、诱导细胞因子、参与2型炎症反应及炎症性肠病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共表达H5亚型AIV HA基因和鸡IL-18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方法]将含痘病毒启动子LP2EP2的HA基因和鸡IL-18基因插入到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SYHA/IL-18.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已感染亲本禽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禽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HA和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HA-IL-18).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后,对重组禽痘病毒又进行了多次蚀斑克隆.[结果]以重组禽痘病毒DNA为模板,利用HA基因和鸡IL-18基因引物进行PCR,分别扩增出1条约1.7 kb带和1条0.6 kb左右的带.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T细胞转化试验和SPF雏鸡免疫接种证实重组禽痘病毒能表达HA和鸡IL-18,并初步证明鸡IL-18增强HA免疫作用.[结论]重组禽痘病毒能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A和鸡IL-1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粉刺性乳痈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乳腺病变组织ER、P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分析乳腺病变组织ER、PR的表达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比较,肉芽肿组、脓肿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肉芽肿组比较,脓肿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肉芽肿组、脓肿组ER、PR的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ER、PR的表达与血清IL-1β、IL-6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肉芽肿组、脓肿组ER、PR表达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粉刺性乳痈患者ER、PR呈低表达或失表达,且与炎症因子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IL-1018-57-PE40高效表达、纯化及细胞活性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L-10的功能短肽(40肽,即IL-10第18号至57号氨基酸)为导向部分与PE40(绿脓杆菌外毒素除去受体结合区后的剩余部分)融合分别构建了IL-101857PE40的胞质和胞周质表达质粒,其中,IL101857PE40在Rosettablue(DE3)中以高效胞质可溶形式表达,在BL21(DE3)pLysS中以胞周质分泌形式表达;表达宿主菌Rosettablue(DE3)超声波破碎后,依次通过硫酸铵盐析、疏水层析、铜离子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得96%重组毒素纯品;细胞活性实验、细胞ELISA和荧光标记实验表明,构建的IL101857PE40符合免疫毒素的作用机理。因此,该实验为PE免疫毒素的规模制备和纯化做了一定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按DNA-磷酸钙共沉淀法将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cDNA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经RNA点渍杂交分析、荧光标记IL-2染色和抗Tac(人IL-2受体α链)特异性玫瑰花环试验,均证明转入的IL-2R cDNA在L929细胞中表达,其产物具有结合IL-2和抗Tac抗体的能力。本文还报道了T细胞白血病Jukat细胞和Molt-4等细胞系异常表达IL-2R的结果,并对此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CD19单链抗体可变区(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 Fv能特异性识别结合B细胞表面的CD19分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调节性B细胞(Breg)的主要特征之一。旨在构建CD19sc Fv和IL-10受体1(IL-10R1)胞外段的重组融合蛋白,拟用该融合蛋白捕捉和封闭Breg细胞分泌的IL-10。方法:CD19sc Fv和IL-10R1胞外段克隆到p ET-28a原核质粒上,E.coli BL21(DE3)工程菌表达蛋白通过镍柱富集和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Pull down实验验证蛋白与CD19分子和IL-10细胞因子的结合。结果:成功表达CD19sc Fv-IL-10R1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在体外同时结合CD19和IL-10分子。结论:CD19sc Fv-IL-10R1融合蛋白在体外可以同时结合CD19分子和IL-10分子,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可作为特异性抑制Breg的生物小分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的表达情况,探讨IL-18、IFN-γ在及IL-4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正常人,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8、IFN-γ在及IL-4水平。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380.3±27.2pg/mlvs104.1±10.9pg/ml,P<0.05),血清IFN-γ表达也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IU/mlvs1.2±0.2IU/ml,P<0.05),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IL-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3.8±2.7pg/mlvs23.5±2.9pg/ml,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表达与谷丙转氨酶具有正相关性(r1=0.701,P<0.05);IFN-γ表达与谷丙转氨酶均具有正相关性(r2=0.629,P<0.05)。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对组血清中IL-18及IFN-γ表达高于无应答组(380.3±27.2pg/mlvs280.1±19.8pg/ml,P<...  相似文献   

13.
Ⅲ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即IFN-λ,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其家族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α和IL-28β).IFN-λ的功能性受体复合物是由IL-28Rα(又称IFN-λR1或CRF2-12)和IL-10Rβ(又称CRF2-4)链组成的异二聚体,IFN-λ结合到受体上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从而发挥与Ⅰ型IFN相似的生物学效应.IFN-λ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活性等方面.IFN-λ很多生物学活性与临床上应用广泛的 IFN-α/β十分相似,但其受体表达局限,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制备鸡白细胞介素4(chIL-4)单克隆抗体,将成熟的chIL-4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pGEX-6P-1上,然后在大肠杆菌中分别诱导重组蛋白His-chIL-4和GST-chIL-4的表达,并纯化。将纯化后的His-chIL-4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将纯化后的GST-chIL-4作为筛选抗原,利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阳性细胞株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chIL-4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G11-3B、2E5-3D和1G11-5H。经ELISA检测,3株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均为IgG1,亲和力解离常数(Kd)分别为1.79×10~(–9)、1.61×10~(–9)和2.36×10~(–9)。经Western blotting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原核和真核表达的chIL-4蛋白。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1G11-3B、2E5-3D和1G11-5H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分别为chIL-4蛋白N端的第1–40、80–112和40–80位氨基酸。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chIL-4的检测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I类细胞因子超家族新成员——IL-2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溶  张日 《生命的化学》2004,24(1):13-15
IL-21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结构上与IL-2、IL-15相似,可调控T细胞、B细胞增殖,影响NK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其胞毒效应,并参与造血系统的发育;其受体IL-21R与部分细胞因子共用γ链(γc),可能参与性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XSCI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表达IL-4Rα胞外段蛋白(IL-4 receptor α extracellular domain, IL-4Rα ECD),并制备对IL-4及IL-13与IL-4R结合具有阻断能力的抗IL-4Rα鼠源单克隆抗体(单抗)。方法构建含IL-4Rα ECD DNA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Expi293F细胞,对上清中的IL-4Rα ECD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该蛋白进行纯度分析及鉴别;将其免疫小鼠后,筛选相应的鼠源单抗;分别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ELISA、流式细胞法及细胞抑制法对单抗的纯度、特异性、结合活性、阻断活性进行鉴定。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IL-4Rα ECD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正确;蛋白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48 000,纯度在95%以上;免疫后小鼠血清效价在10~7以上;制备的1株鼠源单抗6-G2与IL-4Rα的ELISA半最大效应质量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 EC_(50))为10.4 ng/mL;竞争ELISA检测结果显示,6-G2单抗对IL-4与IL-4Rα结合的最大抑制率为27.3%;流式细胞法检测结果显示,6-G2单抗能阻断IL-13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细胞增殖抑制法检测结果显示,6-G2单抗几乎能完全抑制细胞的增殖。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IL-4Rα ECD,制备的抗IL-4Rα鼠源单抗6-G2单抗能同时阻断IL-4及IL-13与IL-4R的结合,为后续开发针对抗IL-4Rα的治疗性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白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ML发病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7例AML患者IL-3Rα的表达,其中包括52例初治和复发患者(6例M1、28例M2、10例M3、3例M4、5例M5)及5例缓解患者,另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①10例正常人和5例AML缓解患者未检测到IL-3Rα表达。②52例初治和复发的AML患者中IL-3Rα阳性表达21例,占40.38%,M1~M5各型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治和复发AML患者之间IL-3R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AML患者的IL-3Rα阳性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CD34阳性表达有关(P<0.05)。④AML患者中IL-3Rα阳性表达的患者CR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①IL-3Rα在AML发病中有一定作用。②IL-3Rα基因可作为AML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Child-Pugh分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肝功能指标血浆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和血浆ALT水平分别为(820.78±85.73)ng/mL、(41.71±13.24)ng/mL、(119.85±45.56)pg/mL、(52.23±22.24)ng/L、(155.20±56.27)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51±41.82)ng/mL、(6.67±2.23)ng/mL、(68.71±23.24)pg/mL、(5.65±1.28)ng/L、(15.65±5.23)U/L(P0.05),血浆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7.69±4.32)g/L vs(45.16±5.65)g/L](P0.05)。随Child-Pugh分级的升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和血浆ALT水平逐渐升高,血浆ALB水平逐渐降低(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及TNF-α水平与血浆ALT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血浆ALB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与IL-6、IL-18及TNF-α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水平异常升高,与Child-Pugh分级和肝功能有关,检测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可能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内众多生理与病理过程。研究表明,IL-6首先与自身受体(IL-6R、gp130)形成异源六聚体复合物,进而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发挥生物学功能。 IL-6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及功能失调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自身免疫疾病、慢性炎症、恶性肿瘤等。另外IL-6的异常表达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SS)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一般而言,阻断IL-6信号通路上的各关键节点,均可用于IL-6相关疾病的治疗。有别于阻断IL-6R或gp130等公共受体分子,阻断IL-6蛋白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更高,在临床研究中,部分品种显示出其独有的治疗特点及有益的疗效。现阶段只有1个靶向IL-6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以及超过8个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在临床研究阶段。重点对国内外靶向人IL-6蛋白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7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硝酸还原法及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NO及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将其与43例健康体检者相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TNF-α、IL-1β、IL-6浓度(19.45±4.09,3.91±0.25,15.93±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O浓度(27.5±5.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7天,TNF-α、IL-1β、IL-6血清含量(12.31±3.89,1.41±0.33,9.30±2.11)明显降低(P0.05),而NO含量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血清中TNF-α、NO、IL-1β、IL-6浓度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对TNF-α、NO、IL-1β、IL-6浓度进行联合诊断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